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

發布時間:2021-01-19 22:20:57

『壹』 危險化學品使用單位管理人員是否要求持證上崗提供相關規定,謝謝!

必須持證上崗。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作內業;對有資格要求的容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


法條鏈接:《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1、第四條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以下統稱危險化學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要求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從業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後上崗作業;對有資格要求的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

2、第三十條申請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的化工企業,除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所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三)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四)依法進行了安全評價。

『貳』 國家是否取消對非高危安全管理人員需要持證上崗

按照我國《安全生產法》第24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專人員必須具備本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也就是說的需要有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證。可以先上車後買票。應該是在6個月內取得證。具體的《安全生產培訓條例》國家今年能出台,討論稿已公布。

『叄』 企業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鬆懈和僥幸。但安全意識不高、責任不落實、基礎薄弱、專業人員缺乏、安全投入不足等仍是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如何做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談幾點淺見。

1、強化責任落實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全面的領導責任,分管領導負具體的領導責任。要強化安全生產的主動意識,由過去被動抓安全變為自我主動抓安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產理念,充分認識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各類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從高層管理人員到項目經理人員、現場操作人員,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生產過程的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環節,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企業各級安全管理機構要認真履行其監管職責;項目經理是施工現場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落實主體責任的具體組織者;項目技術負責人、工長和安全員是施工現場安全措施的制定者,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現場僅靠幾個安全員管理安全是不夠的,必須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動廣大職工參與現場管理。控制自身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

2、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人是安全生產的主體,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最大隱患,只有加強對人的安全教育,不斷強化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增強人的防範意識,規范和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才能築起牢固的安全生產的思想防線。

單位領導要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負起責任,把"安全第一"的方針真正落到實處。根據施工特點進行安全教育,針對不同工種和不同部位,告知他們本崗位存在哪些危險及危害因素,如何消除隱患,控制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

企業應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管理人員。現代安全管理對安全管理人員提出了很高的專業素質要求,他們不僅要組織開展風險防範工作,還必須了解本單位的施工生產,掌握並熟練應用系統安全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參與並指導,監督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具體實施,高素質的安全管理隊伍建設變得越來越迫切。

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把責任心強、具備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強、熟悉管理知識的人員充實到安全管理崗位上來,讓他們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4、強化施工現場管理

企業生產施工現場是動態的,要結合施工現場環境,合理布置施工設備、確保機械設備安全運行,確保各項安全防護和用電設施到位,做到施工標牌化,材料堆放標准化、安全標志規范化、環境防治意識化、作業過程有序化,對施工機具和人的各種不安全行為等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及時整改,認真排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對於檢查出的問題,必須按照「三定」原則(定人、定時、定措施)進行整改,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5、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業和工人的「救命錢」,也是預防事故的最有力保障。安全投入減少,導致安全技術裝備、防護設施不能到位,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時消除,極易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因此,要預防和杜絕事故的發生,就必須持續有效地進行安全投入。

購買新設備時,必須同時購買與其配套的安全防護裝置,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使之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操作人員對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預防事故的發生。

為員工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管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工傷保險是勞動安全的「保護傘」,企業要依法參加工傷保險,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6、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

安全生產工作涉及到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個生產環節的系統工程,安全不是單純哪一個部門的工作,單靠某個部門的努力是絕對不行的。這就要求各部門結合自身工作性質,在履行好自身職能的基礎上,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如安全培訓作為提高員工安全素質的手段,是一項涉及面廣而又復雜的工作,不可能也不應該由人力資源部單獨完成。如果將安全工作看作是某個部門的事情,那麼安全工作肯定做不好。

7. 嚴格獎懲,增強員工愛崗敬業的責任心

安全生產同時建立獎罰機制,目的在於獎勤罰賴、獎優罰劣。對那些提出重要建議,消除事故隱患、避免重大事故發生的,要給予獎勵。尤其對那些對認認真真、任勞任怨、在工地上正確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的專兼職安全員,要給予必要的激勵和獎勵,使他們在安全管理的崗位乾的更踏實、更有干勁。

做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方法如下:

安全承諾書:在每個企業都有單位主管的支持,安全不僅僅是安全部門的責任,更的每個員工的職責。安全承諾書需要註明隱患部分,部門全體成員必須承諾有隱患要及時清除,做到預防為主。
消防設施完善:安全部門根據現場的區域劃分,一定要匹配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

安全培訓到位:安全部門定期組織現場人員培訓安全知識,課程內容可設計,消防器材操作,安全意識培養,現場隱患查詢、案例分析等。

現場稽核保持:安全部門人員每日去現場查核現場人員有無安全隱患或不利安全行為。及時改善隱患部分。現場主管同樣每日現場查核,並時刻保持警惕。

隱患及時改善:所有關涉的安全的行為和隱患都有運用安全的標准去改善。簡單易行的要及時改善,遇到難題可動用財力和物力解決,也可以運用PDCA改善。

OK狀況持續執行:如無異常要時刻保持安全狀況,加強安全行為。


具體表現在:

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同的崗位,要制訂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每個崗位。 加強企業安全教育,對新進廠的職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對轉崗復崗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後方可上崗。

2、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工作,責任部門必須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車間、班組要進行周檢或日巡檢,操作人員開前必須做好設備檢查,在確保設備、電器完好的情況下方可開機生產。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必須及時整改。、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 。不同工種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應不同,企業必須根據防護用品發放標准發放,職工工作時須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上崗。

3、對特殊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後持證上崗。對外來施工單位的管理,外來施工單位承接本單位施工項目的,施工單位必須三證齊全(法人、資質、營業執照),並簽訂協議書,明確各自責任。

4、廠區交通須設立限速標志牌,防火重點區域應明確標志,並有專人管理。建立健全各崗位操作規程。 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台帳,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注意:企業安全第一,生產安全管理同樣是重要管理之一。

(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擴展閱讀:

所謂「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使生產過程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下進行,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安全生產」這個概念,一般意義上講,是指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通過人、機、物料、環境、方法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於有效控制狀態,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也就是說,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的,防止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設備設施免受損壞、環境的免受破壞的一切行為。

安全生產是安全與生產的統一,其宗旨是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勞動條件,可以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減少職工傷亡,可以減少勞動力的損失;減少財產損失,可以增加企業效益,無疑會促進生產的發展;而生產必須安全,則是因為安全是生產的前提條件,沒有安全就無法生產。

『肆』 安全生產有哪些是需要持證上崗的

安全生抄產所涉及到的襲崗位是《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證)和《職業資格證》(等級證),分別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勞動保障部門核發。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證有如下:
一、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
1、橋式起重機司機 2、塔式起重機司機 3、流動式起重機司機 4、門式起重機司機
5、鐵路專用起重機司機 6、起重訂索 7、橋門式起重機安裝維修工8、塔式起重機安裝維修工
9、電梯維修與操作工 10、施工升降機安裝維修工11、機械式停車設備安裝維修工12、行車工
13、固定旋轉式起重機(碼頭吊)司機(機械安裝維修、電氣安裝、電氣維修、司索、指揮、司機。)

二、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
1、鍋爐操作2、水處理作業、

三、壓力容器操作
1、壓力容器操作(含帶壓密封、罐車充裝)2、氣瓶充裝3、氧艙維護、

四、電梯作業
1、機械安裝維修2、電氣安裝3、電氣維修4、電梯司機、

五、客運索道作業
1、安裝 2、維修 3、司機 4、編索、

六、大型游樂設施作業
1、安裝 2、維修 3、操作、

七、場(廠)內機動車輛作業
叉車司機,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鏟車,壓路機,推土機,平地機,抓鬥機。

『伍』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持證上崗在《安全生產法》是如何規定的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考核不得收費。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二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並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三)未按照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如實告知從業人員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

『陸』 聽說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安全教育的學時問題,工人不少於30學時,管理人員不少於20學時,請問是哪個文件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總局第三號局長令)第九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2學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於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6學時。 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24學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於20學時。

『柒』 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有什麼意義

一、是落實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實現消防工作社會化的需要。消防工作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僅僅靠公安消防部門唱「獨角戲」是難以實現工作目標和任務的,必須按照消防法要求,建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消防工作格局,通過單位內部開展消防宣傳教育與培訓,讓每名領導職工群眾了解掌握消防法律法規,推動每一個成員依法履行自己的消防安全責任和義務

二、是確保單位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實現經濟效益和各項工作完成的基礎。沒有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就沒有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單位要想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保證兩點:一是效益上有創收;二是安全要有保障。為此,單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作為是單位消防安全工作一項重要工作尤為重要。

三、是領導職工的消防安全素質離不開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據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單位職工、近一半的學生缺乏消防常識和自救逃生知識,有80%的居民和學生不經常關注超市等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出口和消防設施情況,還有不少人認為消防隊滅火要收錢。因此,要通過單位內部的消防宣傳工作,把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科學知識送到每個人的手裡,切實提高國民消防安全素質,使每一個人都能既做好本職崗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又自覺維護好社會公共消防安全秩序。

四、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是適應新形勢下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需要。近幾來,我國、我省為加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對一些重點工程、重點崗位的人員必須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尤其是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管理人及值班室操作人員等崗位和工種必須經過消防執業資格培訓,獲得相應的執業資格後才能上崗。這是單位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工作新形勢下的必由之路。

(7)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擴展閱讀:

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既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保障條件。當前,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輕視消防作用,是不珍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果;是對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負責任的表現

『捌』 特種作業人員取得什麼後持證上崗

特種作業人員需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才能持證上崗。

國家安監總局《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30號令規定: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特種作業的范圍由特種作業目錄規定。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所持證件為特種作業操作證。

(8)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擴展閱讀

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下屬地方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2、建設部《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規定: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是指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動中,從事可能對本人、他人及周圍設備設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業的人員。

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建設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資格證書」),方可上崗從事相應作業。

閱讀全文

與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