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全知識 > 國學文化知識培訓校名

國學文化知識培訓校名

發布時間:2021-01-19 08:30:46

㈠ 王竑錡傳統文化學校怎樣招生

10大招生技巧:

1、勤勞做事上每天多一點。
俗話說:「一滴汗水三顆粒,萬滴汗珠谷滿倉。」招生營銷工作需要的是招生人員踏踏實實的苦幹精神。只有每天不斷地進行學生、家長拜訪,才能夠不斷的超越自己、趕上別人。其實任何取得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不懈努力和奮斗獲得的。不想付出勞動和汗水,或者說不想比別人付出更多一點的勞動和汗水,就難以取得營銷中的顯著成績。

2、拜訪 學生、家長上激情多一點。
招生營銷工作是需要時常和學生、家長打交道。不經營和發展自己的生源,對招生人員來講是不利的,較少的學員資源也是阻止招生人員走向成功的絆腳石。因此,盡可能的去開發和挖掘潛客戶,充滿激情的進行拜訪,才能在招生營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3、制定的營銷服務目標更具體一點。
營銷目標的制定非常重要,但真正完成起來還應當落實到各個小的營銷目標中來。在日本,銷售人員每星期給客戶寫信的數量,汽車銷售人員為29.80 封,證券銷售人員為 49.80 封,百貨店營業員為 32.20 封,財產銷售人員為 22.10 封,房地產銷售人員為14.30 封,而創吉尼斯紀錄的推銷大王喬·吉拉德每個月給他的 13000 名客戶寫一封信,每一年要給他的每位客戶寫12封信。正是這種不斷堅持完成小目標的精神,才使喬·吉拉德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招生營銷人員也是一樣的,必須將自已的營銷服務目標定的更為具體。

4、在分析問題的思維角度上再開闊一點。
有位哲人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因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有時候,招生人員不能突破招生營銷路上的障礙,卻不懂得換位思考, 才會在營銷路上產生失敗。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營銷的目標再高一點。
不斷地超越夢想,才能不斷地創造出輝煌的營銷業績。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設想的那樣,你怎樣想像、怎樣期待,就有怎樣的人生。」因此,樹立近期的目標,並努力去完成它,才會離更高的目標近一些。

6、進步的速度更快一點。
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 ,均需要招生人員不斷的充電和前進。為了更好地掌握招生理論知識,取得更快的進步,招生人員要不斷給自己充電。

7、營銷的競爭精神再多一點。
老子《道德經》所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也正是對持續競爭優勢構建的根本路徑所在。因此,發揮自身的強項,經營自己的優勢,將會使自身的持續競爭力凸顯,在招生路上獲得更多的資本。

8、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一點。
招生人員的成績「功夫在詩外」。招生人員只有經常性地進行自身功夫的修煉,在人品、性格、心志、行為、胸襟等方面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真正取得成績。這就需要招生人員針對自身的各種情況進行積極的總結和反思,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才能達到最高思想境界。

9、在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上再勤奮一點。
原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曾說:「人能養成每天讀 10 分鍾書的習慣, 20年之後,他的知識程度一定前後判若兩人。」其實,招生營銷工作就如馬拉松長跑,在長跑途中營銷員是不是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知識和經驗是保持耐力的關鍵。因此,從現在做起,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有效地改善自身的營銷觀念和行為,從而為今後的事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10、在自身的優勢方面再補充一點。
成功的招生人員一定是位多面手。招生人員需要經常性地與各種有不同興趣的學生交談。這就要求樹立自身的多方面優勢,以使自己在招生展業路上更加從容。

㈡ 王竑錡國學學校怎麼樣

王竑錡國學學校,正式的校名是長春市玉琨實驗學校。
玉琨實驗學校簡介:
玉琨實驗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它是由著名民營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吉林省勞動模範、長春市特等勞動模範、長春市玉琨扶貧大市場負責人王竑錡先生申請,於2007年5月12日由市教委批准成立。玉琨實驗學校位於長春市寬城區長新街20號。現有教學班13個,在校學生400餘人,教職員工60餘人,實行住宿制、封閉式管理。學校目前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室外活動操場1000平方米,有100米直道。學校通過自籌、社會捐助等方式購置了一批必要的教學設備。目前教學設備基本齊全,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學校目前辦學經費主要來源於玉琨扶貧大市場投入,社會捐款,收取學生食宿費。按教學需要配足編制,現有專任教師41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1人,教師學歷達標100%,教師結構合理,符合要求。學校根據國家教學大綱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實行素質教育,減負教育,開足、開齊各門課程,教學管理由教導處統一負責管理。音、體、美、書法、圍棋有專職教師擔任,合理安排課時,按要求測評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個性特長與素質的發展,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將中華國學經典納入學校教育計劃之中,讓孩子從小就在國學經典的教育與熏陶下茁壯成長,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真貫徹執行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兩個《條例》,做到管理嚴格,措施到位,上好兩課兩操,學生定期體檢,開展防近視,防傳染病宣傳教育。學校實行封閉住宿制,安全應急措施完善,始終把孩子安全工作認定為重中之重。
玉琨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將深懷著顆顆感恩之心,去開化孩子們那聖潔的心靈,用他們赤誠的愛,去托起今天的太陽。

㈢ 古代學校名稱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一級的大學叫「上癢」,低一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066年)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里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一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奏定學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學課程是我國第一套正式的小學課程。
求採納!

㈣ 中國最正規最好的國學學校在哪裡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回學,直屬答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


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紀寶成、陳雨露先後擔任校長。現任黨委書記為靳諾教授,校長為劉偉教授。

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計劃」入選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總佔地面積5700餘畝,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6萬人、各類在校研究生1.5萬人,以及來自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1600餘人。

如果想讀國學應該學什麼專業

應該報考國學專業,院系是哲學院。 就國內而言,早在上個世紀初期,章太炎先生就創辦了「國學講習所」,是近代國學研究機構的開端。後來出現了著名的北大國學門和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成立於1925年,到1929年結束歷時四年。

㈤ 國學走進校園,國學走進課堂,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和建議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國學教育。校園「國學熱」持續高溫,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學進課堂」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種普遍做法,但具體該怎麼進課堂?卻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理念。隨著各地中小學有關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推廣開展,這個話題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爭論。

不久前,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向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將這種關注與爭論推向了新的高潮。記者由此對我省部分小學的國學教育開展情況作了調查,經驗、教訓、困惑、建議,受訪的學校、家長、學生各抒己見……

共識:

現代的孩子應該學點「國學」

成立於2005年的鄭州市二七區春暉小學,建校伊始將「國學」教育定位為自己的辦學特色。校長胡建玲說,當年「拍板」時還真下了點決心,也聽到了些不同的聲音與質疑。

5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國學教育、引進國學教育。「國學進課堂」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種普遍做法,校園「國學熱」持續高溫,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在專家、學者的眼中,「國學」是一門浩瀚、高深的學問。而在廣大校長、家長眼中,他們所說的「國學」,更多的是特指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被提及最多的,是小學生即可涉獵的啟蒙讀物《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還有《笠翁對韻》、《論語》、《大學》……

漯河市實驗小學副校長田平認為,學「國學」可以育人、啟智,並能從誦讀中感受到中華傳統經典的魅力與博大精深。

漯河市受降路小學校長趙文清認為,學「國學」可以提升孩子們的道德素養、豐厚他們的人文素養,還有提高記憶力的「額外」功效。

受訪的家長、孩子們,也對學「國學」表示出了一致的認可與響應。春暉小學前不久作了一個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家長支持學校繼續開展國學教育。

鄭州市的某小學生家長李姍說,現時期對孩子的「誘惑」太多了,「獨二代」的成長環境又存在諸多問題,學「國學」可以修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還可以讓孩子「沉下心」來,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性格養成都有很大幫助。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告訴記者,他覺得,現代的孩子都該學點國學:「以前的學校教育對國學重視不夠,一段時間國學教育甚至出現了斷層和缺失。現在與國際接軌就更不應忘記自己的『根』。」

他認為,學「國學」的目的除了上述校長、家長提到的,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要「在學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在弘揚中整合創新」。

爭議:

「國學」該怎麼進課堂

雖然「國學進課堂」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國學到底該怎麼進課堂,卻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理念。

近兩年,隨著各地中小學有關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推廣開展,這個話題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爭論。

熱議或者說是爭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爭議一:學「國學」應該讀「原著」還是「刪節版」?

去年年底,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向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因為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而湖北省也有部分學校專門對《三字經》等經典文本進行了刪節,然後重新編排後再發給學生學習。

消息刊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網民在網上展開了激烈論戰,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校長對此「不敢苟同」。

鄭州市眾意路小學校長馬靖表示,讀經典就該讀「原汁原味」的。至於何謂糟粕與精華,應該交由學生來判別,學校的工作是「引導」而非硬生生地將原著刪節、塗改。

胡建玲也認為,孩子學「國學」在記憶時應保證傳統經典的完整性,而在實踐中,當然要有所甄別。

家長郭曉玲認為,傳統經典因為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認識水平等,有糟粕和落後的一面很正常,學經典應該與時俱進,關鍵在引導和教給孩子看問題的方法,而「禁止」絕對不是個好辦法――

「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見,不要低估了他們的辨別力;另一方面,如今的信息很發達,如果孩子們以後接觸到了完整版的經典讀物,會對已成型的認識造成沖擊甚至顛覆,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爭議二:學「國學」學的是什麼?

校園「國學」風越刮越熱,一些天價「國學」班應聲出籠,有的民辦學校甚至將「國學」作為自己的主要教材開設,在學習中則要求孩子穿古衣、戴古帽、行古禮。

以在《百家講壇》上講解《弟子規》聞名的錢文忠,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他的憂慮:全按《弟子規》、《三字經》的標准培養出來的孩子,到社會上90%會吃虧的。

由此引出一個話題:「國學」該怎樣與現代社會、現代孩子「接軌」?

胡建玲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理念問題。去年聖誕節前夕,他們學校熱熱鬧鬧地排演聖誕節目、給孩子們發聖誕帽,有人質疑:你們的辦學特色不是「國學」嗎,怎麼過洋人的節?她回答,任何一種現代化的學校都應該做到兼收並蓄,不會把孩子禁錮到一種理念上,也不該在孩子的成長中加上人為的條框。

基於這種理念,胡建玲認為,學「國學」應該學習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基本的做人道理、行事規范,汲取其中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與文章精粹,這是古今相通、永遠不會過時的。以《弟子規》為例,學《弟子規》重在「踐行」,而踐行需要有選擇地接受、批判地繼承,而不能拘泥於教條,更不能將其「神化」,生搬硬套到現代社會。

爭議三:學「國學」會不會增加學習負擔?

鄭州市聚源路小學已經開展了四年「國學」教育。該校校長助理丁倩認為,學「國學」會不會增加學習負擔,學習內容和方法很重要。

雖然該校有專門的「國學」課,但「國學」並未列入正式的考試項目中,也沒有苛刻的背誦作業與標准,目的就是為了不增加學生負擔,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國學」的魅力。

在「國學」教育開展較早的學校,「寓教於樂」正在成為他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這些學校認為,學「國學」、進行中華經典誦讀,都需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循序漸進,不可「一刀切」,搞統一的驗收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逼著孩子去背經典。

「特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我們要求以誦為主,不認生字,加上簡單的講解,追求的是『潛移默化』的熏陶。每天利用晨讀的時間跟著老師誦讀10分鍾,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丁倩說。

現狀:

很多學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采訪中記者發現,各個學校開展「國學」教育的內容、教材版本等並不相同。相關校長、老師們告訴記者,雖然有關部門要求推進傳統文化教育,但另一方面,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並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要求。

這種現狀使得很多學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首先教材的選擇就頗費周章」,胡建玲說。作為鄭州市開展「國學」教育最早的學校之一,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只有向外省市學習,加上老師的心得,遴選出教材的內容。「現在的學校基本上都循著這樣的思路選教材:低年級《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易讀易記;高年級《論語》、《大學》、《中庸》等。」

而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各種版本、各種「專家」、「學者」注釋的經典充斥書市,其中對同一個字的理解、注音都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比如『出必告』中的『告』,就有的版本讀『gao 』,有的讀『gu』。」胡建玲說。丁倩也告訴記者,從眾多版本中選擇最「權威」、最「准確」又適宜學生閱讀的那一本,絕對是個「腦力加體力活兒」。

「國學」教育中遇到的另一問題是師資。大多學校的「國學」老師是由語文課老師兼任的,而這些語文老師多是80後,之前自己就很少接觸過「國學」經典原著,對其中的理解也往往只知皮毛,難以談上准確、深邃。

聚源路小學的海彩麗老師是為數不多的專職「國學」老師之一,教授該校的「國學」課已有4年。可盡管如此,她坦承自己壓力很大:「雖然以誦為主,但總要講解一些,這時就覺得專業知識還很欠缺,怕誤人子弟。」

令海老師遺憾的是,學校間的「國學」教育橫向交流很少,遠形不成體系,相關的培訓也幾乎沒有。碰到不懂的問題,她的方法一般都是翻閱大量的資料,或到網上找答案、請教老教師等。海老師時刻關注著有關「國學」教育的新聞,如果哪裡有相關的大家講座,只要條件允許,她總會跑去聽,學校也支持她。

而六年級的《論語》是語文教師出身的丁倩自己帶的。她說這門課比較難教,她不敢放手給資歷還年輕的老師們。而丁倩的憂慮,也是開展「國學進課堂」的很多學校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㈥ 關注國學經典,讓傳統文化什麼校園

國學經典一般都是流傳下來的所以文字的呈現形式一般都是文言文,在版我們面對先人們的文權化精髓時,如果有翻譯的不恰當的字詞,那麼可能就會使一句非常精粹的文化整體的含義偏差頗大甚至是南轅北轍。
所以我認為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同時我們首先要學會正確理解它的含義,並合理的採用「引經據典」的表現方式將它內在含義活靈活現的更為直觀和簡單通俗易懂的表現出來,還要和當下的文化發展的趨勢保持一致,現在網路發達衍生出很多另類的文化表現方式,所以在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時,老師們應該多採用偏合現代文化發展的方式來表現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綻放出一種屬於現代文明的活潑感和鮮明感,這樣有利於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的中心思想。

㈦ 描寫校園國學文化的句子

寫出好復段落語句需制要學會觀察:
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語句,要掌握嫻熟的語句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段落語句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㈧ 成人國學學校有哪些

有很多,比如江上書院和漢陽學院,可以去咨詢咨詢了解。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十九世紀,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系,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㈨ 關於國學的學校

國學只要多聽,其實很多道理都知道,可以關注一下相關微信,一些是通過小故事加深學習(和商書院),還有一些是有語音播報(微國學)的。都挺不錯的。

閱讀全文

與國學文化知識培訓校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