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剃頭擔子一頭熱」是什麼意思
比喻做一件事情時,一個人非常熱情,而對方卻無動於衷,擺出一副冷麵孔專。
⑵ 剃頭挑子兩頭熱,是啥意思啊
提醒你一句 剃子挑子本應是一頭熱 而不是你所說的兩頭熱 原因是當初理發匠是擔挑出攤 或遊街串巷 其挑子一頭是火爐上坐著銅盆 上邊格子里放著毛巾 肥皂 小鏡子等物 挑子另一頭是一個凳子外型的櫃子 凳面以下有三層抽屜 放一些工具 粉物等備用品 很方便就能開始剃頭 如果照你所說 兩頭熱 那誰敢坐在火爐上剃頭呀 頭倒剃好了 屁股也烤成猴屁股了通紅通紅的了 哈哈....用此句話形容一些不務實 一廂情願 不按客觀辦事人
⑶ 「剃頭擔子沒有兩頭熱的」是什麼意思
剃頭挑子一頭熱(剃頭擔子一頭熱)
所謂「剃頭的挑子一頭熱」(或一頭沉),是因為當時剃頭的挑子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是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里塞進去的,第二、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長圓籠,裡面放一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的黃銅盆,水總保持著一定熱度。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條腿向上延伸成旗桿,桿上掛鋼(讀去聲)刀布和手巾。剃頭挑子的這種模式,不但在沈陽如此,就是從黑龍江直到四川也沒有兩樣的。如今,在沈陽的街頭巷尾還會看到類似的個體理發者,但這種剃頭挑子已很難見到了。
從前剃頭匠在走街串巷時還使用一種「喚頭」。它是兩根條鐵,一頭燒結成把兒,另一頭微張,全長一尺二寸,左手拿著它,右手用一根五寸的大釘子,從兩根條鐵的縫隙中間向上挑,發出響亮的聲音,這就算是剃頭的叫賣聲(即市聲)。清初,剃頭的並不是什麼行業,而是推行剃發令的官差,那旗桿上的鋼刀布原來是道聖旨,上寫:「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隨著時代的變化,這道聖旨便被鋼刀布所替代了。剃頭行業里還有套行話,如從事剃頭的叫「取三」,取自滿音。這句行話隱語不但在沈陽,就是大江南北稱謂皆同。另外,男活叫「瞧背」,女活叫「八條」,剃的樣式叫「帽纓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