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強農村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學校作為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方,我們要求學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校食堂的管理:
(一)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食堂有具體的管理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並嚴格實施食品原料采購記錄和索證索票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餐飲具清洗消毒制度、食物中毒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食堂環境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具有消除老鼠、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孳生條件的防護措施;具有足夠的通風和排煙裝置。
(三)具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從業人員具有健康合格證明,健康證明在有效期內;從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員患有礙食品安全疾病時,應及時將其調整到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四)食堂采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應建立檢查驗收台賬,庫存食品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應符合管理要求。
(五)食堂必須配備有效消毒設施,從業人員掌握基本消毒知識;餐飲具消毒符合相關要求。
(六)按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製作食品,食品原料清洗徹底,粗加工達到要求,生熟分開,不能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漿等要燒熟煮透,不得違規制售冷葷冷盤;嚴格按規定留樣,做好留樣記錄。
嚴格落實食品添加劑采購和使用管理制度,不得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
⑵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保障和學校校車安全是對未成年人哪項保護
安全 其實是民生
⑶ 如何加強農村小學食品安全工作徵文
小學生的安全涉及千萬家庭的幸福,受到黨和政府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為全社會所關注。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重於泰山,安全高於一切。因此,學校的安全工作,特別是農村小學的安全工作應該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必須認真對待,必須以對師生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意外事故發生,構建一個「和諧、平安」的校園。現把十年的分管安全工作經驗淺談如下:
一、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1.健全組織,完善制度
學校成立了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作到分工明確,管理到位,並層層簽訂了責任書,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制度,確保責任到人。同時學校要根據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實際,建立健全學校各項安全工作計劃、安全工作制度和各種預案。只有制度、預案的出台,才能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規范管理,提高實效
重點加強學生上學、放學路隊的管理。農村學校的學生經過的馬路沒有人行橫道,沒有紅綠燈設施,學生過馬路時很危險。放學時校長、班主任親自指揮學生過馬路,做到風雨不誤;班主任保證把學生護送過校門車道和學校旁邊的大馬路路口,做到持之以恆。規范學生接送管理。學校通過「致家長一封信」贏得家長配合,使接送孩子的車輛服從學校安排,停放在校門口外,接送孩子的家長不準騎車進校園。
3.進一步完善學校安全預警機制
堅持定期召開安全排查例會,定期分析校舍、交通、治安、課間活動、師生集體活動、冬春季傳染病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發現苗頭,及早進行教育和防範,並結合學校實際,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工作機制和校園救助系統,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的安全演練,確保師生遇到緊急情況能臨危不亂,密切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動態,並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二、拓寬思路,確保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1.在學校安全教育陣地欄,及時發布當月安全教育主題、每周安全教育內容和安全預警信息。安全教育主題要突出,專題性要強,把安全教育滲透到每一位教師的思想教育中,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中。
2.把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內容,保證每周有一節課時的安全教育課,並有安全記錄,每天放學前都必須提醒學生注意路上的安全。全面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將安全教育列入學生操行評定的內容。
3.組織開展好三月份的「安全活動月」活動。如開展「六個一」宣傳活動。①開展一次以強化安全管理為主題的板報比賽活動;②開展一次學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③開展一次以看安全知識光碟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④開展一次以交通、消防、健康等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知識講座及技能演練;⑤開展一次以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徵文比賽:⑥開展一次以強化安全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演講比賽。
4.加強對學生防溺水、防火、防電、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流行性疾病、防震、防樓道踩踏、防毒品等的安全知識教育。
5.與家長密切聯系,做到學校、家庭共同教育防範:加強學生課間及節假日等校外安全教育,開展「學生校外安全致家長」的公開信活動。
三、加強培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學校要抓好安全協管員、教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使他們能掌握安全教育與管理的基本知識,能運用科學理論知識去管理學校安全工作。
1.安全教育培訓要有層次性。對安全管理員、教職工、家長、學生等不同層次的對象,要有不同的培訓內容,使每個人都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與管理方法。
2.安全培訓內容要具有理論性。全體教職工要掌握有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規,學會運用政策,規范安全教育與管理。
3.安全管理的方法指導要具有針對性。要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逐條細化,分解到人,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環節之中。
四、注重整改,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安全教育與管理要十分重視安全隱患的整改。平時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確保防患於未然。
1.提高警惕,預防校園侵害。一是切實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健全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加強夜間巡邏,嚴把校門關,堅持24小時的值班制度。
2.加強交通安全管理。不準讓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學生騎自行車上路,禁止學生駕駛機動車輛,不乘坐手扶拖拉機和無牌照、無保險的營運車;教育學生走路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時時處處注意交通安全。
3.建有衛生室,各種衛生設備和急用的葯物要齊備。
五、結合實際,扎實做好安全工作
學校要根據本校實際制訂的安全教育與管理計劃,認真按計劃開展安全教育與管理的系列活動。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1.學校安全教育要與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結合
學校應抓緊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逐步建立起長效安全防範機制,促進學生自覺執行日常行為規范的自覺性。通過養成教育,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通過安全教育強化養成教育的行為訓練,尤其是行為矯正,強化小學生的紀律觀念和公民意識,為一生平安打下堅實基礎。
2.學校安全工作要與管理設施建設相結合
創造條件建設先進的安全設施、配備先進的安全設備,積極採用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效力。要加大投入,創造條件,全力推動學校圍牆、校門、值班室等涉及學校安全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部位有防盜門窗,安裝攝像頭等。
總之,「安全工作無小事」,學校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程。安全事故常常發生在意料之外,安全防範卻在我們的預防之中。安全工作應該從點滴抓起,從小事抓起。只要學校管理人員高度重視,領導教師齊抓共管,一定能把學校建成「穩定、和諧、平安」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