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標准化的13個要素是什麼
安全標准化的13個要素:
1、安全生產目標 。根據自身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 按照所屬基層單位和部門在生產經營中的職能,制定安全生產指標和考核辦法。
2、組織機構和職責。 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單位、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3、安全投入。 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專項用於安全生產,並建立安全費用台賬。
4、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及時識別和獲取本部門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對其嚴格遵守,並將相關要求及時轉化為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並發放到相關工作崗位,規范從業人員的生產作業行為。
5、教育培訓 制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
6、生產設備設施 。企業建設項目的所有設備設施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要求;安全設備設施應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應對生產設備設施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其安全運行。
7、作業安全。 加強生產現場安全管理和生產過程的控制。對生產過程及物料、設備設施、器材、通道、作業環境等存在的隱患,應進行分析和控制。對特殊作業及危險性較高的作業活動實施作業許可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對作業行為隱患、設備設施使用隱患、工藝技術隱患等進行分析,採取控制措施。 根據作業場所的實際情況,按照GB2894(《安全標志》)及企業內部規定,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後果及應急措施等。
8、隱患排查與治理。 組織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和特點,可採用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日常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隱患排查的范圍包括所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場所、環境、人員、設備設施和活動。 根據隱患排查的結果,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對隱患及時進行治理。隱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護措施和應急措施。治理完成後,應對治理情況進行驗證和效果評估。
9、重大危險源監控 。依據有關標准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及時登記建檔,並按規定備案。應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實施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技術措施。
10、職業健康 。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配備與職業健康保護相適應的設施、工具。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在檢測點設置標識牌予以告知,並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置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設備,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1、應急救援。 按規定建立應急設施,配備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並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針對重點作業崗位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企業發生事故後,應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積極開展事故救援。 定期組織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並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審。根據評審結果,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改進應急管理工作。
12、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 企業發生事故後,應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單位、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必要時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通報,並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 事故發生後應成立事故調查組,明確其職責與許可權,進行事故調查或配合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組應根據有關證據、資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和處理建議,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 每年至少一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定,驗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 根據安全生產標准化的評定結果和安全生產預警指數系統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安全績效。
『貳』 如何考取安全標准化評審人員培訓合格證書
要參加當地安監部門或安監部門委託的機構組織的培訓班及考試。
根據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十三) 承擔評審工作的評審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化學、化工或安全專業大專(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技術職稱。
2、從事危險化學品或化工行業安全相關的技術或管理等工作經歷3年以上。
3、經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考核取得評審人員培訓合格證書。
(2)安全質量標准化培訓擴展閱讀:
(二十七) 評審計分方法:
1、每個A級要素滿分為100分,各個A級要素的評審得分乘以相應的權重系數(見附件6),然後相加得到評審得分。評審滿分為100分,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 —總分值;
—權重系數;
i—各A級要素得分值;
n—A級要素的數量(1≤n≤12)。
2、當企業不涉及相關B級要素時為缺項,按零分計。A級要素得分值折算方法如下:
式中: —A級要素實得分值;
—扣除缺項後的要素滿分值。
3、每個B級要素分值扣完為止。
4、《評審標准》第12個要素(本地區要求)滿分為100分,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0分。
5、 按照《評審標准》評審,一級、二級、三級企業評審得分均在80分(含)以上,且每個A級要素評審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
(二十八) 評審單位應將評審資料存檔,包括技術服務合同、評審通知、診斷報告、評審計劃、評審記錄、否決項與扣分項清單、評審報告、企業申請資料等。
(二十九) 初次評審未達到危化品企業申請等級(申請三級除外)的,評審單位應提出申請企業實際達到等級的建議,將建議和評審報告一並提交給評審組織單位。初次評審未達到三級企業標準的,經整改合格後,重新提出評審申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工作管理辦法
『叄』 安全生產標准化教育按照培訓對象可分為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標准(AQ/T 9006—2010)《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
核心要素第五項:
5.1 教育培訓
5.1.1 教育培訓管理
企業應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5.1.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的,須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5.1.3 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5.1.4 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肆』 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的十二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1.安全生產目標管理來;
2.安全生產責任自製;
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4.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人員;
5.安全教育;
6.安全生產"三同時";
7.發包和出租管理;
8.安全生產檢查;
9.危險源和事故應急預案管理;
10.事故管理;
11.安全生產檔案;
12.危險化學品管理.
『伍』 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的"五要素"包括哪些內容
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包括五要素包含:安全管理標准化、安全技術標准化、安全裝回備標答准化、環境安全標准化和安全作業標准化。
(一)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五要素
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包括五要素:安全管理標准化、安全技術標准化、安全裝備標准化、環境安全標准化和安全作業標准化。
(二)實施要素
安全管理標准化、安全現場標准化、崗位安全操作標准化。
(三)安全管理標准化
安全生產責任制,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安全生產管理網路;
安全操作規程;
建立安全培訓教育,安全活動,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台賬及安全生產例會等各種會議記錄;應急救援與事故調查處理預案。
(四)安全現場標准化
現場安全裝備標准化、生產場所安全化、現場定置科學化、作業牌板及安全標志規范化、文明生產管理標准化、要害部位管理標准化、現場應急有效。
(五)崗位安全操作標准化
現場作業:人、崗、證三對口;現場作業反「三違」;正確使用安全設備、個人防護用具;特種作業管理;崗位作業標准。
『陸』 新的煤礦安全生產標准化如何開展培訓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體制和要求,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柒』 怎麼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培訓教育工作
1、新員工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即廠級教育、車間級教育和班組級教育。
2、老員工定期進專行日常教育,一屬般廠級3個月1次,車間每月1次,班組每周1次,教育形式可採取宣講筆試,現場教育、技術練兵、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但要有記錄。
3、特種作業人員有日常教育和正規部門組織的培訓教育。
『捌』 如何提高安全質量標准化水平
一、擺正員工認識、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放在首位
改變人員的質量標准化意識做起,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強化質量標准化的理論學習。充分利用班前班後會、安全例會、部門會議、單位板報宣傳等各種形式開展對各項質量標准化工作制度的學習貫徹,總結文件精神,對照標准找出自身不足,以進一步完善單位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使制度能夠深化到每一位員工及管理者的日常行為中,增強質量標准化意識
二、高度重視,完善制度,保障安全質量標准化全面展開
高度重視,完善制度,首先單位內部建立了層級管理、分工負責的質量標准化管理體系,由公司領導負責考核、檢查、指導,由主管領導(區長)負責現場落實工作,從而形成從領導班子到職工層層負責的標准化責任體系;其次,建立健全單位內部安全質量標准化制度體系。根據安全質量標准化的考核管理來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使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了安全質量標准化檢查、評比、考核獎懲體系,為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
三、抓培訓,提素質,提高安全質量標准化落實
充分利用業余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的平台,在培訓中增加安全質量標准化內容的學習,使參培職工普遍提高安全技術素質;大力提高作業現場標准化管理水平;加強技術管理工作,抓好措施的編制與審核,在措施中明確安全質量標准化細節,使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貫穿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是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工作、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落實「隱患治理年」任務的有效途徑,我們要以安全質量標准化為抓手,以消除大隱患、防範大事故為目標,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全面開創我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的新局面,為保證和促進全省社會的政治穩定、全面推進和諧新礦區建設而努力奮斗。
『玖』 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員如何取證
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員需經過培訓,考試通過後取得資格認證。
參加培訓的評審員經考核合格,由中國安全生產協會頒發培訓合格證書;評審專家經考核合格,由中國安全生產協會頒發聘用證書。參加評定標准宣貫專題培訓班的人員經考核合格,由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頒發專題業務培訓證書。
一、報考評審員的條件:
1、具備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2、具有至少3年從事本企業安全相關的技術或管理等工作經歷;
3、通過安全生產標准化專業培訓,取得自評員培訓合格證書。
二、培訓內容:
1、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概述;
2、解讀《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
3、解讀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考評辦法和評審工作管理辦法;
4、解讀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定標准。
(9)安全質量標准化培訓擴展閱讀:
企業內部應該經常組織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員,進行評審工作內部技術培訓,可以從外面聘請經驗豐富的評審專家對評審標准、評審要求以及評審的方式方法、評審員的技能要求等進行重點培訓,同時還結合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的實際案例進行點評式培訓。
通過培訓,使公司評審員熟練掌握安全生產標准化的法規文件、評審標准、評審條款依據以及評審方式方法等,為公司高質量、嚴要求、新水準的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工作奠定基礎。
申請安全生產標准化三級企業的,經所在地縣級安全監管部門同意後,向所在地市級安全監管部門或三級企業評審組織單位提出申請。
『拾』 安全生產標准化培訓合格證書 有什麼用么
安全標准化合格證書是資質證書,可以做審核之用,起到有資歷完成安全標准化內、外部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