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一名社區護士,應該如何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如何預防殘疾的發生發展
社區是最基層的醫療機構,與老百姓的距離感很近,通過居民健康檔案的建回立,可以對所負責轄區的居答民健康狀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方便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康復護理服務,情況允許的話,還可以上門服務,可以改善居民醫療服務體驗,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
預防殘疾主要還是定期開展健康檢查及對於特定人群,比如說孕婦的定期檢查,健康訪視等方式來實現。
❷ 怎樣做好社區護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以及近年來傳統家庭結構的變化和醫療費用的增長,健康保健已面臨著新的挑戰,僅靠現有的醫療機構已不能滿足人們的治病就醫的需求,因此,開展社區護理已成為中國衛生保健的發展趨勢。在國外,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社區護理已發展得較為完善,而在我國,社區護理起步較晚,雖然有了較好的開局,也顯示了其獨特的優勢,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干擾,發展較緩慢。
中國社區護理的發展現狀和模式
根據中國的國情並結合國外社區護理的經驗,中國社區護理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初具雛形,一些大城市初步建立了以社區人群健康為中心、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但由於在中國護理專業還不能獨立運作,還要依附於醫療或其它社區衛生組織合作,它的組織形式主要有:
(一)社區衛生服務站型:指由衛生行政部門直接領導,由一級醫院派出一定數量的醫務人員深入社區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個站一般由3~7人組成,承擔3~5個居委會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項任務,一般每2000人配一名全科醫生和0.5名全科護士,如京、津、滬、深圳、濟南等地的一些社區,以街道一級醫療機構為主力軍,派出醫務人員到居民區建立衛生服務站,採用全科醫療的理論及服務模式,深受群眾歡迎。
(二)團隊組合型:是指在一、二級醫院內成立預防保健所,承擔所轄全區居委會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一般由20人左右組成,下設家庭病床組、兒保組、婦保組等,但不在居委會設點。此種類型強調了人員按層次需求組成,力求達到人員互補及專業互補,這種模式的確立,在社區衛生服務網路的建立上,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復投入,能有效地控制衛生資源的浪費。
(三)社會參與型:由城區街道辦事處牽頭,基層醫院派員指導,由居委會人員、離退休醫務人員、短期業務培訓人員及社區志願者組成的初級衛生保健站,目的主要是開展和落實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面向社會提供保健服務。
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雖然中國的社區護理在一些大城市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相對於整個國家來講,還顯得步伐慢,范圍小,發展不平衡。原因主要有:
(一)組織管理系統不健全、經費來源受限
在我國,雖然衛生部近幾年也提到發展社區護理,但從機構的管理到經費的預算上卻很少向社區護理傾斜。從政策上,雖然衛生部頒發了有關發展社區護理的文件,但尚無具體的規章制度及實施計劃,衛生部以下的各級衛生部門更是少有相關措施出台。全國僅上海、北京、天津等少數幾個大城市有社區護理服務組織,但也很不完善。在經費上,政府沒有這方面的撥款,前幾年由於多數城市居民享受公費醫療,而公費醫療僅限於醫院服務,不包括社區服務,因此居民不願意自己支付社區護理費。現在全國正在逐步推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但社區護理又不在保險報銷之列,從而阻礙了社區護理的發展。
(二)居民保健意識不成熟,生活質量不高
大眾防病及保健意識淡漠,衛生習慣差,「能吃、能睡、能工作即是健康」的觀點依然存在。在社區,盡管老年病、慢性病及傷殘者越來越多,但由於種種原因,也難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保健。
(三)社會對護理學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
在國人的觀念中,護理從屬於醫療,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不僅社會上的人們有這種認識,就連醫務人員也這樣認為,這種觀念不僅遠遠落後於國外,阻礙了護理學的發展,同時也勢必影響到社區護理的開創與發展。護士職責被認為是以協助醫生完成醫療工作為主,未被提升到促進和維護人類身心健康的高度,對於護士的社會價值不能充分認可,尤其對於護士獨立自主的護理服務持懷疑態度。因此,患者的從護性低,影響了社區護理工作的開展。
(四)社區護理人才的缺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區護理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承認,不少國家對於社區護士教育有相當的配套措施,並不斷對社區護士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從事社區護理的護士學歷水平已達到本科、碩士。而在中國,由於政府對社區護理工作不夠重視,因此缺乏有關培養社區護士的規定及指導,發展社區護理的意向不明確,影響了有關單位對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各醫學院校的高等護理專業,表現得更為突出。全國20多個高護專業開設有社區護理課程的寥寥無幾,而且即使開設有社區護理課程,也沒有一本統編教材,各學校各地區按照自己對社區護理的理解自己編寫教材,因而難免出現對社區護理的歪曲理解;其次,護理人員本身觀念仍未轉變,還停留在「以疾病為中心」的院內服務,而不是「以病人為中心」
的社區家庭護理,護理專業價值和專業信念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覺性、責任心和緊迫感;加之開展社區護理工作辛苦、待遇低,甚至工資都難以保證,易挫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中國社區護理的對策及展望
(一)政府重視,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改革與發展已進入攻關階段,各級衛生部門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加之加入WTO,國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時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發展社區護理是一種世界性的大趨勢,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政府對社區護理工作應高度重視,加大對社區護理的支持和關注。
(二)建立健全社區護理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
基於對社區護理重要性的正確認識,我國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從實際出發,大膽借鑒國外社區護理的成功經驗,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范和指導社區護理管理工作和社區護理組織機構,可利用現有的醫療機構開展社區護理工作,同時制定統一的社區護理工作目標、范圍、崗位人員職責、管理網路、質量評價等。
(三)逐步加大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資金投入
美國的做法是由政府組建護理組織,社區護士只提供服務而不謀贏利。而中國在現有的條件下,一是可逐步加大政府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資金投入;二是將社區護理服務收費納入社會醫療保險范圍;三是採用非贏利的服務收費;四是接受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的捐助。這樣,既方便和解決了老年病、慢性病及殘障患者的就醫難、護理不便等問題,也拓展了社區護理的服務范圍,同時減輕了醫院的工作負擔,使醫院能夠集中精力做好疑難病症的診斷和科研工作。
(四)加快社區護理教材建設,大力培養高素質社區護理人才
在新的醫學模式中,護理工作者的任務和職責不斷拓展,在護理實踐中承擔多種角色,未來大部分的初級保健任務將由護士承擔,社區護理是未來護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社區護理人才勢必成為護理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基於此,首先應加快以社區護理為中心內容的教材建設,應包括:社區護理學、社區康復護理學、家庭護理學、社區護理管理學、公共衛生護理學、護理社會學等內容。其次,在各大醫學院校或中專護校盡快開設社區護理專業的課程,或者在各層次護理教育中增設社區護理的相關課程。以培養既有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又有全面臨床護理技能的社區護士,與此同時,加強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本科、碩士社區護理人才,從而有力地推動我國社區護理工作的發展。
(五)加強社會宣教,建立社區護理中心和網路
通過多種媒介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及社區護理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及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社區醫療護理是一種方便、經濟的就醫、治療及康復途徑。成立社區護理服務中心和網路,由具有一定規模和條件的醫院成立專門的社區護理組織,負責培訓基層和家庭護理人員,形成一支由醫院護士、社區護理員和家庭護理員組成的綜合護理隊伍,共同做好社區護理工作
❸ 社區護理學的培養目標
本專業通過人文社抄會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培養社區護理及社區健康、衛生維護處理的專業人士。社區護理人員能夠應對社區人員的疾病、心理、生理上出現的突發狀況,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等工作。
❹ 簡述社區護理實施的幾大要素
社區護理實施的5大要素:
1.建立組織團隊
2.人員培訓
3.制定實施進度表
4.質量監控
5.設備物件與宣傳材料
❺ 社區護理學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包括哪些內容
1、健康評估,建立健康檔案。2、積極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3、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和康復服務。4、轉診服務。5、培訓照顧
❻ 社區護理學專業的課程設置
自考社區護理學專業
專科(專業代號:A10070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大學語文、生理學(包含實踐考核)、病理學(包含實踐考核)、葯理學(一)、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包含實踐考核)、營養學、健康教育學、社區護理學導論、社區健康評估、社區特殊人群保健、社區常見健康問題、社區護理技術、社區衛生服務實習(一)、英語(一)、社區康復護理、計算機應用基礎(包含實踐考核)。 相關說明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報考范圍全省主考學校南方醫科大學課程設置必考課程15門,共65學分;選考課程3門,共16學分;加考課程門,共學分;說明1、本專業僅接受已取得衛生類執業資格的在職人員報考,考生辦理畢業時需提供衛生類執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2.101至103選考課要求至少獲得4學分。3.社區衛生服務實習(一):(1)實習地點應為具有社區護理培訓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按照實習大綱要求,完成三個月的社區衛生服務實踐。(3)實習結束後,由主考學校進行社區衛生服務技能考試。備注根據粵考辦〔2008〕36號號文件《關於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相關醫學類、葯學類專業報考規定的通知》,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相關醫學類、葯學類專業報考條件及有關問題通知如下:1.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的相關醫學類、葯學類專業包括:護理學(專科,專業代碼:A100701) 、中醫護理學(專科,專業代碼:A100703)、社區護理學(專科,專業代碼:A100704)、護理學(獨立本科段,專業代碼:B100702)、社區護理學(獨立本科段,專業代碼:B100705)、葯學(獨立本科段,專業代碼:B100805)。2.有關主考學校和開展上述專業自學考試助學輔導的助學機構,必須及時、准確地向考生宣傳相關專業報考的有關規定,認真組織審核參加本單位助學輔導的上述專業考生的報考資格,於2008年7月30日前將自查情況以書面形式報省教育考試院自考部。 本科(專業代號:B100705):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包含實踐考核)、護理學研究(二)、護理教育導論、護理社會學概論、公共關系學、老年護理學、社區精神衛生護理、社區康復護理、社區衛生服務實習、畢業論文、護理管理學、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英語(二)、中醫護理學基礎、預防醫學(二)、社區護理學導論、社區健康評估。 相關說明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報考范圍全省主考學校南方醫科大學課程設置必考課程12門,共52學分;選考課程5門,共38學分;加考課程2門,共14學分;說明1.101至102選考課程須任選一門課程,103至105選考課程中至少獲得14學分。2.社區護理學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直接報考本專業;護理學專業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可報考本專業,須加考201至202兩門課程。3.社區衛生服務實習:(1)實習地點應為具有社區護理培訓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按照實習大綱要求,完成三個月的社區衛生服務實踐。(3)實習結束後,由主考學校進行社區衛生服務技能考試。 4.畢業論文:撰寫一篇論文或個案分析報告或文獻綜述或科研設計。5.本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社區護理學專業專科和護理學專業專科(或以上)畢業生並已取得衛生類執業資格的在職人員申辦畢業,考生辦理畢業時需提供衛生類執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社區衛生服務實習
(1)實習地點應為具有社區護理培訓資格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2)按照實習大綱要求,完成三個月的社區衛生服務實踐。
(3)實習結束後,由主考學校進行社區衛生服務技能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