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導游證怎麼考
具備報考武漢導游證的條件及報名材料就可以考取武漢導游證,武漢導游證報名條件及報名材料如下:
一、報名條件
1、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者以上學歷,身體健康,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報考。根據國家旅遊局旅辦發[2008]174號文件規定,符合條件的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中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港澳居民亦可報考。
2、已獲《導游員資格證書》者可申請加考外語口試取得外語《導游員資格證書》。持外省(市)《導游員資格證書》,擬到我省從事導游工作的,需報名參加口試,合格者予以辦理導游證換證手續。
二、報名材料
1、所在單位或街道辦事處蓋章的《報名表》;
2、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畢業證原件;
4、3張1寸近期免冠彩色證件照片(與網上注冊照片為同一版本)
(1)武漢地區導遊人員素質培訓視頻擴展閱讀:
導游考試具體內容:
1、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中、外文考生在進行筆試答卷時,一律使用中文答卷;進行面試時用所報考語種應試。
2、考試的科目和內容: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由筆試和面試(模擬現場導游考試)兩部分組成。
(1)筆試內容:
1.【旅遊政策與法規】
2.【導游實務】(含旅遊案例分析)
3.【導游基礎】(其中山東、浙江包括全國和山東、浙江兩本書內容)
4.【漢語言文學基礎】(北京與湖南的考生須考)
(2)面試內容:
視情況而定,每次內容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導游證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網上報名系統
2. 武漢旅遊協會的導游培訓班好不好
都是照本宣科,都是糊弄了,請的一些所謂專家,根本就是閉門造車,學校里憑空想像,而沒有實戰經驗的。
3. 武漢導游證好考嗎
個人報名的話是去武漢市旅遊局,報名費是380元,報名導游需提供的資內料:(1)一寸容紅底彩色照片6張;(2)身份證復印件2份;(3)最高學歷證明(畢業證或學生證)復印件2份;(4)近期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表原件一份,或健康證原件(有效期內)及復印件各一份;(5)填寫《導游員資格考試報名表》需所在單位或居委會蓋章(無不良行為記錄)。
考導游資格證需要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
還得滿18周歲
導游資格證過關率是百分之二十 還是挺難考得
【全國導游基礎】
【導游業務】
【旅遊政策法規與職業道德】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
這是筆試教材 還有面試 導游資格證不需要年審,但三年不換導游證IC卡會自行作廢。武漢九州方圓現在報名中文導游,11-12月份培訓,明年3月份考試,這個月中旬之前報名的價格是1080元,包含了報考費380元,培訓費,教材費,資料費等所有費用。開設有周末班,就是星期六、日兩天上課,一共是11天課程*8課時/天=88課時,過年前上10天,過年後加一天的考前串講.
4. 武漢怎樣考導游證(國)
在大學旁的書店一般有賣書的或者由有旅遊專業的學校指定數目!
報名的條件
年滿十八歲,身體健康,具有高中(含職業中學)或高中畢業以上文憑的中國公民。
全國各省導游資格證考試時間
1.筆試的考試時間:一般在當年的九月到十二月底這段時間,報名以後當地旅遊局會有具體的通知。
2.口試的考試時間:口試的考試一般比筆試的考試延後一段時間,在當年的十月份到十二月份舉行。報名以後當地旅遊局會有具體的通知。
考試報名須提交材料
1.本人身份證(原件),外省的須暫住證
2.學歷證明(高中畢業或中專畢業以上)原件
3.國家縣(區)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近期健康狀況證明(必須包括常規檢查及肝功、乙肝兩對半檢查)
4.本人1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四張
5.在報名地點領取並填寫完整的《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表》
7.在自己戶口所在地的旅遊局報名;在校大學生在學校所在地的旅遊局報名;在外地打工的,須持打工城市的暫住證,在該城市的旅遊局報名
8.報考外語導游資格考試的要外語專業的大專以上,非外語專業的本科以上
考試組成
1.筆試:導游綜合知識
筆試的考試教材有四本書:《導游基礎》、《導游業務》、《旅遊政策與法規》、《地方導游基礎》
筆試只考政策與法規、導游基礎知識兩科,一般只要平均分考到60分以上,就可以通過了。根據各個不同省份的要求也許略有出入。即使你不是學旅遊專業的,也從來沒有接觸過旅遊業,也不用太著急,只需要把兩本教材背熟就肯定可以過關,也就是說,死記硬背是可以過關的。
政策與法規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比較難考的,因為考的內容須死記硬背的,法律法規比較枯燥,需要耐心記,仔細背。政策法規主要考題一般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簡答和案例分析幾大類。選擇題一般佔50分,所以對書本熟的話,在選擇題拿下大部分分數,後面就輕鬆了。案例分析需要一定的綜合分析和總結能力,要看清題目,符合哪條法律法規,不要用一般人的眼光來評判是非,就算你說的再有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一切等於零。評卷老師是不會與你產生共鳴的。
導游基礎知識分為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和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為一份考卷,各佔50分,你不必找其它書來擴充你的景點知識,前面說過,死記硬背是可以過關的,書本上的知識佔了95%。導游基礎知識考試題型,一般為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還有5分是時事題,考你是否關心國家大事,只需要多看看報紙,遇到對旅遊有關的大事留個心。填空題佔50分,很可觀的,只要你確實用了心背,這里拿40分應該是沒問題的。
以上兩科請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來准備,現在老師出題一般不會超出考試大綱,不像以前,出很多非常偏非常難的題目,考試大綱里對每一章都有詳細的要求,有的要點是了解、有的要求熟悉、有的則要求掌握。
2.口試:即現場考試,導游服務能力
口試的考試教材有三方面的書籍教程:《本省導游詞》、《導游規范服務》、《導游員特殊問題處理及應變能力》
在筆試過關以後,就可以全力准備口試了,口試一般有三位主考官,會分別提2到4個問題,主考官提問的問題包括導游實務和景點知識,你主要把導游實務的內容答出來,就沒什麼問題了,因為導游實務是有書可查,而景點知識很多則不可琢磨,難以復習,只能盡可能多看有關的書,但建議還是把主要景點常識看熟,太偏的答不出也不會太丟臉。此外准備一下歡迎辭和歡送辭是很重要的,老師抽的幾率比較高。
回答問題固然很重要,但最主要的是你的導游詞講解,這是重中之重,一般說來,只要你在導游講解過程中,做到普通話標准流利,講解不停頓,那基本上可以恭喜你順利過關了,在這里,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導游詞一般准備5至7分鍾為宜(具體時間最好自己確定一下),不要太長,因為口試時間只有15分鍾,還得留時間給老師提問,所以准備導游詞的時候,一定要自己看著表進行多次練習,練習時要注意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語速適中、面部略帶微笑,這就是考試時需要的,看錶練習當然是為了考試時能把握時間,如果太長或太短,快做修改吧,不要認為這句話或那段典故經典,捨不得刪,老師一天要面對幾百個考生。
另外,考試時還應注意:一般考場里只有一位考生,待其考完後,才到下一個,所以進門前一定要輕輕叩門,表示對老師的尊重,進去後應問候考官,面對考官時要謙虛有禮,落落大方。
回答完問題後,老師會分別對你打分,然後當眾宣布你的最後成績。
5. "武漢市情"如何講解(三分鍾導游詞)
武漢是位於長江、漢水交匯之處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國6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地形屬於殘丘性河湖沖積平原,形狀酷似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全市東西最大橫距為13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55公里,面積8467平方公里,1996年底人口716萬,其中城區面積3963.5平方公里,人口486萬。城區有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郊區有:蔡甸區、江夏區,東西湖區、漢南區黃陂區和新洲區。武漢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每年7月氣溫最高,日均溫28.8℃;1月氣溫最低,日均溫3.7℃。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遊的最佳時期。
武漢也稱為「江城」。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中寫道:「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成為武漢的代稱。
武漢襟江帶河,交通便利,又譽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員遼闊的祖國版圖上,武漢位於東半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心,南北東西方向的廣州、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漢約1200公里。這種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黃金水道長江與南北鐵路大動脈京廣線在這里交叉成"十"字結構,再加上不斷完善的公路網和航空港建設,使武漢成為了我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在全國國土開發和建設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漢處於沿江主軸線和京廣二級軸線的結合部位,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
武漢通常被稱為「武漢三鎮」,「三鎮」指的是武昌、漢口、漢陽這三塊被長江和漢江隔開的地方。漢口是武漢最繁華最熱鬧的商業區,也是華中地區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漢高等學府集中的文化區,是武漢現代城市文化的體現;漢陽則是市政府重點發展的開發區,凸現著武漢的未來。武漢的絕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武昌和漢陽,向中外遊客展現「江城」風情萬種的迷人風采和魅力。
武漢市旅遊部門整合全省的旅遊資源,開發了「一絕、兩特、三精」(一絕品即武當山,兩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風情,三精品即長江三峽、神農架、三國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讓旅遊者在山、水、民風之間體驗楚文化的獨特風韻。
悠久的歷史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全市有名勝古跡339外,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商朝盤龍城遺址、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和中共「八七」會議舊址3處。
武漢城區周圍有大小湖泊100多個,且沿長江兩岸對稱分布,就像串串晶瑩的珍珠,把江城點綴得更加美麗。著名的湖泊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東湖和墨水湖、蓮花湖、月湖等。市境內還有大小山嶽70餘座。這些自然景觀和體現武漢歷史文化的文人景觀,構成了有地方特色的3大類旅遊資源,山水園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武漢現已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6. 導游證武漢在哪考
1、報名條件(1)遵守憲法,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具有高中、中專或以上學歷,身體健康,具有適應導游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本省公民或持有本省暫住證的外省市公民。大專院校在校生和旅遊專業中專、職高的應屆畢業生可報考。(2)為加強外語導游隊伍,已獲《導游員資格證書》者可報名加試其他語種,報考所加試語種的"現場導游"考試。 (3)持外省、市《導游員資格證書》, 擬到我省從事導游工作的人員,需報名參加"現場導游"考試,合格者予以辦理導游證換證手續。2、報名程序(1)申報人員向當地旅遊局導考辦或報名點領取並認真填寫 《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街道辦事處按要求進行資格審核、簽署意見後,方可報名。 (2)各類符合條件的在校生由學校統一組織報名。(3)報名時需備齊下列材料:①按要求貼好照片的《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表》;②身份證原件、復印件;③學歷證原件、復印件;④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健康證明。3、報名時間10月23日前到各地旅遊局導考辦或其設立的報名點報名。省旅遊局導考辦受理各市、州、直管市、林區旅遊局(委)報名時間為10月23-25日。4、費用標准按照省財政廳、物價局[2008]178號文件,考試報名費380元/人,教材費120元,培訓費1800元,特輔費180元。5、有關問題考試取得的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證書為全國通用。二、考試1、考試科目和內容(1)"導游綜合知識"為筆試,分"導游專業知識"和"導游相關知識"兩部分,考試時間各為120分鍾。9:00-11:00 導游專業知識 ①導游業務②全國導游基礎知識③湖北導游基礎知識(全國與湖北導基為4:6) 14:00-16:00 導游相關知識 ①政策與法規 ②旅遊職業道德③時事政治(2007.9-2008.8) 加入VIP會員,你就可以看到我們編輯的所有權威練習,模擬考題,歷年真題"導游綜合知識"計算總分,不計算單科成績。(2)"導游服務能力"為口試,即現場導游,主要內容為: ①導游講解能力;②導游規范服務能力;③導游特殊問題處理及應變能力。 外語類考生必須用所報考語種的語言進行,並加試口譯(中譯外和外譯中)。抽簽景點10個,其中全省范圍 5個為: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黃鶴樓、大別山,各地導考辦自定5個。2、參考資料湖北省旅遊局人教處組織編寫的考試系列參考資料(2008年版)。3、考點設置2008年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將分片設點,原則上在武漢、鄂東、鄂西南、鄂西北各設立一個考點。所有外語類考生集中到省直考點考試(具體地點另行通知)。4、考試時間筆試時間:12月16日現場導游考試時間由各考區根據情況具體安排,但不能遲於12月20日結束,省直考點為12月14-15日。三、考前培訓:考前培訓由各市、州、直管市、林區旅遊局(委)組織實施,省旅遊局導考辦不直接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以從事導游工作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為主,強調職業道德教育和對實際技能的訓練。導游服務能力的培訓必須由中高級導游或具有導游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承擔部分課程,提倡組織考生進行景點實地考察、優秀導游員示範講解等多種形式的培訓。這是08年的考試情況,09年應該也差不多,考試不是很難,認真背書就好!
7. 武漢導游的工資
底薪一般就幾百塊錢到一千來塊錢吧.看你選擇哪家旅行社。然後是出專團津貼一般一天50,兼職的話屬有可能是100。(吃喝拉沙電話費一花幾乎沒得落,當然也看人。反正我的津貼幾乎都在帶團過程中花了)然後再就是平時做業務的提成。當然,最大頭的但也是最不穩定的就是你帶團拿的小費。當然這個依靠運氣二靠技術。剛開始工作一般帶的團團質都不會太好,幾乎沒得甚麽小費拿~甚至公司會給你一些純玩團不進店無自費的,那就災了(我一開始就連著帶了好多這種團)。
然後武漢這邊主要做的是組團市場,地接相對較少。你要學的涉外旅遊的話如果你英語不錯冰雪聰明家裡又有關系有手段帶團好,可能有機會做領隊,那就還滿賺錢的。不然多半帶的也是普通的全陪團。想做導游賺錢,武漢不是個好地方~海南或者雲南深圳吧~那邊賺錢。不過我聽別個說那邊壓力也蠻大(比我們大得多),競爭異常激烈!!!貌似沒點小關系還進不了那個圈子...(純聽說啊!!!目前只在武漢做過)
8. 武漢導游證考試的時間
導游資格證考試是全國統考,今年的報名時間是2017年6月19日9:00至7月31日17:00。
筆試科目的版考試時間是權2017年11月18日。
面試科目的時間是在12月18日之前安排,具體的時間目前還未公布,但是可以在11月10日列印准考證時查詢到。
9. 武漢有哪些比較好的導游學校
湖北省旅遊學校 湖北省旅遊學校創辦於1979年,是國家旅遊局重點扶持的全國最早的四所旅遊中專學校之一,屬省部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也是全省辦學最早、規模最大、質量一流的省屬旅遊學校,直屬湖北省旅遊局領導。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湖北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武昌校區,融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為一體。目前,在校大、中專學生近3000人,畢業生深受歡迎,被譽為「培養星級賓館、旅行社和旅遊管理部門專業人才的搖籃」。 學校地處南湖之濱的雄楚大街,具有旅遊景點及賓館氛圍的優美環境和齊備完善的設施設備,被省教育廳評為「校園管理優良學校」。 學校堅持特色辦學,根據旅遊行業的特徵,確定了培養「道德境界高,外語水平強,服務技術精,體健形象美,深受旅遊市場歡迎的實用人才」的特色目標。學校立足特色目標,多形式多規格為社會培養急需旅遊人才。不僅開辦了三年制的中專專業,還開辦了三年制的新高職大專專業和五年制的「3+2」分段制高職大專專業。學校立足特色目標建設特色師資。現有的100多名專業教師配置涵蓋了飯店管理、導游、旅遊英語、旅遊電子商務、旅遊規劃與開發等五個高職大專專業和飯店服務與管理、導游、涉外財會、旅遊公關文秘、旅遊英語、旅遊日語、民航服務、烹飪等八個中專專業。學校規定教師具備「雙語型」和「雙師型」,即專業教師外語化,外語教師專業化;既有本專業的中、高級職稱,又有本行業的高級技術證書。同時,鼓勵教師進修本專業高學位。學校除有十多名碩士生、歸國留學生和四名美、日籍外語教師外,還有百分之四十的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出國進修深造。學校立足特色目標實施特色教學,注重外語教學,注重實踐教學。允許學生在學好本專業的基礎上,選修其它專業課程,培養復合人才。對中專和高職大專生,成績優異的可繼續深造,將分別獲得專科和本科文憑;要求學生達到三級以上英語水平,具備五星級飯店服務的外語口語能力;規定學生重點在四、五星級飯店和旅行社頂崗實習一年,畢業時分別獲得英語、微機等級證、導游證、服務師證等證書。近幾年,該校學生在全國、全省和武漢市舉辦的旅遊職業技能大賽中,成績均名列前茅。歷屆畢業生被省內外旅遊企業爭相錄用,不少已成為所在單位的中堅力量。 學校十分重視與國內外旅遊院校、企業密切合作。先後與武漢大學、華中師大、湖北大學等大學聯辦了四個專業的大專班及一個碩士學位研究生班。與北京長城、建國、新世紀、西苑、亮馬河、天倫王朝、世紀金源、長安等八家四、五星級飯店和上海(華亭賓館、紫金山大酒店等)、廣州(白天鵝賓館、花園酒店等)、海南(博鰲)、廈門(悅華)、深圳和武漢等省市的二十餘家知名旅遊企業以及日本、阿聯酋等國的旅遊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實習和研修基地。同時,與日本國國際教育研修協會、德國巴伐利亞旅遊學校、法國保爾奧吉斯酒店與旅遊管理學校、瑞士羅什學校、澳大利亞南悉尼技術與進修教育學院、英國利物浦大學和省外的旅遊院校進行了友好往來。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求採納
10. 武漢導游推介詞2分鍾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5年,武漢市下轄13個市轄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59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60.77萬,城鎮化率79.3%,是中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1]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高鐵網路連接大半中國,是中國鐵路系統中重要的大型中轉站以及內河重要港口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武漢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立三鎮地理特徵,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構成了武漢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距今有3500年歷史的盤龍城遺址。清末洋務運動,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武漢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歷史性意義。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5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2-3]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4] ,居全國第一。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夜武漢
夜武漢(80張)
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
武漢
武漢(47張)
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
武漢
武漢(3張)
(今武昌)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明末清初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稱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
武漢
武漢(25張)
九省通衢」的美譽。
清末,漢口建制為夏口廳(地位同縣),使武漢三鎮之名貫於清代、中華民國,三城鼎足雄峙更屬罕見。
清咸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辟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置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庭)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脫離
武漢城建
武漢城建(80張)
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民國三年(1914年),同屬江漢道。據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聞》:當時,漢口人口為40萬人,漢陽8萬人,武昌31萬人。民國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設立市政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廳),夏口縣與漢陽縣城區並為漢口市。[8]
武漢城建
武漢城建(50張)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國民政府命令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臨時首都。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1932年改為特別市。[8]
民國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組建武昌市政委員會。民
建設中的武漢綠地中心
建設中的武漢綠地中心(20張)
國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員會改為武昌市政籌備處。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轄區域66平方千米,人口176379人。市區范圍:東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東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長江中線。轄中正、大朝街、賓陽、糧道街、胡林翼、積玉橋、金白洲、徐家棚8個鎮公所。12月1日,將鎮公所改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漢陽城區劃歸武昌市管轄。[8]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0年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並為其駐地。1954年改湖北省轄市,為省人民政府駐地。
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1960年,撤銷通城縣,並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並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並入咸寧縣;撤銷雲夢縣,並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感專區。1979年,原屬咸寧地區的武昌縣(駐紙坊鎮)和原屬孝感地區的漢陽縣(駐蔡甸鎮)劃歸武漢市領導。[8]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將孝感地區的黃陂縣,黃岡地區的新洲縣劃歸武漢市。1984年,設立武漢市漢南區。1992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區人民政府駐蔡甸鎮。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區人民政府駐紙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