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預防結核病的心得350字
一、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管理措施
結核病防治工作不僅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全縣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無論縣衛生局,還是疾控中心,都把結核病防治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當做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年初的全縣衛生工作會議和全縣疾病預防控工作會上,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主要領導都做了重要講話,縣衛生局和縣疾控中心都對結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並且就結核病防治與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按照結核病防治方案和目標責任,將任務指標分解到鄉鎮。在中心,還定期召開結核病防治工作例會,及時研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部署、安排各階段具體工作。中心還將所有鄉鎮和職工進行劃片承包,業務人員對所包片的醫療衛生單位、防癆專干、村醫和免費治療的肺結核病人進行全面督導訪視,促進了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加大病人發現力度,提高病人發現率和規范治療率
病人發現是結防工作的首要環節,為了盡可能的多發現病人,我們採取了多種促進方法:第一,請領導多參與、多要求。衛生行政部門是醫療衛生單位的管理者,我們把工作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讓領導及時掌握整個工作進展情況,並利用各種機會要求各醫療衛生單位不斷加強肺結核病人的轉診力度。第二、縣合作醫療管理局特別規定肺結核病人只能在縣疾控中心免費治療,合作醫療機構不報銷肺結核病人在普通門診的診療費用。第三、通過及時足額發放病人報病費、轉診費用,鼓勵醫療人員積極轉診肺結核病人。第四、要求各醫療衛生單位加強培訓,將國家關於肺結核病的管理治療和發現、轉診政策傳達給所有醫務人員,讓所有醫務人員了解並自覺執行轉診政策。第五、認真落實病人家屬及密切接觸者的篩查,通過篩查主動發現肺結核病人;加大對病人的追蹤力度,盡量減少已經發現病人的再丟失。第六、在宣傳上狠下功夫,不斷加強社會宣傳,鼓勵廣大群眾自覺到疾控中心咨詢和檢查。第七、嚴格單位職工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的管理,以熱情的態度和精良的技術感召病人。通過這些方法使病人轉診率、發現率達到國家要求的水平。對發現並登記的病人全面落實國家免費檢查治療政策,做到發現一例,登記一例,管理一例,治療一例。09年1月-6月10日共登記接診可疑結核病人690例,年病人就診率為156/10萬;胸透690人次,胸透率100%;初診查痰690人次,痰檢率100%。非結防機構報告106人,報告率100%;疑似症狀者轉診106人,轉診率為100%,追蹤到位率為90%,管理病人128人,系統管理率100%。塗陽病人家屬篩查率為100%。其中初治塗陽免費治療69人,完成任務數42.1%;塗陰免費治療57人,完成任務數17.6%;復治塗陽免費治療2人,完成任務數8.7%;塗陽病人治療兩月痰菌陰轉率為100%, 三月痰菌陰轉率100%,治癒率為85%。基本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三、強化督導,確保病人的治療管理質量
為進一步搞好結核病人的督導訪視,確保全程督導化療率達到100%,根據項目工作要求,縣中心制定了嚴格的督導制度,對結防所所有職工實行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制度:規定每周星期四、五,縣結防所人員輪流下鄉督導,重點對鄉級防癆專干、村醫和免費治療的病人進行全面督導訪視,查看各級醫療單位對結核病人和可疑者的報告、轉診、管理情況,詢問病人的化療、服葯情況,動員病人家屬及密切接觸者自覺到中心檢查,察看治療卡、葯品保管等,並如實地向被督導者反饋情況,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盡可能就地消化解決問題。每次督導結束後,及時寫出督導工作小結,並在全中心會議上向領導和全體職工進行匯報。中心領導要隨機進行抽查驗證。截止6月10日,共督導鄉村級6輪,訪視病人137例。對71例初、復治塗陽病人家屬,共189人做了檢查。除此外還建立了縣鄉兩級網路報告體系,通過網路管理人員每天對網路上報的肺結核病人及時進行登記,通知包鄉人員利用上門、打電話等方式聯系、隨訪,最大限度地收治肺結核病人,提高肺結核病人的就診率和規范治療率。
四、認真完成衛x項目終期自評工作
為了確保「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核病控制項目」終期評估工作順利實施,按照市項目辦要求,我縣成立了衛x項目內評領導小組,組建了內評工作組和辦公室,經過一個多月的整理、查漏補缺、督導調查,順利完成項目自評工作。自2002年7月項目啟動實施以來,共接診疑似肺結核病人7436人次,管理治療1764例,其中初治塗陽1012例,治癒915例,治癒率為90.42%;完成療程40例,佔3.95%;死亡4例,54例仍在管理治療中。復治及其他塗陽204例,治癒193例,佔94.6%;完成療程8例,佔3.92%;死亡3例;初治塗陰538例,完成療程483例,完成率89.78%,死亡5例,40例仍在管理治療中。項目覆蓋全縣43萬人口,其中貧困人口12萬人,農村婦女20萬,60歲以上老年人3.6萬。婦女中發現新塗陽病人387例,佔38.2%,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現新塗陽病人84例,佔8.3%。
五、加強培訓和宣傳,提高了專業隊伍素質,健康教育活動成效顯著
今年3月份在全省結防工作會議以後,我們就開始著手新《指南》的培訓工作。在市結防所的直接指導下,於4月份完成新《指南》的全面培訓。共舉辦縣醫療單位培訓班1期,培訓40人次;鄉級醫生1期18人次;村級防癆人員1期271人次。通過業務培訓,使大家接受和掌握了新《指南》中現代結核病控制措施、技術、政策和標准化、規范化的管理程序,更新了觀念,進一步提高了防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在「3.24」結核病宣傳日和「4.25」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結核病宣傳和健康促進活動。發放了簡單易懂的結核病防治材料和宣傳畫2000份,宣傳單32000份,在縣廣播電視台開展電視宣傳2期,新刷牆體廣告6條,辦宣傳欄6期。在縣城中心區域招租宣傳牌24個48面,張貼結核病防治知識內容進行宣傳。4月16日與縣婦聯、共青團等單位聯合開展「疾控知識進農家」活動。「六一」兒童節和縣第一幼兒園聯合舉辦了2009年「疾控杯」「六一」兒童節文藝演出,把有獎結核病防治知識問答貫穿於演出全過程,通過展板和結核病知識競答的方式宣傳了結核病相關知識,在單位上,長期開展電話咨詢,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結核病的知曉率,為進一步發現病人,有效控制傳染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加強項目資金和葯品管理
為了保證結防工作順利進行,我們不斷加強項目資金和葯品管理,嚴防項目資金和葯品出問題。項目財務管理實行專人專帳管理,嚴格落實專款專用,嚴格執行財務支出制度。及時足額發放轉診費和督導管理費用,保證項目經費全部用於結防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全縣結防人員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規范了葯品和相關物資的管理,做到葯品專葯專櫃、專人管理,及時發放和調領免費葯品,嚴格出入庫登記,嚴格做到日清月結、帳物相符。杜絕了失效浪費和差錯事故的發生。
七、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縣結核病防治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結核病控制項目工作的要求,與群眾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還有一些薄弱環節。一是宣傳教育覆蓋面還有待進一步擴大,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二是由於各方面原因少數肺結核病人管理還存在不到位、督導不及時、有斷葯情況發生等現象。三是肺結核病人轉診率還需進一步提高。四是鄉鎮級查痰點工作還沒有有效實施,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五是衛ⅹ項目結束後,面臨的資金短缺等問題還無法解決。六是結防人員數量和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Ⅱ 什麼地方培訓肺結核防止人員
結核病防治所
Ⅲ 結核病的心得體會300字
「結核病」,這個詞語對於我們來說似乎十分陌生、遙遠。但大家都不知道,這個「隱形殺手」隨時都有可能侵入我們的身體。許多年來肆虐人們的結核病,又重出「江湖」,故伎重演地威脅起人們的健康了。
結核病被人們稱為「白色瘟疫」,它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發病不受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地區的影響,人體的許多器官都在受著結核病地威脅。結核病的傳染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結核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而被感染,就成了結核病。
總的說來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剛開始因症狀輕微的患者沒有什麼不適,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進展迅速時才出現症狀。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結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強,那麼症狀會非常明顯,導致自己全身不適,發熱,乏力,心煩意亂,食慾差,時間長了體重還會下降。可以說,它的危害性是十分大的。 我的姑父是一位醫生,他告訴我:「在幾十年前,如果得了肺結核,那就等於得了不治之症。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結核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了。就像你剛出生的時候打的卡介苗就是預防結核病的。」
知道了什麼是結核病,那我們就應該了解怎樣預防結核病。肺結核的預防首先是要及時發現病人。平時要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房間內要經常開窗通氣,保持空氣清新;接種卡介苗,以防結核病人的傳染;以及開展適量的體育運動,增強個人體質。這樣才會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
Ⅳ 抗肺結核座談會內容學習到了什麼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至少存在1.5萬年。結核菌可以侵入身體的多個器官多個系統,以肺部感染最為常見,即「肺結核」。在所有結核病中,肺結核大概佔95%。
很多認為,肺結核是「窮人病」,現在國家的經濟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改善了,就不會有肺結核了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1300萬結核病人,2015年有960萬新發病例,死亡150萬人。我國結核病患病人數高居全球第3位,結核病已成為繼艾滋病後的傳染病頭號殺手之一。
這3種行為容易惹上肺結核
專家介紹,老人、小孩、居住環境差、營養不良、罹患糖尿病、塵肺、惡性腫瘤、妊娠、風濕免疫疾病、有免疫抵制狀態的人群都要小心肺結核。青壯年也是肺結核的高發人群,往往他們因為長期的不良行為習慣導致感染結核菌。
1、盲目減肥
廣州一位年輕女白領為了加入「A4腰女神」行列,不惜4個月拚命節食和運動減肥。早上和中午吃得非常少,晚上只吃水果,還進行夜跑,這種自殘方式讓她明顯瘦下來了。同時帶來減肥副作用,開始頻頻咳嗽,乾咳不斷,不得不看醫生,一檢查結果是得了2種結核病:支氣管結核與肺結核。
2、長期勞累、熬夜
醫生發現,肺結核「偏愛」夜貓子。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都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肺結核幾率。加之,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面,年輕人對消瘦、乏力等症狀不在意,感染了結核病也不知道就診。
3、吸煙
吸煙的時候,煙從嘴巴進入,途徑喉嚨、氣管、支氣管再進入血液,對呼吸道危害大。煙草含有有毒物質尼古丁,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咽喉炎、氣管炎、肺氣腫、慢阻肺等疾病,長期吸煙的人,基本都多痰、易咳嗽。大量的研究表明,煙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人類感染結核病和死亡的風險,全球超過20%的結核病是由吸煙引起的。
專家提醒,青壯年預防肺結核最好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體質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減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健康減肥。
持續咳嗽咳痰超2周要警惕
結核病是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以呼吸道傳染為主。當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將結核菌飛沫散播到空氣中,任何人都可能被傳染。
春天正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尤其流感流行,但一些年輕人對咳嗽、咳痰不夠重視。廣州市結核病防治專家譚守勇教授提醒,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結核最常見的3個早期症狀,尤其是連續咳嗽咳痰超過2周沒有好轉,或咳痰帶血絲,最好到專業的結核病防治醫院就診。其他常見的症狀包括低燒、夜間盜汗、午後發熱、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
臨床發現,有些早期肺結核病人沒有症狀。所以要確診有無肺結核病,必須做2個檢查——胸部X光檢查和驗痰。肺結核早期發現,早期規范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發展為重症結核病時,則可能嚴重影響肺功能並加大治療難度。
Ⅳ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肺結核
1.控制傳染源
及時發現並治療。
2.切斷傳播途徑
注意開窗通風,注意消毒。
3.保護易感人群
接種卡介苗,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抵抗力。
望採納
Ⅵ 兒童進行全日健康檢查,內容包括飲食,睡眠什麼精神狀況
1、早上幼兒來園:晨檢(檢查幼兒健康狀況,用葯情況)
2、做自己的記錄工作
3、檢查、監督廚房工作(肉、菜衛生,工作人員操作規范及流程)
4、中午給需要吃葯的幼兒喂葯。
5、午睡:檢查幼兒午睡情況
6、下午做自己的記錄工作
另外還有一些雜項:防疫站開會、新生入園體檢結果審核、在校生體檢記錄、幼兒傳染病防治等衛生有關任務都在保健醫工作范圍內。
幼兒園十項衛生保健制度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本月年齡幼兒生理特點,合理地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內容。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及根據季節特徵,訂出具體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動靜結合,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以及各項活動的內容,並提出質量指標。要求作到:
1. 幼兒兩餐間隔時間不得少於3小時。
2. 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於3小時。
3. 幼兒睡眠時間晝夜共計不得少於或超過12小時到12小時半。
4. 作息時間表:
7:40~8:00 晨間接待
8:00~8:40 晨間鍛煉
8:40~8:55 早操
8:55~9:15 生活活動(點心,盥洗)
9:15~9:45 學習活動
9:45~10:35 自由活動 角落活動 生活活動
10:35~11:00 餐前准備
11:00~12:10 午餐,餐後活動
12:10~2:30 午睡
2:30~2:50 生活活動
2:50~3:00 午操
3:00~3:20 生活活動
3:20~3:50 學習活動
3:50~4:30 特色活動,角色活動
4:30~5:00 離園准備
二. 幼兒飲食制度。
(一) 飲食管理
1. 幼兒的伙食應有專人負責,民主管理建立膳管會(園領導,
炊事員,保健人員,保教人員)定期開會,研究伙食問題。
2. 伙食費要專款專用,精打細算,合理使用。
3. 准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應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飯。
4. 教職工(包括炊事員)伙食和幼兒伙食要嚴格分開,不允許侵佔幼兒伙食。
5. 保健人員要定期計算幼兒的進食量,營養員,作為營養分析,並要保證兒童的蛋白質攝入量。
6. 按時開飯,要保證兒童愉快進餐,時間不能少於20~30分鍾,保證兒童每人吃飽吃好。
7.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合適的食譜,使兒童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以保證得到各種營養素和足夠的熱量。
8. 加強體弱兒的飲食管理,為患病幼兒做病號飯。
(二) 飲食衛生
1. 要保持廚房的清潔,經常清掃,做到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
2. 食堂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菜飯、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
3. 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加熱處理後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4. 要培養兒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
5. 水果要洗凈削皮後再吃。
6. 搞好兒童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兒童都要用肥皂,流動水洗干,飯桌要用過氧乙酸消毒。
7. 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所前脫工作服,使用後肥皂洗手。
三. 體格鍛煉制度
1. 有組織地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質活動,幼兒每天做1~2次體操或活動性游戲。
2. 在正常天氣下,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二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的幼兒不少於三小時,並加強冬季體育鍛煉。
3. 充分利用本園的環境條件,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兒童體格。
4. 鍛煉應適合年齡組的特點,要循序漸進,並考慮運動項目與運動量,對各別體弱的幼兒給予特殊的照顧。
四. 健康檢查制度
(一) 入園檢查
1. 新生入園前必須到市婦保院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包括化驗肝功能,血色素)。如有傳染病接觸史,須待檢疫期後無症狀才可入園,同時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庭史和生活習慣等。
2. 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前必須進行體檢,包括胸部x光線透視、肝功能及常規檢查,健康檢查合格,並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二) 定期體檢
1. 幼兒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並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析、疾病統計,及矯治缺陷,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檔案。
2. 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者必須立即離職治療,待痊癒後,持縣市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 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認真做好一摸(有無發熱),二看(咽部,皮膚,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 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
(一) 環境衛生
1. 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每月徹底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檢查評比項。
2. 幼兒教玩具,要保持清潔,保健醫生和助理教師每周五下午做好消毒,清洗工作。
3. 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有防蚊濟,防暑設備。
4. 廁所清潔通風,助理教師每日打掃並消毒二次(中午,放學前各一次)。
(二) 個人衛生
1. 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 幼兒飯前便後要洗手,用流動水或干凈水洗手和洗臉,經常保持清潔。
3. 飯後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 寄宿制幼兒每周洗頭1次,根據季節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隔天洗1次,冬季每周2次。
5. 要求幼兒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帶干凈的小手絹。
6. 寄宿制幼兒每天洗腳,洗屁股。
7. 要求兒童服裝整潔,寄宿制幼兒冬季內衣隔天換1次,夏季背心,褲叉天天換,勤曬被褥,床單每月洗一次。
8. 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採光,損壞燈具等要及時修理,與幼兒無關的電視節目一律不看,每次時間不超過20分鍾,幼兒與電視機的距離2米以上。
9. 工作人員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進園後洗手,飯前便後洗手,給孩子開飯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尿桶,紙筐後洗手)。
10. 檢查評比條件:
檢查人員:協助園長,保健醫生,年級組長,助理教師代表。
評比條件:○1室內干凈、整齊。
○2無紋理,無死角、房頂、牆角無蜘蛛網。
○3廁所干凈,無味。
○4水杯、茶杯等,梳子干凈。
○5床鋪整潔。
○6幼兒個人衛生好,手腳指甲及時剪。
○7環境衛生好,清潔整齊。
(三) 消毒隔離制度
1. 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床,保健室用品專用。
2. 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癒後,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3. 對患兒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葯和喂飯。
4. 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口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後無症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5. 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採取必要措施。
6. 消毒工作具體安排。
○1三餐碗筷洗凈後,放入高壓蒸汽機里消毒。每餐飯前20分鍾,先用干凈水清潔餐桌,再用0.2%過氧乙酸消毒。
○2開水杯每天洗凈後消毒1 次。
○3臉巾、餐巾每次用後消毒。
○4洗屁股、洗腳毛巾每天煮沸消毒。
○5洗腳桶編號,並每周消毒1次,廁所每日消毒2次。
○6每周五下午用0.2%的過氧乙酸消毒玩具。
○7每2周用紫外線消毒圖書及午睡室、活動室1次。
○8寄宿制卧室定期給幼兒睡後熏醋1次。
六. 預防疾病制度
1. 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做好經常性的疾病預防工作。
2. 預防接種過卡率百分之百。
3. 及時了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實行及時正確的檢疫措施,對所在的班級進行嚴格的終末消毒,對接觸傳染病的兒童立即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按各種傳染病規定的檢疫期進行檢疫,檢疫期間不辦理入園和轉園手續。積極採用各種辦法,防治疾病,降低發病率。
4. 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
七. 幼兒安全制度
(一) 預防燙傷
1. 幼兒洗手、洗澡、洗腳、洗頭前,教師先試水溫,調節好後適宜再洗。
2. 熱湯、熱粥等食物,溫度適宜再端入班中,並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幼兒飯桌上或附近的地上,分發食品不要越過幼兒頭頂傳遞,要從側面送到幼兒面前。
3. 教師提出水壺或保溫桶均要加蓋,要注意周圍的孩子。
4. 幼兒不得出入廚房,不得接近有火、有電、有煤氣、有熱水的地方。
(二) 預防外傷
1. 教育幼兒不打鬧,更不能拿著玩具或樹枝等投擲、掄打,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不傷著別人。
2. 教育幼兒不以小刀,玻璃片等危險物品做玩具,晨、午、晚檢時,注意發現幼兒衣袋裡有無不安全物品。
3. 教育幼兒不要背著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傷面部,體育鍛煉或戶外活動時,不要穿硬皮鞋。
4. 幼兒在大型玩具上活動,教師要注意照顧保護,戶外活動時,孩子均要在教師的視眼中。
5. 教育兒童不要爬到窗檯及樓道欄桿上游戲或向下張望,以免發生摔傷事故。
6. 每月檢修大型玩具,發現損壞及時修理,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7. 對兒童不要拖、拉、抻、拽,防止發生關節脫臼。
(三) 預防葯物中毒
1. 班上不得存放過氧乙酸、泡騰片 等有腐蝕性物品,對上述物品,保健室應採取用多少泡多少,助理教師用完有剩餘及時送回保健室。
2. 幼兒內服葯由保健醫生按頓送到班上服用。
(四) 預防異物進入耳、鼻及器管
1. 教育兒童不要把紙團,扣子等塞到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別針放在嘴裡。
2. 幼兒哭泣時不要吃東西。
(五) 預防幼兒遺失
1. 傳達室門衛注意隨時關好大門,防止幼兒出走。
2. 外出活動時,教師隨時清點人數。
3. 交接班時,交清幼兒人數。
4. 日托教師下班時,將尚未接走的幼兒交到值班老師手中,並寫好名單。
八. 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
建立健全各種記錄,登記,統計制度,一般有以下幾種記錄表簿:出勤登記表;傳染病登記表;疾病登記表;晨檢檢查記錄表;預防接種記錄表;體弱兒童管理記錄表;矯治記錄表;膳食調查記錄表;意外事故登記簿;家長簿;安全檢查記錄表等。
衛生統計要求做好:體格檢查登記表;營養分析;出勤率;各種常見病患病率;傳染病的發病率等統計工作。
九. 家園聯系制度
1. 保健室客有幼兒家長名冊,聯系電話,有事及時和家長聯系。
2. 各班教師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及家長聯系簿、電話、家訪等多種方法,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配合,支持幼兒園各種工作。
3. 定期出板報,經常利用衛生宣傳窗向家長宣傳幼兒衛生保健知識,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有關衛生保健方面的問題。
4. 向家長發布每周食譜,每月伙食收支情況,體格檢查及教學情況,爭取家長配合和諒解。
5. 每學期召開家長會1~2次,對家長介紹情況,與家長交流意見等。
6. 各班的「家長園地」做到一月更換一次。
7. 衛生宣傳內容
○1幼兒正常生長發育情況。
○2幼兒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衛生要求。
○3幼兒文化、衛生習慣的培養。
○4各種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5常見病、季節多發病的防病知識。
○6利用大自然因素:日光、空氣和水鍛煉的衛生要求。
○7飲食衛生,營養衛生知識(冬春季節注意側重營養,夏秋季節側重飲食衛生知識)。
十.體弱兒管理制度
1. 體弱兒管理范圍
○1貧血、血色素低於11克者。
○2佝僂病活動期。
○3先天性心臟病。
○4體重不增,體重在均值減2個標准差以下。
○5特殊殘疾及特殊疾病。
○6嚴重食慾低下,與同齡比較,飯量小於2/3以上者。
○7重症多汗,睡眠枕濕。
2. 對每個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並對管理情況做必要的記錄。
3. 向家長了解體弱兒情況,共同分析,制定管理措施。
4. 對體弱兒進行定期檢查和觀察,及時掌握病情變化或康復情況。
5. 體弱兒管理有保健醫生及各班教師共同負責。
6. 對康復兒及時結案。
Ⅶ 結核病服務管理考核情況反饋
第九章 培訓 2.1 國家級根據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專家編寫培訓教材;按計劃舉辦各類國家級培訓班,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為省級培訓師資及其它技術支持。2.2 省級根據全省結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訓計劃;編寫培訓教材;按計劃舉辦各類省級培訓班,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為地市級培訓師資及其它技術支持。2.3 地(市)級根據本地區結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制定培訓計劃;按計劃舉辦各類培訓班,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為縣級培訓師資及其它技術支持。2.4 縣(區)級參加上級業務單位組織的培訓;組織對基層醫生和防治人員的培訓;考核培訓效果。 3.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各級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包括負責規劃管理、患者發現及治療管理、統計監測、葯品管理、財務管理、督導、師資培訓、健康教育的人員。3.2醫療機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與結核病網路報告、登記、轉診及診斷治療相關的專業人員,包括防保科/傳染科、呼吸科/內科、放射科、檢驗科人員等。3.3基層網路包括鄉鎮(社區)醫務人員、鄉村醫生和結核病患者督導服葯志願者等。 4.1結核病防治規劃管理/項目管理: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規劃及項目管理、結核病流行病學、督導方法、規劃實施的考核與評價、應用性研究等內容。4.2患者發現及治療管理:結核患者的發現方式、登記報告、轉診和追蹤、診斷與鑒別診斷、化學治療、抗結核葯物的不良反應與處理、治療管理等。4.3實驗室:實驗室檢查方法、實驗室質量保證和生物安全等內容。4.4登記報告和監測:結核病的登記報告、監測、報表的填寫及分析、網路直報和專報及監測系統管理等。4.5健康促進:健康促進概論、健康促進方法、健康促進工具的應用等。4.6葯品管理:抗結核葯品的需求測算、抗結核葯品的管理、抗結核葯品的運輸及保管、葯品管理的督導及評價等。4.7財務管理:結核病防治規劃經費預算、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督導及檢查等。4.8師資培訓:培訓需求調查方法、培訓設計、培訓方法應用、培訓評估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