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構培訓 > 養蜂培訓班

養蜂培訓班

發布時間:2021-03-14 11:52:09

A. 養蜂人國家有何保護法律和優惠政策

(一)蜂產品基地建設

———蜂產品示範基地建設。重點依託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培育一批標准化蜂蜜生產示範基地和蜂王漿生產示範基地。

———支持蜂農專業合作社發展。在全國發展一批示範蜂農合作社和養蜂協會,聯合分散養殖戶形成大規模養蜂團體,使其在維護蜂農利益、協商蜂產品收購價格、為蜂農提供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

———科技推廣和蜂農技術培訓。鼓勵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和科研單位加大養蜂生產技術推廣力度,重點加強對生產基地、蜂農合作社、大型養蜂場生產人員的培訓。加強蜂農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山區、貧困地區、老少邊遠地區的養蜂知識普及。五年內,全國培訓蜂農10萬人次以上。

———扶持養蜂生產。結合養蜂業發展的實際,探索對蜂農、蜂業合作社的蜜蜂飼養以及養蜂機具購置等給予補貼。

(二)蜜蜂授粉增產技術體系建設

———建設蜜蜂授粉示範基地。重點依託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在全國建立一批蜜蜂授粉示範基地,探索政府蜜蜂授粉補貼政策,加快普及綠色植保技術,加強宣傳與普及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帶動蜜蜂授粉產業的發展。

———建立蜜蜂授粉技術研究與推廣體系。建立蜜蜂授粉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支持有關單位開展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機理及技術的研究推廣。

(三)蜜蜂資源保護與種蜂良種繁育

———蜜蜂種質資源保護。建設中蜂等資源場15個,保護區8個,完善「國家蜜蜂遺傳資源保護中心」,完善資源基因庫2個,並建立相應的遺傳資源動態監測系統。

———蜜蜂新品種培育。建設蜜蜂育種中心,培育5個蜜蜂新品種(系)。

———蜜蜂遺傳改良和良種繁育。在養蜂大省和種源基礎較好的省份改擴建種蜂場10個。

———種蜂質量監測。新建蜜蜂種質鑒定中心,建設蜜蜂良種資料庫,收集、分析、發布全國優良蜂種信息。

(四)蜂病防控

———蜂葯研製。研製推廣一批高效無殘留的殺蟎、抗菌蜂葯。

———加強疫病防控。研究推廣蜂病防控技術和實驗室及現場快速診斷技術,提高蜜蜂疾病的診斷准確率。強化蜂場日常衛生防疫管理和蜂群保健,加強蜂蟎、白堊病、蜜蜂孢子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和爬蜂綜合征等危害嚴重的疫病的防控。

———加強蜂葯使用管理。加強蜂葯等投入品使用指導與管理,規范使用時期和劑量,嚴格執行休葯期。

(五)蜂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質量檢測體系建設。繼續加強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建設,將各地蜂產品質量檢測功能納入各地綜合質檢體系,完善質量檢測體系運行機制,提高檢測能力。鼓勵加工企業和合作組織加強蜂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建設。

———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開展蜂產品真實性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蜂蜜類別區分技術研究、污染物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蜂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與風險評估。加大蜂產品質量檢測投入,加強蜂葯等投入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檢驗,實施例行檢測、應急檢測和風險評估,及時掌握我國蜂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研究適合我國蜂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評估方法,實施危機預警報告制度。

———完善蜂產品標准體系。及時修訂完善蜜蜂飼養、蜂病防治、蜂產品生產、蜂產品檢測、授粉利用等標准,建立健全蜂業標准體系。

B. 2015年楊多福養蜂技術培訓班在哪裡

到處都有 就不叫神奇了。我可以把我的手抄版本給你看看。咋樣

C. 養蜜蜂國家有哪些政策保護

全國養蜂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全文)
來源:農民文摘
我國是世界養蜂大國,養蜂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養蜂業的穩定發展對於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結合生產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概況
(一)主要成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養蜂業經歷了快速發展、鞏固提高和穩步增長三個階段。進入新世紀後,我國蜂群數量、蜂產品產量穩定增長,養蜂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單產水平和蜂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養蜂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
1.養蜂生產總體保持穩定發展。我國養蜂生產在20世紀70-80年代發展較快,處於快速上升階段,1988年全國蜂群數量達到780萬群。之後進入了10多年的調整鞏固期,2000年全國蜂群數量下降到680萬群。近年來,我國養蜂生產開始穩步回升,2009年全國蜂群數量達到820萬群,蜂蜜產量上升到40萬噸,蜂王漿和蜂花粉產量均超過4000噸,蜂膠350多噸,養蜂業總產值達40多億元。
2.標准化飼養和區域化發展進程加快。各地不斷創新蜜蜂飼養方式,更新養蜂機具,加快生產科技推廣,加強疫病防控,養蜂業標准化規模飼養發展很快。全國蜂群平均單產由1999年的31kg增加到2009年的48kg。浙江、四川、湖北等傳統養蜂大省的飼養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浙江省養蜂業產值在全省畜牧業中居第三位。黑龍江、吉林等新興養蜂基地迅速崛起,蜂群飼養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大幅增加。
3.蜂產品加工能力和出口數量大幅提升。近十幾年來,我國蜂產品加工逐漸擺脫傳統的作坊生產模式,工廠化、標准化生產加工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開拓能力明顯增強。蜂蜜、蜂王漿等傳統產品加工穩步發展,蜂花粉、蜂膠等新產品不斷推出,蜂產品花色品種和數量日益豐富。全國涌現出一批出口產值超億元的企業,2009年,我國出口蜂產品金額超過10億元,比1999年增長80.3%。
4.養蜂業帶動農民增收和農作物增產作用進一步增強。養蜂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特點,按照一個家庭蜂場飼養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純收入約300元計算,每戶年收入可達3萬元,帶動農民增收作用明顯。目前蜜蜂授粉業發展正呈方興未艾之勢,北京、浙江的設施農業授粉,內蒙古的向日葵授粉,廣東、福建的荔枝、龍眼授粉等已初具規模。通過蜜蜂授粉,使油菜、棉花、油葵、草莓、蘋果、白蓮等農作物產量大幅增加,品質顯著改善。據測算,全國每年通過授粉使農作物增產產值達500億元。
在養蜂業的發展進程中,各地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加強國內蜂產品市場開拓,不斷擴大消費市場;以蜂產品質量安全為保障,重點加強標准化生產管理,不斷提高質量安全水平;以產業化發展為突破,重點加強行業組織建設,不斷探索創新養殖加工環節的利益聯結機制。
(二)存在問題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但不是養蜂強國,養蜂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標准化規模生產程度低。我國養蜂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蜂場規模小,蜜蜂良種化程度不高,蜂蟎、白堊病、中蜂囊狀幼蟲病和爬蜂綜合征等疫病還比較突出,蜂群健康狀況、蜜蜂育種以及機械化生產水平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抵禦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弱。二是蜜蜂授粉增產的意識不強。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對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宣傳力度不夠,專業性授粉蜂群數量較少,養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普及率不高。目前,糧食、果樹、蔬菜等農作物流蜜期噴灑的部分農葯對蜜蜂毒性較大,由於蜂農不了解農葯使用情況,造成蜜蜂大批死亡,給養蜂業造成較大損失。三是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高。部分蜂葯使用不規范,蜂產品質量和檢測檢驗標准還不完善,市場監管較為薄弱;加工企業總體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個別企業還存在追求數量、不重質量的問題。四是養蜂業組織化程度低。近年來,部分地方養蜂管理機構逐漸弱化,養蜂行業組織發展還比較滯後,技術推廣、維權服務、產銷銜接等職能還沒有充分發揮,養蜂者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此外,養蜂條件艱苦、設施落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年輕人不願從事養蜂業,養蜂人員老齡化現象凸顯。
(三)養蜂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應當看到,我國養蜂業從業人員眾多,蜜源植物豐富,蜜蜂授粉和蜂產品市場消費量巨大,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1.市場消費方面。2009年我
國人均蜂產品消費量為0.3kg,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數農村居民基本上還沒有消費蜂產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蜂產品保健功效認識的不斷加深,人均蜂產品消費量將繼續呈增長趨勢,消費需求增長空間很大。
按照2000年至2009年蜂產品消費年均增長4%推算,2015年人均蜂產品潛在消費量將達到0.35kg,屆時按照全國人口14億計算,則需要50萬噸蜂產品,蜂產品生產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30%。近年來,我國蜂產品出口數量增長緩慢,但貿易額增加較快,今後一個時期將繼續保持這種趨勢。隨著國內需求不斷增長,蜂產品生產增加部分主要銷往國內市場。
2.蜜源植物承載量方面。目前,我國飼養的蜜蜂70%為西蜂,30%為中蜂。平原地區(農區)以飼養西蜂為主,山區(林區)則以飼養中蜂為主。到2015年,按照每群蜂生產50kg優質蜂蜜計算,生產50萬噸蜂蜜需要飼養1000萬群左右的蜜蜂。據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林業局統計,2008年我國主要的農業類蜜源植物約為28.5萬平方公里,林業區經濟林種植面積約為20.2萬平方公里,理論可承載5000萬群蜜蜂,即使實際利用率按照30%計算,我國現有的蜜源植物也完全能夠承載1000萬群以上的蜜蜂。
3.蜜蜂授粉方面。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可以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目前我國蜜蜂授粉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還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今後將蜜蜂授粉作為商品化、專業化的產業,建立健全蜜蜂授粉配套服務體系,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業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潛力巨大。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加強政策扶持,著力改善養蜂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轉變養蜂業發展方式,優化區域布局,大力推進養蜂業的標准化、規模化、優質化和產業化,堅持發展養蜂生產和推進農作物授粉並舉,加快推動蜜蜂授粉產業發展;以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抓手,加強蜂產業關鍵技術研究,提升科研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高蜂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和質量安全平,積極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生態增效,努力實現養蜂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協調,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動發展養蜂生產和促進農業增產、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強化養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的功能。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製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引導資金、技術、人才投入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強化對行業發展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健全相關法規與標准,營造養蜂業發展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質量至上,推廣先進適用飼養技術,嚴格獸葯等投入品使用監督管理,落實各環節的質量負責制度,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發展目標
———蜂產品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到2015年,全國養蜂數量達到1000萬群,其中西蜂650萬群,中蜂350萬群。在提高質量的前提下,穩步增加產量,力爭蜂蜜產量達到50萬噸。
———生產方式轉變取得顯著進展。到2015年,年飼養100群蜜蜂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戶)和專業合作組織比重由目前的不足25%提高到50%,養蜂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蜜蜂規范飼養標准得到廣泛推行,危害蜂群健康的蜂蟎、孢子蟲病、白堊病、中蜂囊狀幼蟲病、爬蜂綜合征等得到有效控制。
———蜜蜂授粉增產技術得到大力推廣。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得到普及,形成一批專業化的授粉蜂場,初步實現蜜蜂授粉產業化。
———蜜蜂資源保護和種蜂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到2015年,國家級和部分省級蜜蜂資源基因庫、保種場、保護區得到建設完善;種蜂場供種能力顯著提高,全國優質種蜂年供應能力由目前的2萬只增加到4萬只。
———蜂產品質量安全大幅提高。到2015年,規模養蜂場(戶)基本建立養殖檔案和養蜂日誌,獸(蜂)葯等投入品使用規范;蜂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基本建立,蜂產品質量檢測評價體系和標准體系更趨完善,蜂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准。
———蜂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到2015年,60%以上的蜂農加入專業合作組織,蜂農與企業的蜂產品產銷銜接更加緊密;
行業組織在技術培訓、產銷銜接、信息發布、維權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三、發展重點
———推進標准化飼養。加大蜂產品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投入,支持龍頭企業建立標准化示範基地。推廣蜜蜂飼養標准和規范,推動機械化飼養,建立養殖檔案和養蜂日誌,提高飼養效益,解決獸葯殘留超標等突出問題。推行蜜蜂強群飼養技術,切實加強疫病防控,有效降低傳染病、多發病的發病率。
———大力推廣普及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示範,鼓勵和發展專業化授粉蜂場,普及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逐步提高授粉收入占養蜂總收入的比例,促進蜜蜂授粉業的產業化發展。
———扶持養蜂業產業化組織化發展。發展以蜂農為基礎、專業合作組織為依託、蜂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的蜂業產業化經營方式。鼓勵蜂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風險基金、返還利潤、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蜂農結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扶持養蜂合作社、蜂業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發揮其在維護蜂農利益、產銷銜接、技術培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強資源保護與利用。按照《畜牧法》和《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大對蜜蜂資源場、保護區、基因庫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對重點蜜蜂種質資源保護予以支持,提高資源保護能力。加強種蜂場建設,提高供種能力和質量。
———完善質量標准、檢測、評價體系。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修訂和完善相關技術標准。加強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完善蜂產品檢測體系和質量評價體系。建立產品追溯制度,推廣蜂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四、發展區域布局
基於養蜂生產發展實際、蜂產品加工水平、蜜源植物利用現狀等,將全國養蜂業發展布局劃分為華北、東北內蒙、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個區域,確定各區域的主攻方向和2015年的發展目標。
(一)華北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山東5省(市),蜜蜂飼養技術水平較高,2009年蜂群數量為70多萬群,年生產蜂蜜2.4萬噸。蜜源植物主要有荊條、洋槐、棗樹等,是我國優質蜂蜜的重要產區。該區域蜂產品消費市場大,加工能力強,擁有多家大型蜂產品加工企業;擁有國家級蜂業科研機構、蜂產品檢測機構和蜜蜂育種、保種中心。山西省是我國蜂葯研發和生產的主要基地。
主攻方向:以發展西蜂標准化規模飼養,建立和完善產品安全與標准化生產管理體系為主,兼顧華北中蜂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建設優質洋槐蜜、棗花蜜和荊條蜜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強高效無殘留的蜂葯研發和生產。加大設施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的推廣力度。選育和推廣優質蜂種。加強對蜜蜂飼養技術、蜂產品檢測技術和蜂產品質量可追溯技術的研究推廣。
發展目標:穩定蜂群數量,提高蜂產品質量,規模化、集約化養蜂程度顯著提高。建立一批優質洋槐蜜生產基地,建立一批蜂產品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和設施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示範基地。蜂葯量全部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檢測機構對蜂產品質量的檢測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東北內蒙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4省(區),2009年蜂群數量達到83萬群,年生產蜂蜜3.3萬噸。蜜源
植物主要有椴樹、刺槐、胡枝子、向日葵、蕎麥、牧草等,到本區域轉地放蜂的數量較大,是我國優質椴樹蜜主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區內有國家級蜜蜂遺傳資源基因庫一個、東北黑蜂國家級保護區一個、國家級蜜蜂保種場兩個,是我國蜜蜂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的重要基地。
主攻方向:保護椴樹等蜜源植物,加大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力度。繼續發揮種質優勢,保護和利用黑蜂資源。加強長白山
中蜂保護區、種蜂擴繁場、種蜂質量監測檢驗中心建設。以飼養西蜂為主,加強優良蜂種的繁育和推廣,實現蜜蜂飼養良種化。加大設施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的推廣力度。
發展目標:在黑龍江、吉林建立椴樹蜜生產基地,在遼寧建立荊條、洋槐蜜生產基地。蜂群數量以每年5%增長,至2015年達到110萬群,蜂蜜產量達到5萬噸。東北黑蜂等地方
蜜蜂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向日葵等農作物蜜蜂授粉技術得到普及,設施農業生產基本採用蜜蜂授粉。
(三)華東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6省(市),主要以飼養西蜂為主,向外轉地放蜂數量較大,2009年蜂群數量為190萬群,蜂蜜產量13萬噸,蜂王漿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是我國蜂王漿主要生產和出口地區。區內蜜源資源較為豐富,主要蜜源有油菜、紫雲英、荔枝、龍眼、柑橘等。本區域是我國蜜蜂飼養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之一,科研和加工力量雄厚,是我國竹木、塑料蜂具主要生產基地,蜂產品生產種類齊全。該區域種植的蜜源面積(油菜、紫雲英等)隨農業種植方式的改變而萎縮,但山區蜜源資源利用還不充分。
主攻方向:加強對本地中蜂資源保護和利用,建立皖贛山區、大別山區中蜂資源保護區。浙江加強優質王漿蜂種的選育。安徽、福建、江西三省的山區,以定地為主,小轉地為輔發展中蜂的飼養,生產特色蜂蜜。加強蜂產品的深度開發研究,加大優質蜂具生產,加快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大中蜂囊狀幼蟲病等疫病的防控技術研究力度。加大設施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的推廣力度。
加強養蜂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加快蜂農風險救助機制建立,保護蜂農的合法權益。
發展目標:穩定現有西蜂數量,增加中蜂的飼養量,蜜源植物得到充分利用,產品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加大優質蜂具生產基地建設。中蜂囊狀幼蟲病、爬蜂綜合征等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一批蜂產品標准化生產示範基地和設施農業蜜蜂授粉技術示範基地。
(四)中南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6省。2009年蜂群總數為190多萬群,蜂蜜產量13.5萬噸。區內蜜源植物豐富,河南、湖北、湖南主要有油菜、棗樹、刺槐、柑橘、紫雲英等;廣東、廣西、海南以荔枝、龍眼、山烏桕、八葉五加為主。本區域擁有年加工出口蜂蜜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是我國蜂蜜的重要加工和出口基地,蜂產品消費能力較強。
主攻方向:廣東、廣西和海南以發展中蜂為主;湖南、河南、湖北以發展西蜂為主。建立優質油菜蜜生產基地和山桂花蜜生產基地,加強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大力支持養蜂專業合作社建設,加強對蜂農的技術培訓,促進養蜂戶向標准化規模飼養發展。加大對蜜源植物資源和中蜂資源的保護利用力度,建立中蜂保種場和保護區。發展特色蜂蜜生產,提高蜂產品質量。開展果樹蜜蜂授粉技術推廣工作。加強對中蜂囊狀幼蟲病的防控研究。
發展目標:穩定蜂群數量,提高蜂產品質量,建立一批特色蜂產品生產基地和蜂產品標准化生產基地;主產省建成一批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區內油菜、荔枝、龍眼等農作物蜜蜂授粉率達到60%以上。建立神農架國家級中蜂自然保護區。中蜂囊狀幼蟲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五)西南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5省(區、市),2009年蜜蜂飼養量為230多萬群,蜂蜜產量6.5萬噸。這一區域除西藏之外,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溫和,蜜源植物和蜜蜂品種資源豐富,四季蜜源不斷,發展中蜂、西蜂飼養都有一定的優勢和條件,是我國主要的蜜蜂繁育基地和蜂蜜生產基地之一。
主攻方向:中蜂與西蜂發展並舉,壩區和丘陵區以發展西蜂為主,重點推廣蜜蜂規模化、標准化飼養技術,建立和完善產品安全與標准化生產管理體系。山區和深山區以發展中蜂飼養為主,利用山區蜜源優勢,大力推廣中蜂活框飼養技術,著力提高蜂群單產水平,增加養殖效益。加大西藏地區蜜蜂飼養技術推廣力度,擴大飼養規模,增加蜂產品產量。利用蜜源優勢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蜂產品。加強對本地中蜂資源保護和利用,以及中蜂囊狀幼蟲病的防控研究。
發展目標:到2015年,蜜蜂飼養量達到300萬群(其中中蜂150萬群),年生產蜂蜜8萬噸。建立完善產品安全與標准化生產管理體系,中蜂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蜜蜂養殖效益和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逐步建設成為我國的蜜蜂越冬春繁基地、養蜂生產基地、特色蜂蜜生產基地、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
(六)西北地區
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5省(區),2009年飼養蜜蜂50萬群,生產蜂蜜1.4萬噸。本區域夏秋蜜源植物種植面積大,特色蜜源植物與草地植物等蜜源資源豐富。
本區域蜜源植物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蜂群單產水平低。青海、甘肅是夏秋季轉地放蜂比較集中的
區域,青海生產的蜂王漿品質優良。
主攻方向:新疆保護和發展黑蜂,加快推進規模飼養,產品以生產優質特色蜜為主。青海建設優質蜂王漿、蜂花粉生產基地。
陝西、甘肅、寧夏在發展西蜂飼養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山區發展中蜂,建立中蜂資源保護區,擴大飼養規模,推廣中蜂活框飼養技術,提高養蜂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加大中蜂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力度。在扶持本地養蜂發展的同時,積極做好對外來轉地蜂群的接待和安置工作。
發展目標:到2015年,蜂群飼養量達到80萬群,年生產蜂蜜2.5萬噸。養蜂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大幅提高,轉地放蜂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建成我國優質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生產基地和蜜蜂授粉示範基地,農作物蜜蜂授粉技術得到逐步推廣。
五、重點項目
(一)蜂產品基地建設
———蜂產品示範基地建設。重點依託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培育一批標准化蜂蜜生產示範基地和蜂王漿生產示範基地。
———支持蜂農專業合作社發展。在全國發展一批示範蜂農合作社和養蜂協會,聯合分散養殖戶形成大規模養蜂團體,使其在維護蜂農利益、協商蜂產品收購價格、為蜂農提供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
———科技推廣和蜂農技術培訓。鼓勵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和科研單位加大養蜂生產技術推廣力度,重點加強對生產基地、蜂農合作社、大型養蜂場生產人員的培訓。加強蜂農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山區、貧困地區、老少邊遠地區的養蜂知識普及。五年內,全國培訓蜂農10萬人次以上。
———扶持養蜂生產。結合養蜂業發展的實際,探索對蜂農、蜂業合作社的蜜蜂飼養以及養蜂機具購置等給予補貼。
(二)蜜蜂授粉增產技術體系建設
———建設蜜蜂授粉示範基地。重點依託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在全國建立一批蜜蜂授粉示範基地,探索政府蜜蜂授粉補貼政策,加快普及綠色植保技術,加強宣傳與普及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技術,帶動蜜蜂授粉產業的發展。
———建立蜜蜂授粉技術研究與推廣體系。建立蜜蜂授粉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支持有關單位開展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增產機理及技術的研究推廣。
(三)蜜蜂資源保護與種蜂良種繁育
———蜜蜂種質資源保護。建設中蜂等資源場15個,保護區8個,完善「國家蜜蜂遺傳資源保護中心」,完善資源基因庫2個,並建立相應的遺傳資源動態監測系統。
———蜜蜂新品種培育。建設蜜蜂育種中心,培育5個蜜蜂新品種(系)。
———蜜蜂遺傳改良和良種繁育。在養蜂大省和種源基礎較好的省份改擴建種蜂場10個。
———種蜂質量監測。新建蜜蜂種質鑒定中心,建設蜜蜂良種資料庫,收集、分析、發布全國優良蜂種信息。
(四)蜂病防控
———蜂葯研製。研製推廣一批高效無殘留的殺蟎、抗菌蜂葯。
———加強疫病防控。研究推廣蜂病防控技術和實驗室及現場快速診斷技術,提高蜜蜂疾病的診斷准確率。強化蜂場日常衛生防疫管理和蜂群保健,加強蜂蟎、白堊病、蜜蜂孢子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和爬蜂綜合征等危害嚴重的疫病的防控。
———加強蜂葯使用管理。加強蜂葯等投入品使用指導與管理,規范使用時期和劑量,嚴格執行休葯期。
(五)蜂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質量檢測體系建設。繼續加強農業部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建設,將各地蜂產品質量檢測功能納入各地綜合質檢體系,完善質量檢測體系運行機制,提高檢測能力。鼓勵加工企業和合作組織加強蜂產品質量檢測能力建設。
———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開展蜂產品真實性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蜂蜜類別區分技術研究、污染物檢測和評價技術研究、快速檢測技術研究。
———蜂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與風險評估。加大蜂產品質量檢測投入,加強蜂葯等投入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檢驗,實施例行檢測、應急檢測和風險評估,及時掌握我國蜂產品質量安全現狀。研究適合我國蜂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評估方法,實施危機預警報告制度。
———完善蜂產品標准體系。及時修訂完善蜜蜂飼養、蜂病防治、蜂產品生產、蜂產品檢測、授粉利用等標准,建立健全蜂業標准體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對養蜂業發展的支持與保護。制定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蜂葯生產、銷售、使用等管理,建立和健全規模蜂場備案與養殖檔案制度,規范蜜蜂檢疫行為。探索建立養蜂主產區成熟蜜生產補貼和政策性保險政策,提高養殖積極性,降低養殖風險。推動出台蜜源植物保護利用政策,探索有償授粉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在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項目中支持蜜源植物種植。
(二)保護蜂農合法權益。逐步推行蜂產品優質優價,完善企業與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轉地放蜂集中地區,配合有關部門,妥善解決治安、收費、蜂產品銷售、蜜蜂農葯中毒、人蜂安全等問題,保護蜂農的人身權益和經濟利益。鼓勵和支持農戶在糧食、果樹、蔬菜等農作物流蜜期採用綠色防控技術,噴灑對蜜蜂低毒的農葯。加快推行農葯噴灑事先告知制度,探索建立種植農戶和蜂農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和機制。積極支持建立養蜂業風險救助金制度,不斷增強蜂農抵禦風險災害能力。
(三)加快科技研發與應用步伐。建立產學研密切結合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快養蜂和蜜蜂授粉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普及。加大對新型養蜂機具、新蜂葯、新技術、新產品等研發的支持,加強養蜂生產者與加工企業和科研院校的聯結,切實搞好蜂農科技培訓,通過舉辦現場會、培訓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培訓蜂農,提高養蜂管理技術水平。
(四)積極開拓蜂產品消費市場。普及蜂產品知識,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消費咨詢,對違規企業及時曝光,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適應市場需求,豐富蜂產品花色品種,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積極培育蜂產品知名品牌,利用已有優勢鞏固和擴大蜂產品出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五)強化對養蜂業發展的指導和管理。加強行業監管,充實養蜂管理人員隊伍,養蜂重點區域主管部門要安排專職蜂業管理人員,其他地區要有兼管人員,及時處理養蜂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加強行業協會、組織建設,要根據本地市場和資源優勢,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對養蜂業發展的指導作用。加強養蜂生產的信息平台建設,密切關注養蜂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推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
七、環境影響評價
養蜂業是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蜜蜂授粉維持和促進了生物多樣性,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評估對生態環境沒有不利的影響。
(一)養蜂業發展與生態農業目標一致。養蜂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只利用農田的邊緣地帶、林下、道路兩旁等閑散區域擺放蜂箱,開展養蜂生產。蜜蜂消耗的能量和物質主要來自生態系統內可再生的植物花蜜和花粉,蜜蜂在採集植物花蜜和花粉的過程中為植物傳授花粉,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規劃》明確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為了更好的發揮養蜂業的生態環境作用,《規劃》充分考慮了蜜源植物承載能力,根據不同區域蜜源植物物種類型和數量,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確定適當的增長速度,強化飼養技術培訓,規范蜂葯的使用管理,兼顧了養蜂業發展與生態保護。
(三)養蜂業有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蜜蜂在採集花蜜花粉的過程中,具有採集專一性,蜂群在特定時段內只偏向於採集同種花的花蜜花粉,提高特定生態系統內生物的成活率和繁殖率,維護物種多樣性。

D. 廣東省辦養蜂培訓班需要哪些手續

養蜂證

E. 請問哪裡有養蜂培訓基地

安康市鎮坪縣有一家專門養殖野蜂的培訓基地

F. 湖北省當陽市養蜂研究所招收培訓班要多少錢

湖北省當陽市養蜂研究所招收培訓班要258

G. 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

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簡介

蜂業,是孝感市農業發展的龍頭產業之一,而孝南也是我省蜂蜜出口的重要基地,它代表著我們孝感蜂業的殊榮,也見證了孝感蜂業發展的實力。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將更加促進著孝感蜂業的蓬勃發展和繁榮壯大。
一、合作才能共贏,謀求更大發展
2007年底,中央出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農民成立相關專業的合作社。發展養蜂專業合作組織,由零散的養蜂個體勞作方式,走向集體化、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把握時機、與時俱進,積極響應國家惠農政策號召,在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的基礎上,由多年(1966年起)從事養蜂事業的劉子武先生牽頭,本著以服務蜂農為主,一切為了蜂農的利益出發,體現蜂農辦社、蜂農做主、蜂農受益的宗旨,滿懷全心全意為廣大的蜂農服務的熱情。在孝南區經管局和孝感市、孝南區兩級畜牧局以及孝感市三蜂蜜業的支持下,同我們孝感地區數十家優秀蜂農一起於2009年初成立了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220萬元,農民成員比例佔到93.75%,農民成員投資比例達到81.8%。
目前入社總成員數量已經達到252家,合作社成員涵蓋了漢川、安陸、應城、雲夢、孝昌、大悟、十堰、廣水,以及蜂場規模在100箱以上的外地蜂場,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浙江、內蒙等地的蜂農。總養蜂群數已經達到約25000群,據統計,平均每年可生產蜂蜜1200噸,蜂王漿20噸,蜂花粉50噸,雄蜂蛹20噸。合作社成員蜂產品年產值平均可達3000萬元。
二、創新服務模式,保障蜂農利益
多年來,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每年都拿出專項資金,組織蜂農到武漢市農業幹部學校參加養蜂技能的培訓和學習,積極宣傳先進科學的養蜂技術。對於技術領先、勤勞刻苦並及時記錄養蜂日記的蜂農,合作社還給予物資獎勵,每年向蜂農免費分發帳篷和蜂葯。
據統計,平均每年合作社免費印發各類宣傳學習資料2000餘份、書籍1000多本,帳篷10多頂,蜂葯500多瓶次,蜂箱300多套。
為了方便廣大蜂農交流學習先進有效的養蜂經驗,合作社設立了養蜂技術服務站,及時幫助蜂農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蜂農無論大小事,服務站都會給予比較滿意的解決。蜂農需要的生產資料,暫時經濟困難的蜂農都可賒欠;連生活困難的蜂農,服務站也會給予免息借款,充分服務到廣大蜂農生產生活的點點滴滴。
三、完善經營體系,確保蜂農增收
「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在此得到了完全的體現。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常年與本地蜂業企業湖北孝感三蜂蜜業有限公司簽訂保護性銷售合同,保證社員產品的銷路暢通,價格高於市場價,從根本上保障了社員的年經濟收益。
例如,孝南區現有蜂群6450群,規模養殖戶87戶,按戶均飼養75群,每群蜂一般年收入500元計算,年均蜂農收入322.5萬元,蜂農戶均年收入37000元。
而通過蜂農加合作社加公司的經營模式來計算,則每群蜂的年收入最高可以達到800元,孝南區年均蜂農收入達516萬元,蜂農戶均年收入達近60000元。為蜂農增收近200萬元,戶均增收近23000元。
四、規范產品質量,增強市場活力
好的產品才有好的市場,由於合作社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通過孝感市三蜂蜜業出口外銷,所以合作社成員生產的所有蜂產品,不僅要遵守國家的蜂蜜標准法規(GB 14963—2011),而且要通過出口食品(蜂蜜)檢驗檢疫。這就意味我們合作社成員生產出的蜂產品的標准還要高於國家標准,必須達到國際標准甚至還要高於國際標准。
2002年1月30日,歐盟因氯黴素等問題停止進口我國蜂蜜等蜂產品。他們提出氯黴素檢出量不得超過0.1PPB,這比原標准提高了近100倍。2006年,日本方面又提出了「肯定列表制度」,對進口中國蜂蜜提出了更嚴格的質量要求。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社長劉子武撰寫制定了《出口原料蜂蜜規范生產質量要求》,詳細制定了十七條生產規程,嚴格要求蜂農按章操作。
這一要求的落實,使產品質量大大得到了提高,合作社蜂場被定為三蜂蜜業的出口生態蜜生產基地,對於嚴格按照《出口原料蜂蜜生產質量要求》生產的原料,三蜂蜜業都實行優先高價收購。蜂農們對此無不感到歡欣鼓舞,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熱情和養蜂積極性。
五、開拓內銷市場,走品牌化道路。
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必須要走多元化經營的道路,既要出口產品創匯,又要想方設法做好內銷市場,以獲取更多的市場收益。早在2001年,合作社還沒有創建,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就已經開設了產品直銷部,通過門店把成員的優質蜂產品奉獻給廣大的市民,贏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由於產品質量可靠,2002年便被武漢市蜂業協會認定為武漢市蜂產品生產基地。
2010年開始,我國蜂產品出口受阻,出口量逐年下滑,蜂產品積壓較為嚴重,並影響到蜂產品的市場行情,為此,從三蜂蜜業公司到我合作社,積極探索轉型的發展道路,在國家拉動內需的大政策環境下,我合作社瞄準內需市場,看好消費者的健康需求,要求社員生產天然高度蜂蜜,一方面提升產品質量,一方面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優質天然蜂產品的需求,從而為合作社產品生產確定了全面發展內銷的方向。
現在合作社的產品直銷部產品已經面向全國發貨,成員生產的優質天然成熟蜂蜜受到了顧客的青睞,常年供不應求。2009年,我們合作社申請注冊了名稱為「蜂哈哈」的產品注冊商標,並已申報孝感市知名商標。
2012年8月26日,我合作社產品直銷部落戶武漢,進一步提升了我合作社品牌和產品知名度,也為我合作社的優質蜂產品廣開了銷路。
六、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發展大事記。
2001年1月,養蜂師傅劉子武聯合數十位優秀蜂農合辦孝感市聯合養蜂場,最早奠定了養蜂專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
2001年3月,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加入武漢市蜂業協會並成為理事單位。
2001年12月,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設立產品直銷部,直接面向市民銷售優質天然蜂產品。
2002年,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被武漢市蜂業協會認定為武漢市蜂產品生產基地。
2003年四月,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被武漢市蜂業協會授予「先進企業」稱號,劉子武個人被評為「優秀蜂農」。
2005年5月,《孝感日報》財富專刊以「讓甜蜜和健康走進千家萬戶」為題報道了蜜香園合作社社長劉子武的養蜂發展之路。
2007年12月,武漢市蜂業協會主辦的《武漢蜂業報》以「好蜜香自真誠來」為題專版講述了劉子武的原孝感市聯合養蜂場的發展之路和劉子武本人的創業之路。
2009年2月,正式注冊成立孝感市蜜香園養蜂專業合作社。
2009年3月,蜜香園合作社申請注冊了名稱為「蜂哈哈」的產品注冊商標(注冊編號7234729)。
2010年4月22日,孝感市電視台《壟上行》節目以「劉師傅的甜蜜事業」為題,展示了蜜香園合作社的運營情況。
2011年元月21日,孝感市農村工作會議上,蜜香園合作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0年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先進單位」稱號,受到通報表彰。
2011年元月25日,即臘月二十三,湖北衛視直播的《湖北壟上農民春節晚會》節目,蜜香園合作社社長劉子武代表全省優秀農民的先進典型,以「孝感市優秀蜂農」的榮譽稱號,被邀請出席晚會的直播現場,並為獲得優秀《壟上行》農民系列節目的製作單位頒獎。
2011年5月25日,蜜香園合作社參加湖北省農業廳組織的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超對接」培訓。
2011年6月,蜜香園合作社參加了農業部在河南劉庄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
2011年8月,蜜香園合作社由省農業廳組織,到台灣進行農業考察學習。
2011年11月,蜜香園合作社建成一家「意蜂種蜂場」,免費向本社成員提供適宜本地蜜源氣候的良種生產用蜂王。
2011年12月,蜜香園合作社參加省農業廳開辦的「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培訓班」。
2012年3月,蜜香園合作社加入湖北省養蜂學會成為理事單位。
2012年4月,孝感電視台《壟上行》節目以「將甜蜜進行到底」為題,展示了蜜香園合作社養蜂事業星火相傳的故事。
2012年5月26日,蜜香園合作社為鼓勵社員蜂農擴大養殖規模,召開表彰大會,對本社50名優秀蜂農實行每人5套新式標准蜂箱獎勵。
2012年5月28日,蜜香園合作社社長劉子武參加農業部在神農架舉辦的「全國蜜蜂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培訓班」。
2012年6月,蜜香園合作社率先在全省推廣建設標准化養蜂場,已改造完成10家「標准化示範場」,其中2家為「意蜂1210」標准化模式,編號「孝感蜜香園—1210/標准化示範場/2012001-2012002」;另8家為「意蜂1110」標准化模式,編號為「孝感蜜香園—蜜漿1110/標准化示範場/2012003-2012010」。
2012年8月26日,蜜香園合作社產品在武漢設立產品直銷部。
2012年9月18日,湖北省農業廳王紅玲副廳長到孝南區調研「蜂蜜出口基地」運作情況,並到我蜜香園合作社實地進行考察和指導。
2012年11月21日,孝感市首屆養蜂陽光工程創業培訓班順利開班,蜜香園合作社全程參與組織與協調工作。
2012年11月21日,由農業部、省畜牧局、省養蜂學會組成的工作組到湖北調研養蜂發展情況,最後一站來到孝感,我蜜香園合作社負責了蜂場接待工作。
2012年11月29日,孝感市天蜜養蜂專業合作社聯社召開設立大會,蜜香園合作社為副社長單位,理事長劉歡出任聯社秘書長。
2012年度,蜜香園合作社被評為「湖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
2013年7月18日,蜜香園合作社理事長劉歡被評為「湖北省首屆十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新創業青年傑出人物」。

H. 黃國忠養胡蜂培訓班多少錢

9000元人民幣每人,分期學習。

I. 請問哪裡有學習養蜜蜂的地方

楊多福每年舉辦《數控養蜂法》學習班,你不妨去聽聽。

J. 我國有哪些與養蜂有關的機構

我國的蜂業實行國家統一管理,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農業、商業、經貿部門分別主管生產、購銷經營和對外貿易;醫葯、輕工部門管理以蜂產品為原料的葯品、食品、化工品等製品。蜂業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分別由各級科學技術委員會和教育委員會統一管理,部門之間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協調發展。

農業部主管全國養蜂生產,各級農業部門主管本地區的養蜂生產和蜜蜂檢疫等。養蜂重點地區建立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區、縣級養蜂管理站。還有一些國營及私營種蜂場、蜂葯廠、蜂機具廠等為養蜂服務的機構。

商業部門主管蜂產品的國內購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地區、縣,由供銷合作社及基層供銷社分管。各級土產公司都經營蜂產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已有越來越多的蜂產品公司,參與蜂產品的經銷。

對外經濟貿易部門管理全國蜂產品的出口。蜂蜜、蜂蠟、蜂花粉等出口業務由中國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負責。

進入7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養蜂業的不斷發展,一些全國性社團組織逐漸建立起來。這些社團組織有中國養蜂學會,中國蜂產品協會和全國中蜂協作委員會。一些省、市、縣,還有一些地方性養蜂協會,為養蜂行業的學術交流、技術推廣、技術骨幹培訓做出了貢獻。

我國設有專門從事培養養蜂行業的專門高級人才的高等院校。開設蜂學類課程的院校有20多所,設有蜂業教學研究機構的學校有10餘所。其中以福建農業大學蜂學系為主,還有雲南農大蜜蜂研究室、山東農大養蜂教研室、浙江農大蜂業研究室、江蘇農學院蜜蜂產品研究室等。

我國還設有從事蜂業科學研究的專業研究機構,主要解決蜂業生產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些研究機構有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江西省養蜂研究所、吉林省養蜂研究所、甘肅省養蜂研究所、北京市蜂產品研究所、連運港市蜂療研究所等。

除以上蜂業管理、服務、科研、教學、生產機構外,我國還有幾十家蜂產品加工廠家。

我國這些與養蜂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機構為我國養蜂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近幾十年我國養蜂行業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養蜂培訓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