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什麼養殖技術培訓
養殖技術培訓你倒是可以去旭平兔業看看去。那是我老師85年就辦起來的培訓班,挺不錯的。還要教你做飼料的。你可以自己查一查。
B. 我想學習養殖平菇技術能幫到我么
平菇生長快,抗逆性強,培養料來源廣泛,栽培管理方便,可以四季栽培。在我省主要以大棚栽培為主,筆者通過多方了解,整理出了大棚平菇的栽培技術,給廣大農民朋友以做參考。
一、品種選擇
早春宜用中溫型品種,春末夏初宜用中、高溫型品種,夏秋宜用高溫型品種。
二、生產季節
中溫型品種在11―12月制原種,1―2月制生產種;高溫型品種在3―4月制原種,4―5月制生產種。
三、培養料的選擇、配方與處理
1、培養料的選擇培養料應就地取材。棉籽殼、玉米芯、棉稈粉、豆稈粉、鋸木屑(闊葉樹)、稻草、麥稈等均可採用,其中以棉籽殼最好。使用前,均應在太陽下曝曬1―2天。凡霉壞變質的不宜採用。
2、培養料的配方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稻草培養料配方:①稻草50%、棉籽殼30%、麥麩17%、蔗糖1%、過磷酸鈣1%、石膏粉1%;②稻草76%、麥麩20%、蔗糖1%、過磷酸鈣2%、石膏粉1%;③稻草74%、玉米粉25%、石膏粉1%、多菌靈0.1%。
棉籽殼配方:①棉籽殼98%、石膏粉2%、多菌靈0.1―0.15%;②棉籽殼85%、麥麩12%、蔗糖1%、過磷酸鈣1%、石膏粉1%;③棉籽殼93%、過磷酸鈣2%、菜籽餅3%、石膏粉2%、石灰水0.5%。
3、培養料處理培養料處理的方法正確與否,關繫到雜菌的有無和產量的高低。目前生產上平菇培養料處理,大致可分下列幾種方式:
(1)葯物處理:在大面積生產上,多採用0.2%的多菌靈拌料,主要利用葯物抑制雜菌孢子的萌發和生長,但在高溫季節,因氣溫高,容易降低多菌靈的抑制效果,往往仍有污染,甚至還很嚴重。
(2)高溫處理:利用100℃以上的高溫續蒸10―12小時,停火後悶10―12小時,但存在滅菌時間長,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問題。如果滅菌不徹底,也會引起污染。
(3)堆積發酵處理:搞好培養料的堆積發酵,是防止雜菌污染的一個有效措施。如果培養料經堆積發酵後,用高溫再滅菌2―3小時,效果更好。
四、裝料、播種
1、菌床式栽培多用於生料栽培。將已處理好的培養料平鋪在菌床上,厚度為12厘米左右。用層播法或品字形穴播法播種,穴距10厘米。最後培養料表面撒一層菌種蓋面,拍平後蓋上薄膜,四周壓實。
2、菌磚式栽培菌磚是用長方形木模製成,規格為90×50×12(厘米)。製作時先在模子內鋪薄膜,將培養料裝入、按平,播入菌種,用種量為乾料重的10―15%,壓實後脫去木模,用薄模將菌磚包嚴。
3、塑料袋式栽培以塑料袋兩頭開口為好。用熟料生產的塑料袋大小與培養料的種類有關,用稻草的規格為42×22.5×0.5(厘米);用棉籽殼的為49×15×0.5(厘米)。高溫滅菌的用聚丙乙烯塑料袋,常溫滅菌用聚乙烯薄膜比較經濟。
五、管理
1、發菌階段注意料溫變化,應保持在30℃以下,如溫度超過30℃,應加強通風降溫,同時抖動蓋在菌床或菌磚上的薄膜,或將菌袋翻堆降溫。
2、出菇階段平菇現菌蕾後,應注意通風、增濕管理。菌床、菌磚要揭去覆蓋的薄膜,菌袋要敞開兩頭,同時增加濕度,保持相對濕度在85%―90%之間。
六、採收
平菇成熟後要及時採收。採收標準是:菇蓋充分展開,顏色由深變淺,孢子尚未放射,這時即可採收。
石家莊有蘑菇技術培訓中心和大棚建設示範基地。也可以通過技術人員上門技術指導業務
C. 我想學習種植平菇
平菇種植技術
一 常用栽培配方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殼、玉米芯、鋸木屑、稻草、麥草等,其中以棉籽殼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不管選擇何種原料,要求培養料必須新鮮、乾燥、無霉變。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餅粉4%~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 配料與發酵
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將主料和不溶於水的輔料攪拌均勻;將可溶物質配製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勻。根據培養料物質的性狀,調節到合適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過量。)
1、配料
以上各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調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積發酵 選向陽地勢高燥地方,培養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達65%
~70%。拌勻後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圓形堆,有利升
溫發酵;料量大,可堆成長條形堆。因麥秸等有彈性應壓實,其他應根據情況壓實。然後用直徑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離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氣。為通氣良好,鋪料時底部放兩根竹桿,上面兩側打孔時與底部竹桿交叉,堆好後撒出底部竹桿,然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使之發酵。經1~3天料溫升至50-60℃,經24小時翻堆一次。翻堆時要注意將外層料翻入料內,內層翻到外層,上層翻到下層,下層翻到上層,內外上下調整位置,以便保持溫度一致,承受壓力一致,有利菌絲生長均勻、整齊,再按原法堆好。當溫度再次升至50℃~60℃,經24小時發酵完畢,料發好後質地柔軟酥鬆,用手一拉即斷,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三 裝袋接種
(1)塑料袋規格與裝料量:氣溫低時宜用長而寬塑料筒,裝料量相對大,裝料袋應以寬23厘米,長40-45厘米為宜,裝乾料0.7~0.8公斤。
(2)菌種量:保證菌絲純正無雜菌,菌絲生長旺盛,菌齡不可過長,菌種量以15%
~20%。菌種量大,菌絲生長優勢大,栽培容易成功。兩端袋口菌種量宜大,有利菌絲生長取得表面優勢,一般裝袋接種採用層播,可三層培養料四層菌種。
四 發菌管理
(1)要控制溫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溫度低,可南北兩行並列為一排,每排間留50厘米走道,可堆3~5層,其他季節要單行排列,層數宜少。溫度高也可井字形堆疊3~5層。
(2)控制適宜菌絲生長溫度。在室內或室外畦栽與棚栽都要控制適宜溫度,培養室溫或畦溫為15℃~20℃適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溫控制20℃~25℃為好,短時間內不應超過25℃,最高不超過30℃。較低溫度發菌不僅成功率高,也有利於高產。在適宜溫度、濕度和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經20~30天菌絲可長滿培養料。
(3)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不宜過大,初期不超過60%,因為如果空氣相對濕度大易發生雜菌,後期可相應增加空氣相對濕度,達60%~70%為宜。
(4)培養期間結合溫、濕度情況進行通風,每天2~3次,溫度高、濕度大時,應增加通風次數和延長時間,堆放數量大也應注意通風。
(5)菌絲體適宜弱光下生長,黑暗條件也可,光線強反而不利於生長。
(6)翻堆並及時檢查雜菌,發現有點片狀雜菌發生,應予以揀出及時進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將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濃石灰水或火鹼溶液塗抹,菌袋雜菌發生嚴重,應淘汰。
(7)培養室一定要保持環境衛生。
五 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溫度,增加晝夜溫差10℃~20℃為宜,增加空氣相對濕度並加強通風換氣,增加光線,從而促進形成子實體原基。
(2)促進幼菇迅速生長,此時控制空氣相對濕度為85%
~95%,並供給充足氧氣和低濃度CO2的新鮮空氣和較強的光線。
(3)子實體發育過程中5個時期的管理:
①紐結期:不能往料上噴水,塑料袋上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突起有黃豆粒—蠶豆粒大,使塑料膜與料面形成縫隙,進入新鮮空氣,使之開口催蕾,有利菌絲紐結現蕾。
②桑椹期(菌蕾期):在紐結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噴水,加強通風換氣。
③珊瑚期:原基伸長了,菇蕾布滿料面出現菌蓋分化,不等長的原基、菌柄,此時料面可以噴水,幼菇最怕風吹失水。
④伸長期:菌柄粗,頂端出現蘭灰色、扁球狀,可分清菌柄、菌蓋。每天料面噴水3~4次,促使子實體敦實肥厚,以提高單朵重量。此時必須注意溫度、濕度、光線及通風量等幾個因素的影響。
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長,菌蓋加速生長。
初期:蓋色深、深灰色、蓋半球形、中部隆起、邊緣向下 ;
中期:菌蓋展開、中間下凹、邊緣平展、淺灰色,採收在中期合適;
後期:蓋邊緣上起波浪狀、淺白黃灰色,大量散發孢子。
六 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
1、什麼時候栽種平菇好?如何獲得較高效益?
(1)春季栽培用低溫型品種,裝袋發菌宜早不宜晚,頭年裝的料袋,發菌可在今年的3-4月份進行,出菇5月底即可結束,用中、高溫型品種在二月上旬、中旬開始或可在3月份開始裝袋發菌,但不得晚於3月底,可在4-6月份出菇,7月份結束。
(2)夏季栽培,我省北半部採用夏季栽培,南半部只能利用人防、山洞,地下室栽培耐高溫型品種,一般場地不宜栽培。主要原因是盛夏季節氣溫高,雜菌污染嚴重。再者夏季瓜果菜大量上市對平菇銷售不利,又不易保存,加之農忙季節又難以管理。
(3)秋季栽培宜遲不宜早,一般在9月中旬開始裝袋發菌,掌握在10~11月出菇,我省北部和南部可適當提前和推遲。
(4)冬季栽培應8月下旬開始制種,11月份裝袋發菌,此時正好利用新棉籽皮,產品可在淡季鮮銷,既滿足人們需要又可提高經濟效益。
2、有的蘑菇長得菌蓋小、薄且皺縮、菌柄長、粗且堅硬這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溫度高、濕度小、通風不良所引起。
3、有的菇房出現柄細長、蓋很小、形似長柄型這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揭膜過遲,光照不足而引起的。
4、有的菇房只長菌柄、不長菌蓋、成大腳型菇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所致。
5、有的菇房出現大面積幼菇萎縮枯死這是什麼原因?
因為通氣不良,濕度過大或過小所造成。
6、還有的菇房出現菇體生長發育極慢,菌蓋表面長有瘤狀物或顆粒狀突起物,菌蓋僵縮,菇質硬化這是為什麼?
是由於生育期間溫度過低,通氣不良,光線不足而引起。
7、有的菇房出現,菌蓋呈現藍色,整個菇體如同潑上了藍墨水,呈藍色菇,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由於增溫方式不當,生爐火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通風不良或溫度過低,造成菇體中毒,產生變色,此時保證培養料濕度和空氣相對濕度前提下,要加強通風換氣,控制溫度和增加光照,子實體則迅速正常生長。
8、解決各種雜菌的污染已成為目前平菇生產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1)綠黴菌、綠色木霉,菌絲體初期白色,淺變成淡綠色後變深綠色,此菌是危害平菇生長的大敵,此菌與平菇一樣喜在偏酸性基質中生長,遇高溫、高濕,空氣不新鮮時,此菌很容易產生,有時大面積突然暴發,導致栽培失敗。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培養室空氣流通,溫度、濕度要適宜,以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利用pH10以上濃石灰水或用水鹼溶液沖洗塗抹,及時除治,消滅在點片發生期。
(2)分析引起雜菌污染的主要途徑
一是接種時原料中(棉籽皮和菌種)本身就帶雜菌,二是栽培過程中外部雜菌的侵入,因此我們在種植平菇的每個環節中應步步把關,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積極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治早、治小,確保平菇的正常生長達到優質高產。
(3)如何處理雜菌污染問題?
栽培平菇一旦發生雜菌污染要查明原因並及時處理,在春季栽培時突然發生大面積污染,首先考慮培養料、配料前本身的污染,如果雜菌在接種塊或接種眼周圍發生,要考慮菌種不純,本身帶雜菌所引起的污染,在料面上零星出現點狀污染要考慮後期雜菌的侵入。在平菇的發菌和管理中,要隨時注意雜菌污染的情況,發現污染,找出原因馬上處理,愈早愈好。當發現料面上點星或小片雜菌時要用pH10以上濃石灰水沖洗塗抹,然後再用滅過菌的刀鏟除被污染的料面,再用濃石灰水點塗周圍補上新料,點播菌種即可。並注意在低溫、通風、乾燥條件下培養。
(4)對害蟲的防治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對菇蠅防治,首先搞好菇房清潔衛生;栽培完畢及時清除廢料,並進行薰蒸消毒。對菇蟎防治,對培養料進行發酵處理或用石灰水浸泡還可誘殺;還可採用骨頭湯誘殺,取1~2公斤鮮豬骨加水8~10公斤,煮1~2小時,取湯加糖0.5公斤,水50公斤浸泡麥秸或稻草後鋪或撒料面誘殺,效果挺好。
(5)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如何提高產量,減少雜菌產生,要做到:
一要保持環境衛生,栽培場周圍不養畜禽,不存放木材,不堆垃圾,更不能亂扔廢棄培養料,經常清掃,保持干凈,被雜菌污染的栽培物要及時運出去進行深埋。
二要定期輪作換種:利用現有栽培場地,採取輪換使用。休閑時定期滅菌,保持清潔,所用菌種隔1-2年就應更換,能以不同種類的平菇進行輪作更好。
三要選用優良菌種,抗污染的優良平菇菌種,菌絲潔白濃密,粗壯,爬坡力強,呈棉毛狀,分布均勻,日生長量長度1厘米以上。注意選種工作,有條件自己選育;無條件引進對比,確定接班菌種。
四要選適齡菌種接種,用適齡菌種接種,發菌快、長勢旺,比加大接種量能更有效地防禦雜菌,低溫型平菇選30~40天菌齡的菌種接種為好,中溫型平菇則以菌齡25~35天的為好。
五要凈化培養原料。嚴格選料,使用新鮮、無霉變的培養料。購料要有計劃,自家產的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准備原料盡量做到不余不缺,年年用新料。對原料要妥善保存,防雨、防潮、防發熱,用前要在陽光下翻曬4~5天,栽培前一天,將用料混合。拌以1%~2%石灰水,成堆,蓋塑料薄膜過夜,既可使料吃透水分,還有滅菌作用。
六要科學調配基質。原料堆悶過夜後,充分攪拌,測試水分和pH值。水分調到65%左右,pH值生料栽培調至7.5。生料栽培氮源不足,以豆秸粉或尿素補充,不能加麥麩和玉米面。
七要進行優化管理。發菌期間避開高溫季節。栽培袋進入培養室後,及時創
造最佳生長條件(室溫24℃,通氣良好,黑暗),促菌絲早發、快長。菌絲長好後,將室溫降至18℃以下,濕度提高到85%~90%。給予200勒克司以上的散射光照,保持通氣良好,同時松開袋口,催蕾出菇,菌菇發生後,反卷袋口,管理過程中勿碰傷子實體,采菇勿帶起培養料,將菇根、殘片等除凈。
9、塑料袋栽培平菇應如何掌握適宜的料水比?
塑料袋具有良好保濕性能,拌料時一定要嚴格掌握好料水比。春季氣溫低,空氣濕度小,料水比1:1.3~1.4為宜。秋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料水比1:1.2~1.3為宜。冬季栽培料水比以1:1.3~1.4為宜,原則上講不高於1:1.5也不低於1:1.2。棉絨長的棉子皮可適當多加一些水,棉絨短的應少加一些水,手握
見水珠而不下滴為宜。裝袋時,邊裝料、邊拌料、隨時翻動料堆,以防干、濕不勻,
影響菌絲生長。
10、如何防止在塑料袋內形成子實體原基?
①不能解口過晚。②由於兩頭料面乾燥而袋內菌塊濕度較好,適於出菇,袋內原基生長將會消耗營養影響產量,也不可能形成正常子實體。為此可採用隔膜壓死袋內原基的辦法,以便使營養集中在兩頭出菇。
11、對平菇如何補充營養?
一般平菇在出兩茬菇後,培養料內營養已感不足,為促使多出菇,可結合噴水給予補充營養。一般可噴0.1%尿素或0.3%糖水或菇腳煮水有一定效果。
12、平菇在什麼時間裝袋與接種更為適宜?
裝袋和接種最好在早晨和上午進行或陰天雨後,不要在刮風天氣進行,目的防止菌種失水老化和空氣污染。
13、平菇在不同季節出菇注意事項是什麼?
冬季在中午通風換氣;春季以保濕為主,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早晚通風;夏秋
季氣溫較高以降溫通風為主,以噴水通風來降溫保濕換氣,在氣溫較低的天明前通
風為主。
14、平菇熟料栽培有何好處?
平菇屬木腐菌,適應性強,因而容易栽培成功,一般都採用生料栽培。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向立體化發展,提高日光溫室利用率,增加其效益;為減少雜菌污染提高產量和質量;為適應周年生產平菇,採用熟料栽培。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攪拌均勻即可裝袋。選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袋,20×42cm
塑料袋。裝袋後立即上灶常壓滅菌,100℃保持10~15小時,高壓滅菌1.5千克∕平方厘米壓力,保持1.5~2小時,待料袋冷卻至30℃以下時,進行接種,嚴格要求做好各項消毒。接種後高溫保持24-28℃發菌。發菌期要求避光、乾燥並注意發菌室通風換氣。經20~30天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松袋口,使氧氣透進袋內,加快菌絲生理成熟,然後轉入消毒干凈的菇房或野外蔭棚出菇。
15、平菇堆積發酵栽培的優點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平菇培養料經堆積發酵可以改善其物理性狀,提高營養水平和消滅部分雜菌與害蟲。在拌料和堆積發酵期間注意加水方法,嚴防水分從料內流失,以免損失營養。調整含水量和pH值時注意排除料內氨味,如有氨味說明堆積料太緊,氨味沒排除掉,堆料時間不夠,最後測試培養料含水量和pH值,調整含水量為60%左右,pH8左右。春秋暖和季節堆制時間約需5~6天,氣溫較低時約需6~8天。
平菇發酵出菇在一地常年栽培產量低,必須採用輪換制,隔一年栽培為好,產量高。
16、平菇覆土能提高產量?
平菇覆土後可提高50%以上的產量。因為土壤不僅能提供水分和養分,還能起到保濕及調節溫度的作用,並通過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出菇。平菇則是菌絲長好後,原基開始分化或者出一潮菇後再覆土,通常出一、二潮菇後,把菌袋堆成菌牆抹泥或在菌牆上方抹一水溝道。在出菇前將長滿菌絲的培養料稱為菌棒,用泥壘成牆,立體牆式出菇。一層菌棒上一層泥,再放一層菌棒,如此壘十幾層,最上層抹泥,並在中間抹成小水溝,用以灌水增加和保持培養料濕度。此法要注意防止噴、澆水時將泥土濺到菇體上,以免影響食用。選用粘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團粒結構好,毛細孔多,富含腐殖質,保水持水性能好的土壤。覆土是能增產、增收的一項有效措施,只要應用得當,就能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可獲得更大的效益。
17、平菇多為生料栽培,只要管理得當,就能提高產量?
平菇管理重點離不開「溫、濕、氣」三要素,在溫度管理中嚴禁一個「高」字;水分管理中切忌一個「多」字;空氣管理中牢記一個「暢」字。只要把握好溫、濕、氣,三者關系靈活應用,奪取平菇高產便十拿九穩。
18、平菇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晝夜溫差越大越有利於子實體形成?
根據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的不同,平菇分為低、中、高溫型。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0℃以下為低溫型平菇;中溫型平菇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0℃~24℃;高溫型平菇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5℃以上。
19、如何調控外界環境因素對平菇產量的影響?
平菇生長發育,對外界環境條件有著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並滿足其要求時,才能獲得豐收,奪取高產。溫度是平菇生長發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環境因素之一,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因溫型的菌株出菇溫度差異顯著,不同生產季節的溫度相差明顯。生產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分門別類,採用靈活的管理措施,特別是在發菌期對料溫的有效調控。出菇期將溫度調控該品種的最適范圍,這是很重要的。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平菇生產的成功與優質高產關鍵在於水,料內水多則含氧量少,不利菌絲生長;水少則營養分解困難,不利出菇,所以發菌期基質含水量為65%,出菇期含水量達到68%~7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時,長出的菇,大而肥厚、色澤鮮艷、品質好。空氣是控制平菇菌絲長速和菇體質量的「試金石」。在發菌期和出菇期料內氧氣充足,室內空氣新鮮,菌絲體和子實體便生長旺盛、長速快、產量高、質量好。同時空氣也可對原基分化起到調控作用,對料內減少供氧有利於分期定時出菇。適宜的光照既可刺激原基分化,又可調劑菇體的色澤及產品質量。pH值是影響平菇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發菌期pH值在7~7.5時,既可滿足菌絲生長,又可抑制雜菌發生。出菇期的pH值以5.8~6.2為宜。因此綜合調節各環境因素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20、平菇高產栽培的產量標準是多少?
平菇高產栽培的產量標準是每1000克原料達到1000克~1500克的鮮菇產量。所謂大面積3000克鮮菇產量是達不到的。
D. 我想學香菇、平菇種植技術哪裡可以學習種植技術
平菇種植技術
一 常用栽培配方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殼、玉米芯、鋸木屑、稻草、麥草等,其中以棉籽殼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不管選擇何種原料,要求培養料必須新鮮、乾燥、無霉變。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餅粉4%~5%,過磷酸鈣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 配料與發酵
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將主料和不溶於水的輔料攪拌均勻;將可溶物質配製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勻。根據培養料物質的性狀,調節到合適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過量。)
1、配料
以上各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調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積發酵 選向陽地勢高燥地方,培養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達65%
~70%。拌勻後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圓形堆,有利升
溫發酵;料量大,可堆成長條形堆。因麥秸等有彈性應壓實,其他應根據情況壓實。然後用直徑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離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氣。為通氣良好,鋪料時底部放兩根竹桿,上面兩側打孔時與底部竹桿交叉,堆好後撒出底部竹桿,然後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使之發酵。經1~3天料溫升至50-60℃,經24小時翻堆一次。翻堆時要注意將外層料翻入料內,內層翻到外層,上層翻到下層,下層翻到上層,內外上下調整位置,以便保持溫度一致,承受壓力一致,有利菌絲生長均勻、整齊,再按原法堆好。當溫度再次升至50℃~60℃,經24小時發酵完畢,料發好後質地柔軟酥鬆,用手一拉即斷,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三 裝袋接種
(1)塑料袋規格與裝料量:氣溫低時宜用長而寬塑料筒,裝料量相對大,裝料袋應以寬23厘米,長40-45厘米為宜,裝乾料0.7~0.8公斤。
(2)菌種量:保證菌絲純正無雜菌,菌絲生長旺盛,菌齡不可過長,菌種量以15%
~20%。菌種量大,菌絲生長優勢大,栽培容易成功。兩端袋口菌種量宜大,有利菌絲生長取得表面優勢,一般裝袋接種採用層播,可三層培養料四層菌種。
四 發菌管理
(1)要控制溫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溫度低,可南北兩行並列為一排,每排間留50厘米走道,可堆3~5層,其他季節要單行排列,層數宜少。溫度高也可井字形堆疊3~5層。
(2)控制適宜菌絲生長溫度。在室內或室外畦栽與棚栽都要控制適宜溫度,培養室溫或畦溫為15℃~20℃適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溫控制20℃~25℃為好,短時間內不應超過25℃,最高不超過30℃。較低溫度發菌不僅成功率高,也有利於高產。在適宜溫度、濕度和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經20~30天菌絲可長滿培養料。
(3)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不宜過大,初期不超過60%,因為如果空氣相對濕度大易發生雜菌,後期可相應增加空氣相對濕度,達60%~70%為宜。
(4)培養期間結合溫、濕度情況進行通風,每天2~3次,溫度高、濕度大時,應增加通風次數和延長時間,堆放數量大也應注意通風。
(5)菌絲體適宜弱光下生長,黑暗條件也可,光線強反而不利於生長。
(6)翻堆並及時檢查雜菌,發現有點片狀雜菌發生,應予以揀出及時進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將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濃石灰水或火鹼溶液塗抹,菌袋雜菌發生嚴重,應淘汰。
(7)培養室一定要保持環境衛生。
五 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溫度,增加晝夜溫差10℃~20℃為宜,增加空氣相對濕度並加強通風換氣,增加光線,從而促進形成子實體原基。
(2)促進幼菇迅速生長,此時控制空氣相對濕度為85%
~95%,並供給充足氧氣和低濃度CO2的新鮮空氣和較強的光線。
(3)子實體發育過程中5個時期的管理:
①紐結期:不能往料上噴水,塑料袋上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突起有黃豆粒—蠶豆粒大,使塑料膜與料面形成縫隙,進入新鮮空氣,使之開口催蕾,有利菌絲紐結現蕾。
②桑椹期(菌蕾期):在紐結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噴水,加強通風換氣。
③珊瑚期:原基伸長了,菇蕾布滿料面出現菌蓋分化,不等長的原基、菌柄,此時料面可以噴水,幼菇最怕風吹失水。
④伸長期:菌柄粗,頂端出現蘭灰色、扁球狀,可分清菌柄、菌蓋。每天料面噴水3~4次,促使子實體敦實肥厚,以提高單朵重量。此時必須注意溫度、濕度、光線及通風量等幾個因素的影響。
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長,菌蓋加速生長。
初期:蓋色深、深灰色、蓋半球形、中部隆起、邊緣向下 ;
中期:菌蓋展開、中間下凹、邊緣平展、淺灰色,採收在中期合適;
後期:蓋邊緣上起波浪狀、淺白黃灰色,大量散發孢子。
六 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
1、什麼時候栽種平菇好?如何獲得較高效益?
(1)春季栽培用低溫型品種,裝袋發菌宜早不宜晚,頭年裝的料袋,發菌可在今年的3-4月份進行,出菇5月底即可結束,用中、高溫型品種在二月上旬、中旬開始或可在3月份開始裝袋發菌,但不得晚於3月底,可在4-6月份出菇,7月份結束。
(2)夏季栽培,我省北半部採用夏季栽培,南半部只能利用人防、山洞,地下室栽培耐高溫型品種,一般場地不宜栽培。主要原因是盛夏季節氣溫高,雜菌污染嚴重。再者夏季瓜果菜大量上市對平菇銷售不利,又不易保存,加之農忙季節又難以管理。
(3)秋季栽培宜遲不宜早,一般在9月中旬開始裝袋發菌,掌握在10~11月出菇,我省北部和南部可適當提前和推遲。
(4)冬季栽培應8月下旬開始制種,11月份裝袋發菌,此時正好利用新棉籽皮,產品可在淡季鮮銷,既滿足人們需要又可提高經濟效益。
2、有的蘑菇長得菌蓋小、薄且皺縮、菌柄長、粗且堅硬這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溫度高、濕度小、通風不良所引起。
3、有的菇房出現柄細長、蓋很小、形似長柄型這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揭膜過遲,光照不足而引起的。
4、有的菇房只長菌柄、不長菌蓋、成大腳型菇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所致。
5、有的菇房出現大面積幼菇萎縮枯死這是什麼原因?
因為通氣不良,濕度過大或過小所造成。
6、還有的菇房出現菇體生長發育極慢,菌蓋表面長有瘤狀物或顆粒狀突起物,菌蓋僵縮,菇質硬化這是為什麼?
是由於生育期間溫度過低,通氣不良,光線不足而引起。
7、有的菇房出現,菌蓋呈現藍色,整個菇體如同潑上了藍墨水,呈藍色菇,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由於增溫方式不當,生爐火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通風不良或溫度過低,造成菇體中毒,產生變色,此時保證培養料濕度和空氣相對濕度前提下,要加強通風換氣,控制溫度和增加光照,子實體則迅速正常生長。
8、解決各種雜菌的污染已成為目前平菇生產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1)綠黴菌、綠色木霉,菌絲體初期白色,淺變成淡綠色後變深綠色,此菌是危害平菇生長的大敵,此菌與平菇一樣喜在偏酸性基質中生長,遇高溫、高濕,空氣不新鮮時,此菌很容易產生,有時大面積突然暴發,導致栽培失敗。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培養室空氣流通,溫度、濕度要適宜,以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利用pH10以上濃石灰水或用水鹼溶液沖洗塗抹,及時除治,消滅在點片發生期。
(2)分析引起雜菌污染的主要途徑
一是接種時原料中(棉籽皮和菌種)本身就帶雜菌,二是栽培過程中外部雜菌的侵入,因此我們在種植平菇的每個環節中應步步把關,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積極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治早、治小,確保平菇的正常生長達到優質高產。
(3)如何處理雜菌污染問題?
栽培平菇一旦發生雜菌污染要查明原因並及時處理,在春季栽培時突然發生大面積污染,首先考慮培養料、配料前本身的污染,如果雜菌在接種塊或接種眼周圍發生,要考慮菌種不純,本身帶雜菌所引起的污染,在料面上零星出現點狀污染要考慮後期雜菌的侵入。在平菇的發菌和管理中,要隨時注意雜菌污染的情況,發現污染,找出原因馬上處理,愈早愈好。當發現料面上點星或小片雜菌時要用pH10以上濃石灰水沖洗塗抹,然後再用滅過菌的刀鏟除被污染的料面,再用濃石灰水點塗周圍補上新料,點播菌種即可。並注意在低溫、通風、乾燥條件下培養。
(4)對害蟲的防治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對菇蠅防治,首先搞好菇房清潔衛生;栽培完畢及時清除廢料,並進行薰蒸消毒。對菇蟎防治,對培養料進行發酵處理或用石灰水浸泡還可誘殺;還可採用骨頭湯誘殺,取1~2公斤鮮豬骨加水8~10公斤,煮1~2小時,取湯加糖0.5公斤,水50公斤浸泡麥秸或稻草後鋪或撒料面誘殺,效果挺好。
(5)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如何提高產量,減少雜菌產生,要做到:
一要保持環境衛生,栽培場周圍不養畜禽,不存放木材,不堆垃圾,更不能亂扔廢棄培養料,經常清掃,保持干凈,被雜菌污染的栽培物要及時運出去進行深埋。
二要定期輪作換種:利用現有栽培場地,採取輪換使用。休閑時定期滅菌,保持清潔,所用菌種隔1-2年就應更換,能以不同種類的平菇進行輪作更好。
三要選用優良菌種,抗污染的優良平菇菌種,菌絲潔白濃密,粗壯,爬坡力強,呈棉毛狀,分布均勻,日生長量長度1厘米以上。注意選種工作,有條件自己選育;無條件引進對比,確定接班菌種。
四要選適齡菌種接種,用適齡菌種接種,發菌快、長勢旺,比加大接種量能更有效地防禦雜菌,低溫型平菇選30~40天菌齡的菌種接種為好,中溫型平菇則以菌齡25~35天的為好。
五要凈化培養原料。嚴格選料,使用新鮮、無霉變的培養料。購料要有計劃,自家產的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准備原料盡量做到不余不缺,年年用新料。對原料要妥善保存,防雨、防潮、防發熱,用前要在陽光下翻曬4~5天,栽培前一天,將用料混合。拌以1%~2%石灰水,成堆,蓋塑料薄膜過夜,既可使料吃透水分,還有滅菌作用。
六要科學調配基質。原料堆悶過夜後,充分攪拌,測試水分和pH值。水分調到65%左右,pH值生料栽培調至7.5。生料栽培氮源不足,以豆秸粉或尿素補充,不能加麥麩和玉米面。
七要進行優化管理。發菌期間避開高溫季節。栽培袋進入培養室後,及時創
造最佳生長條件(室溫24℃,通氣良好,黑暗),促菌絲早發、快長。菌絲長好後,將室溫降至18℃以下,濕度提高到85%~90%。給予200勒克司以上的散射光照,保持通氣良好,同時松開袋口,催蕾出菇,菌菇發生後,反卷袋口,管理過程中勿碰傷子實體,采菇勿帶起培養料,將菇根、殘片等除凈。
9、塑料袋栽培平菇應如何掌握適宜的料水比?
塑料袋具有良好保濕性能,拌料時一定要嚴格掌握好料水比。春季氣溫低,空氣濕度小,料水比1:1.3~1.4為宜。秋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料水比1:1.2~1.3為宜。冬季栽培料水比以1:1.3~1.4為宜,原則上講不高於1:1.5也不低於1:1.2。棉絨長的棉子皮可適當多加一些水,棉絨短的應少加一些水,手握
見水珠而不下滴為宜。裝袋時,邊裝料、邊拌料、隨時翻動料堆,以防干、濕不勻,
影響菌絲生長。
10、如何防止在塑料袋內形成子實體原基?
①不能解口過晚。②由於兩頭料面乾燥而袋內菌塊濕度較好,適於出菇,袋內原基生長將會消耗營養影響產量,也不可能形成正常子實體。為此可採用隔膜壓死袋內原基的辦法,以便使營養集中在兩頭出菇。
11、對平菇如何補充營養?
一般平菇在出兩茬菇後,培養料內營養已感不足,為促使多出菇,可結合噴水給予補充營養。一般可噴0.1%尿素或0.3%糖水或菇腳煮水有一定效果。
12、平菇在什麼時間裝袋與接種更為適宜?
裝袋和接種最好在早晨和上午進行或陰天雨後,不要在刮風天氣進行,目的防止菌種失水老化和空氣污染。
13、平菇在不同季節出菇注意事項是什麼?
冬季在中午通風換氣;春季以保濕為主,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早晚通風;夏秋
季氣溫較高以降溫通風為主,以噴水通風來降溫保濕換氣,在氣溫較低的天明前通
風為主。
14、平菇熟料栽培有何好處?
平菇屬木腐菌,適應性強,因而容易栽培成功,一般都採用生料栽培。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間,向立體化發展,提高日光溫室利用率,增加其效益;為減少雜菌污染提高產量和質量;為適應周年生產平菇,採用熟料栽培。按比例稱取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攪拌均勻即可裝袋。選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袋,20×42cm
塑料袋。裝袋後立即上灶常壓滅菌,100℃保持10~15小時,高壓滅菌1.5千克∕平方厘米壓力,保持1.5~2小時,待料袋冷卻至30℃以下時,進行接種,嚴格要求做好各項消毒。接種後高溫保持24-28℃發菌。發菌期要求避光、乾燥並注意發菌室通風換氣。經20~30天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松袋口,使氧氣透進袋內,加快菌絲生理成熟,然後轉入消毒干凈的菇房或野外蔭棚出菇。
15、平菇堆積發酵栽培的優點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平菇培養料經堆積發酵可以改善其物理性狀,提高營養水平和消滅部分雜菌與害蟲。在拌料和堆積發酵期間注意加水方法,嚴防水分從料內流失,以免損失營養。調整含水量和pH值時注意排除料內氨味,如有氨味說明堆積料太緊,氨味沒排除掉,堆料時間不夠,最後測試培養料含水量和pH值,調整含水量為60%左右,pH8左右。春秋暖和季節堆制時間約需5~6天,氣溫較低時約需6~8天。
平菇發酵出菇在一地常年栽培產量低,必須採用輪換制,隔一年栽培為好,產量高。
16、平菇覆土能提高產量?
平菇覆土後可提高50%以上的產量。因為土壤不僅能提供水分和養分,還能起到保濕及調節溫度的作用,並通過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出菇。平菇則是菌絲長好後,原基開始分化或者出一潮菇後再覆土,通常出一、二潮菇後,把菌袋堆成菌牆抹泥或在菌牆上方抹一水溝道。在出菇前將長滿菌絲的培養料稱為菌棒,用泥壘成牆,立體牆式出菇。一層菌棒上一層泥,再放一層菌棒,如此壘十幾層,最上層抹泥,並在中間抹成小水溝,用以灌水增加和保持培養料濕度。此法要注意防止噴、澆水時將泥土濺到菇體上,以免影響食用。選用粘壤土或沙壤土,要求團粒結構好,毛細孔多,富含腐殖質,保水持水性能好的土壤。覆土是能增產、增收的一項有效措施,只要應用得當,就能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可獲得更大的效益。
17、平菇多為生料栽培,只要管理得當,就能提高產量?
平菇管理重點離不開「溫、濕、氣」三要素,在溫度管理中嚴禁一個「高」字;水分管理中切忌一個「多」字;空氣管理中牢記一個「暢」字。只要把握好溫、濕、氣,三者關系靈活應用,奪取平菇高產便十拿九穩。
18、平菇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晝夜溫差越大越有利於子實體形成?
根據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的不同,平菇分為低、中、高溫型。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0℃以下為低溫型平菇;中溫型平菇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0℃~24℃;高溫型平菇子實體發育最適溫度在25℃以上。
19、如何調控外界環境因素對平菇產量的影響?
平菇生長發育,對外界環境條件有著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並滿足其要求時,才能獲得豐收,奪取高產。溫度是平菇生長發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環境因素之一,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因溫型的菌株出菇溫度差異顯著,不同生產季節的溫度相差明顯。生產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分門別類,採用靈活的管理措施,特別是在發菌期對料溫的有效調控。出菇期將溫度調控該品種的最適范圍,這是很重要的。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平菇生產的成功與優質高產關鍵在於水,料內水多則含氧量少,不利菌絲生長;水少則營養分解困難,不利出菇,所以發菌期基質含水量為65%,出菇期含水量達到68%~7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時,長出的菇,大而肥厚、色澤鮮艷、品質好。空氣是控制平菇菌絲長速和菇體質量的「試金石」。在發菌期和出菇期料內氧氣充足,室內空氣新鮮,菌絲體和子實體便生長旺盛、長速快、產量高、質量好。同時空氣也可對原基分化起到調控作用,對料內減少供氧有利於分期定時出菇。適宜的光照既可刺激原基分化,又可調劑菇體的色澤及產品質量。pH值是影響平菇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發菌期pH值在7~7.5時,既可滿足菌絲生長,又可抑制雜菌發生。出菇期的pH值以5.8~6.2為宜。因此綜合調節各環境因素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20、平菇高產栽培的產量標準是多少?
平菇高產栽培的產量標準是每1000克原料達到1000克~1500克的鮮菇產量。所謂大面積3000克鮮菇產量是達不到的。
E. 平菇種植技術培訓
1、栽培季節
主要根據平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對溫度的要求確定。具體時間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一般在自然氣溫下,從當年8~9月至次年3~5月都可栽培平菇。
2、培養料及其處理
可用於栽培平菇的培養料很多,如稻草、蔗渣、棉籽殼、玉米芯、木屑等都是。但在栽培前要進行消毒處理,方法是用0.5%的石灰澄清液浸料一夜後,用清水沖洗至PH6.5~7;或用沸水浸泡半小時;然後加入麥皮、石膏粉等輔助料拌勻上床播種。
也可將培養料混合堆積3~5天,使料溫上升倒65℃時趁熱上床,待料溫下降到30℃以下時再行播種。
3、鋪料播種
栽培前一天先把菇房進行消毒處理,然後把培養料搬入菇房上床,鋪7厘米厚、壓實,撒播一層菌種(也可點播以6×7厘米在床面上打穴播種),然後按同樣的方法鋪第二層料和播第二層菌種。第一層用種量為三分之一,第二層為三分之二。
播種後用木板壓實,使菌種與培養料緊密相貼;覆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培養,以利菌絲恢復生長和蔓延。
4、管理
菌絲生長階段:播種後2~3天菌絲開始萌發,經15~20天菌絲迅速蔓延床面,這階段應盡量避免揭開薄膜,溫度控制24~28℃之間;若溫度過高,可適當掀動塑料薄膜,通風降溫。出現床面有黃、綠、黑等黴菌感染,要及時夾除或撒石灰、多菌靈混合粉控制。
發現床面和薄膜積水過多,要用布把積水吸干,並抖動薄膜,甩去水珠。當菌絲長透床底,料面開始形成原基時,立即揭去薄膜,噴些霧化水保持料面濕潤。同時加強通風換氣,促進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的形成。
出菇階段:當床面出現黃水,說明菌絲即將扭結產生小菌蕾,室溫要降到20℃以內,並加大晝夜溫差,刺激早出菇,多出菇。噴水量隨著子實體的長大和增多而增加,一般晴天早晚各噴水一次,主要向空間和地面噴水,使菇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0%左右。
切忌床面大水澆灌,造成菇蕾枯黃死亡或使培養料積水影響菌絲生長和出菇。如料面板結,菌絲長成老皮,難以出菇,應及時用小鐵耙在床面進行淺層抓菌,深度不超過0.5厘米,以促使菌絲盡快扭結出菇。
5、採收
出菇後約7~10天,小菇蕾由白色轉為灰黑色,菇體逐漸分開,並迅速長大,顏色轉為青灰,最後菌蓋充分展開呈淡黃褐色或淺灰白色就可採收。
每批採收後,要及時整理床面,撿去殘根和死菇,並將料面整平壓實,停止噴水2~3天,然後恢復噴水,約7~10天,又可長出第二批菇,一般可采4~6批菇,每百公斤培養料產鮮菇60~100公斤。
(5)平菇栽培訓班擴展閱讀
平菇孢子形成以12℃~20℃為好,孢子萌發以24℃~28℃為宜,高於30℃或低於20℃均影響發芽;菌絲在5℃~35℃均能生長,最適溫度為24℃~28℃;形成子實體的溫度范圍是7℃~28℃,以15℃~18℃最為適宜。
平菇屬變溫結實性菇類,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晝夜溫度變化越大,子實體分化越快。所以,晝夜溫差大及人工變溫,可促使子實體分化。
F. 我想種植平菇可以到哪裡學習技術
發酵料栽培平菇基本技術
一、配料; 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TEL:0516-:88939450
主料:玉米芯、玉米秸、棉籽殼、花生殼、大豆秸、稻麥草(糠)鋸末等農產品的下腳料均可作為栽培原料。任選一種或幾種混用。用量:85-90%.
輔料:麥麩:10-15%(或米糠);生石灰:1-3%(氣溫高多用,氣溫低少用);石膏粉:1%;多菌靈:0.1%;過磷酸鈣2﹪;水:140-180%。【禁加尿素、復合肥】
二、發酵:將主料與麩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勻;多菌靈加水溶化後加入。邊加水邊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盡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後再過2小時左右,用手握料,指縫有水滴滴下為適宜;春季、早秋溫度高、氣候乾燥加水多些(指縫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縫滴水2-3滴。)
然後將料堆成寬、高各1.2-1.5米,長不限的長形料堆。注意:堆料時要輕放,嚴禁拍砸料面、以免影響料堆通氣。可用直徑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插洞增加透氣。堆好後料面苫蓋草苫子,然後再蓋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後30-40小時,料堆溫度即可升到60度左右,讓其繼續發酵,24小時後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進行,動作要快、輕,原堆上翻下、外翻內,盡量使料受熱均勻;按第一次堆形復堆,依次蓋好草苫、塑膜。約8-10小時,料溫又會升到60度,次日中午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發酵好的培養料應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異味;有時料表面有白點、但絕不能有長毛或黃綠色霉點。發酵好的培養料攤開晾涼至30度以下裝袋。
三、裝袋播種
用扁寬22-26cm的塑料筒截長45-52cm,一頭扎緊,先放一層菌種、裝10cm左右料,再放一層菌種、再裝料,共裝三層料,四層菌種。兩端菌種多些,中間二層菌種少些、沿袋壁放;裝料時隨裝隨壓緊:要做到兩頭緊、四周緊 中間松。扎口後用小釘在每層菌種處扎8-10個小孔通氣,然後進培養室發菌。
四、發菌
培養室及周圍環境要保持清潔,菌袋進場前,用5%石灰水刷洗牆壁、地面,乾燥後用氣霧消毒劑(2克/㎡)或甲醛(5-10毫升/㎡)加敵敵畏熏蒸滅菌、殺蟲。
氣溫28度以上,菌袋單擺;低於28度可以橫卧疊放,根據氣溫高低疊放2-5個高,發菌三天後要注意檢查菌袋溫度,每天檢查3-5次,袋錶溫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過,就要及時翻堆、打開門窗通風、減少堆放層數。袋內料溫高是發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絲即可發滿全袋,然後轉入出菇管理。
五、出菇
菌絲滿袋3-5天,人為加大菇房內的晝夜溫差,增加菇房濕度,再過5-10天,部分袋的料表面出現密集的黑色小點,這就是平菇原基。此時要加大菇房的通風換氣,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促使原基盡快發齊;及時用刀片在袋頭劃2-3道割口,以利於平菇從割口處長出。隨著平菇的不斷長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氣,加大濕度,噴水要少、細、勤;盡量不要把水噴到幼小菇面上。
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或大棚內能看清報紙的光線即可滿足要求。
當菌蓋充分展開要及時採收。採收過晚,質量下降,產量減少。
一茬菇採收結束,徹底清除殘根,噴一遍營養素,復塑膜養菌5-7天,現原基後揭開塑膜,正常管理。一般可收4-6茬菇。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茬菇後脫膜覆土碼成菌牆或陽畦出菇,能很好地解決培養料失水與出菇的矛盾,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G. 我想學習平菇的種植技術
發酵料栽培平菇基本技術
一、配料; 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TEL:0516-:88939450
主料:玉米芯、玉米秸、棉籽殼、花生殼、大豆秸、稻麥草(糠)鋸末等農產品的下腳料均可作為栽培原料。任選一種或幾種混用。用量:85-90%.
輔料:麥麩:10-15%(或米糠);生石灰:1-3%(氣溫高多用,氣溫低少用);石膏粉:1%;多菌靈:0.1%;過磷酸鈣2%;水:140-180%。【禁加尿素、復合肥】
二、發酵:將主料與麩皮、石膏、石灰充分拌勻;多菌靈加水溶化後加入。邊加水邊翻拌,最好人在料上踩踏,以使料盡快吸收水分;加足水後再過2小時左右,用手握料,指縫有水滴滴下為適宜;春季、早秋溫度高、氣候乾燥加水多些(指縫有5-6滴水滴下);晚秋、冬季加水少些(指縫滴水2-3滴。)
然後將料堆成寬、高各1.2-1.5米,長不限的長形料堆。注意:堆料時要輕放,嚴禁拍砸料面、以免影響料堆通氣。可用直徑10-15厘米木棒在料堆插洞增加透氣。堆好後料面苫蓋草苫子,然後再蓋塑料薄膜。一般在堆料後30-40小時,料堆溫度即可升到60度左右,讓其繼續發酵,24小時後第一次翻堆。翻堆宜在中午進行,動作要快、輕,原堆上翻下、外翻內,盡量使料受熱均勻;按第一次堆形復堆,依次蓋好草苫、塑膜。約8-10小時,料溫又會升到60度,次日中午第二次翻堆;每天一次,共翻3-4次。
發酵好的培養料應呈棕褐色、有清香味、不能有酸、臭等異味;有時料表面有白點、但絕不能有長毛或黃綠色霉點。發酵好的培養料攤開晾涼至30度以下裝袋。
三、裝袋播種
用扁寬22-26cm的塑料筒截長45-52cm,一頭扎緊,先放一層菌種、裝10cm左右料,再放一層菌種、再裝料,共裝三層料,四層菌種。兩端菌種多些,中間二層菌種少些、沿袋壁放;裝料時隨裝隨壓緊:要做到兩頭緊、四周緊 中間松。扎口後用小釘在每層菌種處扎8-10個小孔通氣,然後進培養室發菌。
四、發菌
培養室及周圍環境要保持清潔,菌袋進場前,用5%石灰水刷洗牆壁、地面,乾燥後用氣霧消毒劑(2克/㎡)或甲醛(5-10毫升/㎡)加敵敵畏熏蒸滅菌、殺蟲。
氣溫28度以上,菌袋單擺;低於28度可以橫卧疊放,根據氣溫高低疊放2-5個高,發菌三天後要注意檢查菌袋溫度,每天檢查3-5次,袋錶溫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過,就要及時翻堆、打開門窗通風、減少堆放層數。袋內料溫高是發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一般20-35天,菌絲即可發滿全袋,然後轉入出菇管理。
五、出菇
菌絲滿袋3-5天,人為加大菇房內的晝夜溫差,增加菇房濕度,再過5-10天,部分袋的料表面出現密集的黑色小點,這就是平菇原基。此時要加大菇房的通風換氣,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促使原基盡快發齊;及時用刀片在袋頭劃2-3道割口,以利於平菇從割口處長出。隨著平菇的不斷長大,逐步加大菇房通氣,加大濕度,噴水要少、細、勤;盡量不要把水噴到幼小菇面上。
對光照要求不高,室內或大棚內能看清報紙的光線即可滿足要求。
當菌蓋充分展開要及時採收。採收過晚,質量下降,產量減少。
一茬菇採收結束,徹底清除殘根,噴一遍營養素,復塑膜養菌5-7天,現原基後揭開塑膜,正常管理。一般可收4-6茬菇。為了充分利用原料,出二茬菇後脫膜覆土碼成菌牆或陽畦出菇,能很好地解決培養料失水與出菇的矛盾,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H. 哪裡有學平菇栽培訓的地放
國內平菇種植很多。很多地方都有平菇栽培培訓。例如河北石家莊就有相關的培訓機構。
I. 我想種植平菇可以到哪裡學習技術
看到別人去年種平菇發財了,
我也想種植。河南綠富食用菌培..訓基地不知道怎麼樣,你看看,如果可以的話,到時可以一塊去。
J. 平菇養殖技術培訓哪裡有
平菇種植技術培訓
1、品種
平菇的品種太多,也太復雜,很多品種只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氣候、環境相差很大,根據自己的市場需要,根據自己栽培季節和氣候,選擇合適的品種是種好平菇的前提條件。
2、配方
合理的配方是平菇高產的基礎,想要馬兒跑,還不想給馬兒草,這種思維是種不好平菇的。
的確,在各種食用菌中,平菇是轉化率較高的一個,轉化率高,但是也不是憑空而來的轉化率,是在一定的營養基礎上轉化來的。就好比種玉米的土地,為什麼東北的玉米產量在中國最高,主要就是東北肥沃的黑土地為玉米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營養支撐。
因此,要想種好平菇,就要為平菇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撐,這就是一個合理的配方。
中國太大,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原材料,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技術水平等,太多的不同,決定了配方的差異性,無法為每一位朋友提供一個最佳的配方,事實上,也沒有最高產的配方,只有最合適的配方。
3、原材料
有了合適的配方還不行,配方只是構成培養基的比例而已,培養基的營養不僅是配方的比例,和構成配方的原材料關系密切。
想要種好平菇,必須保證原材料的質量,這一點很容易被菇農朋友忽視,原材料的質量表現在產地、蛋白質含量、含水量、PH值、新鮮度等,這些對於菇農朋友很難具體掌握,建議菇農朋友掌握兩個原則:一個是購買大廠家的,一個是不要買便宜的原材料。
關於原材料,還有一點建議,去年棉籽殼價格上漲,很多菇農被迫在配方中放棄了棉籽殼,實際這也是錯誤的做法,當類似棉籽殼這種在配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可以適當減少在配方中的用量,如果一點都不用,對配方的合理構成影響太大,掌握不好會帶來不良影響。
4、滅菌方式
要想種好平菇,一定要採用熟料的栽培方式,這是最近兩年一直所提倡的,事實證明,生料、發酵料栽培方式已經逐漸被熟料取代。
熟料栽培,對培養基造成的營養損失最小,也是平菇小型工廠化和採用液體菌種必須採用的方式,高壓滅菌和常壓滅菌都可以。
5、發菌
發菌,是平菇栽培最容易忽視的環節,大多數菇農朋友認為只要是菌絲長滿就可以了,對於發菌期間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管理不夠重視。
發菌,就是菌絲生長的過程,是菌絲將培養基中的營養吸收轉化的過程,是營養積累的過程,而發菌的環境因素直接決定了菌絲營養積累的好壞,合適的溫度,合適的通風(氧氣)是最重要的兩個指標。
6、設施
南方的菇棚夏季要有降溫措施,北方菇棚在冬季要有升溫手段,如果是工廠化周年生產就要有具備環境控制設施的標准工廠化菇房,無論哪一種栽培模式,都要具備一定的設施,未來的整個農業就是設施農業。
食用菌是設施化比較早的農業品種之一,控溫,控濕,控氧都需要設備,盡管平菇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但是,毫無疑問,設施是平菇高產,穩產的保障,是種好平菇的保障。
7、出菇管理
幾乎所有的食用菌品種在出菇階段管理方法都不一樣,即使最容易出菇的平菇,在出菇階段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要想種好平菇,平菇的出菇管理階段非常重要。
首先,作為一個菇農或者平菇技術員,要了解平菇出菇階段的生物學習性,簡單的說,要知道平菇幹了,是什麼樣;平菇濕了,是什麼樣;平菇溫度高了,是什麼樣;平菇溫度低了是什麼樣?
只有做到對平菇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才能種好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