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釋放經濟發展活力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足功課:
一、深化細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營造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
今年經濟形勢依然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需要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創業的潛力,進一步釋放市場蘊藏的活力。當前,改革中還存在改革推進不同步,後續配套措施沒有完全跟上,政策措施沒有完全落地,後置審批還比較多等問題,影響改革的整體成效。因此,有關部門應在改革措施的深化、細化、具體化上下功夫,狠抓各項政策貫徹落實,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一是加快推進「三證合一」改革。
二是深入推進「先照後證」改革。
三是加快推進登記注冊制度便利化。簡化名稱登記,改革經營范圍登記,進一步激發投資者的創業熱情。
四是放寬住所登記。進一步放寬住所條件管制,釋放更多的場地資源,為投資創業提供更便捷的條件。五是加快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提高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規范化水平。
二、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重視中小企業的社會價值,普遍重視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當前,我國小微企業發展還存在一些障礙。主要問題是,宏觀扶持政策與企業微觀感受還有差距,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稅收成本高等難題。針對初設立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風險,應加大扶持力度,讓企業順利出生並健康成長。
一是抓緊制定配套措施,確保小微企業能便利地享受到各項政策。
二是加強扶持小微企業的制度建設,針對初設立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風險和薄弱環節,在就業培訓、輔導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幫扶小微企業規避初創期風險。
三是開展新設立小微企業跟蹤分析,長期跟蹤了解成長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三、探索建立新型監管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營造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充分競爭創造良好條件日益重要。做好市場監管,需要把握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催生了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資源和市場的跨時空、跨領域融合,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互動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眾多創客脫穎而出,顛覆了許多傳統的產業模式和消費模式,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在放活微觀市場主體的同時,要把嚴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探索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模式,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一是強化信用監管。
二是加強大數據應用。要建立統一開放的綜合信用信息平台,協調政府各部門,推動實現互聯互通,實現「大數據」共享。
三是加強競爭執法。發揮競爭政策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強化網路市場監管,加強商標和廣告監管,促進企業充分、有序、公平競爭。
與此同時,在新一輪商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應當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革命帶來的成果,用互聯網+的思路和技術手段全面完善新時代的商事制度。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興起需要電子商法的調整。在這方面日本電子記錄債權法,丹麥電子貨幣方面的法律,澳大利亞企業登記電子化管理的先進做法,再如大數據對商事管理手段變革的影響,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學習的領域。
商法由於是復雜的商事關系的反映,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質,尤其當代各種商業模式、金融衍生品等層出不窮,這些復雜的商業關系離不開商法的引導和保護。中國在商法技術方面的准備還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商事制度尤其是企業微觀運營規則的研究,引進海外商業、金融、法律等專才,積極參與國際商事規則制定以帶動國內商事立法水平,對包括自貿區在內的經濟改革試驗區大膽進行超前立法、試驗立法,在實踐中認識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
㈡ 商事制度改革對稅收征管有什麼作用
建立適合時代發展的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是稅收工作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次稅收征管改革,增加了ynnt2000_ntcm2.0軟體的查詢模塊,這些模塊的增加和應用,大大的方便了對工作質量的考核,同時通過odps公自動化處理稅務文書和通過局域電話處理日常事務,使我們的幹部在計算機的應用水平上較改革前有了顯著提高。現在全局幹部能掌握計算機操作,熟悉各個模塊的查詢和odps稅務文書的傳遞過程積極利用區域網電話內部聯系事務。規范征管業務、規范執法行為是依法治稅的顯著特徵,向征管要質量要效率是現代稅收管理的必然要求,這次改革,一是按照稅收征管業務規程和稅務執法的要求規范了征管業務和執法行為,明確了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標准和工作時限,實現了任務到崗、責任到人,追究到人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一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的工作運行機制,有效地杜絕了以往在稅收管理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執法不規范、隨意的問題;二是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稅收征管,實現了稅收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在管理活動的運行機制上,實現了有過去的人管人向現代的機管人方式跨越,各崗位履職情況和管理動態過程得到了有效監控,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明顯增強
㈢ 商事制度改革,帶來哪些利好
商事制度改革激發的以創業帶動就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通過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
「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停止減免了企業登記、年檢等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不僅為創業節約了成本,而且也激發了大眾創業的動力。」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市場主體大幅增加,經營業態也日趨復雜。市場主體充分享受「寬進」之時,也意味著「嚴管」必須緊跟其後。據悉,注冊資本認繳制度實施以來,新登記企業中,沒有出現所擔憂的注冊資本畸高或「零資本」、 「極低資本」現象。
㈣ 商事制度改革的宏觀效應有什麼影響
13日從國家工商總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451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1.65萬戶,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前三季度,製造業新設企業39.1萬戶,同比增長21.7%,比上半年提高3.3個百分點,與2015年增長5.8%、2016年增長16.6%相比,增速明顯提升,體現了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
㈤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需要在哪些方面用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釋放經濟發展活力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做足功課:
一、深化細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營造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
今年經濟形勢依然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需要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創業的潛力,進一步釋放市場蘊藏的活力。當前,改革中還存在改革推進不同步,後續配套措施沒有完全跟上,政策措施沒有完全落地,後置審批還比較多等問題,影響改革的整體成效。因此,有關部門應在改革措施的深化、細化、具體化上下功夫,狠抓各項政策貫徹落實,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一是加快推進「三證合一」改革。
二是深入推進「先照後證」改革。
三是加快推進登記注冊制度便利化。簡化名稱登記,改革經營范圍登記,進一步激發投資者的創業熱情。
四是放寬住所登記。進一步放寬住所條件管制,釋放更多的場地資源,為投資創業提供更便捷的條件。五是加快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提高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規范化水平。
二、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重視中小企業的社會價值,普遍重視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當前,我國小微企業發展還存在一些障礙。主要問題是,宏觀扶持政策與企業微觀感受還有差距,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稅收成本高等難題。針對初設立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風險,應加大扶持力度,讓企業順利出生並健康成長。
一是抓緊制定配套措施,確保小微企業能便利地享受到各項政策。
二是加強扶持小微企業的制度建設,針對初設立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風險和薄弱環節,在就業培訓、輔導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幫扶小微企業規避初創期風險。
三是開展新設立小微企業跟蹤分析,長期跟蹤了解成長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三、探索建立新型監管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營造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為市場充分競爭創造良好條件日益重要。做好市場監管,需要把握市場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催生了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資源和市場的跨時空、跨領域融合,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互動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眾多創客脫穎而出,顛覆了許多傳統的產業模式和消費模式,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在放活微觀市場主體的同時,要把嚴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探索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模式,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一是強化信用監管。
二是加強大數據應用。要建立統一開放的綜合信用信息平台,協調政府各部門,推動實現互聯互通,實現「大數據」共享。
三是加強競爭執法。發揮競爭政策在規范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強化網路市場監管,加強商標和廣告監管,促進企業充分、有序、公平競爭。
與此同時,在新一輪商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應當積極利用計算機技術革命帶來的成果,用互聯網+的思路和技術手段全面完善新時代的商事制度。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興起需要電子商法的調整。在這方面日本電子記錄債權法,丹麥電子貨幣方面的法律,澳大利亞企業登記電子化管理的先進做法,再如大數據對商事管理手段變革的影響,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學習的領域。
商法由於是復雜的商事關系的反映,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質,尤其當代各種商業模式、金融衍生品等層出不窮,這些復雜的商業關系離不開商法的引導和保護。中國在商法技術方面的准備還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商事制度尤其是企業微觀運營規則的研究,引進海外商業、金融、法律等專才,積極參與國際商事規則制定以帶動國內商事立法水平,對包括自貿區在內的經濟改革試驗區大膽進行超前立法、試驗立法,在實踐中認識和完善商事法律制度。
㈥ 商事制度改革
簡單地說,商事制度改革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先照後證」的改革;二是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和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改革;三是加強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管管理,落實監管責任。
㈦ 商事制度改革工商體制調整後黨風廉政工作有哪些新變化
全系統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整治「四風」突出問題,作風建設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大力加強隊伍建設,推動了工商行政管理轉型升級。
㈧ 什麼是商事制度改革和證照分離試點
一、商事制度改革:
商事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商事登記制度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阻礙了市場經濟的順暢運行。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對商事登記制度進行改革,由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取消了原有對公司注冊資本、出資方式、出資額、出資時間等硬性規定,取消了經營范圍的登記和審批,從以往的「重審批輕監管」轉變為「輕審批重監管」。
二、證照分離試點:
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015年12月16日審議通過了《關於上海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決定在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開展「證照分離」改革,主要是聚焦辦證環節,通過採取改革審批方式和加強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使企業辦證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在改革審批方式上,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從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許可事項中,選擇審批頻次比較高、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110多項行政許可事項,先行開展改革試驗。
三、證照分離改革:
2015年1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上海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的批復》,同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三年。根據方案,試點採取分類推進的方式,從與企業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行政許可事項中,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先行開展改革試驗。
改革分為5種情況:
1、取消審批,包括設立可錄光碟生產企業審批等10項行政許可事項;
2、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包括加工貿易合同審批等6項行政許可事項;
3、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包括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等26項行政許可事項;
4、提高審批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審批等41項行政許可事項;
5、對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動,加強市場准入管理。包括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審批等33項行政許可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