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開家長會發言稿我們是農村而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該怎樣去和這些爺爺奶奶們去開長會呢
成長的快樂,是綠洲那勃勃的生機.
青春嘩嘩而來,嘩嘩而去。歲月的輪回,專一轉眼變到了。人屬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小孩,少年,青年,老人……那是人生的一個個階梯,也代表了一次次的成長,一次次的學會,一次次的看透。
快樂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擁有,沒有快樂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快樂對於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劑,也只有快樂能充實一個人的成長。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煩惱只有快樂,那我可以說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樣。快樂和煩惱是2個靈魂,只有當一個靈魂照撤另一個靈魂的時候,才能真正飛升到那唯一的美好。
成長中的快樂——你是否錯過……
⑵ 留守兒童家長通話記錄內容怎麼寫
inventory adjustment是什麼意思
⑶ 想要找一篇發言稿 初三家長會要用的 類容要符合實際 大概的就是 我是一個留守兒童 爸爸進場在外打工
將近而立之年,總喜歡在安靜得只剩一人的時候,想想身邊的人和事。要問自己最最愧欠的,便是自己的父親。
父親已快奔花甲,矮個、稍胖,圓圓的臉上總掛有四十幾歲男人的光彩。每每回家見到父親,他總能讓我放心地感到他依舊健康有力。
父親在離家不遠的布廠工作,聽說幹得是廠里最需要力氣的活兒。廠里干這活的原本有三人,其中有一位比父親小五歲的因受不了累辭工不做了。因此只剩下兩個人(其實在我記憶中,父親已提過工作太累,吃不消干,可能因為我們做子女的沒能幫他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父親一直都干著)。他們的任務是把一噸多重的布抬到高於自己身高的車上,然後運到倉庫。每天一直這樣的工作近十個小時,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要急著吃,不然貨推壓著,就要延長放班的時間了。若是下班早,父親總免不了到田裡找活干。父親每次說到上班,今年比去年高興多了,他告訴我,今年老闆給他每個月加了200元的工資。懂點算術的我,卻怎麼也計算不出父親高興的緣由,兩個人幹了三個人的活,卻只多了200元?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家裡吃得最苦,卻幹得最累的一個。有人說父親是一生的勞碌命,過年過節總也是停不下來,父親說田裡的活是干不完的。甚至,每到年末,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忙完廠里一年的活,難得空閑幾天,還要應允饅頭老闆幫忙干幾天小工。我們總會心疼地勸他別去,他總微笑的安慰我們,這活輕松。年末的饅頭生意是最忙的,晚上加夜班是常有的,父親也總陪著,一直忙到農歷三十。
在我不懂事的年歲里,不知怎地,總與父親吵嘴。我是一個犟脾氣,總討厭父親在我忙於學習的時候安排一些農活給我;總討厭父親每次幹活回來,叫我給他抓癢;總討厭父親每次學期放假要我把整冊書背掉,總討厭父親穿得衣衫襤褸,還老是來我的學校……每每對父親的不滿,我總會找出一系列極富傷害的言語刺激我的父親。現在父親年紀大了,我也漸進成熟,我們彼此都早已將這些不愉快的往事從嘴邊抹去,可在我的心裡,隨著自己的懂事,這些經歷像一把把鋼刀一樣,刺入我的骨髓。對我的父親,我有一輩子還不了的債。
每次我看到父親的指甲,總催他好剪了。在他的指甲里,深深地滲進了黑黑的泥土。父親半開玩笑地說:這輩子都離不了泥土了。這些泥土,實實地擠壓在父親的指甲里,滲進父親的指甲肉里,那種痛,一直疼到我的心裡,是那樣的生疼。父親的手,在多少個風風雨雨里,與泥土接觸,正是他一把一把生疼的接觸,把我從小學一直供養到大學。我很慶幸,生了一雙和父親一樣短而厚的手,它讓我感到力量,感到從沒有過的踏實。
現如今,通過自己努力地工作,已在城裡買了房子。父親總能在別人面前為我自豪。我想,我一輩子最有價值的成績,便是好好得孝順我的父親。
⑷ 家長對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代理家長的重點。作為代理家長,深知責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有愛心、耐心。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因此,我們作為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http://tongxiehui.net/by/58004.html及時溝通。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裡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余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余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余活動。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製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為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路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情況
對於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⑸ 我要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演講稿
你刪減刪減
萬州移民璧山辦起幼兒村辦幼兒園——為留守兒童留住陽光 12月15日中午,彭陽縣城陽鄉長城村幼兒園孩子們由老師照看著集中休息。為了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孤僻,健康快樂成長,今年9月長城村興辦了固原市第一家村級公辦幼兒園。
空間不大的校園里放著一個龍船、滑梯還有老師用紙箱製作的小火車。在幼兒大班,30名小朋友跟著腳踏琴唱起童謠,一張張笑臉在快樂旋律中綻放。一片片貼著孩子照片的綠葉下對應著各自的毛巾,整齊地掛著,牆上醒目地貼著一幅師生用紅黃絨布和大頭針共同繪制的中國地圖 長城村幼兒園院長韓勤禮說,幼兒園有102名孩子,四位教師、一個廚師和一個保健醫生,中午孩子們在學校集中用餐休息,下午被接送回家。下午4時,幼兒園門口便聚集了不少爺爺奶奶,56歲的楊惠珍是來接兩個孫女的,兒子在陝北打工孩子便由她照管,「內向的娃娃現在快樂了,我省下心來可以干點農活了,兒子在外打工
也安心了。
山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樂園
本報訊 5月初,記者在正安縣安場鎮大灣村看到,在兩間寬敞的大房間里,40多個農村娃有的在歡快地唱歌,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認真作畫……村幹部告訴記者,這兩間民房是大灣村的幼兒園,雖然簡陋,卻是偏遠山村孩子們的樂園 「我們村有2000多人,有500多青壯年在外打工,娃娃都留在家裡。我的兒子和兒媳婦一起到廣州打工了,3歲多的孫子就只有我帶了。沒有辦幼兒園的時候,大人走到那裡就得將他帶到那裡,擔肥挖土有時候都背在背上,很累人。現在好了,娃兒進了幼兒園,和別的娃娃在一起,成天玩得很開心;我們老人也輕鬆了,可騰出更多精力干農活。」年近50的婦女馮友群高興地說。 住:o?A?
「當初辦幼兒園的時候,就是考慮到打工出去的多,娃娃沒人管,鄭傳惠老師放棄了城裡的工作,來這里領300元一個月的工資當老師才辦了起來。」村裡的幹部說,幼兒園辦起三年來,已有140多小孩入托。 住:o?A?
幼兒園旁邊是村民宋廣群的家。「外孫女上幼兒園後,學的東西真不少。」宋廣群指著一旁的2歲多的孫子說,「這小傢伙現在也能跟著跳舞呢。」宋廣群放起音樂,小孩跟著節奏就扭了起來,一旁的人都笑了起來。 住:o?A?
據了解,正安縣不少偏遠山村都因地制宜辦起了幼兒園,既解決了打工人員後顧之憂,又減輕了帶小孩的老人負擔,同時也能使孩子能較好地得到教育。 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擁有花樣年華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當成千上萬的青壯年勞動力由農村湧入城市,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打拚時,留守在家鄉的孩子們卻因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走上了一條坎坷的彎路。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問題引起了我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方方面面
的廣泛關注。各級婦聯組織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找尋解決的方案。「讓農村孩子也能擁有一個花樣的年華」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市婦聯副主席申建華說,由於代理監護人無法或無力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農村留守兒童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失教、行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問題。近年來,各級婦聯大力實施了「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創建了留守兒童示範家長學校,提高了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在促進兒童道德培養、營養健康、體能訓練、心理健全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申建華說,六一兒童節期間,我市將掀起關愛留守兒童的高潮,如舉辦「四老」家長學校,面向全市家庭招募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與農村留守兒童接對幫扶等。組織好參加全國婦聯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我市10名留守兒童將於六一前夕在北京與打工的父母團聚。
郟縣婦聯主席王英梅說,郟縣准備在六一開展演講比賽,讓孩子們把心裡話說出來,以喚回部分常年不給孩子音訊的父母的迴音;開展讓孩子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活動,讓農村孩子「過一天有父母的生活」、讓城裡孩子「過一天農村生活」;找幾個典型,舉辦「四老」育兒經驗教育報告會。
葉縣婦聯副主席張宇在前不久召開的該縣「兩會」上,提出了成立農村「四老學校」和成立農村寄宿制小學的議案、提案,旨在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孩子特別是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魯山縣副縣長宋戰功認為,摸清留守兒童的底子。加強宣傳,教育打工父母正確處理好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的關系,不能只生不養。
郟縣婦聯通過長達1年的實地調查、走訪,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學校為單位,實行寄宿制教育保護管理。吸納留守兒童住校,安排專職人員管理其生活起居,專任教師輔導其學習。動員社會力量在周末或節假日關愛留守兒童,如把留守兒童接到家中,使他們享受到「父母」的關愛。目前,該縣各中小學校均成立了「家長學校」,對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和咨詢溝通。學校還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採取相應的教育保護管理方法。該縣還要求外出打工的家長每周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每月給孩子寫一封信,每月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到兩次。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對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進行專門培訓。該縣還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使不管在公立學校還是在私立學校學習的農村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補助資金。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婦聯等單位組織開展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中,王格格等10名魯山籍孩子成為了幸運者,他們將前往北京與打工的父母團圓。據全國婦聯的最新統計,全國共有留守兒童2000萬。要想救助他們,一次、二次的愛心行動是不夠的。
救助留守兒童,最終要靠制度。日前,我省有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的意見》的文件,提出積極構建以父母親屬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路、以黨政為主體的組織管理網路、以教職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以群團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路、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路等「五大關護網路」。同時,建立留守兒童長效工作機制。
對那些只將孩子生下來,而沒有盡到養育、教育的父母,我們不僅要用道德譴責,還要用法律規范他們。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村,能不能開辦寄宿制幼兒園、小學,把他們的教育託付給有能力的人;商業保險公司能不能開辦留守兒童保險,給他們及家庭多一分保障。
三塘鋪鎮3000名留守兒童有「新家」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婁底日報 點擊數: 9 更新時間:2007-5-11
4月29日,雙峰縣三塘鋪鎮長田村上豐山組女村民陽子方來到本組託管老人劉四奎家,對老人說:「我家2歲和5歲的兩個小孩就託付你帶管了,請你將小的送幼兒園,大的送學前班,晚上請你照管,我們按月匯錢給你,今天我們夫婦就放心搭車到廣東深圳去打工掙錢了。」至此,全鎮3000名留守兒童有了2000個新家。像這樣將小孩託管,自己外出掙錢的夫婦,三塘鋪鎮就有2800對,他們每年掙回的收入達9000萬元。
三塘鋪鎮人多地少,剩餘勞動力與下崗人員較多,就業壓力大,為了盡快把全鎮經濟搞上去,使村民快步奔小康、該鎮黨委、政府把安置就業人員作為親民為民的大事來抓,每年從鎮財政拿出一定資金給鎮培訓基地,分批培訓回鄉的退伍軍人、大中專落榜學生、農村剩餘勞力,同時聯系企業單位定向輸送富餘勞動力就業。去年,鎮人大、政協搞調研時,了解到還有不少年輕夫婦因小孩拖累不能脫身出外掙錢,嚴重製約著全鎮村民奔小康步伐,他們及時將情況向鎮黨委、政府匯報並提議,在全鎮鼓勵支持有幼教知識的人開辦幼兒園,小學辦好學前班,中學和有條件的小學收留路途遙遠、父母在外打工的學生讀寄宿,解除年輕夫婦出外打工的後顧之憂,鎮黨委、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該鎮已先後辦起了10所幼兒園,15個學前班,安排了2000名託管人員,從而使3000名留守兒童擁有了2000個託管新家,解除了2800對打工夫婦的後顧之憂。(作者:鄧錦慶 賀順遂 李麗梅)
萬州移民璧山辦起幼兒園 30留守兒童有了"家園
華龍網訊(特約通訊員 王天全)近日,璧山縣璧城街道觀音村六組楊金蓉大娘來到村裡的移民幼兒園,接5歲的孫子吳坤亮回家。「牟老師,再見!」吳坤亮依依不捨地對老師牟其紅說道。
「他爸爸媽媽都在河北石家莊打工,長期不在家,平常只有我和他爺爺在家。去年9月,牟老師辦起了家庭幼兒園,小孫孫就進了幼兒園。」楊金蓉大娘笑呵呵地對筆者說。
今年39歲的牟其紅原是萬州區高梁鎮三清村的村民,1987年高中畢業後,長期在私人幼兒園打工,具有豐富的幼教經驗。去年4月,她和母親、弟妹、兒子作為外遷移民落戶到了璧城街道辦事處觀音村六組。
觀音村有1/3的村民在外打工,全村有30多名留守兒童跟著年邁的婆婆爺爺生活,缺乏必要的學前教育。
有著豐富幼教經驗的牟其紅見此,萌發了辦一家幼兒園的想法。她的這一想法得到了村幹部和村民的支持和歡迎。去年7月,她自費到重慶三峽師范學校,參加了幼師專業培訓,獲得了幼兒教師資格證。在縣、街道、村的支持下,去年9月初,牟其紅創辦的「移民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15名村裡的留守兒童。
牟其紅懷著一顆慈母之心善待每一位留守兒童,路遠的兒童每天親自接送,對生病的兒童端水送葯,兒童們常常稱她為「移民阿姨」、「移民媽媽」。目前,牟其紅的幼兒園的留守兒童已有30名,村裡的留守兒童從此結束了沒有地方學習玩樂的生活
園 30留守兒童有了"家園"
⑹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培訓結業典禮學員發言稿
青春如同一粒種子,安逸過了,也許從此喪失萌芽的活力.
生命只給人一次青春,我選擇追求,去追求生命的夢想,放飛生命的色彩.
我要讓青春像風帆一樣,在狂風搖曳波浪敲擊的時候,也要瀟灑地走一回,哪怕最終被風浪淘汰,也無悔這一生畢竟經歷了富有意義的旅行.
我要讓青春像種子一樣,在泥土重壓冷水浸泡的時候也要吐一吐志向,哪怕最後在秋節里枯萎,也無悔這一生畢竟孕育了果實.
我要讓青春象寒梅一樣,在冰天雪地的日子也要吐一吐我的芳香,哪怕最後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也無怨自己曾經擁有的美麗.
於是,我啟程.只有啟程,才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追求,才會放出生命的色彩.成功和喜悅從來就不是翻轉手掌那般容易,金牌和鮮花從來就不是撞樹而死的兔子,驕傲和自豪也不是滑天掉下來的餡餅.只瞄準不射擊的獵手不是好獵手,只吶喊不沖鋒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永遠躺在搖籃里,四肢就會萎縮,永遠在黑暗中,雙目就會失明.心動永遠不如行動,朋友還等什麼呢,跟我一起上路吧!
征途是曲曲折折的小路,有寒冰,有大雨,有絆腳石.不知道前面的路是深不可測淵池,還是風平浪靜的湖面;也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崎嶇坎坷的羊腸小道,還是布滿鮮花的陽光大道.我不管,我不管路上的荊棘也不顧前方的危險,系緊我的鞋帶上路.
⑺ 怎樣培養留守兒童生活衛生習慣講稿
習慣,可以說是一種行為習慣性的動作。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後天反復的個人實踐、旁人的督促、提醒才能形成。《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九條明確規定:「穿戴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漱口,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良好衛生習慣是人成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但有利於保持校園良好的衛生,而且還體現了小學生的文明氣質,影響著將來的整體素質。因此,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衛生習慣,顯得特別重要。
作為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強學習的同時把留守兒童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常抓不懈,為孩子的生活以及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就根據留守兒童的心理、生理及年齡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班集體,在良好的環境中養成好習慣
眾所周知,大部分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過多的呵護和關照,使得好多學生從來不做家務事,不知道怎樣搞衛生、怎樣保持清潔。而由爺爺奶奶照顧的留守兒童們習慣更是差。教師要培養留守兒童的衛生習慣,就得教會學生打掃衛生的方法和技巧,讓他們有所知而為知。我認為,學生不講衛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衛生意識。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學生德育的引航者,對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不容忽視。抓養成教育應從學生進校第一天抓起,把每學年的第一周定為養成教育宣傳周,引導學生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校風、校訓。並結合班級工作,制訂本班的班規和要求。組織學生聯系實際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總結。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紮下深根。但要注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寄希望於開學的第一周,要反復學習、加強、鞏固,強化監督落實機制,不斷地提醒、引導,多方影響,潛移默化,形成習慣,逐漸地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班主任還要利用晨會課、班隊課針對學生不講衛生情況及時教育學生,做到衛生時時講、天天講,讓學生了解自己壞習慣所帶來的問題,並通過人人爭當「環保班級小衛士」活動,及時表揚衛生習慣好的學生,通過樹立良好典型的方式來帶動全體學生。
二、制定製度,培養習慣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充分發揮小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小學生主體認識不一致,思想不重視,處於一種應付被動狀態,那麼教育培養就會事倍功半。讓學生堅持做一樣事,強迫和命令往往是不能長久。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明白要求他們這樣做的原因,等他們從心裡接受了這樣的事,他們才會願意並持續地做好它。
在全體師生中,樹立「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的新風尚。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學生德育的引航燈,對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不容忽視。對此,教師可以通過主題班隊活動,講解這方面的知識和要求,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壞習慣所帶來的不良問題和影響,滲透良好習慣的行為。在班隊會中,反復強調不要亂扔紙屑、不要隨地吐痰,要講衛生愛清潔,要保護環境的衛生,要學會整理好自己的課桌椅。可是,仍然有一些學生就是改不了。這是由於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嬌生慣養,什麼叫衛生,根本就不懂,從小總是什麼事情都是大人為他們做好,他們只知道享受。為此,經常不講衛生的同學,要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養。各班制定出衛生清潔制度、學生個人衛生制度和每天晨檢制度來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制度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
教育學生裝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四勤(勤洗手、勤洗臉、勤飲水、勤通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用流通渠道動水洗手。加強檢查,督促,每天衛生檢查員進行檢查登記周周有有評比。學生個人衛生里有一條:「勤洗手、剪手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雙手接觸到很多的東西,雙手和指甲或多或少佔上塵土或不幹凈的東西。如果學生玩耍了以後不洗手就拿食物吃,這時就容易把細菌和寄生蟲卵連同食物一起吃到肚子里去了。所以,小學生經常出現肚子痛,原因就是吃了受污染的東西引起腸胃炎或蛔蟲病。為此,教師要教育學生講衛生愛清潔、勤洗手、剪指甲十分重要。我們將通過檢查及經常性的衛生宣傳教育,強化了學生的衛生觀念和衛生意識,逐步培養學生自覺養成習慣。
三、樹立榜樣,帶動整體
榜樣是一把尺子,一盞明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孩子習慣的典範,對孩子有說服力、感染力。而小學生具有明顯的模仿性。凡是使他們感到有趣的事,嚮往的活動或是周圍人們贊許的行為及他們羨慕敬佩的人物,都易於引起他們的模仿和學習。教師為人師表,教師的形象及言談舉止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首先要做學生的表率。教師自己必須做一個講究衛生的人。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便是這個道理。為此,我進行了不少努力。首先是自己時時處處注意為人師表。班主任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每天走進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講台及講台周圍,沒有打開的窗戶及時打開,看到地上的碎粉筆紙屑就彎腰去撿。見同學的衣服不整齊就幫他整理好。久而久之,學生就模仿我的樣子去做了。我在教室里掛了好多張抹布,教育他們經常要把坐椅擦乾凈。於是,我總是在學生面前擦講桌,並收拾、擺放好講桌上的東西。同學們也要學著會整理好自己的課桌椅。不要的東西要及時丟到垃圾筒里去。小學生年齡小,正在學習階段,什麼東西都會向大人學,如果班主任是個講衛生、愛清潔的老師,那麼,他的學生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個人衛生方面一定會做得很好。
在孩子的勞動過程中,教師要給予指導,給予鼓勵,培養孩子的勞動技能是比較重要的。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哪怕這個進步是非常微小的,老師也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和幸福。教師要及時表揚在「愛勞動、講衛生」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為班級樹立可模仿、競爭的榜樣。我每月根據班級平時的檢查來評出本月「衛生之星」、「環保進步之星」等,肯定每個學生的努力。這樣學生便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優良的品德。
四、家校聯系,提高效果
在事實的面前,我們發現有許多的家長首先就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兒童每天在家中的時間較長,家長就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他們在看到家長的一些不良衛生習慣的時候,並不知道那是不好的,是不衛生的,他們也會照著做。這就需要學校與家庭間加強聯系,了解家長的衛生習慣,並向家長也灌輸不亂扔垃圾的具體要求,使學生在家中潛移默化得到熏陶,思想上自然形成垃圾不能亂扔的意識。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在短短幾天,幾個月中就能夠紮根的,需要長期努力堅持,不斷去完善去改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道德輿論的監督,才能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社會風氣。
行為習慣的養成除了我們學校這一陣地外,家庭,社會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我班上的劉小玲、喻科稅兩個留守孩子衛生習慣極差,自身不勤洗換,成天穿得臟兮兮的,還亂扔果皮廢紙等。為此,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倆玩。我多次在班上教育無果後,我通過打電話、家訪等渠道,使家長明了自己子女在他人與集體中的行為表現;同時也通過家庭來了解學生在校外的一些衛生習慣;並讓家長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要求,要求家長積極發揮家庭教育優勢,主動配合學校加強對其子女的教育;並督促檢查,認真作好孩子的衛生行為訓練,發揮家校教育並駕齊驅;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學校及家長的共同教育下,這兩個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每天到學校來都是穿得乾乾凈凈的了。同學們也願意和他們一起玩了。這兩個孩子臉上的笑容也多起來了。
俗話說:「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孩子們將受益終身。有人曾這樣比喻學校教育:學校就像一個工廠,培育出的思想好,習慣好,成績好的學生是正品;成績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績不好,思想不好的是偽劣產品。我相信,在我們龍崗一小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學生。
在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到,抓好留守兒童的養成教育,特別是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這是培養留守兒童優良品德的基礎,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從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格要求、嚴格檢查,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形成鞏固的發展良好的道德風尚。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還有很多的細節問題需要進一步地探索,我將不懈地努力下去。
總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非一日之功。我們只有把難的事情變得比較容易來做,大的事情從細小的方面來做,本著為孩子一生負責的火熱之心,對學生加強引導、嚴格訓練、注重內化,並常抓不懈,才能使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斷地走上新台階,成為走遍天下都讓人放心的好孩子。
⑻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家校合作教育家長發言稿
常見的形式有:
①開門見山提出本人要談的問題及對問題的看法,然後說明理由,最後照應開頭對全文做簡明的總結。
②直接寫出要講的問題或意見,可用序號1、2、3等表示,問題講完,即告結束,不寫開頭和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