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培訓文化的內涵
培訓文化是企業行為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是企業在培訓活動中逐步形成的關於培訓職能的共同價值觀、行為准則、基本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載體的總稱。
培訓文化的建立是多層次的,不是培訓部門能夠獨自完成的,它受到來自組織內部各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必然塗上特定行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色彩。培訓文化的建立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粗分為三個階段:萌芽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
(一)培訓文化在萌芽階段的基本特徵
在萌芽階段,培訓工作只是培訓實施者的職責;培訓被視為是浪費時間與金錢的活動;培訓的內容單調,多為知識和技術性內容;培訓形式古板,激發不起參與者的興趣;培訓工作沒有計劃性和制度性;培訓活動結束後便無人問津;培訓活動與商業目標沒有明確的關系;沒人過問員工對培訓的需求;培訓資源投入還沒有招聘新員工的投入高;企業更願意招聘合格的新員工;只有少數高層管理者才有接受培訓的機會;培訓管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責任;無人關心管理者以現有的素質是否能夠勝任目前工作並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培訓者僅扮演實施者的角色。
(二)企業文化在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徵
培訓成為人力資源與各業務部門的重要職責;培訓被視為勝任工作的重要途徑;培訓內容更加豐富,將知識、技能、心態結合在一起;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受訓者以更多的參與機會;培訓工作有計劃性,並強調培訓的系統性;重視培訓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有更多的培訓資源可以利用;配合人力資源規劃的需要;強調對培訓需求的確認;有明確的培訓管理職責和目標;多數人有機會參加在職或脫產培訓;培訓者既是組織戰略促進者,又是培訓實施者。
(三)培訓文化處於成熟階段的基本特徵
培訓工作者將培訓與組織目標、組織戰略相結合;培訓工作不再只是培訓工作者的職責,也成為部門業務經理的重要職責;培訓被視為組織發展與個人發展的有效途徑;培訓戰略得以體現並能夠不斷調整;受訓者在選擇培訓內容、形式、地點、時間等方面有很高的自由度;培訓計劃更加強調系統性和成長性;建立了完備的培訓信息系統並能有效運作;進一步強調對培訓需求的滿足和對培訓效果的跟蹤評估;員工可以得到培訓交流信息;培訓資源社會化;允許失敗並將其視為學習的過程;培訓結果成為組織評估個人發展的重要部分;通過培訓企業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培訓者只是戰略促進者的角色,實施者的職能由各部門獨立有效的執行。
從理論上講,培訓文化從萌芽階段進入發展階段有三個重要標志:企業是否真正擁有了對於現代培訓的了解與認識;企業是否真正擁有了自己行之有效的培訓計劃;企業是否真真正擁有了階梯化的、與需求很好匹配的培訓課程體系。我國大多企業對培訓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但還不是特別深刻,許多企業制定了自己的培訓計劃,但是很少真正的貫徹落實並最終實現培訓成果的轉化。因此,我國大多企業的培訓文化處於從萌芽過程向發展過程的過渡之中,企業培訓文化的建設工作亟待加強。
㈡ 培訓的方式分為哪幾種
培訓的方式分為五種,分別為:
一、理念培訓
理念培訓是使組織成員在思維方式和觀念上發生轉變,樹立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的新觀念和思維方式、培養從新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二、心態培訓
心態培訓應該作為培訓的中心和重心,卻最容易被忽略。心態培訓旨在建立個人或員工(或其他社會關系)的心態,從而為完成某項任務創造心理條件。
三、能力培訓
能力培訓是培訓的基礎,建立個人或員工(或其他社會關系)的能力基礎。應包含對完成任務的理解(內容掌握和控制)與支持(技術、管理、協調、輔助等)。
四、個人技能
個人技能培訓種類非常的繁多,包括英語培訓、貿易、小語種培訓、職業技能、資格認證、金融會計、建築、計算機、學歷學位、健康、文體藝術、出國留學、學生課外等。
五、企業培訓
企業培訓中分四類:公開課;企業內訓;企業咨詢;企業網路培訓。
(2)業務培訓什麼化擴展閱讀:
培訓的作用:
1、補償作用
企業培訓有支持經營機能的補償作用。企業內「文化」育成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由於不斷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長率,只有恰當的利用人力資源,才能取得更高的勞動生產率,而技能培訓對人力發展極為重要的。
2、保持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高素質的企業隊伍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因素。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提高員工的首創精神和創新能力。
3、提高生產力
員工通過有效的培訓,在生產商品或服務時,能減少所需工作時間,從而降低人力及推銷成本;減少材料的浪費和不良產品的產生,從而降低了供應成本;改進由企業將產品或服務輸送到用戶手中的方法,因而降低了服務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培訓
㈢ 什麼叫培訓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過程,它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先專進的管屬理理念相融合,轉變企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業務流程、傳統管理方式和組織方式,重新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過程。
㈣ 什麼是社會化培訓
社會化培訓是一直培訓形式,摒棄了傳統的培訓內容死板僵化,以社會的、公共的意識形態在再創造,滿足實踐需求,共享社會資源。
㈤ 什麼是業務學習,什麼是政治理論學習,兩者有什麼區別
為了加強幹部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提高全體幹部職工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造就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水平高、辦事能力強的國土資源管理幹部隊伍,更好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為民服務,特製定本學習制度。
(一)學習內容
1.政治學習: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中央、國務院、省、市、縣有關重要文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收看電化教育警示片等。
2.業務學習:主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及有關業務知識。
(二)學習要求
1.班子:政治理論中心組學習每年不少於兩次,並做好學習紀錄,全年班子成員每人兩次「中心組」學習發言,寫一篇理論文章或調研報告;
2.股室、事業單位:每月每人自學時間一天,並做好自習筆記;股室、事業單位每月集中學習一次,做好記錄,全年每人寫一篇理論文章或心得體會。
(三)檢查與考核
1.政治理論中心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由局黨組組織,由上級宣傳、組織、紀檢部門進行檢查考核。
2.個股室、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學習情況,由局黨組、黨支部進行檢查考核。 3.全體幹部職工的學習情況列入崗位責任制考核。
㈥ 培訓系統化是什麼意思
培訓系統化是將線下現場的培訓數據化的呈現在網路中,通過伺服器或區域網部署至本內地,組建企業容專屬企業培訓系統。
另知識管理也可轉為系統化,知識分為隱性和顯性知識,所謂隱性知識包括信仰、隱喻、直覺、思維模式、技巧、經驗等;而顯性知識則可以用規范化和系統化的語言進行傳播,又稱為可文本化的知識。
㈦ 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屬於什麼社會化
開始一項新的工作對新員工來說是充滿壓力的,新員工常發現自己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工作環境下與不熟悉的人一起工作。為了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取得成功,新員工必須學習新的工作方法、了解事實、做事的程序、公司對自己的期望以及公司的價值觀。新員工也可能還會因為過低地估計了新的工作責任所帶來的情緒影響和適應新環境的難度而感到吃驚。此外,新員工也許還需要放棄一些在以前的工作環境中幫助其取得成功的而並不適合新的工作環境的一些行事方法。盡管組織社會化很重要,但一些組織在介紹新員工和幫助新員工融入組織的工作卻做得很少,迫使新員工只好靠自己摸索。一些員工雖然通過這種自生自滅式的學習適應了新的環境,但他們在入職的早期有可能經歷焦慮和挫敗感。 企業管理顧問羅百輝認為,認識組織社會化的重要性並採取措施幫助新員工在組織中順利過渡是必要的。
㈧ 幹部教育培訓內容以什麼為重點,並注重業務知識
幹部教育培訓必須堅持以理想信念、黨性修養、政治理論、政策法規、道德品行教育培訓為重點,並注重業務知識、科學人文素養等方面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幹部素質和能力。
㈨ 什麼是制式化培訓,與非制式化培訓的利弊是什麼
制式化培訓是定時定期定量的培訓,即在固定的時間點或業務節奏點進行的一定時間段的培訓。制式化培訓的內容一般是固定的,變化較小,針對人群也相對固定,比如公司新員工培訓等。非制式化培訓則是無固定時間的培訓,一般根據公司發展或業務需求進行安排。制式化培訓應對的更多的是公司基礎的建設,非制式化培訓則應對公司發展的需求,當然,在真正的培訓體系及培訓過程中,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的,因此也無利弊之分。一個完善的培訓體系,必然包括了制式化培訓和非制式化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