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忠誠企業的培訓

忠誠企業的培訓

發布時間:2021-03-09 18:16:10

1. 企業培訓:有哪些因素影響員工的忠誠度

因素可參考如下:1.薪酬設計不合理,難以彰顯公平性。根據調查,薪酬不合理在員工版的離職因素中占相權當的比例,企業薪酬設計若缺乏公平性,不能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必然會導致部分員工怠工,發展下去的後果勢必是員工的流失。 2.缺乏完善的用人機制。引入中國培訓網的資料,用人機制不靈活,沒有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部分企業依然存在論資排輩的做法,或者是用人有內外之分,基於家族關系建立起來的內部信任,自然對沒有類似關系的員工產生不信任感,使之感覺到老闆處處設防,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能力,導致員工忠誠度降低。3.溝通渠道不暢通。企業和員工之間沒有建立一個流暢的信息平台,企業沒有讓員工感受到一個清晰的發展前景,沒有為員工制定個人培訓及發展規劃。員工不知道企業的經營狀況,更不知道每天自己為企業創造了多少利潤,對企業缺乏基本的信任感、歸屬感和成就感,造成員工忠誠度滑坡。

2. 如何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責任心

對於很多的企業的來說,其實都很看重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所以很多的老闆都會花費很多的精力去培養員工的忠誠度,這樣也可以給企業增添更多的利益。

無論是員工對於企業的看法,還是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我們都應該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這樣我們便可以了解清楚企業的需求,以及員工想要的福利待遇。也許我們都會有迷茫的時候,但是如果說我們能夠找到一個突破點,並且去打破規則,那麼我們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與毅力,這樣我們才能夠越來越好,希望大家都能夠引起重視。

3. 要想增加企業員工的忠誠度,應該給員工做哪些方面的培訓

任何一個企業,如果員工對自己要求不嚴,對企業忠誠度不高,自律性不強,就很難以做好員工,更難以跟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自律意識,增強員工行為規范和道德規范,培養團隊意識和敬業精神是一個企業絕不能忽視的大事。
員工忠誠度對企業的發展相當於大廈和基石的關系,企業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一、從源頭開始為提高員工忠誠度打好基礎
招聘是企業獲得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習慣性跳槽是員工缺乏穩定性和忠誠度的一種表現。
人力資源部們在用職位說明書找對人的同時還能防止不合適的員工進入企業才是真正的功夫。從新員工進入公司後的不同忠誠度表現來看,大多數企業在招聘時經常會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純粹以技能為導向而忽視了員工品德和個性的測試。按照「有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德才兼備是極品」來衡量,不小心可能讓「毒品」鑽了空子。因此,在決定是否錄用一個員工時,除了專業技能測試外,還應進行品德和個性的測試,不要因為時間緊,迫於用人部門的壓力而忽略。 「磨刀不誤砍柴工」,選對了人會給企業節受多管理成本,反之則會導致用人部門抱怨多、招聘主管壓力大,可能因一個職位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常年都在招聘而影響公司聲譽。
在員工入職前,人力資源部還應與應聘者保持坦誠溝通,因為很多時候應聘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是單向透明的,即企業對員工了解太多,而員工對企業的了解只是一種膚淺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決定錄用員工前要把企業的相關情況如實相告,並給應聘者一個再思考再選擇的過程,如果讓其盲目進入公司後才發現很多與他想像的不一樣時,會對其績效狀況和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
當然,在企業有空缺職位時,我們不要老認為外來和尚會念經,應把更多的機會提供給企業內有一定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強且有極佳可塑性的明星員工,這比外聘人員的風險小得多。
二、搞好入職培訓,上好員工「忠誠度」第一課
入職培訓對新員工的穩定性和忠誠度有著較大的影響。
新員工入職後往往能發現不為企業所重視的很多問題,當他們發現一些負面現象或收到一些不良信息時,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會導致員工對公司的片面認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新員工培訓部門就承擔起了關鍵的「加工磨合」作用:將公司文化、行業特點、運營模式、管理特色等內容充分介紹給新員工,以引導員工的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和行為方式早日融入到公司里來。通過磨合,讓員工知道每個企業都不一樣,各有長短,盡快適應才是最重要的,縮短其期望值與企業現實的差距,順利度過試用期,為早日變成真正業務能手高手打好基矗
同時,忠誠度不僅是公司對員工的要求,更要在入職培訓時讓員工認識到個人對企業的高忠誠度將對員工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及培植高質量的人脈資源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把員工忠誠度的被動培養變成員工自覺注重忠誠度的提高才是上上策。
三、加強員工日常績效輔導
工作績效對員工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工作績效太容易完成,會被看成沒有挑戰性,實質上就是沒有激勵性。對這類員工應有意讓能者多勞,體現其價值,有挑戰性的目標和任務更適合他們;工作績效很難達成,員工壓力太大,對其穩定性也沒有好處。試想如果一個員工老是完不成任務,績效考評老是墊底,他還有激情或鬥志嗎?這就需要其部門主管進行日常績效輔導。
績效輔導是企業、部門和員工多贏的做法,作為直線主管通過績效輔導能及時發現員工行為離目標的差距,有利於整個團隊績效的提高,避免公司因員工「交學費」導致的損失,同時還能使員工有一種團隊歸屬感,為其心理上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反之會讓員工有自生自滅的感覺。不要等到員工給公司帶來較大損失或紛紛遞交辭職報告時才去想辦法。
四、克服家族制治理模式,不要把員工當外人
即使很多企業老總不願承認自己的企業是家族制,但其企業的每一個制度每一種行為來看都有著明顯的家族制痕跡。很多員工對家族制企業的管理心存抱怨,具相關調查表明,從第一天進入公司起,90%以上的員工就在開始物色下一份工作。
家族制企業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是「家天下」的理念在作怪。其理由是:企業是我們家的,不允許別人管我們的家務事,把員工看成外人;對外來員工沒有真正信任感,四處提防,對日常工作授責不授權,只有處罰沒有獎勵,把員工看成做事的工具;老闆個人有太大的行為偏好,認為江山是我打的,什麼該做怎麼做不用你來教,導致員工「報國無門」,才華無處施展。
家族管理模式的企業不單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合理用人、科學決策、提升業績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尤其在摧毀員工忠誠度方面威力特大。所以企業應注重自身治理模式的改革。
五、做到制度規范化,加強游戲規則的透明
企業規范和制度一定要透明化,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制度的制定應讓員工或員工代表參與,如有條件最好能讓工會參與。員工參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員工自我引導和自我教育的過程,這樣既能加強認同感,又能為制度得到真正的執行打好基矗從《勞動法》角度來衡量也才具有合法性。
企業制度切忌閉門造車,更忌雙重標准。據筆者了解,在薪酬福利、獎懲制度等方面有的企業甚至愚蠢到了讓人可笑的程度:本地工工價高於外來工;養老保險只交本地人;同樣是家有喪事,有的員工有數百元補貼,有的員工非要自己去爭吵才有結果;一樣的行為有的人是違規的,會受到處罰,而有些人怎麼做也是合法的,等等。這就是明顯的雙重標准,對企業的破壞作用不亞於經營中的各種風險。
六、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
薪酬福利一直是企業用於激勵員工和吸引外部員工加盟的有效杠桿。
一種通常的行為是:某某員工的工資與同行業同職位比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可還是為工資與人力資源部爭吵不休,常常以離職為要挾。後來通過調查得知,他認為在公司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也就是通常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薪酬缺少內部公平性。
還有一種人,工資每年一個大級往上調,可結果還是離開了公司。這種情況既不缺少內部公平性,也不缺少外部的競爭性,很讓人費解。其實這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看很正常。在營銷學里通常講到任何人都有一個心理舒適區,低於舒適區或高於舒適區30%,都會給人帶來不安,他必須採取適當的行為來調節。特別是薪酬問題更是如此:低於個人最低期望值30%,除了非常特殊情況外,99%的員工會選擇離職,以找到新的工作來達到心理平衡;高於最高期望值的30%,員工通常又會面臨以下幾種壓力。
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高薪就要有高的績效,高薪意味著更多的付出,但是我已盡力了,怎麼辦?其承受著來自公司上級、同事、下級和自己諸多的壓力。
2、慾望膨脹的壓力。由於市場薪資信息相對於大部分員工來說是不對稱的,由此導致了一些員工的想法:認為自己的薪資行情看漲,從「經濟人」概念推斷出公司給我的薪水還沒有給夠,市場行情可能會更高,既然還有上升空間,那就跳槽吧。
3、另外一種想法是,我沒有付出就能得到超高的回報,我再努力點,公司應該給我更多的報酬。事實上,他再怎麼努力,工資也沒有上漲的空間了,於是對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失去了信心。
由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作為公司的薪酬政策制定者在薪酬設計時,除了要考慮劃分適當職級范圍、設置合理的薪酬幅寬及掌握好不同職位薪酬的適當重疊度外,還要巧妙運用「30%舒適區」來激勵和留住骨幹員工,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七、以事業留人,適時導入股權激勵
業界通常有這樣一種說法:金錢留住三流的人才,感情留住二流的人才,事業才能留住一流的人才。其實以上三種說法分別反映的是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應採取的不同激勵策略。即企業初創期,採取以結果為導向的薪酬策略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要;企業深度發展期應採取人性化為主的管理策略,同時輔之以行為為導向的薪酬策略;企業穩定期或產業突破期,則應採取長期激勵的留人策略。
隨著企業的發展及勞動者在收益分配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薪酬研究領域出現了利益分享工資理論、人力資本工資理論、搏弈工資論和知識資本工資論等付薪理念。從實踐來看,利益分享工資理論更符合我國企業在成熟期的需要,特別在避免薪酬無序競爭帶來企業骨幹流失問題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期激勵源於利益分享工資理論,而股權激勵是長期激勵的一種方式。股權激勵可分為現股激勵、期股激勵、期權激勵三種類型。傳統薪酬是指員工短期付出或努力的應得報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效益與員工沒有很直接的聯系,由此衍生出了員工工資只與個人職位價值、能力和短期績效有關,與公司銷售、利潤無關的付薪理念。股權激勵是把眼光放在長期決策和長期效益上,是把骨幹層員工利益與股東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激勵方式,其作用不但要讓員工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更要讓公司的事業成為員工真正的事業。
八、打造誠信的企業文化
我們很多企業一談到誠信,只講員工對公司的忠誠,企業根本不反省自己對員工對其他合作夥伴是否誠信,是否有忠誠度。其實誠信是一種平等的互利雙贏模式。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是員工應盡的義務,而企業言而有信、坦誠對待員工也是責無旁貸。這就需要打造一種誠信的企業文化,把忠誠度或誠信當成企業、員工個人的立身之本,從日常一言一行做起,充分體現誠信的文化內涵。試想,員工面試時約定工資為1500元,在發放時只發1100元;按公司明文規定的業務提成辦法可以提傭金15萬元,在兌現時只發了8萬元,這樣會換來員工對你的忠誠嗎?還有一種企業,放任甚至鼓勵員工對客戶能蒙就蒙,能騙就騙,用這種方式訓練出來的員工對公司有忠誠度嗎?所以,誠信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導向,不但要對員工進行引導,企業更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九、堅持離職挽留和離職面談
員工最傷心的是在企業幹了若干年後提出離職時居然沒有人表示挽留。
其實員工有時提出辭呈並非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有的可能是想證明公司對其認可度的一種試探,只要稍加挽留就能留祝無論是員工真要離職還是出於別的原因,在員工離職程序里都不能忽略「員工挽留談話」和「離職談話」的作用。員工挽留談話屬於員工關心的范疇,對體現企業誠意、解決員工抱怨有較大的幫助。而通過離職談話,公司才能真正聽到員工的心聲,讓管理者看到公司的真實面目。負責離職面談的人員一定要做好談話記錄,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總結整理,甚至可以通過排序、線性分析、回歸分析等工具分析出公司影響員工穩定性和忠誠度的主要因素、預測公司未來階段人員流動趨勢,以利採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率和提高員工忠誠度。

4. 如何做好員工忠誠度培訓

員工忠誠度僅僅靠培訓應該不夠吧?員工為什麼要對公司忠誠?我想一方面確實是需要員工內有忠誠之心,另一容方面公司也有讓員工感到有值得忠誠的地方吧!員工培訓只是從員工角度做努力,如果公司自身不提升吸引力(或叫凝聚力)恐怕但靠培訓是不夠的。

5. 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如何培養

在當前一些國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員工對企業忠誠度不高的現象,較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生存發展。

因此,員工職業化素養提升專家陳馨嫻老師(更多資料請網路「陳馨嫻」)認為,大力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企業凝聚力,是企業持續發展而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

強化企業文化建設
所謂企業文化,是指組織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所形成的為組織多數成員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而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通過各種方法和機制,整合企業現有資源,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有利於企業發展、增進員工忠誠感的主導價值觀

建立公平競爭機制
公平競爭機制主要體現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力使用與管理方面。為了使企業員工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使他們不斷的自我學習、自我提高。企業在擇人、用人方面應充分挖掘內部人員的潛力。而且,內部選拔有助於對參與競爭者進行全面的了解,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節約人員招聘成本等好處。另一方面,要防止「拉關系、走後門」等不良現象。在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公平競爭的原則,使每一位員工都有晉升的機會,以促進企業內部人員的合理流動。

建立平等對待機制
公平對待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員工認為是否公平由主觀判斷形成的,這要受其自身價值觀影響,往往高估自己的貢獻,看底別人的付出,即使客觀上公平,也會認為不公平。一旦他們認為不公,就會產生消極抵抗心理,改變對企業的看法,從而不利於企業內部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因此,必須培養員工對公平的*,通過相應的措施來完成。

健全的激勵機制
增進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感,目的是要在企業內形成一種凝聚力,留住企業真正需要的、符合企業價值觀和發展的人才,提高他們對企業的貢獻精神。因此,必須健全激勵機制,激勵的目的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是個人潛力發揮最大化。

陳馨嫻老師強調,樹立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感應以企業文化為中心,公平競爭、平等對待、激勵機制為手段,使之貫穿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而形成企業獨特的人才管理機制,避免人才流失,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6. 員工忠誠度的培訓課程示例

忠誠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單向的付出。員工的忠誠不是愚忠,不是簡單地為企業效命,而是要首先忠誠於自己的職責和事業,把自己的職責、事業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忠誠固然可貴,但不等於有了忠誠就有了一切,真正的忠誠是有能力的忠誠,是為了自己的忠誠而努力提高自己。
忠誠度是世界500強企業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重要標准。
沒有舞台,善舞何用,不要成為上司不放心的「能幹人」,沒有忠誠文化,何談忠誠行為,信任重於財富。值得所有公務員和公司職員參悟的經典理念。
主講老師:陳馨賢
課程時間:1-2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基層員工
培訓方式:講師講授、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學員討論、現場演練等使培訓效果達到最好!
員工是企業的基本成分,他們的熱情代表企業的士氣,他們的工作自覺性於潛移默化中體現企業的實力。員工忠誠將大大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使員工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引言:市場經濟的本質呼喚員工的敬業與忠誠變員工奉獻為員工忠誠員工忠誠度的合理定義
第一章:員工職業化的本質—敬業與忠誠
一.員工職業化素質的冰山模型
1.冰山模型
2.向軍人學習職業化
西點軍校的故事,敬業與忠誠使人成為將軍或企業家
西點對學生的嚴要求有哪些
案例分析
二.企業喜歡什麼樣的職業人士
1.做客人才欄目的啟示:各大公司選才的相似之處
案例分析
2.人才的真義
人才評價標准:一是能力,二是職業化理念
人才坐標系:人才,人財,人材,人裁
四類人CAI的待遇
小組討論:結合你目前的狀況,你認為應該在哪些方面改進
三.敬業忠誠使員工建功立業
1.什麼是職場命運?
案例:一位青年員工給張教授的求教信
2.名言:一盎司的忠誠抵得上一磅重的聰明
調查顯示:中國員工高度敬業的只有8%敬業忠誠是每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案例分析
3.敬業忠誠的實質—投入並快樂在工作
敬業忠誠的最大受益人—自己
我們被利用了嗎?
如何理解被剝削?
樂在工作,成就事業案例分析
4.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案例分析
第二章:員工如何忠誠地做人與做事
一.如何忠誠地做人
1.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案例分析責任感不強的典型行為有那些
工作不要60分,工作沒有100分
2.做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人
西點精神:鮮血凝成的信賴與合作
案例分析
中國人不善合作的原因分析
出路與對策--鏡子哲學
寓言分析
3.做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人
案例:名人的學習速度
4.做一個了解組織與他人需要的人
寓言故事:原來如此
5.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
寓言故事:後生可畏
二.如何忠誠地做事
1.工作目標導向,認真負責目的意識和問題意識
案例:妻子拉床單
加強目的意識和問題意識五步法
2.擔當更多責任
案例:購買土豆的故事
討論:
3.注重自我激勵與潛能開發
認清人性的弱點
潛能開發模型
自我潛能開發的四個方面
案例分析
三.高忠誠度員工的行為表現
1.吃苦耐勞精神
案例:紅旗轎車是如何生產的?
2.工作精益求精案例:原子彈的機械加工
3.全面質量意識案例:海爾張瑞敏
4.全面安全意識案例:珍愛生命
5.尊重現場管理案例:「6S」
6.提高工作效率案例:特製冰箱
7.注重技術革新案例分析
8.保守企業機密
9.不搞同業競爭,遵守市場規則與職業道德
第三章:加強人本管理,增強員工忠誠度
引言:什麼是人本管理
一.強化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行願景
引導案例:石匠砌牆與教堂
如何進行願景引導
二.內部崗位公開選拔、競聘上崗
案例:女士的成長
三.建立公平的績效考評與新酬管理機制
案例:某集團的成功改革
四.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企業培訓體系的意義
案例:某集團的成功改革(續)
五.健全的「忠誠度」激勵機制
1.要在企業內加強對員工忠誠度提升的培訓
2.要在企業內大力地展開關於「員工忠誠度」的宣傳
3.要注意樹立「忠誠員工的榜樣」
案例:李素麗
4.要在用人的機制上獎勵「忠誠標兵」
案例:
結束語:員工忠誠度創造輝煌?
六.責任勝於能力
案例分析:

7. 如何做一名忠誠於企業的員工

  1. 對企業忠誠,首要的是遵守企業的一切規章制度,這是我們每一員工應盡的義務,應把它作為我們工作的行為准則。比如就我們貨站分公司而言,對於安全方面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如果有一個員工在某個環節上沒有遵守安全制度,很可能不僅自己本身會遭受身體方面的損害也會使公司蒙受一定的損失,這時候又怎麼能說是對企業忠誠呢,所以對企業忠誠應該從最基本的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做起。

  2. 其次是要忠誠於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尊重自己的崗位的職責,對自己崗位勤奮有加。很多時候,一些員工會為自己的消極怠工應付工作找各種理由,如果那樣沒有「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就很難干好本職工作了。所以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學會擺正心態,愛崗敬業。既然選擇了這個企業,就應該好好對待自己的工作,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也是員工自身素質的體現,當然也是對企業忠誠的體現。

  3. 第三,將企業長遠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融於企業中,多多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這就要求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先考慮到企業的長遠利益,畢竟企業利益就是我們員工大家的利益,維護企業利益就是維護大家的利益。只有企業發展壯大了,我們員工的工作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得到改善,所以作為員工我們應該做到不僅能與企業「同享福」也可以與企業「共患難」。

  4. 第四,就是要樂於為企業奉獻和付出,大家都知道付出才有回報的道理,但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會出現自己的付出暫時得不到回報的情況,就好象這次金融危機,既影響公司的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的個人利益,在這個時候某些員工可能會因為自我價值實現不了或者個人利益受到影響而出現比較消極的心態,不再一心一意地為企業付出,覺得自己做了也是白做。但是我們更應該把眼光放得遠一點,首先應該明白回報是建立在整個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付出下的,它有時會受一些不可避免的外部因素的影響,短期之內看不到回報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也要明白每個員工的價值是建立在企業價值之上的,脫離了企業,自我價值的體現便成為空談,同時,員工實現自我價值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們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拉動的關系。作為一名普通員工,我們應該做的是:以敬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崗位,付出你應該付出的,給予你能夠給予的,那麼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8. 企業為什麼要做自我認知和忠誠企業的培訓

簡單一點說,就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
專業一點來說,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回要面對很多來自內部與外部答的問題與矛盾,那麼作為企業負責人是「有病治病」呢,還是「各管各的」?
企業通過培訓,是為了灌輸給員工先進的理念和知識,統一觀念,從而從整體上解決公司內部及公司外部,還有上下游環節之間的協同與執行力。
簡單一點說,就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
專業一點來說,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面對很多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問題與矛盾,那麼作為企業負責人是「有病治病」呢,還是「各管各的」?
企業通過培訓,是為了灌輸給員工先進的理念和知識,統一觀念,從而從整體上解決公司內部及公司外部,還有上下游環節之間的協同與執行力。

9. 如何培訓員工的忠誠度

一、把好招聘關,從源頭開始為提高員工忠誠度打好基礎。

總部設在寧波世貿大廈的一家大型外企老總曾在他辦公室里對筆者感嘆道:「跳槽與人的個性有關,習慣性跳槽的員工我們不敢要。」其言語中無不透露出對缺乏穩定性和忠誠度員工的反感和恐懼。可以肯定地說,習慣性跳槽是員工缺乏穩定性和忠誠度的一種表現。

招聘是企業獲得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人力資源部們在用職位說明書找對人的同時還能防止不合適的員工進入企業才是真正的功夫。從新員工進入公司後的不同忠誠度表現來看,大多數企業在招聘時經常會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純粹以技能為導向而忽視了員工品德和個性的測試。按照「有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德才兼備是極品」來衡量,不小心可能讓「毒品」鑽了空子。因此,我們在決定是否錄用一個員工時,除了專業技能測試外,還應進行品德和個性的測試,不要因為時間緊,迫於用人部門的壓力而忽略。「磨刀不誤砍柴工」,選對了人會給企業節省很多管理成本,反之則會導致用人部門抱怨多、招聘主管壓力大,可能因一個職位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常年都在招聘而影響公司聲譽。

品德、個性測試方法通常有:

(一)、結構化面試:將有針對性檢測員工忠誠度、個性方面的問題歸納為若干條,可以製成問卷讓應聘者填寫,也可以由主考官提問讓應聘者回答。該測評工具因每個公司性質、行業、規模而異,但至少應包括以下帶共性的問題:離職原因,對原來公司的評價,對工作環境、工作機會及報酬福利的體會,什麼是最好的工作、什麼是最好的同事(請他說明),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什麼等等。

(二)、關鍵事例評價:針對員工忠誠度問題出現過的一些例子(可以是自己企業的也可以是其他企業發生過的),讓員工發表個人看法,言為心聲,可以從其只言片語中發現其心理軌跡。

(三)、心理測量:是由心理學從業者根據人的個體差異原理研製出的專業測量工具,可對人的職業能力、職業傾向、人格品質和個性特徵等指標進行客觀評價,並有較好的診斷性和預見性。心理測量在國外被廣泛用於公務員選拔、企業人員招聘、人員測評、高管錄用等工作之中。心理測量的不足是較為費時且花費較高,不太適合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普工招聘,但是用於選拔高管和關鍵崗位人才時可以避免給企業帶來震盪性的風險,性價比較為合算。目前國內一些人才測評專業網站也開始出現,給企業人才測評帶來了較多的選擇。

(四)、背景調查:這是對員工忠誠度發現或了解必不可少而且相當有效的一個工具。美國「9.11」事件後,西方國家在加大SA8000(社會責任標准)體系實施力度的同時,也對供應商提出了對員工實行背景調查的要求。我們在招聘員工時,運用背景調查能有效的發現員工的品德情況,當然要注意控制好影響背景調查可靠性的相關因素,以達到較高的效度和信度。

在員工入職前,人力資源部還應與應聘者保持坦誠溝通,因為很多時候應聘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是單向透明的,即企業對員工了解太多,而員工對企業的了解只是一種膚淺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決定錄用員工前要把企業的相關情況如實相告,並給應聘者一個再思考再選擇的過程,如果讓其盲目進入公司後才發現很多與他想像的不一樣時,會對其績效狀況和穩定性產生不良影響。

當然,在企業有空缺職位時,我們不要老認為外來和尚會念經,應把更多的機會提供給企業內有一定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強且有極佳可塑性的明星員工,這比外聘人員的風險小得多。

二、搞好入職培訓,上好員工「忠誠度」第一課。

入職培訓對新員工的穩定性和忠誠度有著較大的影響。

新員工入職後往往能發現不為企業所重視的很多問題,當他們發現一些負面現象或收到一些不良信息時,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會導致員工對公司的片面認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新員工培訓部門就承擔起了關鍵的「加工磨合」作用:將公司文化(價值導向)、行業特點、運營模式、管理特色等內容充分介紹給新員工,以引導員工的思維模式、心智模式和行為方式早日融入到公司里來。通過磨合,讓員工知道每個企業都不一樣,各有長短,盡快適應才是最重要的,縮短其期望值與企業現實的差距,順利度過試用期,為早日變成真正業務能手高手打好基礎。

同時,忠誠度不僅是公司對員工的要求,更要在入職培訓時讓員工認識到個人對企業的高忠誠度將對員工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及培植高質量的人脈資源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把員工忠誠度的被動培養變成員工自覺注重忠誠度的提高才是上上策。

三、加強員工日常績效輔導,提供必須的社會支持系統。

工作績效對員工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工作績效太容易完成,會被看成沒有挑戰性,實質上就是沒有激勵性。對這類員工應有意讓能者多勞,體現其價值,有挑戰性的目標和任務更適合他們;工作績效很難達成,員工壓力太大,對其穩定性也沒有好處。試想如果一個員工老是完不成任務,績效考評老是墊底,他還有激情或鬥志嗎?這就需要其部門主管進行日常績效輔導。

績效輔導是企業、部門和員工多贏的做法,作為直線主管通過績效輔導能及時發現員工行為離目標的差距,有利於整個團隊績效的提高,避免公司因員工「交學費」導致的損失,同時還能使員工有一種團隊歸屬感,為其心理上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反之會讓員工有自生自滅的感覺。不要等到員工給公司帶來較大損失或紛紛遞交辭職報告時才去想辦法。

四、克服家族制治理模式,不要把員工當外人。

即使很多企業老總不願承認自己的企業是家族制,但其企業的每一個制度每一種行為來看都有著明顯的家族制痕跡。很多員工對家族制企業的管理心存抱怨,具相關調查表明,從第一天進入公司起,90%以上的員工就在開始物色下一份工作。

家族制企業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是「家天下」的理念在作怪。其理由是:企業是我們家的,不允許別人管我們的家務事,把員工看成外人;對外來員工沒有真正信任感,四處提防,對日常工作授責不授權,只有處罰沒有獎勵,把員工看成做事的工具;老闆個人有太大的行為偏好,認為江山是我打的,什麼該做怎麼做不用你來教,導致員工「報國無門」,才華無處施展……

家族管理模式的企業不單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合理用人、科學決策、提升業績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尤其在摧毀員工忠誠度方面威力特大。所以企業應注重自身治理模式的改革。

五、做到制度規范化,加強游戲規則的透明度。

企業規范和制度一定要透明化,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制度的制定應讓員工或員工代表參與,如有條件最好能讓工會參與。員工參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員工自我引導和自我教育的過程,這樣既能加強認同感,又能為制度得到真正的執行打好基礎。從《勞動法》角度來衡量也才具有合法性。

企業制度切忌閉門造車,更忌雙重標准。據筆者了解,在薪酬福利、獎懲制度等方面有的企業甚至愚蠢到了讓人可笑的程度:本地工工價高於外來工;養老保險只交本地人;同樣是家有喪事,有的員工有數百元補貼,有的員工非要自己去爭吵才有結果;一樣的行為有的人是違規的,會受到處罰,而有些人怎麼做也是合法的,等等。這就是明顯的雙重標准,對企業的破壞作用不亞於經營中的各種風險。

六、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

薪酬福利一直是企業用於激勵員工和吸引外部員工加盟的有效杠桿。

一種通常的行為是:某某員工的工資與同行業同職位比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可還是為工資與人力資源部爭吵不休,常常以離職為要挾。後來通過調查得知,他認為在公司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也就是通常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薪酬缺少內部公平性。

還有一種人,工資每年一個大級往上調,可結果還是離開了公司。這種情況既不缺少內部公平性,也不缺少外部的競爭性,很讓人費解。其實這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看很正常。在營銷學里通常講到任何人都有一個心理舒適區,低於舒適區或高於舒適區30%,都會給人帶來不安,他必須採取適當的行為來調節。特別是薪酬問題更是如此:低於個人最低期望值30%,除了非常特殊情況外,99%的員工會選擇離職,以找到新的工作來達到心理平衡;高於最高期望值的30%,員工通常又會面臨以下幾種壓力。

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高薪就要有高的績效,高薪意味著更多的付出,但是我已盡力了,怎麼辦?其承受著來自公司上級、同事、下級和自己諸多的壓力。

2、慾望膨脹的壓力。由於市場薪資信息相對於大部分員工來說是不對稱的,由此導致了一些員工的想法:認為自己的薪資行情看漲,從「經濟人」概念推斷出公司給我的薪水還沒有給夠,市場行情可能會更高,既然還有上升空間,那就跳槽吧。

3、另外一種想法是,我沒有付出就能得到超高的回報,我再努力點,公司應該給我更多的報酬。事實上,他再怎麼努力,工資也沒有上漲的空間了,於是對自己在公司的發展失去了信心。

由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作為公司的薪酬政策制定者在薪酬設計時,除了要考慮劃分適當職級范圍、設置合理的薪酬幅寬及掌握好不同職位薪酬的適當重疊度外,還要巧妙運用「30%舒適區」來激勵和留住骨幹員工,提高員工的忠誠度。

七、以事業留人,適時導入股權激勵。

業界通常有這樣一種說法:金錢留住三流的人才,感情留住二流的人才,事業才能留住一流的人才。其實以上三種說法分別反映的是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應採取的不同激勵策略。即企業初創期,採取以結果為導向的薪酬策略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要;企業深度發展期應採取人性化為主的管理策略,同時輔之以行為為導向的薪酬策略;企業穩定期或產業突破期,則應採取長期激勵的留人策略。

隨著企業的發展及勞動者在收益分配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薪酬研究領域出現了利益分享工資理論、人力資本工資理論、搏弈工資論和知識資本工資論等付薪理念。從實踐來看,利益分享工資理論更符合我國企業在成熟期的需要,特別在避免薪酬無序競爭帶來企業骨幹流失問題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期激勵源於利益分享工資理論,而股權激勵是長期激勵的一種方式。股權激勵可分為現股激勵、期股激勵、期權激勵三種類型。傳統薪酬是指員工短期付出或努力的應得報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效益與員工沒有很直接的聯系,由此衍生出了員工工資只與個人職位價值、能力和短期績效有關,與公司銷售、利潤無關的付薪理念。股權激勵是把眼光放在長期決策和長期效益上,是把骨幹層員工利益與股東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激勵方式,其作用不但要讓員工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更要讓公司的事業成為員工真正的事業。

附:不同激勵方式對員工激勵程度示意圖

八、打造誠信的企業文化。

我們很多企業一談到誠信,只講員工對公司的忠誠,企業根本不反省自己對員工對其他合作夥伴是否誠信,是否有忠誠度。其實誠信是一種平等的互利雙贏模式。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是員工應盡的義務,而企業言而有信、坦誠對待員工也是責無旁貸。這就需要打造一種誠信的企業文化,把忠誠度或誠信當成企業、員工個人的立身之本,從日常一言一行做起,充分體現誠信的文化內涵。試想,員工面試時約定工資為1500元,在發放時只發1100元;按公司明文規定的業務提成辦法可以提傭金15萬元,在兌現時只發了8萬元,這樣會換來員工對你的忠誠嗎?還有一種企業,放任甚至鼓勵員工對客戶能蒙就蒙,能騙就騙,用這種方式訓練出來的員工對公司有忠誠度嗎?所以,誠信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導向,不但要對員工進行引導,企業更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九、堅持離職挽留和離職面談。

員工最傷心的是在企業幹了若干年後提出離職時居然沒有人表示挽留。

其實員工有時提出辭呈並非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有的可能是想證明公司對其認可度的一種試探,只要稍加挽留就能留住。無論是員工真要離職還是出於別的原因,在員工離職程序里都不能忽略「員工挽留談話」和「離職談話」的作用。員工挽留談話屬於員工關心的范疇,對體現企業誠意、解決員工抱怨有較大的幫助。而通過離職談話,公司才能真正聽到員工的心聲,讓管理者看到公司的真實面目。負責離職面談的人員一定要做好談話記錄,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總結整理,甚至可以通過排序、線性分析、回歸分析等工具分析出公司影響員工穩定性和忠誠度的主要因素、預測公司未來階段人員流動趨勢,以利採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率和提高員工忠誠度。

另外,有前景的產業、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幸福的家庭生活以及有興趣的工作對員工忠誠度提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10. 有員工忠誠度培訓資料嗎

員工管理,其實並不難:
一個2.4億人的部落,可以不理解他們,卻不可以視而不見。可以不欣賞他們,卻不可以迴避。他們是「草莓族」、「我字當頭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可以指責他們,但不能對他們視而不見!他們將是你明天的麵包、工作、職位的買單者和簽字者,是老闆和管理者們命運的決定者!
很多企業管理者抱怨:「真搞不懂80後的員工怎麼回事?我們對他們已經夠忍讓的了!對他們好也不是,壞也不是!他們要求一籮筐,但做起事來卻懶懶散散。到底要我們怎麼做,他們才滿意?」而80後員工則抱怨:「為什麼領導就是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的能力比誰差啊?天天叫我干這干那,幹完還不滿意,這簡直把我當活驢使嗎?」
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去規范、約束和改造他們,難!因此,我們一要,尊重他們,下班後他們干什麼,沒必要干涉:二要,建立企業經理人制度和職業道德規范,而絕對不要用拔高的理念去約束他們。最近出現針對經理們管理80後的培訓班。盡管培訓內容並非那樣有針對性,卻吸引了為數不少管理者。
對待員工的「三個轉變」
萬科有高層曾感嘆:「遇到80後,我十幾年的管理經驗要清零了!」有些企業管理者開始患上80後管理恐懼症。因此,為適應80後員工的個性化發展需要,企業CEO及管理層必須順勢轉變管理理念和認知方向。否則,就會成為管理障礙。當越來越多伴著物質充裕和互聯網成長起來的80後進入職場,面對這樣一個與過去迥然不同的群體,作為管理者的「80前」們該如何行動呢?是繼續固執己見,讓這些小年輕們去適應自己,以捍衛得之不易的權威,還是敞開胸懷,忘記過去的一切,試著去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在新的(可能是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一、魅力提前、命令退後
80後員工對糧票和自然災害沒什麼概念,對動盪的認識僅停留於想像,他們聞不到芫荽散發的脈脈香氣,取而代之的是汽車尾氣,但他們有供自己任意馳騁的網路原野。他們既擁有巨大的消費能力和慾望,又具備如同美國西進運動中依靠個人奮斗取得成功的創業精神,接受比前輩們更為良好的教育。
他們反感訓斥、推卸責任、玩弄權謀的管理者,他們需要尊重、關懷和真誠。對80後員工要更多地採取激勵、領導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傳統的硬性管理,管理者也要努力成為一個具有號召力的領導者。因此,管理者需要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和領導形象,強化領導方式的人性化與科學化,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魅力型的管理者。
二、平等提前、等級退後
他們寧願失業,也不願容忍自己的價值被忽略,80後員工有很強的自尊心,而且一碰就可能導致彼此關系僵化甚至離職。因此,管理者應樹立起平等心態,改變高高在上的命令式。可以採用商量方式去解決問題和布置任務。如聯想集團推行「稱謂無總」,規定名字為三個字則叫後兩個字,名字為兩個字則直呼其名,否則就罰款50~100元。聯想推行這種親情文化,就是要打破上下級的等級味道,營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寬松、包容、民主的企業文化氛圍。這取決於企業老闆在觀念和行為上能不能真正作出改變。
三、理解萬歲、拋開成見
80後既是未來的主流消費者,又是員工,理解他們,是通往未來的唯一道路。80後,由於是獨生子女多,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呵護,生活在一個完全自由自在的天地。一旦走入職場,一切都必須以業績來論,單位領導也往往不會從體貼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你的業績。由於公司不能帶給他們家庭所給他們的關注,這讓80後們感到被忽視、不被尊重,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標准使80後們產生了強烈的心理落差。最後覺得自我價值不能實現,從而造成了他們很實際的情感飢渴。
管理者對80後員工已有很多成見。如:不能吃苦、眼高手低、合作性差等。而80後員工則埋怨:「為什麼沒遇到能懂我的上司?」面對80後員工,我們不要首先就把他們標簽化。其實,80後員工希望得到尊重和肯定,獲得價值認同感。管理者需要拋開成見與認知誤區,用心去讀懂80後員工的真正需求。
管理要訣「十化」
一、 企業文化要人性化
面對80後員工,中國企業需要反思傳統的企業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業文化:
一是,信任文化:企業間各種關系應以相互信任為核心,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二是,快樂文化:80後員工的職場觀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三是,開放文化:企業對內應建立開放、民主的管理平台,把問題放到桌面上交流。
四是,平等文化:80後員工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歡彼此平等與尊重。
五是,獨立文化:80後員工說:「工作時全身心投入,回家後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業需要改變上下班不分的習慣性思維,給他們以獨立的空間。這有利於幫助80後員工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矛盾。
二、企業培訓要得體化
80後員工認為,員工與企業之間是純粹的僱傭關系。因此,企業對他們的培訓不僅僅是技能,更重要的培訓內容是責任心、忠誠度、職業操守及企業文化引導等。奧克斯空調營銷總經理鄭宏偉接受采訪時說:「2007年我們提出了3380人才戰略工程,即在三年內培養380名中高層幹部。培訓流程是,先去市場、召回、培訓、考評,再放入市場、再召回、再培訓、再考評,最後進行深層次的實戰案例培訓,培訓老師都是我們各領域的優秀代表。一年以後,選擇優秀的進入我們的人才儲備庫,再進行過程監控與管理,三年內我們的中層和基層管理隊伍將呈現年輕化,80後逐漸接棒。」但切忌洗腦型培訓,因為80後員工對此很反感:「都是聰明人,忽悠我會不知道?」
三、應對跳槽要職業化
80後員工跳槽相對比較頻繁。這對企業和管理者都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有沒有胸懷去接受。管理者必須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譴責他們,因為人都有一個成長過程;對他們要寬松,用職業化的方式去約束他們。同時,80後員工要合理定位,一旦確定後就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因為頻繁跳槽,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中國網通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公司員工基本上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平均年齡近30歲。一方面,做好員工的職業指引:入職前做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接著採用輪崗方式進行半年的工作體驗式學習,再區分他們的職業傾向。另一方面,營造信任溝通、進取熱情和業績承諾的組織氛圍,建立起溝通渠道和工作坊,讓員工各抒己見和快樂工作。因此,不用打卡機,也很少有人遲到,而且離職率僅有3%.
四、溝通方式要平民化
他們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與命令,與80後員工的溝通方式確實有待改變,否則將困難重重。為此,關鍵要把握好兩點,說真話,千萬不要打官腔;尊重他們。具體做法:一是,管理者應調整傳統過於含蓄的習慣性表達方式,選擇直接溝通方式,不過於拐彎抹角。二是,溝通開放式。如微軟公司的溝通機制採用「開門政策」,企業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三是,多用集體討論式溝通。如微軟的各級管理者做決定前鼓勵員工充分發表見解,並聽取他們的意見,以確保決策的有效執行。四是,與80後員工的溝通習慣同步,採用一些新式的方式,如電子郵件等工具溝通。五是,不要發號施令般去溝通,可採用尊重、關懷、平等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
五、壓力管理要專業化
80後員工說:「我們大學畢業即失業。」他們承受的工作和社會壓力並不小,但外界卻指責他們抗壓能力差。因此,企業和管理者有必要做好他們的壓力管理。作為管理者,一要關懷他們,二要理解他們,三要包容他們,四要對他們有耐心。同時,可以採取有關措施:提供職業培訓,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專業指導,幫助他們做好心理調節;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幫助他們調節工作情緒;保持更大的包容心和耐心,允許他們適當犯錯,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人際關系,讓他們扮演好不同的社會角色等。
六、情緒管理要理解化
80後員工往往因小情緒多而成為管理的「麻煩製造者」,要是處理不好,則容易「雞飛蛋打」。一定要運用情商,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文化環境,尊重、體諒、了解他們。因此,管理者應加強管理技巧的運用,多採用鼓勵性而非譴責式的管理方式。如:多引導、以朋友身份談心、誇獎等;以教練、家長、老師、同事、朋友等多重身份相結合加以正確引導。同時,管理者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們來適應自己,而可以採取主動的姿態去適應他們。但適應不是遷就,而是原則性地開放與融合。
七、工作獎勵要即時化
80後員工的自尊心與成就感都比較強,而且沒有耐心長期等待公司未來可能變化的獎勵。80後員工的思想很簡單:你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給予我再做。這就出現了給予與付出之間的時間差。在這個環節中,高層管理者要調整的是自身,而不是80後員工。管理者要適當調整原有的馬拉松式激勵方式,要把即時獎勵、即時兌現常態化。
八、日常管理要彈性化
80後員工容易接受凸顯個性風格的工作方式。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採用以結果為導向的自由式管理方式,限定工作總量,不硬限工作時間。如IBM公司最早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每月不需要天天朝九晚五,只要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項目就行。
九、凝聚團隊要漸進化
80後員工的獨立性比較強。因此,團隊建設就成為管理者的一道難題。為此,可以借鑒諾基亞公司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採用虛擬團隊做法來弱化等級觀念;二是,由傳統的單向管理向雙向管理模式轉變,讓作為下級的80後員工有機會管理上級。如:替上級解圍、徵求上級意見、與上級建立友誼並贏得信賴、恰當地贊美上級等;三是,因勢利導,讓80後員工的個性能適當彰顯,提高其集體參與度,以凝聚團隊精神。
十、管理機制要透明化
80後員工希望公司的制度完善和透明。因為在他們看來,完善與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減少被老闆盤剝的機會,這樣的公司才值得信賴。因此,公司應制定明確的工作責權利,並按透明的績效考評方式去執行。同時,公司還應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關系,因為80後員工的態度是:「你給我多少工資,我就做多少事,多餘的我願意就做,不願意也沒有義務貢獻。」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專業化與職業化。

閱讀全文

與忠誠企業的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