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涉農惠民補貼資金管理系統培訓

涉農惠民補貼資金管理系統培訓

發布時間:2021-03-08 21:24:02

❶ 德生科技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平台)的主要特點什麼

據了解,德生科技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的主要特點是通過以「系統+服務」回的方式來協助相答關部門來落實推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服務,這一方式有效避免了以往存在相關資金發放是否確實發放到補貼人手中等相關問題。具體相關服務業務可以咨詢德生科技了解更多的業務。

❷ 如何推進涉農資金管理機制創新和流程優化

為進一步加強涉農資金管理,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形成涉農資金統籌使用的長效機制,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大力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提高涉農資金管理水平
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加強涉農資金管理,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涉農資金使用管理分散重復現象仍較突出,影響了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益。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加強涉農資金管理,既是提高涉農資金安全、規范運行的迫切需要,又是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也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同時,有利於規范涉農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利於促進政府及其部門轉變職能,克服「缺位」和「越位」現象;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涉農資金的整體合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明確分工、協調配合;上下聯動、全面推進;強化監管、規范運行」的原則,把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加強涉農資金管理作為重點工作抓實、抓好。著力建立健全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的長效機制,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實現涉農資金的管理理念明顯轉變,涉農資金的統籌安排明顯科學,涉農資金的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益明顯提高。
二、全面清理涉農資金,明確整合和統籌安排重點
(一)全面清理涉農資金。一是要從預算編制環節入手,對現有涉農資金進行全面清理,特別是要對涉農專項資金的設立依據、來源渠道、投入規模、執行期限,支持對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方式等進行認真梳理,摸清情況。二是在全面清理的基礎上,對性質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農專項資金進行歸並,或按照資金用途重新進行分類:對不符合公共財政支持方向或已經完成目標任務的涉農資金,要予以取消或轉變用途。對歸並或重新分類的涉農資金,要進一步明確支持對象、扶持環節、投入重點、補助標准等。三是要嚴格控制新設立涉農專項資金。新設立的專項資金應符合一定時期內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特定目標的需要,並向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以及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傾斜。同時,要明確專項資金起止時間。四是要積極推進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的統籌安排。進一步將具備條件的中央部門預算項目支出及時轉為地方專款管理。對事權在地方的項目,原則上不列入中央部門預算。五是積極推進財部門內部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其基本原則和方法是:(1)按照部門預算歸口管理要求整合歸並資金。(2)區分支持領域,明確管理部門。(3)存量保持不變,增量規范安排使用。(4)強化溝通協調,統籌安排使用。
(二)明確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重點。現階段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的重點是支持農業生產類資金,包括用於農田水利、土地整理、農業科技推廣示範、農民培訓等方面的資金。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推進支持農業生產類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同時,要進一步改進農民補貼類資金的管理,強化整合,逐步增加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規模。對支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類的涉農資金、如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資金,具備條件的,也要在內部適當進行整合和統籌安排。
三、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充分發揮涉農部門作用
(一)財政部門要建立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聯席會議制度。對由財政部門內不同業務部門分別管理的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涉農專項資金,通過聯席會議通報情況,協商整合和統籌安排使用,避免重復交叉或相互脫節。
(二)財政部門要加強與涉農部門的溝通,建立涉農資金使用安排信息通報制度。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和配合涉農部門統籌安排涉農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與各部門共同協調提出涉農資金統籌使用管理的意見,發揮部門的作用。中央涉農部門在安排和下達項目資金時,應將資金撥付文件抄送財政部和省級財政部門,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三)建立健全地方各級政府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機制。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需要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地方各級財政、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開展工作,爭取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建立地方黨政領導掛帥、財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參加的組織協調機制。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在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建立涉農資金統籌安排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領導小組、建立涉農資金統籌安排的決策協商和徵求意見制度等多種形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協調配合、良性互動的溝通協調機制。
四、搭建整合和統籌安排平台,促進涉農資金有效使用
(一)以規劃為引導促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根據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目標和經濟社會自然資源條件,制定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計劃,以規劃引導和帶動涉農資金的重點投向,促進各項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使用。
(二)以主導產業、優勢區域和重點項目為平台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要積極打造主導產業、優勢區域、重點項目等整合平台,引導投向相近、目標相似、來源不同的各項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做到「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集中財力解決制約主導產業、重點項目發展的瓶頸問題。
(三)以重大專項資金為平台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要繼續以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小農水建設等重大專項資金為平台,推進涉農資金的整合和統籌安排。進一步完善涉農資金投入的引導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三農」。
(四)堅持以縣級為平台的涉農資金整合模式。要認真總結和推廣縣級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的好經驗、好做法,鞏固和擴大縣級涉農資金整合成果。對資金整合效果明顯、成效突出的縣,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要支持和鼓勵縣級不斷創新整合方式,堅持縣級自主整合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引導和支持更多的縣開展涉農資金整合。
五、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保障整合和統籌安排工作開展
(一)加強涉農資金制度建設和執行。要按照資金分配規范、使用范圍明晰、管理監督嚴格、職責效能統一的要求,繼續對現行涉農資金使用管理制度進行清理、修訂和完善,同時,做好各項制度的銜接,為整合和統籌安排涉農資金提供製度支撐。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對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涉農專項資金,經整合後研究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涉農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制度執行工作,不折不扣地執行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確保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取得實效。
(二)穩步推進審批許可權下放。繼續探索涉農資金「中央宏觀指導、地方自主選項」的管理模式,具備條件的,採取「切塊下達」、「捆綁使用」等行之有效的分配辦法,將資金「切塊」下達到省(區、市),具體項目的立項權、審批權下放地方,由各省(區、市)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涉農資金。要逐步擴大資金和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范圍,為地方整合和統籌安排資金創造條件,特別是要研究推進將資金和項目審批許可權進一步下放到縣,增強縣級統籌使用涉農資金的能力。對各級財政共同安排、且性質相近的資金,上級部門不再審批具體項目,按照統一規劃只下達資金任務和目標要求,將資金「切塊」到縣,由縣根據本地實際將各級財政資金捆綁起來統籌安排使用。
(三)建立健全以結果為導向的涉農資金分配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涉農專項資金的績效考評制度,對專項資金的安排分配、使用管理、項目效益等情況進行全面考評。要按照「指標科學、操作簡便、結果公正」的原則,進一步健全考評指標,將考評結果與下年度專項資金的分配相掛鉤。對績效好、監督措施到位的地方和單位,在安排涉農項目和分配涉農資金時給予適當獎勵;對績效差、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和單位,要適當進行扣減。建立健全涉農資金管理的通報制度,對涉農資金使用管理好的地方和單位給予通報表揚,推廣其好經驗、好做法;對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地方和單位進行通報批評,責成提出整改措施並限期落實。
(四)全面實行涉農資金管理「陽光操作」。繼教推行和完善報賬制、公示公告制、專家評審制等管理方式,促進實現資金分配依據科學、分配辦法公開、分配程序規范、分配結果公正。建立健全項目的民主決策機制和群眾參與機制,進一步提高涉農資金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藉助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涉農資金監控網路,對資金運行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提高涉農政策和項目資金申請的透明度,杜絕涉農資金無序申報、重復申報和騙取套取涉農資金的行為。要結合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積極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五)完善涉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具備條件的,要積極採取「一卡(折)通」的發放方式,簡化發放程序,降低發放成本,努力實現對農民的各項補貼通過「一卡(折)」發放,保證涉農補貼資金及時、安全、足額到位。同時,要統籌各部門參與補貼發放職能,實現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一個漏斗」向農民發放,避免出現多卡發放的問題,降低行政成本,減輕農民負擔,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督檢查。要按照「既推進整合、又加強管理」的要求,加強對整合和統籌安排的涉農資金的監管,避免出現借整合涉農資金名義挪用涉農資金的現象。各級財政、有關部門要定期、不定期開展涉農資金專項檢查和抽查,切實加強涉農資金日常監督檢查,營造良好的聲勢氛圍。繼續探索完善涉農資金檢查方式,採取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管,特別是要加強事前的監管力度。要建立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監督管理機制,強化財政監督,充分發揮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事處、審計部門、社會中介機構以及新聞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積極配合有關方面做好涉農資金審計、檢查和監督工作。
(七)充分發揮鄉鎮財政的管理和監督作用。上級財政部門要為鄉鎮財政強化涉農資金監管創造有利有條件,強化鄉鎮財政對涉農資金的監管職能。要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鄉鎮財政能力建設和工作指導。要完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建立鄉鎮財政直接聯系點制度,監管抽查指導制度、激勵約束機制和日常考核制度。鄉鎮財政要充分發揮貼近農村、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和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對基礎信息的審核,加強對農業生產類等資金的統計和分析工作,強化對涉農資金的跟蹤和監控,認真做好有關信息的反饋工作。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安排、加強涉農資金管理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要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立足實際提出有針對性的整合和統籌安排措施。要切實加強分工協作,明確責任,扎實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和統籌工作,要及時了解、認真總結和推廣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制定具體的宣傳計劃,注重宣傳的引導性和時效性,開創全社會關心、支持涉農資金和統籌安排的新局面。

❸ 哪些技能培訓政府給予補助,在職人員怎麼享受技能培訓補助

國家對需要扶助的農業人口撥付技能培訓支持資金,各地都有,找一下勞動和民版政部門,權就能得到准確的消息。以北京為例,昌平地區每人每年撥付800多元的培訓費用,幫助農村失去土地的人口掌握勞動技能,有昌平區農委統一掌握,撥付給各個培訓機構,由培訓機構提供技能培訓,並且推薦上崗,這一政策受到了農民的歡迎,我想四川也不會沒有,問題下有關部門就能知道了。理論上各地都有,差別就是那個部門在操作。

❹ 如何舉辦一次涉農和農技人員培訓班

在為期一天的培訓班上,結合農村財務管理情況,住村幹部董海林從農業生產類、農村社會保障類、農村生活類、農村組織建設類、支持少數民族發展類等七大類惠農政策入手,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政策的概念、資金來源、享受對象、標准、辦理程序等,還講解了涉農資金監管及如何正確使用國家財政資金等方面的內容,還對填制原始憑證、付款憑單等具體事項進行了現場指導。

❺ 財政部門如何加強惠農資金管理

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鄉鎮職能轉變的需要,加快構建區鎮公共財政框架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對鄉鎮財政改革工作的布置和要求,2007年章貢區穩步推行了「鎮財區管」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兩年來各項改革工作運行平穩,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建立了科學規范的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發放機制,逐步規范了各鎮、村的收支行為,有效促進了基層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近日,區財政局對各鎮「一卡通」工作進展情況、惠農補貼資金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研。

一、我區「一卡通」改革的基本情況

根據上級部門的部署,我區自2007年8月開始組織實施以「一卡通」為主要內容的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改革。通過廣泛宣傳、擬定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業務培訓、區鎮聯網、網上指導、信息採集、開設銀行帳戶等工作的開展,平穩地實施了改革的各項工作。兩年來按照全面納入、完善優化、繼續深化的指導思想,我們從擴項、協調、夯實基礎、加強宣傳等方面扎實推進「一卡通」改革。

我區2007年8-12月,納入項目數3個,指標數57.43萬元,發放數是57.43萬元,發放戶數30312戶;2008年,納入項目數30個,當年指標數1949.13萬元,發放數是1699.94萬元,發放戶數29056戶;2009年1-5月,已發放項目數24個,指標數925.22萬元,發放數是826.43萬元,發放戶數25398戶。

二、我區加強惠農補貼資金管理,推進「一卡通」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強宣傳、主動服務。充分運用了電視、會議、牆報和宣傳資料等手段,對改革政策全方位的宣傳。製作和發放《鄉鎮財政改革政策宣傳手冊》,深入鄉鎮宣傳「一卡通」改革精神,讓惠農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廣大農民積極支持和參與。今年以建設機關效能年為契機,深入鄉鎮、深入農戶,由坐等群眾反映問題轉為主動下訪掌握情況,切實解決惠農補貼發放工作的實際問題。

2、建立機制,強化監督。建立常規性檢查和專項性檢查相結合、實地檢查和網上檢查相結合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按照「六到戶」「六不準」的原則強化「一卡通」改革的監督管理。隨機走訪農戶,檢查資金落實和發放信息公開情況,聽取農戶的意見和要求,直觀了解掌握基層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財務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有效落實各項惠農資金。

3、夯實基礎,源頭保障。實行「資金一戶管,補助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措施。各鎮(街辦)均建立了資金明細帳,農戶信息資料台帳,重點做好發放清冊、發放不成功清單以及農戶信息變更表的裝訂歸檔工作,以扎實的基礎工作在源頭上保障資金到戶,不留發放死角。

4、明確職責、溝通協作。加強與主管部門、各鎮以及農信社的交流和溝通,對改革中的各項措施進行認真細致的討論,適時調整流程、理順相關環節,層層分解任務,確保每個環節與部門掛鉤,每項工作落實到人,每筆資金發放到戶,確實提高涉農資金效率。

5、加強建設,提高效能。為給惠農補貼打開快捷方便的綠色通道,架高了財政專用網路,實現了區鎮聯網,信息資源共享;為財政所配置了專用電腦、UPS、列印機、掃描儀等硬體;各鎮(相關街辦)均安裝使用了「一卡通」軟體,區級財政通過網路及時提供技術幫助和業務指導。在改善硬體設備的同時,加大了對基層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進行了多期業務培訓,著重加強了操作流程、系統軟體運用的能力,提高辦公效能。

我區實施「一卡通」改革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充分發揮了惠農政策和涉農資金的合力效應,徹底改變了以往條塊分割、分散管理的做法,通過整合資金、封閉運行,「一個漏斗向下」,從源頭上杜絕截留或挪用惠農補貼資金的現象,有力保障了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

三、我區「一卡通」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1、主管部門及鄉鎮對「一卡通」改革認識不到位,缺乏主動意識。有些主管部門及鄉鎮片面認為通過
「一卡通」平台發放,就是把工作轉移給財政部門了,致使財政所承擔大量的工作和壓力。因「一卡通」工作是處於惠農資金落實的最終環節,按照省政府的實施方案,其基礎工作都應由主管部門承擔,「一卡通」是作為一個發放的平台由財政部門進行撥付;目前縣級主管部門往往不行使審核資金分配的職責,部門之間配合不到位,僅僅是布置各鎮對資金分配後報財政發放,而財政部門督促的力度也非常有限,往往會造成拖延資金發放的現象。

2、農信社對
「一卡通」存摺的服務和管理不到位。有的補貼項目摘要欄模糊、列印不準確;允許農戶隨意取消「一卡通」存摺,又沒有及時通知財政所,致使後面的補貼資金無法正確發放;有的農信社不返回發放清冊給財政所,或者清冊未加蓋業務處理專用章,使得雙方的資金流轉和查詢缺少法律依據;農信社沒有建立定期與財政所核對的制度,財政所不能及時了解已變更農戶存摺帳號,造成部分資金發放不成功。

3、該軟體系統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不便於操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問題:已發放的項目不能選擇鄉鎮結帳上傳,因各鎮的實際情況不同,錄入的進度也不同,但系統只能在所有鄉鎮錄完並審完才能上傳,這樣不能正真反映實際發放情況;系統僅設置了一道審核程序,並且沒有顯示每個步驟具體操作員名字,不便於監管;數據部分停發和批量導入速度慢,並且容易死機,嚴重影響操作。

4、農戶對改革的精神以及「一卡通」存摺的使用理解不到位。有的農戶長年在外打工,而在發放「一卡通」存摺後,農戶需本人攜身份證到信用社去,才能領取到第一筆補助款,致使「一卡通」存摺和各項補貼資金的及時發放存在困難;有的農戶對存摺進行銷戶、換折等操作後,未能及時告知當地財政所,致使資金不能及時發放;有的農民姓名用字不規范,易造成系統確認出錯(如同一人同時使用「藍」、「蘭」字);有的農戶由於分家,造成存摺戶名與實際情況不相符,致使在銀行認證時發生錯誤。

5、改革經費不足,基層財政人員少、力量小、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一卡通」改革覆蓋面廣、項目繁多、資金額大,牽動、涉及的部門很多,從組織宣傳到具體落實,為保證每一個環節的順利實施,雖然我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還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特別對硬體的投入,如伺服器的增設和擴充迫在眉睫,現有伺服器已超負荷運轉,嚴重影響了資料庫的安全系數。我區平均每個財政所僅有兩到三個人,並參與了大量的鎮中心工作,面對繁雜的「一卡通」業務,往往是顧此失彼、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延誤了資金的發放;財政所人員更新慢、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很難適應改革的新形勢,特別是電腦操作和軟體運用上尤為突出。

四、加強我區惠農補貼資金管理,推進「一卡通」改革的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一是由各項惠農資金的省、市主管單位以及省農信社共同強調和聯合布置,徹實加強部門間的領導,引導其履行好各自的職能、職責,形成一個良好的機制和氛圍,最終使國家的惠農政策及時落到實處。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思想工作,讓廣大農戶朋友真正認識、切身體會到「一卡通」在落實惠農政策的好處和作用,從而正確使用「一卡通」存摺。

2、完善軟體,提升能力。一是省用友軟體公司應對「一卡通」系統軟體進一步完善、升級,解決實際問題,方便基層操作,提高效率。二是為基層財政所注入新鮮血液,加強培訓,注重實效,建設一支高效、實干鄉鎮財政隊伍,為改革提供人力支持。

3、重新核對,確保准確。目前由於農戶信息的不夠准確,而導致發放不成功現象較嚴重,對於這種狀況,要採取到村到戶、分次分批重新核對農戶基礎信息,重點核對好身份證號碼、姓名、存摺號等。與農信社建立定期核對制度,對農戶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一卡通」系統內有關數據,提高發放的准確性。

4、多方籌措,保障經費。為進一步深化「一卡通」改革提供資金保障,基層財政要摒棄等、靠、要、觀望的態度,多途徑籌措改革經費,同時上級財政部門加大對基層改革經費的投入。只有在財權與事權的高度統一下,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改革。

❻ 請問2016年財政惠民補貼資金到現在發了嗎

你問的應該是財政涉農惠民補貼資金吧。
據我個人掌握的信息,目前指標已發,但實體資金尚未到位。

❼ 惠民補貼資金管理一卡通中有殘疾人補助款沒有

保障類補貼32項:中心戶長補助、村級計生幹部補助資金、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補償資金、大學生資助、義務兵家屬優待金、高齡老人生活保健費、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孤兒生活費、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補助、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農村五保補助資金、殘疾人生活補償款、失獨家庭養老補助、獨生子女保健費補貼、撫恤(優撫)、社會救濟定期補助資金、救災補助資金、農村醫療救助、村衛生室醫改補助、城市大病醫療救助金、婦女\「兩癌\」救助金、城鄉臨時救助金、省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村低收入戶生產發展補貼、整村推進扶貧補助資金、高中助學金、中職助學金、自謀職業補助、襄渝鐵路建設民兵傷殘補助、年滿60周歲部分農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補助、烤煙災情補償。

❽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相關政策法規

農辦財[2008]52號

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廳(局、委員會)、財政廳(局):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任務申報准備工作的緊急通知》(農辦財[2008]23號)和《財政部關於預撥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補助資金的通知》(財農[2008]27號)要求,你省上報了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申請。經審核,原則同意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縣、培訓示範村數安排。請按照《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精神,根據你省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培訓需求,緊緊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切實做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附件: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實施方案

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一日

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實施方案

為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培養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8年繼續組織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總體思路,採取政府買單到村、培訓落實到人、機構招標確定、過程規范管理的管理機制,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以及種養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等農村實用人才為重點,以村為基本實施單元,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今年要緊密圍繞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糧食高產創建年的要求,為夏季糧油豐收、實現全年糧油生產目標打牢基礎,為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標

根據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實際和農民培訓需求,圍繞生產周期和農時季節,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指導、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原則上集中培訓時間累計不得少於15天,集中授課每天不少於3個小時,現場指導不少於15次。項目實施縣、村和基本學員原則上兩年不變。通過培訓項目實施,在培訓示範村培養不少於40名從事主導產業的專業農民,並重點培養2-3名種養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等農村實用人才,使其掌握從事主導產業的生產技術要領,收入水平有明顯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比重逐步增加,主導產業的產品質量和檔次進一步提高;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重點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一村一品」不斷發展,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受災地區的生產能力盡快恢復,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

三、基本原則

(一)重點面向災區。按照2008年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新增規模和補貼標准,要重點向受災情況較重的縣、村傾斜,保證受災群眾及時得到生產自救的知識培訓。

(二)服務主導產業。按照主導產業的發展要求和農民實際需求制定培訓計劃,設計培訓課程,加強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每個項目村原則上圍繞一個主導產業開展培訓。糧油高產創建縣中的項目村要圍繞高產創建活動開展培訓。

(三)尊重農民意願。要堅持以農民為本,主導產業確定、基本學員選擇、培訓課程設置以及培訓時間安排、方式方法等都要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行政命令、一廂情願、脫離實際。

(四)規范項目管理。嚴格按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和《中央財政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注重過程管理,落實項目管理環節。重點要落實項目公示、資金使用和檢查驗收環節。

(五)突出培訓實效。堅持培訓、指導、服務三位一體,採取面對面、手把手、零距離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用農民容易接受的語言,因人施教開展培訓,切實提高培訓質量。

四、實施范圍及補助標准

2008年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4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墾系統670個縣(市、區、旗、團場)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對每個培訓示範村補助經費1.5萬元左右。

五、明確工作職責

省級農業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制定本省年度實施方案,開展項目縣管理人員和師資培訓,審核項目縣年度實施方案,總結上報培訓情況,開展項目檢查驗收,組織開展宣傳等。

縣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審批項目實施方案,確定培訓項目村,落實項目工作經費,制定促進「一村一品」發展的政策措施。

縣項目辦公室的主要職責: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報縣領導小組審定,組織招標確定培訓機構並簽訂合同,對培訓機構進行考核,開展項目檢查督導,總結上報有關材料,負責項目監管系統維護和數據
錄入等,在項目村統一加掛「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學校」的牌子等。

培訓機構的主要職責:落實項目村培訓計劃,選聘和考核培訓教師,簽訂並履行合同,組織選編培訓教材,印發「技術明白紙」,開展跟蹤服務,建立培訓台賬,填報各類報表,提出驗收申請。培訓機構要選聘熱心為農民服務、業務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進村培訓任務,並保持相對穩定。對多數農民不滿意、培訓工作不負責的培訓教師應予以解聘。

培訓教師的主要職責:進村開展集中培訓和技術指導,選編培訓教材和「技術明白紙」,填寫培訓卡,與農民保持經常性聯系,開展跟蹤服務,指導農民發展生產。

項目村的主要職責:提出項目申請,宣傳動員和確定基本學員,提供培訓場地,組織學員參加培訓,收集農民培訓意見並及時向培訓教師和培訓機構反饋,組織基本學員填寫培訓卡、簽到,協助填寫培訓台賬。

省農業主管部門與項目縣領導小組、項目縣領導小組與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與培訓教師,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或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一級對一級負責。

六、強化項目監管

要加強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項目監管,建立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

(一)建立班主任制度。由項目村村委會主任任班主任,加強培訓組織、信息反饋。

(二)嚴格執行台賬制度。培訓機構要規范填寫培訓台賬各項內容,組織基本學員認真填寫培訓卡。

(三)嚴格執行季度報告制度。培訓機構必須每季度向縣項目辦公室報告辦班次數、教師進村指導次數、累計培訓課時數和輻射培訓人次數等情況,縣項目辦公室匯總後逐級上報。

(四)完善項目公示制度。縣項目辦公室要對項目村、培訓機構、培訓任務、資金補助及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培訓機構要對選聘教師、培訓計劃進行公示;項目村要對基本學員進行公示。

(五)建立考核發證制度。項目實施結束後,在本人自願和實際能力考核的基礎上,對基本學員發放由農業部統一印製的「綠色證書」。

(六)強化項目檢查驗收。省、市級農業、財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經常性檢查,項目結束後要組織相關人員對項目縣進行驗收,驗收組要對項目縣的工作總結、管理文件、培訓台賬、財務管理、教材和教案等進行檢查驗收,並隨機抽取5個村採取實地考察、走訪農戶等方式逐村進行驗收。沒有驗收的項目縣不能申請新一輪的培訓項目。各項目縣應採取經常性的檢查和自查工作,項目結束後應及時向省級主管部門提出驗收申請報告。農業部、財政部將通過監管系統抽取相應的村進行實地檢查。

八、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省要建立職責明確、分級負責的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管理機制,一級對一級負責,逐級落實責任。項目縣要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農業、財政、畜牧、水產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工作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局,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

(二)加大資金投入。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當地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的需求和任務,安排培訓經費,擴大實施范圍,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三)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要根據項目實施年度實行梯次推進。第一年,重點開展主導產業產前、產中、產後的關鍵技術和標准化操作規程,以及農民創業理念、農產品質量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等內容的培訓;第二年,重點開展農村相關政策法規、農產品營銷、加工轉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內容的培訓,提高基本學員的生產經營能力。

(四)突出培訓重點。糧油主產區的項目縣,要圍繞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重點開展水稻「一增四推」、玉米「一增四改」、小麥精播半精播、馬鈴薯脫毒、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旱作技術、免耕栽培等方面的培訓。根據全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需要,各項目實施縣要切實做好村級防疫員的培訓工作。

(五)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試點。今年在10個省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培訓試點工作。農業部將制定專門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作方案。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通過創業成功心理知識學習、應用案例教學等激發學員的創業激情,開拓視野,轉變觀念,提高創業意識;通過創業技能、經營管理、創業設計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六)創新培訓模式。各地在認真執行現有培訓形式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培訓券、培訓卡、指導回執券等形式,大膽探索農民培訓的新模式,確保培訓效果。在培訓中要注意與科技入戶等其他農業技術服務工作的前後銜接、點面結合,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七)加大宣傳力度。要及時發現、總結先進典型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樣板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原則上每個項目縣都要樹立若干示範和樣板村,每個省都要在不同區域、不同主導產業方面確立相應的樣板村和示範縣,充分發揮樣板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宣傳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在發展現代
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成效,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深入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閱讀全文

與涉農惠民補貼資金管理系統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