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幫忙寫一篇關於農民創業培訓的工作總結
範文:
2010年第二期常德市青年農民創業培訓工作總結
向成干
根據2010年常德市農民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德市農民教育辦公室《關於舉辦我市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訓班的通知》文件要求,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在開展第二次青年農民創業培訓時,認真總結了第一次培訓工作的經驗,結合本次培訓要求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本次培訓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計劃執行情況
一是按學員要求結合實際調整培訓時間。進入年終,參加培訓學員工作繁忙,根據學員要求和實際情況,本次採取白天與晚上授課相結合方式。既保證學員授課時間,又沒有因臨時學習計劃的改變而影響授課質量和效果。二是適度調整授課內容,提高學員學習熱情,滿足學員需求。本次培訓授課內容是由農辦根據國家農民創業培訓內容確定的。在授課時,授課教師根據學員要求和參訓學員結構,適度調整了授課內容,使授課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受到學員普片歡迎。學員對授課教師給予了較高評價。
二、創造性地開展培訓工作
1、編制詳實的創業培訓資料
為了使培訓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在第一次青年農民創業培訓講義基礎上,授課老師結合國家有關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政策,考慮農民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興趣,重新編寫了《常德市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訓資料》,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完整、更加實用。該資料在實際使用中,受到了參訓學員的高度評價,為培訓工作的順利完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科學設置培訓內容,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
讓農民從炕頭、地頭邁進桌頭,是一個難題,讓他們安心地坐下來學習,更是一個難題。為此,我們在授課時依據農民的特點,在趣味式教學、樂趣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上下功夫。在集中培訓期間突出抓好「聽」、「議」、「動」三項工作。在前一次培訓基礎上,使互動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
「聽」。就是組織學員集中聽老師講課。授課教師認真學習了國家有關農村的政策和法規的要求,以編寫的教材為基礎,以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定義問題趣味化、枯燥問題樂趣化為授課原則,採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把學員的人和心都留在課堂上。如向成干老師在講解如何提高創業自信心時,就以「秀才趕考」故事融入到教學中,讓每個學員在笑聲中了解自信心重要性。陳桂平老師在講課時風趣幽默,極大地調動了學員積極性,劉軍棋老師能夠結合常德本地情況授課、既幽默又有針對性。教師授課深入淺出,深受學員歡迎。
「議」。就是授課完後給學員一個交流的平台,有興趣的學員可以說出自己目前創業情況及打算。展示自我,增進學員之間的了解,為以後交流、溝通提供更多信息。如桃源的敬友勇、武陵區印惠英等幾位學員就談了自己的創業和創業計劃。這種交流既給學員提供了交流平台,也為學員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深受學員歡迎。
「動」。就是採取互動教學的方式活躍培訓內容。在培訓過程中,讓學員根據老師提問回答一些問題。如:為了激發學員創業激情向成干老師舉例猴子摘香蕉的故事,為了增強學員對管理的認識舉了和尚分粥的故事,劉軍棋、陳桂林老師在授課中也穿插了許多故事,通過學員參與,鍛煉和提高了學員的表述能力、思維能力。從故事中、娛樂中深刻領會管理重要性。
總之,在集中培訓過程階段,我們充分地考慮了廣大農民朋友的接受能力,通過大量的事實佐證,向廣大的農民朋友展示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就完全可以創辦屬於自己的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創業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過上富裕的日子。
三、參加培訓學生的表現和社會效果分析
本次參加培訓的學員比上一次人數多,年齡結構更復雜。有90年代出生的也有60年代出生的。思維方式、對知識的需求等都不一樣。在交談中得知,很多學員不是主動報名參訓、而是「被參訓」的。這部份學員是抱著完成任務的態度來的。但我們為了讓每個學員來有所成、學有所獲,利用課余時間我們去學員房間與他們進行了廣泛接觸與交流,聽取他們意見與建議。鼓勵他們去聽課,當他們坐下來認真聽課以後,懷疑的態度消失了,學習的熱情上來了。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大家改變了原先態度,都說培訓真的很有用,這樣的培訓要多辦,以後他們一定主動參加。
在與學員交流溝通中也碰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都參加了第一次創業培訓如安鄉的王俊、桃源敬友勇等。問他們為什麼還參加,他們都認為這種培訓開拓了思維、拓展了視野、改變了觀念,非常值得。雖然,耽擱了時間,但收獲更大、更劃算,對以後把企業做大做強更有用。
由於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目的,學員們聽課認真、積極性更高、互動更多。下課了還圍繞老師問問題、互相探討。很多學員都說,時間雖短,但通過培訓改變了很多固有觀點,創業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更強了,爭取想辦法早點創業,通過創業自己致富,也帶動相親近鄰致富。
四、創業培訓給我們的啟迪
1、在廣大的農村和農民中間,很多農民朋友都有創業的想法和原始沖動。只要加以培訓引導,加以呵護、挖掘和扶持,他們就會奮力拚搏,成就事業。參加培訓的學員,有的很年輕、學歷高、思想新,如:臨澧的劉立,本科畢業,1986年出生,安鄉王俊,大學生村官,也是80後,石門向軍,本科畢業88年出生等等,這樣例子很多;有的有了自己的實體企業,如桃源的莫茂林,就有一個傢具廠,;桃源敬友勇,創辦了生態漁業已有一定規模;桃源黃俊超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就開始創業,目前承包了山林搞綜合養殖業,還有很多朋友准備創業。
2、以培訓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通過創業培訓,可以使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再由體能型就業向技能型就業轉變的基礎上,實現向創業型就業的方向邁進。
3、通過鼓勵農民創辦和經營企業,可以實現農產品的就地深加工。
4、如何加強政府、學校與農民創業交流與溝通,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培訓中,許多學員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政府多深入基層了解創業者需求,開展切合實際的培訓,希望有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教師做企業的技術顧問、管理顧問。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創業培訓實施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如根據農民需要靈活應用他們易於接受的教學方式、注重理論教學與技術指導、編寫通俗實用的資料,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於學員的文化基礎與專業知識存在較大差距,給授課帶來較大困難;學員對講故事等比較有興趣,對有參考價值的專業知識認識不夠。
二是個別區縣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組織工作不力,給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六、建議
1、在培訓學員選擇上,應該有一個標准,讓參與培訓的學員的情況基本一致,這樣更能保證培訓效果。讓想學習的朋友參加。
2、加強培訓學員組織工作,確保參培學員數量和質量。
3、政府提供更好的創業平台,在資金、技術、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
4、加強學校、主辦單位和農民朋友的溝通,在講義編寫、課件准備等方面更能滿足學員需要。
5、在鼓勵銀行貸款適當向有創業意識的農民傾斜的同時,建議在扶貧資金中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創業基金,通過周轉使用,解決創業者創業初期遇到的資金問題。
5、政府搭台,讓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農民創業,為他們提供經營管理、銷售、技術指導。
② 怎樣書寫農業服務中心農技幹部工作總結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我縣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之年。在這一年裡,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會議確定了我國在今後五年農業發展的目標,為農技推廣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我縣農技推廣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全縣種植業在取得了全面豐收之後,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油菜、水稻面積有所下調,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農民收入不斷提高。現將2010年全縣農技推廣工作總結如下:
一、種植業工作形勢
(一)午季糧油取得豐產豐收
我縣午季作物以油菜為主,常年播種面積22萬畝左右。前幾年受油菜籽價格連續下迭和棉花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再加上大多棉農擔心種植油菜影響後茬,後山區空白田增多,導致油菜面積大幅度減少。據估計:油菜播種面積為16萬畝,實際收獲面積16萬畝,比上年面積減少6萬畝,單產155千克,首次單產突破300斤,比上年單產增加35千克,總產2.48萬噸,較上年減少0.12萬噸,單價為每千克3.2元,較上年增加1.2元。單產增加主要是與油菜菌核病發病輕、推廣綜合防治技術有關,其次是去年秋季油菜育苗季節推廣大壯苗稀植移栽,為油菜大面積增產打下了基礎、同時與後山低產油菜區面積減少也有一定的關系。小麥面積4.5萬畝,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度增加3.3萬畝,單產250千克,單產實行了上台階,比上年單產增加90千克,總產量11250噸,較上年增加9390噸。秋冬菜面積4.5萬畝,產量和價格均增加,尤其是其價格增加幅度較大,達到30%以上。
(二)、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0年我縣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早稻面積10.7萬畝,比上年減少1.2萬畝,單產380千克,與上年度持平。中稻、單晚面積20.7萬畝,比上年減少3.38萬畝,單產500千克,較上年畝增43千克,雙晚面積11.5萬畝,較去年減少1.1萬畝,單產450千克,較上年增27千克;棉花面積26萬畝,比上度增加4.03萬畝,單產85千克,比去年減少2千克,總產量22880噸;蔬菜面積9.5萬畝,較上年增1.5萬畝,單產1510千克,比去年增43千克;蠶繭飼養2650盒,比上年增加46盒,單產38.5千克,比上年減1.4千克,總產量101.9噸,與去年持平;茶葉總產 萬噸,比上年增加 萬噸,單產增加 千克。
(三)、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力度加大
今年我縣首次引進新技術有棉花無土漂浮育苗技術獲得成功。大渡口、東流、葛公等地推廣無土漂浮育苗移栽棉花100畝以上,成活率達到98%,為大面積推廣應用積累了經驗。水稻直播、拋秧、免耕、機械插秧面積、地膜棉面積擴大;油菜稀植栽培、蔬菜反季節栽培經濟效益顯著。水稻超級稻、棉花高品質棉、雙低油菜等新品種引進示範、展示,為下年度推廣積累經驗。
(四)、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有所提高
近年來,由於農民接受培訓的機會增多,三月份農業科技報告月、黨員春訓班、水稻提升行動、超級稻推廣、輕簡化栽培、棉花良種補貼等項目實施、現場會、觀摩會等,使大多農戶都受到1-2次培訓,收到一張明白紙;同時農業信息網、農技「110」、農業科技園地的開通,為農戶接收新技術、新品種、信息拓寬了渠道。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二、主要推廣措施
(一)綜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一是及時發布稻飛虱等病蟲發生防治信息,全年發病蟲情報 17 期,3000餘份,同時將病蟲信息通過農業信息網進行發布,當天信息當天農戶就可收到,張貼病蟲防治廣告,全縣計發病蟲防治廣告 3.2 萬份,發放明白紙 3.5 萬份。二是製作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防治電視預報,共製作 3期,每期連續播放15天,指導農戶查蟲、選擇合適防治時間及對路農葯。三是發送手機簡訊,將編輯好的防治技術措施利用手機簡訊發給全縣種田能手、大戶及農技員,每人發信息 3 條,計發5000條次。四是組織農技人員下鄉指導農戶科學防治,特別是在稻飛虱大發生期間,縣農技部門組織技干到重點產糧鄉鎮村組,指導農戶防治稻飛虱,縣級共組織技干20多人到鄉鎮,同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干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防治。五是組建機防隊,利用省下發的防治經費購買300台機動噴器組建40個機防隊,實行統一防治時間、統一防治葯劑、統一防治方法。六是縣級領導多次到鄉鎮督查稻飛虱等病蟲防治工作,縣農委組織督查組分四組對全縣稻飛虱等病蟲防治工作進行督查。由於今年全縣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發動、動員時間早,行動迅速,領導重視、預報准確、農戶用葯對路,盡管今年比去年時間早、發生程度比去年重,農戶受災損失卻比去年輕。今年四(2)代稻飛虱以白背飛虱為主,全縣中等程度發生,少數田塊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萬畝次,防治7萬畝次,挽回損失1400噸。五(3)代稻飛虱以褐飛虱為主,全縣特大發生。發生面積30萬畝次,防治70萬畝次,挽回損失5萬噸。六(4)代及七(5)代以褐飛虱為主,在單晚上大發生。發生面積28萬畝次,防治面積77萬畝次,挽回損失5.5萬噸。
(二)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今年是我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的第二年,也是項目實施的關鍵之年。全縣上下十分重視,並精心組織,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工作。
1、、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情況
2006-2010年度共採集土樣5976個, 完成分析 63000個項次的檢測工作。完成水稻、油菜、棉花「3414」肥料效應試驗42個,其中早稻6個、中稻9個、晚稻14個、棉花9個、油菜4個。完成水稻、油菜、棉花對比(校正)示範試驗54個:其中水稻39個,油菜5個,棉花8個。製作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8.075萬張,配方卡在項目區內入戶率達100%。研製了19個作物施肥配方,其中水稻14個、油菜2個、棉花3個。分區域、分鄉鎮、分類型指導農民合理施肥。在全縣15個鄉鎮設立71家配方施肥經銷網點,推廣配方肥9631.27噸。為了提高農民的科學施肥意識,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主要是舉辦縣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班6次、鄉鎮級技術培訓班25場次,培訓技術骨幹504人次。通過鄉鎮技術骨幹利用早春及主栽作物播種前,以鄉鎮及行政村為單位設立課堂,2006-2007年度全縣共舉辦培訓班481場次,發放技術材料18萬份,就近培訓農民2.76萬人次。使全縣農民都受到一次測土配方施肥宣傳。同時與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以及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相結合,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多方位、全視角地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的宣傳和培訓。二是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開展宣傳培訓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意識,普及科學施肥知識。
2、做好監測田選擇和地力監測工作:根據省總站要求和結合東至縣縣情,已落實安排5個國家級(大渡口、七里湖、查橋、昭潭、龍泉)、22個省級土壤肥力監測田。根據縣情設立400個縣級土壤肥力與產量互動關系監測田,設立縣級監測田的目的是通過年度間農作物種植產量、肥料施用情況結合年度間土壤化驗數據進行比對研究符合東至縣情的農作物施肥效應,為下一步實施精準施肥奠定基礎。
3、開展技術創新研究:東至縣地處北亞熱帶南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有效積溫高,無霜期長的氣候特點,非常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長,尤其是主要以水稻(又分為雙季早稻、一季中稻、雙季晚稻)棉花、油菜等為主。農民對水稻的習慣施肥主要局限於移栽時施耖口肥,栽後施分櫱肥,都是表面撒施的傳統單一模式,肥料施用流失、揮發、浪費嚴重,利用率低。棉花又由於生育期長,要求施肥次數多,故在施肥作業上費工費時,影響種棉效益。因此我們針對東至縣農作物播種、生長及農民施肥傳統習慣特點,在以前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示範、研究、推廣早稻直播稻肥料一次性全耕層深施技術示範研究,一季中稻半數肥料一次性全耕層深施技術研究,晚稻肥料一次性全耕層深施技術推廣應用,棉花緩釋肥深施技術示範。研究探索改變農民傳統習慣施肥方式,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途徑和方法及效果。如目前在七里湖塔青湖村早稻直播稻肥料一次性全耕層深施示範已顯現初步效果,在示範點周邊農戶紛紛反應,該方法省工省時,效果好。對在雙季晚稻上應用肥料一次性全耕層深施技術方法充滿了信心。
4、測土配方施肥經濟效益: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全縣項目區示範片及配方肥與傳統習慣施肥對比統計,全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60萬畝,總節本增收4126.62萬元。其中水稻(早、中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8.58萬畝,配方施肥區較習慣施肥區平均畝增產32.1公斤,總增產12385.29噸,增收1857.79萬元。減少化肥施用純量431.75噸。節約化肥成本172.91萬元,總節本增效達2030.7萬元。晚稻、棉花節本增收2094萬元。
(三)水稻產業提升行動
根據省、市農委安排,我縣第二年組織開展了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工作,通過項目實施,我縣水稻單產達460.97千克,較去年425.6千克增加了35.37千克,優質水稻比例達80%,較去年提高8個百分點。水稻單產、質量均明顯提高,去年「青清米業有限公司」一家通過了5萬畝的「綠色食品」認證,占我縣水稻播種面積的10%。同時建立了10萬畝良種良法高產示範片。2007年,我們建立了萬畝示範片10個,規模10.0萬畝;千畝示範片1個,規模0.1萬畝;百畝示範點3個,規模0.033萬畝;科技示範戶500戶,規模2.5萬畝。其中,在東流鎮塔青湖村建立了110畝高產栽培技術示範片,目標單產550公斤/畝,實際測得單產551.2千克。在東流鎮紅葉村建立了105畝的一季稻高產栽培技術示範,目標單產650公斤/畝,實際測得單產664.7千克。在香隅鎮合阜村建立了115畝高產栽培技術示範片,目標單產600公斤/畝,實際測得單產641.9千克。在東流鎮紅葉村建立了1015畝的一季稻高產栽培技術示範,目標單產650公斤/畝,實際測得單產664.7千克。全縣10萬畝良種良法高產示範片,目標單產增加70千克,實際測產增72.9千克。達到項目計劃目標。已舉辦技術培訓班35餘期次,發放技術資料近2萬份。技術上以超級稻配套栽培、水稻直播為主的輕型栽培示範為載體,將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治理、良種良法配套等技術組裝成型,綜合推廣,其結果受到了省、市專家的充分肯定,也得益於市水稻專家們的多次指導。示範片(點)技術規范,科技含量高,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示範區做到了統一品種、統一施肥、統一技術模式、統一病蟲防治,統一管理的「五統一」服務,成效較為明顯。
(四)抓試驗、示範,促進下年度工作開展
縣農技中心完成早稻品種對比試驗一個,中稻品種對比試驗二個,雙晚品種對比試驗一個,棉花品種展示1個。新農葯品種對比試驗3個,為下年度農業科技入戶、超級稻推廣、水稻產業提升行動、棉花良種補貼、高毒農葯替代工作打下基礎。同時協助農機局在勝利鎮、東流鎮、張溪鎮開展機插秧示範,為下年度大面積推廣機插秧做好了技術准備工作。
(五)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
為充分利用冬閑時間,縣農技推廣中心組織農技人員分組到重點產糧、產棉鄉鎮協助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開展農民種植意向調查,摸清農民想種什麼、對農業技術幹部有什麼要求、畝生產成本多少、需要什麼方面的技術指導等,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課,做到有的放矢。待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組織、通知農戶後,縣農技中心派技術幹部前往授課,由於針對性強,農戶反映良好。三月份農業科技報告月,結合春季黨員培訓班,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工作,特別是在堯渡、東流、大渡口、龍泉、官港、香隅、昭潭、東流、花園、葛公等鄉鎮舉辦的科技培訓班,培訓人數場場爆滿,累計培訓人數52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8500份。
(六)開通農技「110」 ,接待農戶咨詢。
縣農技中心繼續開通農技「110」咨詢熱線電話,接受全縣農戶咨詢。縣農技中心承諾,接到農戶電話後,如需到現場解決,保證在24小時內趕到現場。各鄉鎮服務中心也要公布自己的熱線電話,接電話後要及時去現場解決問題。今年縣農技中心接到農戶咨詢熱線電話58個,接到來訪農戶26人,派車到現場解決問題達20次。
(七)農業科技入戶
根據縣農委工作安排,要求縣農技中心專業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聯系10個生產示範戶,解決農業科技最後「一公里問題」,直接把技術傳遞到田間地頭、農戶。縣農技中心已出台技術人員聯系大戶考核辦法。縣農技中心技干已聯系10個生產示範戶,每人已下去解決問題3-5次。
(八)推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為農戶提供信息服務
縣農技推廣中心在省農委推介新品種、新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縣生產實際,推介水稻品種7個、棉花品種6個、油菜品種4個,新技術15項,同時為農戶提供農作物種植信息,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使農民種植結構更加合理,增加農民收入。
(九)組織職工開展技術更新,提高職工為農服務水平
2010年,縣農技推廣中心組織職工開展技術更新,鼓勵職工報考成人高考,有3人參加安徽農業大學成人大專班學習。中心自籌資金訂閱《中國農技推廣》雜志,做到人手一冊。為職工更新知識提供了基礎條件。
三、2011年工作打算
1、查蟲治蟲,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積極做好病蟲防治預案,為防治做好准備。
2、繼續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2011年是我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第三年,也是項目實施的最後一年,要按照省農委的統一布置要求,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任務。
3、做好越冬作物和大田作物的凍害、澇害、旱害、高溫熱害、冷害等自然災害的防治預案。
4、推介農作物新技術、新品種,搞好高毒農葯替代工作。
5、技術宣傳和培訓。利用三月份農業科技報告月、黨員春訓班、項目實施等形式開展農民科技培訓,使全縣廣大農民都有受訓的機會。
6、繼續開通農技「110」,接受農戶咨詢。
7、實施好水稻產業提升行動、農業科技
注意: 僅供參考
③ 農業技術工作總結 農業局工作總結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
我自己寫的時候整理的,你參考一下!
《農業局個人思想工作匯報》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
《農業局個人工作總結》
《2010年農業技術工作總結》
《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④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怎麼寫
我自己寫的時候整理的,你參考一下!
《農業局個人思想工作匯報》
《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總結》
《農業局個人工作總結》
《2010年農業技術工作總結》
《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⑤ 求農業技術推廣站實習總結報告2000字
鄉農技站述職報告 現在我代表農技站向大家作述職報告。由於本人綜述能力有限,很可能文不盡意。好在各位領導和各位代表對本站近幾年來的工作情況有所全面了解,將會對我們作出合適的評價,述職報告的質量並不意味著完全是對工作好壞的肯定,那麼我對自己的表述能力也就無所顧忌了。下面,主要匯報2009年以來的工作情況: 在鄉黨委、政府和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通過自身的努力,我們農技站的各項工作均有很大起色,自我感覺尚為良好。雖然沒有驚人的壯舉,但無私奉獻卻貫穿了整個歷程,平凡的崗位閃爍著不平凡的亮點。農技工作,說到底是解決人「吃」的工作。「吃」是人維持生命的本能。毛主席曾經講過:「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我們就是干這種「大事」的行業,我們的行業關聯著社會的穩定,關聯著政府對「三農」的決策,關聯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對於有著1.5萬多畝耕地面積的行政區域來說,要使農業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幾年來,我們針對我鄉的實際情況,認真思索和研究了一些問題,著手做了一些具體的相關工作:一、工作情況 rumen8.com-入門吧收集整理入門資料 (一)加強自身學習,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自身學習,是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的根本保證,是提高工作能力和保障工作效率的前提。幾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集中學習與自覺學習相結合、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把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在站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三個代表」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黨在新時期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貫穿其中,從而堅定了我們當好政府參謀,搞好本職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在農技工作走入低谷,面臨「網破人散」的情況下,我們克服了「工作難、責任重、待遇低」的思想障礙,憑著一種樸素的奉獻精神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做到了「隊伍不垮、思想不散、工作不懶」。並且通過學習,分別寫出了學習心得和體會,在機關民主生活會和支部民主生活會上談了認識,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同時參加了區、鄉組織的多次政治知識和變法知識考試,使我們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法律意識都得到了很大岣摺(二)爭取領導重視、當好參謀。農技站是鄉政府抓好農業、對農業作出決策的重要參謀部門。參謀部門的建議和意見,必須通過領導的作用才能實施,這里就有一個領導能否「納言」和「納賢」的問題,你的建議再好,如果領導不予採納,建議者只不過是浪費了一串話和一張紙,而對全局帶來的將會是一次損失和失誤。古往今來,領導者們不「納言」所造成的損失和悲劇事件屢見不鮮,教訓頗深。我工作了幾十年,對本屆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的領導感受至深,他們善於「納言」、「納賢」,特別能認真對待參謀建議,兩次「三桃」公路建設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前者唾篤,後者稱頌。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年提出的建議都能得到重視和落實。例如:為了搞好育秧,每年的早、晚育秧方案都是由鄉政府出資列印到戶。為了避免水稻病蟲為害,補治通知書列印到戶。為了傳達農業會議精神,多次由主要領導主持召開村主任會議。特別是今年我們提出的「發展農業機械,減輕農民強度」的建議,引起了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注,於11月18日由鄉長彭希勇、副鄉長劉志強帶隊,組織農口部門的站長到湘潭、長沙、雙峰等地的農機市場和農機研究部門實地考察農機動態,醞釀部署明年農機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以上種種,真可謂是:參謀出主意,領導出效益。(三)改良品種,在「優」字上做文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飽」已成為過去,「吃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題。米質的好壞又是支撐「吃好」的重要內容。90年末,我們引進早稻中鑒100、中優早81、湘早秈5號,一度改變了原來早稻米不能「進口」的局面,同時開創了我鄉農業「一優兩高」(即優質、高產、高效)的新格局。但是,一個品種通過多年的栽培,其豐產性能、品質性狀、抗逆能力均有所下降。為了保持農業可持續發展,品種換代必須不失時機地跟上農業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在今年年初就向鄉黨委、政府寫出書面匯報,取得了領導的高度重視,鄉長彭希勇立即批款1500元用於引種。我們在區農業局糧油站的支持下,引進了早稻新品種:浙早24、超豐早1號、香豐早、16-32;中稻新品種:隆平超級稻、超優24、豐8A/205、新香優63、B優827、B優840;晚稻新品種:豐兩優香一號、中豐126等,這些品種各種性狀表現皆優,均有推廣價值。我們及時召開了由鄉政府、農業局共同主辦的現場發布會,組織各村村主任及部分支部書記實地察看,並印發了《2009年新品種推廣通知書》,我們計劃把這些品種在2009年推廣到各村,2009年全面普及,下大力氣推動自1997年以來水稻品種改革的第二次浪潮,為提高我鄉糧食品位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