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美國企業培訓如何做的

美國企業培訓如何做的

發布時間:2021-03-07 07:28:34

1.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為什麼如此注重對員工的培訓與開發

通用電氣注重對員工的培訓和開發,實際上就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換一句話就是說他也是為了員工素質提升以後能夠更好的為公司服務,從而使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2. 企業遠程培訓如何做

我明白樓主的意思,說白了這就是一款遠程教育管理系統,來實現老師和學生的在線溝通,在線教育,這種遠程教育培訓方式在美國是很流行的,不管是企業還是教育行業,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就是365微學習,這個管理系統是他們自主研發的,功能比較齊全,而且獨有的知識產權保護功能也是業內所達不到的,你可以自己去仔細的看看,太詳細的我也不知道,這些都是看企業百強教育新聞看到的。

3. 培訓工作應該怎麼做

世界是平的,中國企業面臨著與狼共舞、走向世界、不斷發展的歷史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中國企業將在全球市場與眾多的外資企業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進行著直接競爭。那麼,企業該如何迎接機遇,應對挑戰呢?最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競爭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是否擁有各種優秀的專業人才,包括領導、管理、營銷、銷售、技術、財務等領域專才。 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後,從成本和對中國市場的適應度的角度考慮,他們也會大批啟用既有專業技能,又了解中國市場與中國文化的本土人才,市場對這些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導致人才的競爭加劇,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面臨到「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問題。 在人才爭奪戰激烈上演的同時,企業也逐漸發現很難從外面聘請到合適的人才。於是,大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必須注重培養內部人才,而培訓正是企業培養人才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方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全球范圍內,培訓漸漸成為企業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經之路,可歸納到以下幾種原因: 1、人才供應的不足,使得專業人才的獲得日趨困難,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必須加強。 2、市場競爭激烈,顧客的要求也越來越挑剔,這使得每個工作崗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需要通過培訓來加強員工的技能。 3、環境的巨變迫使每個員工都必須不斷學習以適應變革的要求,企業也需要通過培訓來幫助員工不斷發展以適應工作的要求。 一、培訓為什麼會被忽視? 商場如戰場,一支沒有經過訓練的軍隊很難與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抗衡。對員工的培訓很重要,很多企業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反應出的情形卻並非如此,一位在企業中負責培訓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句順口溜:「培訓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就不要。」這句話正是培訓在很多企業中所處位置的真實寫照。 雖然企業都知道培訓很重要,但培訓工作在很多企業中卻得不到重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 1、目前企業中真正了解培訓的人不多,對培訓及其功能沒有全面的正確認識。 2、培訓屬於無形服務,其效果很難在短期內體現,培訓往往被視為一種單純的支出而不是投資。 3、企業沒有一套完善的長期的人力開發制度,員工培訓的長期效益難以突顯。 4、目前市場上的培訓機構魚目混雜,且進入門檻低,三兩個人一桿槍就辦起了培訓公司,整個行業尚不規范。很多企業囿於價格的原因,而不顧真正的需求與效果,引入一些低廉的培訓項目,效果當然可想而知,致使企業對培訓產生了失望。 5、目前國內企業的人員流動很大,也很快,企業不願意在員工培訓上做長期投資。 二、培訓支出依舊增長迅速 盡管做好培訓有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經驗表明:不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做有效的培訓,企業很難實現其發展目標。 因此,全球對培訓的支出也在持續增長,即使在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的今天也沒有放緩。全球最大的培訓組織機構ASTD(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在全球42個國家調查了550多家企業,發現這些企業的平均培訓支出在1997年占員工工資的1.8%,2000年增長到了員工工資的2.5%,而2007年與2008年在美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有所衰退的情況下,企業對培訓的支出卻比上一年增長了30%。 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人員培訓作為一種投資,這甚至已經成為趨勢。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就必須重視員工培訓。而其重點在於企業要視培訓為一種投資,而不僅僅是一種支出、成本。而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就必須真正了解培訓的特點,培訓的功能以及效果,從而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將對培訓的價格重心轉移到價值上來。並選擇專業的正規的培訓機構作為合作夥伴,共同做好員工的培訓。 三、培訓的真相 什麼是培訓?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或許稍有頭腦的人就能回答。不過,要想真正認識培訓,需要仔細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培訓與大學講課或MBA授課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有那些不同呢? 2、市場上有很多專業書籍,培訓的內容大多由這些書籍發展而來,是否可以用看書的方式取代培訓?如果不可以,原因又何在? 3、培訓師在講台的角色與大學教授在講台上的角色有何不同?所需要的技能一樣嗎? 本文不準備回答這些問題,而希望讀者能夠深入思考這些問題,以領會培訓的深層含義。 四、培訓的對策 只有當我們對培訓有正確的認識之後,我們才能來正確的思考:如何做好培訓? 在與客戶的接洽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培訓負責人會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他們很想把培訓做好,因此非常關注培訓的效果,但可能是由於公司內部的一些原因,導致對培訓需求的調查不深入。所以,當問到客戶的培訓需求與培訓目的時,所得到的答案也相對比較籠統。諸如「我們希望通過培訓加強他們的銷售技能」或「我們希望通過培訓提升領導的管理意識」等等。 這些培訓目的雖然沒有錯,但卻不夠具體。這是因為,如果如果沒有參照物,如何評判學員的銷售技能得到加強了呢?如何判定學員的管理意識得到提升了呢?通過考試能解決嗎?考試只能斷定學員是否學到了知識,卻不能保證學員掌握了技能。培訓的目的是要通過各種練習讓學員能有效地將培訓內容運用到工作中,而不僅僅是保存在頭腦中。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通常會繼續問一些關於其企業現狀的問題,試圖了解到更明確的培訓需求,但我們往往發現:要麼是培訓負責人本人也不太清楚,要麼是因為某些原因而不想說(即使我們承諾保密);還有一些企業不願意承認公司有問題,認為公司發展健康,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對於後者,必須首先要轉變觀念,因為這世界不存在沒有任何問題的公司。承認問題的存在,面對這些問題並積極地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相反,它是勇者的行為。企業「有問題」不一定是壞事,比如「我們的訂單突然大增,產品供不應求,客戶需要等較長時間才能得到訂貨」。這也算是企業的問題,但我們稱為「快樂的問題」(Happy Problem)或「面臨的機遇」。培訓的目的就是要幫企業解決問題,有些是近期績效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一些是為長遠的目標而需解決的問題。但只有將這些問題明確了,培訓需求才明確。而只有培訓需求明確了,培訓的效果才能得到有效評估。 確立培訓需求的方法很多,觀察法、問卷調查法、面談、立場分析法、理論模式分析法、工作考核法、人士記錄分析法、多重因素分析法等都可以嘗試。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這里不逐一描述,一般來說,需要結合使用幾種方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確定培訓需求是進行培訓系統的第一階段,接下來是規劃培訓課程、實施培訓課程,最後是評估培訓效果。而第一階段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階段。只要第一階段做的好,並且找到一家專業的培訓合作夥伴,培訓的效果絕不會差,如果第一步就忽視了,即使找到世界上最好的培訓機構,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當培訓需求確立後,一家專業的培訓機構就可以完成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的工作,並會協助企業完成第四階段的工作:評估培訓效果。評價一家培訓機構夠不夠專業,就要看他們對培訓效果評估的認知。 按照國際上公認的,是在1959年由Donald 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分成四個層次:①反應(Reaction)②學習(Learning)③行為(Behavior)④結果(Result),後來又有人加入了第五層的培訓效果評估,就是投資回報率(ROI),即要用財務績效來表示培訓效果。 然而,現在國際上尚無一套科學的方案來衡量第五層的培訓效果,因此,較專業的培訓機構主要將培訓效果的第三層或第四層為目標。但目前大多數的公司或培訓機構只做到第一層的培訓評估,即看學員的反應如何,看學員的滿意度。有時,雖然學員滿意了,但培訓的出資方又不滿意,因為無法在工作中看出成效。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並不重視培訓的一個原因。 簡單的「滿意度」調查是無法評估出培訓效果的,一定也要評估學員是否通過學到知識,是否學到技能從而達到行為上的改變,是否在工作中表現出績效增長等等。 五、結語 顯而易見,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公司創造價值。好的培訓不僅能使企業受益無窮,也能使員工得到成長而終生受益。 IBM的員工就深知其中的好處,IBM完善的培訓體系為IBM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評價IBM:「沒有任何企業會這樣對世界產業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和將要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這恐怕是對一個企業的最高評價,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IBM的成功。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4. 我在美企業工作,工作原因要去美國培訓3個月,VO讓我辦理H3簽證,可是美國總部堅持申請B1,請問能通過嗎。

商務簽證當然可以了,只要美國公司發送一份商務邀請函,建議您找專業機構辦理,這樣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事而且簽過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5. 我想做企業培訓師,但怎麼樣入門啊

凱若可以去看看,我的朋友就在那報名考的二級證,現在在一家4s店做培訓師 我就是在鄭州凱若報名考的,考試一次通過,你們去那報名,一定不會錯 .

6. 跨國公司如何培訓外派人員(一)

在資深人力資源專家說,選拔外派管理人員存在著「令人恐慌的高失敗率」。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外派管理人員的培訓不足或不當引起的。 一般來說,跨國公司在選拔海外管理人員時有三種策略:在整個企業中任用最適當的人選擔任與其相匹配的職位而不考慮其國籍,即管理人員國際化策略;僱傭海外子公司所在國人員管理當地子公司,即管理人員當地化策略;在世界各地子公司的重要的管理職位都由母國人員擔任,即管理人員母國化策略。僅從表面上比較,管理人員國際化政策由於體現了「唯才是用」的管理理念,似乎是三種政策中最為有效合理的一個,但在絕大多數跨國公司中,由於母公司高級職員和來自東道國的抵制以及國際人才市場的不完善、管理目標的差異化等等復雜因素,使得在目前採用這種政策的公司非常之少。本文就著重探討一下管理人員母國化與管理人員當地化這兩咱策略各自培訓的側重點。 一、對來自母國的管理人員的培訓 從母國挑選的海外管理人員一般在國內工作較為出色,而且選用他們也具備相當的優勢。例如,他們有盡忠於本企業的精神。在發生沖突時,其民族主義傾向能促使他們將本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利於加強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等等。但在海外任職往往要求他們具備更全面、更特殊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跨國企業必須對這類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一)培訓目的 這種培訓除了要讓來自母國的外派管理人員獲得國際經營管理的知識和經驗外,主要針對的是文化敏感性培訓。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一項主要內容,對此進行培訓的目的是使母公司的管理人員了解他們將赴任國家的文化氛圍,充分理解東道國國民的價值觀與行為觀,迅速地增強對東道國工作和生活環境的適應能力,充當兩種不同文化的橋梁。 (二)培訓內容 1、文化差異對管理人員的 派往國外的管理人員要在東道國陌生的環境中重新建立工作關系和社會關系,必須了解東道國特有的文化以及這種文化對當地人員產生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人員的行為具有不同特徵。例如,在管理風格上,美國企業的管理人員較為民主,鼓勵參與,日本企業的管理人員則習慣於集權;在財務決策上,發達國家的管理人員偏愛高風險、高收益的策略,發展中國家的管理人員則奉行較為保守的原則;在處理事情時,西方發達國家管理人員比較講究原則,亞洲許多國家的管理人員比較講究交情等等。這許多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差異對工作帶來的影響。因此,外派管理人員只有盡快適應東道國文化環境,才能與當地管理人員建立良好工作關系,保證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與進行。 家庭對東道國文化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影響管理人員的工作。一項對跨國公司外派管理人員,由於文化隔閡,往往會採取抵制當地文化的態度。他們建立一個僅限於來自母國人員的小的社交圈,試圖形成能適應的小環境。這樣就很難融入當地文化。 2、進行文化敏感性培訓 提高雇員文化敏感性的培訓一方面能使雇員對自己的文化屬性和環境做到自覺和自知;另一方面,這種培訓還能提高管理人員對異國文化在知識和情感上的反映能力。無疑,獲得文化敏感性最有效的方法來自於一個人在國外環境中的生活或工作經歷。 文化敏感性培訓有兩個主要內容:一是系統培訓有關母國文化的主要特點;二是培訓外派管理人員對東道國文化特徵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掌握東道國文化的精髓。實踐證明,較為完善的文化敏感性培訓可以在較大程度上代替實際的國外生活體驗,使外派管理人員在心理上和應付不同文化沖擊的手段上做好准備,減輕他們在東道國不同文化環境中的苦惱、不適應或挫敗感。 目前許多大型跨國公司採用課堂教育、環境模擬、文化研討會、外語培訓等多種方式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文化敏感性培訓。系統的文化敏感性雖然可以提高學員對東道國文化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但並不能保證他們能夠在東道國有效應付不同文化的各種沖擊。因此,外派管理人員必須學會以尊重和接受的態度對待異國文化。切忌用本國文化標准隨便批評異國文化,更不能把本國的文化標准強加於東道國公民,即應努力做到克服自我參照習慣的干擾。在遇到挫折時,要善於忍耐和剋制自己,把自己當作東道國文化的承受者,靈活地處理因文化差異產生的各種摩擦和沖突,在建立良好工作關系和生活關系的過程中增強對不同文化的適應能力。 對於這種外派人員的培訓通常在兩個階段上展開,上述所言及的是派出前的准備培訓,第二階段是現場指導,即外派管理人員在海外上任後,企業總部及當地的輔導者要對他們給予支持。在海外子公司是已存企業的情況下,前任者通常要給接任者進行幾個月的指導。 此外,需引起注意的是,為了留住人才,讓有能力的人安心工作,一些企業還對海外離任回國人員進行回國培訓,以幫助他們減輕反向文化沖擊,重新適應母國的企業文化,尋求進一步的發展。 3、培訓形式 跨國公司針對外派管理人員制定的培訓計劃主要有外部培訓、內部培訓和在職培訓三種形式。 外部培訓計劃不是由某個跨國公司制定的,而是由獨立的培訓機構針對跨國公司的某一類管理人員設計的。例如工商管理學院開設的國際管理課程,專業化培訓公司提供的溝通技能和人際關系技能培訓等等。這類培訓計劃往往邀請有經驗的或在某個領域著名的專家授課,讓學員從別人的經驗中得到借鑒,或了解某些領域的最新發展。許多跨國公司喜歡把管理人員送到東道國接受培訓。這樣做可以命名管理人員在隨工作壓力之前,已經親身經歷了文化差異的影響。 內部培訓計劃一般是根據跨國公司自己的需要制定而成的。這種培訓的效果通常較為直接和明顯。培訓計劃的內容可以根據公司遇到的不同問題靈活地進行改變。現在許多知名的跨國公司都設立的自己的公司大學是一種典型的內部培訓方式。公司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培訓公司內部的管理人員等骨幹力量。因此這些外派的管理人員可以去公司大學進行培訓,培訓計劃也可以根據受訓人員需要靈活設計,如在出國前准備階段,可請一位熟悉兩國文化的人擔任培訓人員,了解所在區域的環境因素,並對當地特有的管理問題進行探討,為受訓人員到任後有效的建立工作關系打好基礎。 在職培訓也是跨國公司內部設置的一種培訓,培訓對象是具有特殊工作需要的個別管理者,在職培訓強調實踐性,由於有經驗的上級監督受訓者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由於在職培訓可以在工作中進行,時間約束性小,更適合於文化化差異的調節。 值得注意的是,跨國公司任命母國人員去海外工作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由他們的家屬引起的。即使管理人員本人能適應並喜歡在海外工作和生活,其家屬則並不一定如此。如果其家屬不樂意,會帶來一系列麻煩問題。例如,管理人員不安心海外工作、家庭破裂等等。於是在海外管理人員派往海外任職之前,很多公司都要努力估計管理人員的家屬是否能適應在國外的環境生活。因此,跨國公司在制訂培訓計劃時,除了考慮培訓計劃的目標、課程的組織及其內容之外,還要幫助返回母國的管理人員及其家屬重新調整回國後的職業與個人生活。例如,在道化學公司,海外任職者的部門領導要給其一封信,說明該海外分支機構保證其在返回時至少能得到與其離開總部時同級的工作。在外派管理人員計劃返回母國之前,其新工作就由其指導員給安排穩妥。這樣可解除外派管理人員的後顧之憂,增強他們的職業安全感。(摘自: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7. 美國最佳僱主100強,最佳企業培訓榜單 是怎麼評出來的

任務~~~飄過~~~

8. 跨國企業怎樣進行人才的培訓投入

很多著名的跨國公司都已經或者正在著手開辦自己的大學,摩托羅拉公司有摩托羅拉大學、安達信咨詢公司有聖查爾斯大學、通用電氣公司有克羅頓大學。與其世界一流的競爭對手一樣,這些公司對於培訓的重要性深信不疑。

在這些跨國公司開辦的大學里,培訓適合企業需要的人才是一項重要內容。其中,除了對職場新人的培訓外,還包括對更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包括高級經理人,甚至首席執行官(CEO)。
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國內外擁有60多個培訓中心,有700多名專職教師和近3000名兼職教師從事新員工第一職業培訓、大學生精英培訓和領導後備人選的精英培訓。日本電器公司專門開設了國際培訓中心,形成了以國際企業人、駐外人員、當地雇員為對象的國際培訓體系,採取輪崗、集中培訓、單獨培訓等方式,有針對性進行語言培訓、國際實務培訓、國際經營培訓、外派前培訓、高級經營者培訓、海外留學、海外業務進修等。

近些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跨國公司改變了培訓方式,以信息系統促進公司內部溝通,導入了網上學習系統。西門子公司成立「西門子虛擬大學」,面向各地千名技術人員,每年進行為期一周的新產品技術培訓。IBM公司應用網上學習系統為遍布世界各地的經理人開設管理培訓課程,每年有4000人參加。美國思科公司投入巨資開發網上學習系統,以「思科學習網」取代傳統的培訓方式。此外還面向中國市場實行IT技術培訓,2000年共有2850人參加該公司「網路支持工程師認證」的網上培訓。微軟(中國)公司網路教育負責人說,網路教育培訓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轉移,有更多人學會網路技術。這也可以擴大產品需求,擴展產品市場。

可見,這些跨國公司在人才的培訓上都花費了相當高昂的資金和技術成本。培訓組織CCID2002年的數據顯示,在華外企的人均培訓時間為每年44小時,人均年培訓預算3384元,占工資比例的5%。相比之下,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人均年培訓時間僅為5.6小時,人均年培訓預算約1362元,占工資比例的1.5%。而一些跨國公司所投入的資金遠大於此,如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蘇州)每年人均培訓費用高達7000美元,是我國國有企業平均水平的50多倍。盡管這種差距已經有逐步縮小的趨勢,但短期內改變實屬不易。

在如此懸殊的培訓投入之下,自然導致了懸殊的優秀人才供給能力。投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觀念的差距。通過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人力資源觀念的比較,如人力成本觀念差異、員工需求重視程度等,不難發現,中國和西方國家在人才問題上文化觀念的差異,導致了人力資源培訓時產生的行為差異。今天,國內企業應該樹立這樣的人才的觀念:高投入才能有高產出,人才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本,企業管理者在人才培訓問題上應該重視並且認真對待。同時,企業管理者本身也應時刻注意提升和完善自我,要為員工樹立一個不斷進取的榜樣,這在無形中會慢慢形成一種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成長具有積極導向,從而激勵整個企業奮發向上。

通過對比,中國企業應以此為鑒,在人才培訓觀念和行動上與國際接軌,為自己「走出去」鋪墊好人才基礎。

9. 美國汽車通用公司培訓制度如何產生

生產經營需要,與時俱進,企業要生存,必須健全相應制度,培訓制度是提高新進員工綜合素質和老員工再培訓提高的措施和規定,是企業發展擴張必備之手段。

閱讀全文

與美國企業培訓如何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