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推進電子政務信息公開
這是個大話題,抄相關論文比較多,大致幾方面:
一是以規范為基,健全工作運作機制。將政府信息公開和電子政務工作列入常態工作管理和年度工作計劃。
二是以公開為本,加強信息公開力度。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要求,充分利用局網站、區政府門戶網站、市民政局網站等載體,及時主動公開職能機構及主要職責、規范性文件、重點工作等公眾密切關心的信息,每日動態更新局工作動態,每月公開幫扶救助、慈善救助等救助工作信息,及時更新社會組織審批信息。
三是以平台為要,強化電子政務建設。
當然還涉及許多其他方面,具體實施時,共勉。
--電子政務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系統,政務門戶,推薦考察:雲海OA智能辦公平台,java開發,架構堅固,安全穩定,電子公文,組件豐富,應用簡便。有演示平台,可全功能開放試用。
『貳』 如何協調好電子政務信息公開和網路隱私權之間的沖突
(1)建設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
從業務發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出發,電子政務網路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政務內網與政務外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政務內網主要是副省級以上政務部門的辦公網,與省以下的辦公網物理隔離。要根據決策和業務需求,統一標准,加快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按照密級與授權對內網進行科學管理。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進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服務業務和不宜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要統一標准、利用統一平台,促進各個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約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內外網路平台,在運行中逐步完善。
(2)建設和完善重點業務系統為了提高服務、決策和監管水平,逐步規范政府業務流程,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快十二個重要業務系統建設:繼續完善以取得初步成效的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金稅和金融監管四個工程,促進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啟動和加快建設宏觀經濟管理、金財、金盾、金審、社會保障、金農、金質、金水等八個業務系統工程建設。業務系統建設要統一規劃,分工負責,分階段推進。
(3)規劃和開發重要政務信息資源為了滿足對政務信息資源的迫切需求,國家要組織編制政務信息資源建設專項規劃,設計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啟動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資料庫的建設。
(4)積極推進部門與地方的公共服務建設要加快各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公開政務和政府信息的步伐,在內部業務網路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動各級政府開展對企業和公眾的服務,逐步增加服務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近兩年重點建設中央和地方的綜合門戶網站,促進並整合政務公開、行政審批、社會保障、教育文化、環境保護、防偽打假、掃黃打非等服務。
(5)基本建立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
要組織制定我國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框架,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建立電子政務信任體系,加強關鍵性安全技術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建立應急支援中心和數據災難備份基礎設施。
(6)完善電子政務標准化體系逐步制定電子政務建設所需的標准和規范。今年要優先制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的標准,加快建立和健全電子政務標准實施機制。
(7)加強公務員信息化培訓和考核
要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作用,切實有效的開展公務員的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定考核標准和制度。今年要制定公務員信息技術知識預計能的培訓標准和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教材,落實培訓機構。
(8)建立並完善電子政務法律法規和制度
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法律規范。加快研究和制定電子簽章、政府信息公開及信息安全、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基本形成電子政務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解決方案
『叄』 怎麼做好 政務公開與電子政務工作
隨著我國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不斷深入和發展,智慧政務在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社會應急職能方面作用愈發重要,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地位日益凸顯,尤其是國家提出網路強國戰略以來,加快智慧政務發展已成為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國要深化智慧政務改革,不斷適應新形勢,謀劃新思路,提出新理念,構建新模式,發掘新途徑,滿足新需求,打造新常態。
一、工程導向到問題導向
智慧政務發展容易陷入誤區:以工程建設為導向,認為簡化審批、加快建設一大批信息化系統,就能較好地提高政府履職能力。這種以工程為導向的建設模式,不能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增強智慧政務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當下,智慧政務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建立以需求為主導的建設機制。以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為目標,切實提高政府履職能力為出發點,合理規劃智慧政務建設項目,有效提高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時效性、規范性和權威性。
二、分散建設到集約化建設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中缺乏頂層設計,分散、低水平、重復投資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國省級和副省級城市、地市級、區縣級設有獨立機房的部門平均比例分別為70%、32%、22%;省級、地市級、區縣級政府網站分散建設的比例分別平均為78%、32%、30%。智慧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分散狀況嚴重,粗放式的建設模式沒有得到根本遏制,給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帶來各種困難。因此,亟需切實加強智慧政務規劃、建設、運營的統籌協調,加快實現從粗放式、低效能的分散建設,向集約化、高績效的協同發展轉變,從部門獨立建設、自成體系,向跨部門跨區域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轉變。
三、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參與「治理」的主體包括了各類權力部門、公共部門,以及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他們在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過程中是平等關系。「社會治理」彌補了「社會管理」內涵的局限,使社會治理體製得以創新和拓展。智慧政務是社會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智慧政務建設模式要始終適用於、服務於社會治理模式的變動和演化。
1、規范社會共建機制,打造以政府主導為一體,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為兩翼的社會共治模式。
2、規范監督和保障機制,規范參與方的權、責、利。
3、鼓勵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快形成統一有效的購買服務平台和機制,釐清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的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加快促進政府獨導到社會共治模式的轉變。
四、由數據割據到數據開放共享
據統計,政府擁有社會信息資源總量的80%之多,但有關部門調研的38個部委涉及的80個專網里,實現橫向交互的比例尚不及0.1%。這對數據尷尬刻畫了目前政府數據共享面臨的數據壁壘日益加重之窘境:政務業務數據成指數量級增長,但由於各業務系統技術標准、開發環境、系統架構等存在巨大差異,客觀上對政府部門數據共享造成了技術屏障。大數據時代,要徹底消除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羈絆,
1、開放數據。要盡快規劃政府數據開放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推進開放數據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2、落實數據共享機制,明確數據共享的權、責、利,根據「一數一源」原則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鮮活性、權威性。
3、加快制定應用規范和技術標准,藉助信息技術和手段打通各異構業務系統。
五、數據支撐到輔助領導決策
從發展歷程看,中國智慧政務經歷了辦公自動化、系列「金字」工程、政府上網到「三網一庫」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智慧政務的發展,社會保障、社會治安、電子口岸、社會信用、食品和葯品監管、應急指揮、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安全監管等重點信息系統項目不斷展開研究、設計、立項和建設工作。這些信息系統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部門內部辦公、管理和協調,但如何有效整合利用有關業務系統和各部門的相關信息資源,完善綜合分析、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等業務應用系統,為領導決策指揮提供全面、准確、及時的信息服務,在大數據時代已日顯迫切。當下,這些信息系統需要通過整合智慧政務網路,以提高應用水平、發揮系統效能為重點,深化智慧政務應用,推動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智慧政務輔助領導決策體系,提高政府宏觀管理與科學決策能力,加速推進我國政府信息化輔助決策的進程。
六、履行政府職能轉向提供公共服務
長期以來,智慧政務建設主要是從政府內部需求角度推進的,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方便監管,對民眾需求的考慮顯然不夠。《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智慧政務建設,打造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基礎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不斷創新優化完善公共服務,不斷將公共服務電子化,使智慧政務由流程規范化自動化,提高服務效率,轉變為有效為社會公眾提供最終交付品,為公眾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服務效能和水平。
七、傳統模式到新興形態
作為新興技術,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潛在的價值逐漸得到挖掘,關注度不斷得以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大力推進國家智慧政務建設,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範,加強雲計算服務平台建設;《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智慧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工信部在2013年已完成「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並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目前針對雲計算的「十三五」規劃也已經啟動。未來發展中,智慧政務應繼續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藉助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進一步擴展政務信息來源,構建異構信息資源整合方式,提高政務信息化資源利用效能,深化業務應用,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
八、核心技術設備國產化
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逐漸完善,但是整體來看,國產設備佔有率低,核心設備差距明顯,潛在的戰略風險、數據泄漏風險和情報監控風險,嚴重威脅著信息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棱鏡門」事件之後,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為多個領域的共識。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智慧政務設備國產化的帷幕正式全面拉開,國產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基礎信息技術攻關有望加速,應用牽引、平台重構、分階段實施的國產化新思路將全面鋪開。
金鵬信息智慧政務解決方案
『肆』 為什麼說政府信息公開是電子政務服務和政府數據公開的基礎
電子政務是實現改革的強力催化劑。新科技的力量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設計能夠真正滿足人民需要的服務。這些,再加上政府改革項目的強大威力,使我們有巨大的潛力來改善政府服務的質量和針對性,提高政府本身的效率。
(1)提供選擇機會。顧客除接受傳統的政府服務外,還可選擇電子化傳送政府服務的新方式。
(2)獲取公眾信任。政府在收集和發布信息時,應遵守有關法律,保證信息收集過程的正當性,信息內容的准確性,獲取公眾的信任。
(3)可取得性。通過信息技術連接政府各部門,建立電子化的單一窗口,以全天候快速服務,盡可能給公眾提供政府服務的通道。
(4)效率。強調政府必須通過信息技術提高行政效率並快速回應公眾的需求。
(5)合理化。提供政府部門與機構間共享資源或組織功能重組的機會,以減少政府支出並簡化系統。
(6)公開信息。制度化信息公開,提高國家的競爭力與政府的開放性。
(7)電子安全。採取相關的安全機制維護電子環境中的安全與可靠性。
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發展電子商務和促進全民上網是中國信息化建設的三大基本任務。在2000年上半年,英國政府修正了電子政務的目標--到2005年,政府所有服務項目都要實現在線提供,做到所有公共服務實現全天候24小時在線提供,實現全民使用互聯網,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軟體。
『伍』 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的聯系與區別
區別:
1、概念不同
電子政府,是現有的政府機構在開展電子政務的過程中,對現有的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進行優化重組之後所重新構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態;
而電子政務,則是從政府業務角度上講的,是政府機構應用電子信息化和網路通訊手段,將管理與服務通過網路技術進行集成,在互聯網上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突破時間、空間和部門]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
2、實體與虛擬的區別
電子政府是一個實體概念 ,主要是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網站,著重點在政府網路化;而電子政務是一個程序概念,主要是通過電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著重點在政務。
聯系:
1、電子政府是電子政務發展的目標。政府要在開展電子政務過程中,進行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和重組,分隔和時空的限制,最終實現在網上辦公。
2、電子政務的基礎是電子政府。電子政府作為網上虛似的政府是基於網路的、面向政府機構、社會各界以及社會公眾的信息服務和信息處理系統,是一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地實現行政、服務及內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會和公眾之間建立有機服務系統的集合。建立在電子政府之上的政務自然就是電子政務。
(5)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培訓會議講話擴展閱讀:
電子政務主要內容:
1.政府從網上獲取信息,推進網路信息化
2.加強政府的信息服務,在網上設有政府自己的網站和主頁,向公眾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務,實現政務公開
3.建立網上服務體系,使政務在網上與公眾互動處理,即「電子政務」
4.將電子商業用於政府,即「政府采購電子化」。
5. 充分利用政務網路,實現政府「無紙化辦公」。
6. 政府知識庫。
『陸』 開展電子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有什麼重要意義
推動電子網路政府,從國際社會來看,一個國家推動政府信息化,首先是為了提高本國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政府能力提升後,就能提升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推動電子政務、推動政府信息化意義重大。具體來講,在中國目前條件下,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加快構建電子網路政府,至少有六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點,推動政府信息化,有利於迎接加入世貿組織後對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戰。我們從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機遇,也使我國整個經濟社會,特別是經濟更好地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是也應該同時看到,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確實對於我們的政府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嚴峻的挑戰,這些挑戰,表現在以下這么幾點。首先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於我們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就是說過去中國沒有加入世貿組織以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完全可以考慮中國特色,可以不過多的顧及到國際貿易組織的一些規則,但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就再不能這樣繼續了,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時候,包括制定法律也好、行政性法規也好,要充分考慮到國際貿易組織的規則。也就是說,制定的法律法規不能違反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則,所以對於我們政府的管理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們首先抓緊對過去已經制定法律法規的修訂,凡是與世貿組織規則相違背的,不吻合的,我們都要拿掉,或者要修改,有的甚至要廢除,對於未來我們制定公共政策,包括制定法律、法規,必須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來進行,這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對我們政府管理的第一大挑戰。第二方面,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我們政府管理的公共服務也提出了很大挑戰,過去中國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時,基本是一種政府壟斷,直到加入世貿組織以前,還有好多壟斷領域,比如鐵路、郵電、民航、電訊、電力、金融、保險,這些領域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前,大體是政府壟斷的領域。加入世貿組織以後,要逐步開放服務貿易,過去我們開放了技術貿易、貨物貿易,但是在服務貿易領域採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再不開放就不行了,要按照承諾的時間表逐步開放這些領域,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要逐步開放,不僅像內資開放,還要向外資開放,這對於過去長期壟斷這些領域來講,應該說提出的挑戰是很嚴峻的。,加入世貿組織前後,我們加快了相關壟斷領域的改革重組步伐,比如電力、發電和輸電分開,電訊南北分開,金融加快了商業化銀行改革的步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應對入世在公共服務領域所採取的舉措。第三方面,就是對我們的就業,對人生競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大家一個共同看法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從長遠來講伴隨著大量的外資進入中國,給我們帶來很多就業的機會,但是就短期來看,因為大量的外國資本引入中國以後,我們的國有企業在和外國資本競爭時,至少在競爭初期有可能不是人家的競爭對手,有些企業可能要敗下陣來,這樣有可能在加入世貿組織初期,我們的國有企業在競爭過程中處於劣勢,這樣就有可能導致更多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有可能加劇我們的就業形勢。目前我們政府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就業壓力很大,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生活中最突出的問題,就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說很多國有企業的職工在入世初期還要下崗的話,這給我們就業的形勢壓力更大,與此同時,伴隨外資的進入,在優秀人才的增長方面,我們也面臨強大的壓力,這是入世以後第三個方面對政府的挑戰。第四方面,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政府管理的方式提出了很多挑戰,比如過去大量行政手段的應用,我們公開性、透明度比較低,審批的范圍很大,審批很繁瑣,審批制的自由裁量權很多等等,行為不規范,這都是政府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加入世貿組織所做出的承諾的差距是比較大的,能不能依法行政,能不能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能不能減少行政手段的應用,能不能減少過多的干預,已成為我們改變政府管理方式,應對入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通過構建政府信息化,推動電子政務,改變政府管理方案,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公開性,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等,可以把政府管理存在的問題得到更多解決,這對提升我們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使政府管理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帶來一系列的挑戰意義重大。
第二點,通過推動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及時性、有效性。政府決策我們過去主要是大量的決策失誤,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造成巨額的國家財政資金浪費,有人說,如果能把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減少的話,一年可以節約大量的資金,所以推動政府信息化,特別對於高層政府機構可以構建一個決策支持系統,雖然它不能完全代替決策,但是它可以降低決策者的風險,提高決策者的科學性、及時性、有效性,就可以減少大量的重復建設,減少大量的財政資金浪費,這對於政府管理意義非常重大。
第三點,通過推動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可以真正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增強政府的服務能力,我們現在政府管理正在朝一個以管理管制向服務的方式轉化,政府提供的服務能不能是高質量的,是公眾滿意的,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如何才能夠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公共服務的能力呢?改善的途經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推動電子政務建設,推動政府信息化,給企業、公眾在網上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在線服務,這不僅可以大大地減少政府的辦事時間,而且能夠提高它的公開性、透明度,這對於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務,改善政府和公眾的關系,提升政府的形象,意義非常重大。
第四點,通過推動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本。電子政務的最高境界有四句話,就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信息安全,在線服務。互聯互通並不是說所有的政府部門上下左右都要互聯互通,而是說在公共管理活動中,政府部門上下左右之間需要互聯互通的,能夠實現互聯互通,需要資源共享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信息採集成本。如人口數據,一個權威部門採集的人口數據,能夠跟各個其他政府部門所共享,那麼其他部門,就不需要再花更多的人力、資金、物力去採集人口數據,用一個共享的人口資源數據,這樣節約很多資金,也節約很多時間,所以說實現了互聯互通,實現了資源共享。從政府管理的發展來講,確實能夠降低政府管理成本,而電子網路政府,政府信息化,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通過對信息的有效管理、有效處理,提高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可以給國家降低大量的管理資金。
第五點,通過推動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能夠提高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也就是說公務人員必須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增強政府信息化,電子政務的支持,開拓視野,改變觀念,才能適應電子網路政府對公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如果不具備這些基本素養,如計算機辦公軟體不會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能都沒有,那麼你就很難適應公務員崗位要求,可能就要被淘汰。所以,通過構建很多電子政務的應用系統,不僅僅改變政府官員的觀念,增加很多的知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化技能,包括計算機的技能,如果不會,迫使你接受培訓,這對提高我們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意,公務員整體素質應影響深遠。
第六點,通過推動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能夠拉動中國IT企業、IT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拉動中國應用性軟體產業的發展。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我們的應用軟體業,整體上和印度還差距比較大,印度也是一個人口大國,它的經濟實力目前和中國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為什麼印度的軟體業,特別是應用軟體業很發達呢?它大量地運用軟體業,軟體產品可以出口,我們現在和它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有很多渠道,通過政務信息化能夠拉動中國IT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經,特別是帶動我們應用軟體業的發展,因為搞電子政務好多應用性軟體是不能夠完全依賴國外的,需要靠我們國家的這些IT企業來開發,所以說推動政府信息化不僅可以拉動IT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可以帶動中國應用性軟體產業的發展,那麼這個意義就很大了,而且可以帶動中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這是第一個觀點,即推動中國政府信息化,構建中國式的電子網路政府,在當前來講它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個方面,我們在分析中國政府信息化,構建電子網路政府的意義所在這個問題時,也會看到中國在政府信息化的過程中,在電子政務建設中,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概括為兩大方面,通過我們對中國電子政務、政府信息化的發展,大體有兩個方面目前值得關注,一方面是客觀方面的問題,從客觀來講,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第一,行政管理的復雜性,行政體系的復雜性決定了電子政務應用體系構建的復雜性;第二,過去這些年,我們在政府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總體上看,沒有制定好總體規劃,標准化問題也沒有得到高度的關注;第三,整個社會信息化的水平比較低,在一定意義上也制約了中國政府信息化的發展;第四,我們的信息安全、政務信息安全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重點把第一個問題做個解釋,電子政務的構建,電子政務應用系統的構建,絕不能過於簡單,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系統。為什麼電子政務的應用系統有它自身的復雜性呢?關鍵是政務管理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每一級政府都設了很多部門,這些部門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職權,各自行使各自的權力,但是他們又絕不是孤立的一個系統,它要左右配合、上下連動,這是政務管理,政務信息化,它和電子商務企業運作有重大差別,就不同的國家來講,一個政府設多少個部門,全世界沒有統一標准,部門設置的多少,服從於管理指導思想,比如英國、美國,大體是一個,叫做自由市場經濟,這個自由市場經濟政府管理的模式就和我們不完全一樣,政府總體是管理的比較間接,很少直接管理,而且各個政府部門的設置也比較粗放,不像我們機構設置的那麼多,那麼細化。舉個例子,比如美國的農業部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三個部,農業部、水利部、林業局;美國的「運輸部」相當於中國的三個部,交通部、鐵道部、國家民航總局。我們是一種細化的設置機構,人家是一種比較粗放的設置,這樣一個大布置的管理,我們設置的比較細,政府和政府部門之間的職能就可能要交叉,就可能影響職能的行使、權力的行使,這對於構建應用性軟體,構建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帶來了困難,政務的邊界不清楚,職能交叉,那麼構建你的系統,應用軟體就可能帶來麻煩,而我們應用軟體的開發是很清晰的,不能模糊,不能說我這次讓你一馬,你多行使一點權力,下一次我多行使一點,不是這樣,模糊不行,在軟體開發中必須清晰。所以,我們部門設置比較多,部門之間的職能容易交叉,權力行使容易交叉,那麼構建這個系統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再比如,政務的實現,如在網上辦一個事情,可能不是一個部門來審批,可能有好幾個部門都審批這個事情,如在網上注冊一個企業,不僅關繫到工商部門,還關繫到稅務部門,要發稅務執照,還關繫到銀行部門,要驗資,同時涉及到工商部門、稅務部門、金融部門,那麼這幾個部門能不能在網上互聯互通,就決定企業注冊能不能在網上辦理,這就是一個政務活動,一個政務工作信息化可能要涉及好幾個部門,要求這些部門在網上能夠互聯互通、協同辦公,並聯審批,如果不能實現這樣一種功能,就無法在網上給公眾提供信息服務。所以,行政管理體系的復雜性決定了電子政務應用系統構建的復雜性,這是我闡述的一個觀點。第二個觀點,社會信息化水平比較低,也會影響到電子政務系統的構建和應用。比如美國上網的人數很多,利用網路獲取信息的人很多,計算機普及率也比我們高得多,而我們和總人口相比,計算機普及率比較低,直接利用網路的人 數也比較少,到今年6月底,中國12 .6億人口直接利用網路的人大體是6200萬,而在美國2.8億人口,直接利用網路的人數是一億五千九百萬,我們利用網路人數占總人口不到5%,而美國卻有59%的人都在利用網路,它的社會信息化水平比我 們要高得多。所以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會影響一個國家政務信息化的水平,我們提出用政務信息化帶動社會信息化,拉動信息產業的發展。這是客觀方面的四個問題。
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主觀方面也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通過電子政務的發展我們看到,在主觀方面大體上可以概括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整個公務員隊伍,現在涉及540多萬人,加上黨群機構就是800萬人,這個觀念有待轉變,要從觀念上、思想上來接受電子政務這種治理方式,要接受政府信息化帶來的政府管理上的變化,如果從觀念上、理念上不接受,那麼推動政務信息化就會造成大的障礙,第二個問題,傳統政務運作管理的過程和慣性。不管國外也好,中國也好,整個是一個傳統政府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運行,手段已經延續了很多年,數百年的歷史,要通過信息化、電子政務的構建來改變傳統政務的運作,改變這種逐年的管理方式手段,是有相當的難度。第三個問題,我們公務員整體隊伍的素質不高,特別是信息化、信息技能方面的技能整體上比較差,水平比較低,這對於政務信息化的推進,電子網路政府的構建是非常大的問題。因為,系統構建得再好,軟體開發得再適用,如果沒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公務人員來掌握、使用和應用的話,這些系統再好也是沒有用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法制建設整體滯後,電子政務、電子網路政府的發展,政府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必須有一個法制配套的基礎,即電子網路政府必須有一個外部好環境,這個環境有很多因素構成,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制建設要及時跟進。
比如信息公開,如果國家沒有信息公開條例,或者沒有信息公開法,那麼構建電子網路政府,哪些信息需要公開,哪些信息可以不公開,就無法可依了,就有很大的人為性,我認為需要公開的就把它公開,我認為不需要公開的,就不讓他公開,給官員的主觀意志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國外都有信息公開法、信息披露條例,你該公開的不公開,你是違反法律的,國外叫陽光方案。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制定一部信息披露、信息公開方面的法規,前不久廣州市政府制定了一個全國第一家地方政府制定的信息公開條例,可能是全國第一個。從國家來講,正在抓緊有關信息公開條例的制定,最終可能要上升到國家的信息公開法。如果沒有這個法律支撐的話,電子政務的構建,幾乎是寸步難行的,因為構建了系統後,要在網路上公布信息,就有一個法律依據的問題。
再如電子簽名、電子簽章,現在在物理形態下,這個公章動不動都可以假冒了,被別人開一個假章子使用了。將來,我們構建的電子網路政府,構建的電子政務,要通過虛擬化的章子出現,就是網路上要出現簽章,簽名,領導的個人簽名,要出現公章,那麼網路上的章子能不能是一個真實的,能不能是沒有一個被篡改過的,能不能保證公章的完整性,保證它的不可抵賴性,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是兩個問題,不僅要解決網路章子的法律依據問題,蓋好的網路章子要有法律效力,一旦要出現糾紛後,網路上蓋的簽名和簽章有法律效力。第二,能不能不被假冒,如果這些都是電子政務建設,或者說政府信息化的法制環境,不解決相應的立法,電子政務、政府信息化推進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繼續進行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電子政務的立法,政府信息化的法制建設,使政府信息化有一個好的法律環境,也是電子政務發展中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問題。
第三個方面,要在政府管理創新中推動電子政務的發展,它的作用所在,前面內容已經說明了重要性,我們在構建電子政務,推動政府信息化時,一定要和政府管理創新、行政體制改革要緊密結合起來,如果沒有這樣的緊密結合,我們就可能構建一些失敗的系統。如何才能使政府信息化、電子政務的建設和政府管理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呢?這裡面有幾個觀點值得關注。
第一點,作為廣大公務員來講,要樹立一種新的政府管理觀念,這種新的政府管理理念,觀念,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上。第一,政府對社會的管理服務,政府對社會承擔的責任是有限度的,叫有限責任政府的行為理念,政府對社會不承擔無限責任,對社會承擔的是一種有限責任,不能夠像計劃體制下,政府扮演一種全能政府的角色,政府管理的事項無所不包,要改變這種全能政府的觀念,政府對社會承擔責任是有限度的,這是一種新的觀念。第二,要堅持政府管理創新,就要堅持由管制、管理走向服務的新觀念,在計劃體制下,政府對社會更強調它的管制、管理,而淡化服務;在市場經濟下,特別是今天,計劃體制下管制的色彩幾乎不太存在了,主要是兩種職能,就是管理職能、服務職能,管理、服務兩者之間,要逐步的更強調服務,政府要強調對納稅人服務,對社會公眾,對企業提供永久的服務,樹立一種新的服務理念。第三,要逐步樹立一種成本效益理念,投入產出理念,政府管理雖然是一種公共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花的是老百姓納稅人交的錢,即使如此,政府管理、公共管理仍然應該強調投入產出,強調成本效益。也就是說,公共管理、政府管理、公共服務絕不是可以不講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服務的投入,是一種新的管理,也是國外經過20多年的政府改革,在全世界掀起了一種比較新的管理理念。我們要把政府管理創新和電子政務的構建,政府信息化推動緊密結合起來,對於廣大公務員來講,首先要接受這種新的管理思念,這對我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點,我們要把電子政務的推進,把政府信息化系統的構建與政府管理創新相結合,就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最終要建立起中國的公共行政體制。這種公共行政體制,有幾個關系需要認真來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合理的政府職能定位,不同政府、不同層級政府,比如中央政府、省市政府、縣區政府,直到鄉鎮政府,這些不同層級的政府,職能的實現形式是有差異的,所以建立公共行政體制,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政府職能的定位,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和政府管理創新也是息息相關的,在這個中間,要解決好政府職能的合理定位,構建好公共行政體制,最突出的就是要解決好三種關系。一是所謂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從整體上來講,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降低市場的門檻,也就是說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盡量要讓市場來解決,政府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市場不必要的干預,在中國目前這樣的條件下,要解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關鍵是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何搞好國家的經濟布局,解決好國有經濟計劃有序的從競爭性行業退出的問題,這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從國家的經濟結構布局來講,一方面要靠國家的力量,靠政府的力量來調解市場經濟活動,使國家經濟結構能夠保持到一個比較合理的科學的狀態。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借用市場的力量,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政府盡量少干預,要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我們在經濟結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在計劃體制下,我們搞了很多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有規模很大的,也有規模很小的,就是大量的經濟成分是以國有經濟為主,但是搞了市場化改革以後,我們越來越看到,國有經濟不能全面促進,國有經濟可以在一些公共領域存在,但是對大量的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就盡量少作為,或者無作為,大家看到,我們正在有計劃的從競爭性的領域中退出,通過對國有經濟的改制、改組,使經濟結構更加優化,使國有經濟煥發新的活力,這是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職能配置,解決好政府和企業的關系,除了平常所說的要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現在從中央政府來講,把直接管理工業經濟的部委幾乎都撤銷了,直接管理工業的部門幾乎大量都撤銷了,撤銷了以後,仍然有一個如何減少對企業不必要的干預,特別對於原來國有企業如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大家看到,2003年,國務院的機構改革,成立了國有資產監管委員會,把原來國家經貿委撤銷了,把它的職能一部分放在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一部分內貿職能放在商務部,主體職能建立一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使管資產、管人一體化,解決了管資產、管人相分離的現象,這對構建新型的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應該會產生很深刻的影響。
第三個問題,是要合理的政府職能定位,解決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鼓勵行業協會的發展,更多的發揮社會中介系統它的作用。要結合好政府信息化與政府管理創新兩者之間結合好的關系,找好結合點,在政府職能、公共行政體制創立中,第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合理的政府職能定位。建設公共行政體制第二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更好地調整政府組織結構,使政府的組織、結構的設置逐步按照國際慣例朝著大布置的方向發展,這個非常重要。西方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政府管理多數實行的是一種大布置的管理,所謂大布置的管理,打個比方講,比如我們家給小孩兒過生日,買了一塊蛋糕,這塊蛋糕如果吃的人很多,中間分割的刀子就很多,吃的人很少,就簡單分割兩刀子,那麼分割的越多,每塊的面積越小,分割的越少,每塊的面積就越大,那麼和大布置,和部門設置的管理的差別就在這兒。在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一般都使用的是一種大布置的管理,那麼中國為什麼現在相對的部門設置還比較多呢?因為我們是從計劃體制下條條管理、部門管理衍變過來的政府組織架構,我們雖然已經市場化改革搞了多年,但是要想使政府組織結構,組織部門的設置走向大布置還有一個過渡。所以從電子政務的構建來想,從細分構建來想,大布置的構建可能比這個部門設置的過多過細構建要容易一點,我還正處在這個過程,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機關改革,也是一個逐步走向大布置管理的趨勢。在這中間,我們也正在不斷的採取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的一些措施,包括行政改革方面的措施,這些都會直接的響到電子政務系統的構建,也會影響到信息化的過程。這是政府管理體制創新的第二個方面,構建公共行政體制。
再一方面,就是要把電子政務建設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相結合,進行深化審批制度的改革。現在我們這套審批制度是計劃體制的產物,也是條條專政、部門管理的產物。實際上,西方國家在政府管理過程中間也都用審批管理手段,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政府對社會的管理,經濟的管理任何審批都不用,但是和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審批管理相比,我們審批制度的弊病是顯而易見的,是很顯然存在的,我們審批的范圍過寬,審批過程中缺乏程序,審批的項目過多,審批過程中公務員的自由裁量權過大,最後審批實際上成為政府管理出現腐敗非常重要的溫床。建立公共行政體制,推動政府管理創新,各級政府都在推動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項目,降低審批門檻,規范審批程序,削弱公務員在審批過程當中的自由裁量權,都是我們構建電子政務應用系統非常重要的條件。實際上,推動審批制度改革和電子政務、構建電子政務應用系統,推動政府信息化這兩者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再一點就是要改變政府管理方式,堅持依法行政,減少行政手段的運用,更多運用經濟法律的手段,提高政府的公開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包括前面講的要配合信息公開法,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制定,通過構建信息系統,構建電子政務的應用系統,促進政府工作方式的轉變。
最後一點,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改革政府組織機構和政務流程,構建電子政務應用系統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起政務流程的重新構建,甚至引起政府組織結構的重新調整,通過電子政務的構建,促進政務流程的重新構建,也有必要調整我們的組織結構,這樣對於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推動電子政府管理的創新,都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才是在政務信息化構建中和政府管理體制創新這兩者找到一個最佳結合點的選擇。
『柒』 人民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工作職責
人民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如下:
一、工作內容
1、負責電政信息辦內部辦公事務、行政後勤、日常運轉和管理。
2、負責電政信息辦召開會議的議題組織、會務工作和會議決定事項的督查、落實、反饋。
3、負責電政信息辦接收文件和材料的登記、閱辦、轉辦、督辦和反饋;負責發出文件的審核、發送、送印、歸檔。
二、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電子政務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和規劃方案,研究擬定青島市電子政務工作的政策法規、標准規范和規劃方案,並負責監督執行和推進落實。
2、負責對縣市各部門、各區市電子政務工作進行綜合管理、協調推進、考核評價和業務指導。
3、負責縣市電子政務建設項目的審核把關、實施監督、竣工驗收和績效評估。
4、負責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及全市機關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專網、外網和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軟體體系及其他應用支撐技術體系等電子政務共用基礎設施和共性應用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
5、負責統一組織推進縣市機關共性電子政務應用,協調、推動、指導各部門利用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開發和推進專業應用,提供共性電子政務應用的日常技術和培訓等服務。
(7)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培訓會議講話擴展閱讀:
電子政務辦公室下設機構:
一、軟體管理處
1、負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及全市機關統一的電子政務軟體體系及其他應用支撐技術體系等電子政務共用基礎設施和共性應用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
2、負責統一組織推進全市機關共性電子政務軟體系統建設和應用推進,協調、推動、指導各部門利用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基礎設施開發和推進專業應用,提供共性電子政務應用的日常技術和培訓等服務。
3、負責統籌協調機關、企業(組織機構)和個人數字證書的發放、管理,組織推進全市機關基於數字證書的網上政務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信息管理處
1、負責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和技術保障。
2、負責研究、規劃全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政府數據開放、社會誠信、政務地理信息以及各相關應用的平台建設方案、工作推進保障機制,並組織實施。
3、負責研究、制定全市政務信息資源採集、交換、共享、管理、利用等規范和標准。
三、網路管理處
1、負責全市電子政務網路體系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維。
2、負責全市電子政務網路建設規范標準的制定工作,並監督落實。
3、負責管理市級機關辦公樓的網路線路、設備及樓外接入網路線路和設備。
『捌』 開展電子政務為什麼強調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法規的建設
電子政務是實現改革的強力催化劑。新科技的力量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設計能夠真正滿足人民需要的服務。這些,再加上政府改革項目的強大威力,使我們有巨大的潛力來改善政府服務的質量和針對性,提高政府本身的效率。
(1)提供選擇機會。顧客除接受傳統的政府服務外,還可選擇電子化傳送政府服務的新方式。
(2)獲取公眾信任。政府在收集和發布信息時,應遵守有關法律,保證信息收集過程的正當性,信息內容的准確性,獲取公眾的信任。
(3)可取得性。通過信息技術連接政府各部門,建立電子化的單一窗口,以全天候快速服務,盡可能給公眾提供政府服務的通道。
(4)效率。強調政府必須通過信息技術提高行政效率並快速回應公眾的需求。
(5)合理化。提供政府部門與機構間共享資源或組織功能重組的機會,以減少政府支出並簡化系統。
(6)公開信息。制度化信息公開,提高國家的競爭力與政府的開放性。
(7)電子安全。採取相關的安全機制維護電子環境中的安全與可靠性。
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發展電子商務和促進全民上網是中國信息化建設的三大基本任務。在2000年上半年,英國政府修正了電子政務的目標--到2005年,政府所有服務項目都要實現在線提供,做到所有公共服務實現全天候24小時在線提供,實現全民使用互聯網,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軟體。
『玖』 電子政務與政府信息化,在概念上和業務范圍上有區別嗎有和區別謝謝!
電子政務與政府信息化有著密切聯系。如果說,政府信息化強調的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內作為凌駕在社容會之上的權威公共部門,政府在整個信息化的過程中,其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領域,並要率先實現信息化,那麼,電子政務則是實現政府信息化的具體途徑。也就是說,通過在政務活動中不斷地擴大電子政務的范圍,逐步推動政府信息化水平由低向高發展。從這意義上說,政府信息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推進具體政務功罪電子化的過程,也可以說,電子政務是實現政府信息化的一種手段。
『拾』 政府信息公開案例講座感想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體制轉換、結構調整、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更加直接,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深化政府信息公開,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及時發布公共信息,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推行政府信息公開,是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舉措;是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
(一)要大力學習宣傳貫徹《條例》。古人雲「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保證《條例》的全面正確實施,是各級行政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政府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市各級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條例》,抽出時間,靜下心來,原原本本、認認真真學習,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宣傳、貫徹《條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各級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站、公開欄等載體,大張旗鼓地開展宣傳報道工作,營造《條例》實施的濃厚氛圍。
(二)要全面梳理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政府信息分散在政府各部門以及行政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流程中,全面梳理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基礎和關鍵。各地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抓緊梳理,並將公開的內容於本月底前上報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政府辦信息科。在梳理過程中,要堅持「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該公開的一定要公開到位,不公開的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說明。要突出便民、為民服務的原則,把教育、醫療、住房、電信、旅遊、金融、葯品、農資、環保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公開范圍。各類公共企事業單位也要實行政府信息公開。
(三)要進一步加快政府網站建設。去年市政府網站實行了升級改版,從改版的效果來看,較之往年有了明顯的改觀,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目前政府網站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關鍵原因,還是各地、各部門報送信息不積極、不及時。政府網站是建立在各級各部門參與和支持的基礎上,離開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和參與,政府網站不可能建好。為此,各地各部門要積極支持政府網站建設,確定專人負責報送材料,每月要向市政府網站報送足量信息,沒有上報的單位,市政府辦公室要幫助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