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張秀梅教授的講座2.0背景下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提升感悟
又沒教授講座二的量背景下的校長信息提升的感悟,就把張曉梅教師教授的說出來的那些話,你感悟最深。
㈡ 校長如何為師生營造良好的教學信息化氛圍
主要是看飯做菜。首先做個分類調查,學生需要什麼信息,教師需要什麼信息。專再細分下各年屬級學生需要什麼信息,各科室的教師需要什麼。再細分下男同學需要什麼,女同學需要什麼,男教師需要什麼女教師需要什麼年輕教師需要什麼,年長教師需要什麼,代課老師需要什麼,行政人員需要什麼。如果這個信息系統能夠兼顧如此多的細分群體需要,加上有可持續的內容來源,多途徑的接觸渠道,我想它想不良好都難。
很多信息化系統無人問津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沒有所需的內容,缺乏關心的動力,二,沒有持續穩定的內容來源,來源途徑也很單一。三工作習慣改不過來。
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解決。最後一定會好的,我相信你。很少見有您這樣認真的校長了。您的學生真幸福。
㈢ 如何發揮學校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學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歷史的車輪已駛入了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它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有人在對教育發展史進行了深入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教育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教育方法和學習方式的革命性的變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來,我校一直在積極推動和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工作中的開發和應用,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適應社會需求的現代化人才進行探索。在我校,運用網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常規教學活動中廣泛使用網路技術,這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同時也為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天地。網路運用於教育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化的學習已成為一種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網路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是廣大教師實踐的需要。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新課改要在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實踐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運用現代手段構建現代化的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隊伍建設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命脈。
一、利用網路資源優勢開展理論學習,樹立新觀念,指導新實踐。
當前新形勢下的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和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因此,我們加大了信息技術資源的投入,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習活動的整合,擴充了學習資源。
從2000年以來,我校充分發揮"僑牌"作用,多次爭取華僑對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的投入。華僑先後慷慨捐資100餘萬元,建起了具有前瞻性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和網路平台。我們充分利用現代化網路平台開展教師理論與業務學習,學校制定了教職工的教育理論學習計劃,建立了教師學習網頁,開辟了理論前沿、校長信息、教海探幽、科研培訓、校內示範、一試身手等欄目。"理論前沿"欄目匯集了新課程通識學習的理論文章供教師學習;"校長信息"欄目匯集了由校長推薦的學習信息;"一試身手"為互動欄目,即將你學習後的感受及疑問以論壇的形式進行交流……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有助於在教育實踐中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轉變,教育方法上應向學生為主體的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師才會有全新的教育實踐行為。
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以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高信息時代的來臨,使以計算機網路與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密切,信息科技教育已成為學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廣泛應用成為促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動力。它的最大的優勢在於拓展了教學、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教育教學資源不再局限於教師和學校。
1、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入課堂教學中,實現課程整合。
有了這些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和網路平台,如何在教育中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作用,提高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甚至在技術的支持下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觀念,這就是課程整合問題。我校已由多媒體輔助教學階段發展到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課程的整合階段。所謂課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課程中,就象老師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要達到"課程整合"的目標,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本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在實現這一轉變過程中我們提出了課堂教學"大容量、快節奏、分層次、高效益"的具體要求。重點完成以下三項工作:第一,強化備課,工夫在課前。教師除了認真鑽研教材、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教法和學法以外,還要備教學最新信息、恰當的教學手段。第二,重教學技能,著力在課內。教師要作到每堂課優質高效,雖不倡導哪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但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第三,培養學習方法,發揮在課後。新課程的啟動,改變了學生的學校生活,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課本知識僅僅是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我們倡導、鼓勵學生在網上獲取積極信息和知識。
通過課程整合實驗的推動,激發教師使用教育技術的內在動機,教師能從學科的角度需求出發來使用電腦,真正發揮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功效。我校50歲以下的教師經過了從使用現有課件---修改課件---製作課件,現在人人都能非常自然地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教師們在教學中先後製作了各種形式的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近兩百件,其中在市、縣評比中獲獎的有多件,教學手段的變化,促進了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中基本上不再有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更多的是教師提出問題或布置任務,師生共同進行討論和探究,並隨時使用電腦等工具,展示教學內容,探索知識奧秘,進行師生間、生生間的充分互動,學生喜歡課程的數量和范圍均明顯增加。
2.利用網路資源的優勢,開展新的教學模式的嘗試
計算機教室不再僅僅是被計算機老師用來進行計算機學科教學,其他學科也經常使用計算機教室,我校各學科率先開展了網路教學。我們引進了部分教學資源庫與我校教師積累的素材共同形成了學校課堂教學資源體系,專門安排了一個計算機教室用於其他學科教師開展網路教學。
有這么一種課堂,課堂里看不見教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也看不見學生無精打采,只見學生頭戴耳機,手執滑鼠,時而各自根據自己的學習進程瀏覽學習老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時而七嘴八舌激烈討論,時而通過BBS討論組爭先恐後發表看法,一位學生很快通過了教師設置的問題,滑鼠一點,進入了教師特別為學有餘力的學生准備的網頁……實現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課後,部分學生通過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到網際網路上繼續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整個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一個教室里進行的,但教學環境卻是虛擬網際網路環境,也就是說,學習者如果分散在校園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通過校園網路同樣可以進行這樣的學習和討論,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高效的教學環境。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了很多網站,學生幾天幾夜都看不完,這樣使學生明白在這信息爆炸時代,比學會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獲取知識,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需要的知識,並如何利用這些知識進行創新。
這樣的課堂模式實際上完全改變了我講你聽的師生關系,實現了真正的課堂教學民主,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保證。而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只有具有了先進的教育觀念的教師,藉助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大膽地應用實踐才能達到。
三、藉助網路資源的優勢,實施可行的校本培訓,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學校管理的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每一層級的培訓和每一項要求都是為教師的成長奠基,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我們體驗到在實踐中培訓、在探索中成長的校本培訓之路。
近年來,為使教師在實踐中快速成長,通過學習思考、交流研討、課題研究、專家引領等方式,構建"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和管理機制。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屆旨在不斷推進課改的"創新杯"教學大賽。本學期的以"實踐、反思、創新"為主題的"創新杯"教學大賽,從迎接新課改、學習新課改、實踐新課改、體驗新課改的宗旨出發,充分利用網路等電教手段,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參加人員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中青年骨幹教師、有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等50餘人次。活動內容包括說課、上課、反思、評課等,大大激發了廣大教師潛心鑽研、大膽實踐、不斷反思、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們創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努力探索適應學生學習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加快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步伐。學校設立了教育論壇、新課程理論研討、研究性學習研究會。定期舉辦公開教研活動,活動中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於一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使培訓更加具體化,更加貼近教學實際。網站推出BBS、MAIL、CHAT、留言板、新網校等特色欄目,實現了教研培訓的信息化,數字化,真正做到了優秀資源共享。教師與教師間利用教育網站相互交流、探討,共同面對新課程,走進新課程。同時也促進了團隊學習氛圍的形成。
在教師應用能力培訓上,要求每位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多媒體教學技能。到目前,我校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考試的教師15%達到初級水平,有80%達到中級水平,5%的教師已達到高級水平。學校教育的信息化帶動了教育的現代化,為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探討和思考
學校教育現代化是一個永恆的動態過程。教育現代化是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不斷地自適應、自組織過程和主動推動過程。當前社會生產方式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制度、內容、方法、工藝提出了新的挑戰,它要求人們從技術革命的新視角對教育進行整體審視,使教育有革命性的變化,以適應新的社會形態的要求。社會的發展是永恆的,因此,教育的現代化過程也應該是動態的發展過程,我們必須以發展的觀點看待教育的現代化進程。任何教育改革都應該從長遠著眼,追求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選擇教育信息化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主動適應社會信息化的選擇,它的目標是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創建現代化教育的道路上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