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新員工培訓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為您轉載以下資料:
我們很多企業日益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把它作為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成為給予員工的福利。然而,企業常發生這樣的情形:想參加培訓的人沒機會,培訓內容過時或質量低劣,培訓者素質較低,管理者不支持培訓,受訓者對所學知識、技能抵觸……同時,在企業內,對於培訓也有不同的看法:高層認為,「從國外引進多好的培訓,中層卻貫徹不下去」;中層則說,「員工的素質真差」;基層則埋怨「上面思路不明,他們生病,卻讓我們吃葯。」結果,用心良苦的培訓換來幾乎所有人的不滿。究其原因,企業在重視員工培訓的同時,也走入了某些誤區,培訓效果因為這些誤區的存在而事倍功半。本人作為職業管理顧問,長期關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從中總結出企業培訓常見的十大誤區:
誤區之一:培訓只是培訓部的事,高層不重視,中層不支持,基層不理解,培訓部角色尷尬,就好比一個「孤獨的漫步者」。
企業高層常有這樣的認識:「企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是因為員工素質不高,員工是人力資源部招聘的,培訓部是負責培訓的,員工素質不行是培訓部培訓得不好,所以這些問題不是我們管理人員的責任」。培訓部就好比一個「孤獨的漫步者」,在企業中獨自行走,低頭沉思,他們不了解外面喧嘩的世界,外面的人也總是向他們投去仰慕中略帶輕蔑的一瞥。這就是培訓部尷尬的角色。
「培訓是培訓部的事」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偏見,培訓得不到其他部門的支持,不利於企業整體的運行。培訓部應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得到足夠的授權,解決培訓需求分析、項目確定、內容設計、培訓評估的問題。培訓部應設定衡量本企業人才的標准,然後根據標准設定相關課程,組織培訓;在培訓部的監督下,由中層管理者負責在部門內實施「全程培訓」,培訓部應將精力集中在素質培訓方面,並在一系列培訓、考核後對人員的提拔和推薦有一定的發言權,培訓部的重要地位應該加強。
誤區之二:對培訓定位認識不清,致使培訓與企業長期發展脫節,培訓並沒有真正為企業的經營戰略做出貢獻。
培訓的首要目的應該是滿足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然而大多管理者對培訓認識不清,認為培訓就是組織理論學習和政治思想教育或者是某些技能的學習,無需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聯系起來。企業領導沒有將培訓放在戰略的高度來考慮,在經費緊張時首先削減培訓經費。與此相應,員工也就認為培訓就是離開工作短期休息,培訓沒有與企業發展目標相聯。
企業培訓由這種舊的觀念引導,沒有將培訓作為發展的動力,僅僅著眼於企業的短期需求,顯然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將培訓與企業長期發展目標相結合,讓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知識幫助,才能夠真正實現企業花錢實施培訓的目的。
誤區之三:只對中基層員工培訓,忽視對高層培訓,或者籠統培訓管理層,員工的素質愈來愈高,而管理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
許多企業盡管重視員工培訓,卻只是關注中基層員工的培訓,忽視對高管層的培訓。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企業的管理層實際上缺少相應的管理知識和必備的技能。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原來也是普通員工,只是服役比較長而被提拔起來,他們的個人素質卻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們更加需要培訓。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對他們的培訓比對一般員工培訓更為重要。企業應該重視對高層管理者的培訓,在企業經營戰略、生產管理、營銷規劃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系統提升他們的理論。員工接受各種培訓,素質愈來愈高,而管理者藐視培訓,管理理念和技能並沒有提升,這就造成管理者與優秀員工之間的理念或技能沖突,員工的發展受到管理者的嚴重製約,對企業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誤區之四:輕視培訓後期監督和人才提拔,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動下的憤怒與恐懼導致企業領導傷心之餘不再做培訓。
有些企業很重視培訓,並且為員工提供眾多的培訓機會,但卻忽視培訓的後期監督和人才提拔,讓員工感覺學而無用。人才的高流動率使高層面臨這樣一種困境: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培訓上,培養了需要的人員,但卻留不住人才,最後為別人做嫁衣。辛辛苦苦培養的員工說走就走了,本來還很穩定的員工在培訓後反倒跳槽了。這些現象使得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心有餘悸,不敢輕易「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一來,即使認識到培訓的特殊意義也會減少對培訓工作的投入。
有人說,企業花了這么多的人力、物力、精力來搞培訓,結果呢?為他人做嫁衣裳!由此管理者產生的憤怒和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些絕不是放棄培訓的借口。每個行業都有其經營成本,人員流動是企業的經營成本之一,沒法迴避。把注意力集中在消極面的人,感受到的總是壓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面的人,感受到的就是動力。作為管理者,一方面要分析員工跳槽的原因,一方面要不斷改變自己的認識,因為許多時候就是因為管理者的失誤才造成員工的離職!管理者多從自身尋找原因,並切實改善,相信會減少員工的流失。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培訓並不是造成員工流失的原因。
誤區之五:鼓吹培訓是一種福利,忽視員工參加培訓的義務性,造成員工漠視培訓,想參加就參加。
一些企業鼓吹培訓是員工的福利,這種觀念是有害的,不利於鼓勵員工參加培訓以及提升培訓效果。通常而言,福利是對主要利益的附加,例如對薪資的附加,常見的福利如交通補貼、餐費補助、醫療保險等等。現今很多人只關心工資水平,至於有沒有培訓則無所謂,而培訓期間的優厚待遇,使人們常常把培訓當成了一種福利。既然是福利,有些員工認為也可以不要這種福利。究其原因,是很多人沒有充分感受到工作競爭的壓力。
將培訓視為一種福利,自然就不會發揮出培訓應有的作用。企業組織培訓,員工參加培訓都應該既是權力也是義務,因此員工有享受培訓的權力,企業也有約束員工參加培訓的權利。員工參加培訓也是一種義務,企業完全可以把員工參加培訓納入績效考評之中。
誤區之六:培訓沒有建立在科學的需求分析上,培訓沒有針對性,培訓項目設置不合理,導致培訓效果事倍功半。
對管理層來說,盡管已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然而卻不能保證培訓的有效開展,原因何在?因為他們沒有對培訓的具體需求進行深入分析。企業對員工的培訓需求缺乏科學、細致的分析,使得培訓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同時也就沒有針對性。企業在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和計劃制定過程常見誤區有:
有些公司完全是由員工本人提出培訓需求,相關部門只是簡單地予以同意或反對;
有些企業根本不進行需求分析,只憑經驗和模仿他人而機械地制定本公司的培訓計劃,甚至是按照前幾年的計劃來制定,不根據企業實際制定計劃;
有些企業對培訓需求的界定甚至只根據老總的一句話或者是老總自身的喜好和判斷來決定;
有些企業在需要培訓時,只是簡單地參考培訓公司的推薦而不做任何甄別;
有些企業是看社會上有什麼熱門的培訓就引進什麼培訓,完全忽視了培訓的具體目標。
總之,許多企業沒有將本企業發展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和員工的生涯設計相結合來設計培訓。培訓前不進行細致深入的需求分析,對課程及設施不進行合理的設計,導致培訓需求不明確,讓培訓變成一種盲目的救火式、應急式、毫無規矩、偶然的、隨意性的工作。
誤區之七:監督手段不力、溝通渠道不暢和培訓方法不當等原因,造成培訓效果事倍功半。
許多企業重視培訓的前期准備、策劃和選擇過程,而當進入實施階段時,卻忽視了對培訓的監督和溝通。培訓實施需要必要的監督,以便實時掌控學員的學習信息,同時可以使培訓項目在不斷反饋過程中得以改善。而實際情況是,培訓一旦開始後就很少有人過問,直到結束時才進行簡單的考試。通常的學員都是被動的學習,沒有主動地參加到培訓中去,培訓中缺乏溝通。同樣的培訓課程,有的學員學習效果很好、獲益匪淺,而有的學員卻所學甚少,就是因為溝通存在問題。培訓過程中缺少監督和溝通造成事倍功半。
在培訓方法上,企業大多運用傳統的模式授課,「培訓師講,學員聽」,從而產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員工失去對培訓的興趣。許多培訓師根本沒分清培訓與教育的界限,培訓應是以學習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為中心,而關鍵在於改變學員的技能。我們還需要研究能夠切實改變學員技能的培訓方式和手段,國外探索出的討論式、學習式、講演式、游戲式、案例分析、模塊培訓等方法值得企業借鑒。
誤區之八:培訓缺少有效的評估機制,培訓成果缺乏轉化環境,造成培訓與實際工作脫節,以至於員工認為培訓意義不大。
我國企業較為重視培訓資金的投入等問題,卻未將精力放在培訓的評估工作上,沒有認識到培訓評估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說,培訓評估是培訓活動長期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部分企業已經認識到評估的重要性,但對評估的投入還不夠;或者不知從何處著手進行評估。培訓評估不全面也是常見的問題。多數的培訓評估僅僅對培訓課程中所授予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沒有深入到員工的工作行為、態度改變、績效改善、能力提高和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上,評估工作只是在最初級的層次上。企業對培訓活動的評估缺乏系統的紀錄,評估所用的方法、測試的內容、學員完成情況、測試的結果都能夠完整記錄在案的企業不多;即使有關培訓的內容都有所記錄,但這些記錄缺乏專業的管理,大多是零散的、無序的,沒有建立培訓信息系統。
有關培訓的研究表明,一般的培訓僅產生10~20%的轉化率,即80~90%的培訓資源/成果被浪費了,這是任何一個高績效企業都無法容忍的浪費。培訓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因此,培訓後返回崗位,員工需要一個能夠促進培訓成果轉化的環境,企業要激勵員工學以致用。但現實的工作環境中,存在著諸多阻礙員工進行培訓成果轉化的因素,如管理者的不支持、同事的不支持以及時間緊迫、資金短缺等原因。甚至還有些管理者自身不參加培訓,根本就不知道應提倡員工做什麼。培訓成果缺乏轉化的環境造成「培訓沒有太大實際用處」的觀點產生,對培訓工作又是一大阻礙。員工經常學了就忘,培訓對工作幫助不大,培訓沒有與激勵、反饋機制掛鉤,所有這些都讓大家對培訓感到失望。
誤區之九:不注重培訓公司和培訓師的選擇,認為只要培訓課程定了,選擇哪家培訓公司和講師都差不多,企業重視投入,卻忽視產出。
培訓一般要選擇培訓公司來實施,企業培訓是一項教育投資,應講求經濟和時間兩方面的投資效益。而培訓機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所花費的金錢和員工學到的知識。參加培訓和買東西不一樣,可以說,培訓機構和培訓講師的實力直接決定了培訓的效果。有實力的培訓機構,擁有優秀的講師,有良好的環境提供給學員及完善的教後服務等,當然在費用方面也要高一些。
目前我國培訓市場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同時,企業缺乏對培訓公司實力的鑒別,認為只要培訓課程定了,選擇哪家培訓公司都差不多。同樣的課程選擇不同的培訓公司,最終的效果相差可能迥異!企業一方面應重視對培訓公司和講師的甄選,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培訓公司和培訓師的監督和評估,切實改變只重投入,忽視產出的情況。
誤區之十:培訓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只要企業有什麼危機,都會想到培訓,認為培訓幾乎是萬能的。
企業在逐漸重視培訓的同時,也走入了另一個誤區,那就是過分重視培訓,把培訓當成萬能的,培訓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只要有危機,就會想到培訓,於是乎,培訓好象成為解救企業的萬能鑰匙!培訓真是萬能的嗎?我們是在談論培訓的重要性,但並非要培訓擔負「不可承受之重」。培訓只能解決「不能的問題」,解決不了「不為的問題」。
員工的行動能力是由觀念、知識和技能三者相互相承的。企業在設計培訓計劃時,思路應是全方位的,只有全面提高員工的觀念、知識和技能水平才能全面改善員工的行動能力。作為企業領導,不要將培訓看成是萬能的,對培訓產生完全的依賴也是有害的。我們必須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培訓。
『貳』 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有哪些
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有以下幾個:
1.企業培訓的時間是個瓶頸。很多企業都有這樣的感覺:忙的時候有錢賺,沒時間培訓,閑的時候沒錢賺,搞不起培訓,那麼,什麼時候可以培訓?其實可以考慮建立企業培訓基金,構建企業培訓體系,確立中長期的企業培訓戰略,將培訓基金滾動積累,培訓活動與企業業務周期形成動態配置,也就是說,培訓費用專款專用,培訓活動靈活安排,與業務淡旺季穿插進行,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當然,培訓內容有務虛和應急之別,應急的培訓在時間上安排要靠搶靠擠,即使佔用工作時間,但是只要「磨刀不誤砍柴功」,培訓用去的時間還是劃算的。務虛的培訓,立足長遠,可以做一段較長時間的安排,如果確實工作時間不能佔用,那麼就犧牲一些休息時間,現在,有的企業利用周末的休息時間進行常年培訓,久而久之,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還是建議去看看陳列共和管理課程。
2.新來的員工需要培訓,可是培訓成本很高,試用期培訓免費,但是試用期員工可以隨時辭職,培訓費用誰來承擔?會不會培訓好了就走,企業成了新兵訓練營?但是,根據法律,員工結束試用期以後正式錄用,不得隨意跳槽,除企業侵害員工權益外,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企業,企業完全有時間處理培訓費用問題,另外,試用期的設定,不是法律規定企業的強制義務,如果員工素質基本合格,可以縮短或取消試用期,直接正式錄用,就沒有試用期風險,再則,即使設定試用期,也可以限制試用期培訓的內容,盡量控制試用期培訓成本,使試用期培訓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3.員工需要提高,才能保持職業壽命,企業因此也能保持核心競爭力,但是,由誰付學費?理論上說,一般知識技能屬於通用型,應當由員工個人承擔學費,特殊知識技能屬於專門型,應當由企業承擔,但是,象思科、華為等網路工程師的知識技能到底屬於通用型還是專門型,即使是財務、營銷人員,其知識技能結構中又如何區分通用部分和專門部分?從理論上說,通用型知識技能的適用面廣,有效壽命長,受益方更多是員工個人,而且,員工的通用型知識技能與其職務任職條件和工作要求關系不夠密切,所以員工進入企業後學習通用型知識技能的費用由自己負擔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現代企業對員工知識技能的要求越來越趨於通用、廣博、扎實、全面,如果從培訓費用上斤斤計較,將限制員工知識技能的通用性方向的發展,也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最好還是從勞動合同與培訓合同上對培訓費用的范圍、承擔方式以及賠償責任作出適當的規定,比直接區分通用型和專門型知識技能的效果要好些
4.目前,員工跳槽(指員工在勞動合同期內擅自離職)已經是普遍現象,而且,員工跳槽與其知識技能的市場競爭力成正相關,也就是說,越有本事越跳槽,無論如何,員工跳槽都會使企業的知識產權受到損失。掌握企業商業秘密和知識成果的員工,既是企業知識產權的創造者,又是企業知識產權的享有者,而且,在創造企業知識產權的過程中,本身也是通過企業培訓形成的知識技能,因此,這里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確認員工的知識技能的形成是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投資,這種投資的數額如何計算,又怎樣通過員工的創造性工作實現投資回報;另一個是如何界定企業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以及合理劃分企業享有部分和員工享有部分,考慮到企業知識產權有秘密性、收益性和用途上的特殊性,員工享有既不可能也無必要,那麼,能否在確定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的基礎上,給員工適當的經濟報償,這種補償既可以看作企業人力資源的再投資,又可以看作員工價值的實現方式。
5.員工培訓到底是請培訓機構外包,還是自己(人力資源部、培訓部)承擔?前者專業化水平高,技術手段先進,宏觀視野開闊,但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收費昂貴,缺乏針對性;後者了解培訓的目標、任務、對象和內容,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培訓能力素質不高,手段落後,視野相對狹隘。最好合理劃分培訓外包和企業內訓的內容,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對前瞻性、宏觀性、觀念性、理論性、素養性的培訓,以機構外包為主,但應當經過充分考察、比較鑒別、慎重選擇,對專業性、技術性、制度性、組織性的培訓,以企業內訓為主。還可以考慮,在培訓體系和課程設計中,將個別的外訓課程與培訓師引進企業內訓體系,或是以培訓外包為主的課程體系中,適當穿插企業總經理、專業技術部門的有關課程,做到內外結合,虛實相間,相得益彰。
『叄』 企業新員工培訓應注意什麼
第一:做好計劃和組織。
一般來說,新員工崗位培訓遵循流程,為了順利實施培訓計劃,應該責任到人,實施前要召開會議向新員工及相關老員工說明,明確要求和期望,做好周密的新員工培訓計劃並形成書面文件,明確培訓的時間和內容、相關責任人,培訓方法、培訓資料、考核方法,上崗標准等。
第二:理論和實操相結合。
新員工培訓的內容一般包括:ISO基本知識,危險預知訓練、作業標准書、量具使用、限度樣本判斷、物料分類標志、檢查表填寫、設置操作、設備點檢、常見故障應對。
第三:進行書面和實操考核。
崗位培訓期間每天要對新員工表現進行評價並書面化,公開化,培訓後要組織必要的書面考試和實操考核。考試成績透明化,考試後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應該重新培訓的重新培訓。
第四:利用「傳、幫、帶」培訓新員工。
為了提高新員工的培訓效果,要善於調動各種力量,尤其是發揮老員工「傳、幫、帶」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傳、幫、帶」責任制,在重點保障安全的基礎上,使新員工盡快掌握崗位作業技能,達到獨立上崗的目標,這樣不但能達到化整為零、落到實處的效果,而且可以使新員工盡快適應環境,融入班組。
『肆』 關於企業培訓的問題
要解決國有企業員工 培訓的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合理建立培訓制度 在制度籌備中期這一階段就得要求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參與, 因為在這一個 階段已經涉及到可操作層次, 這就要求參加會議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日常工作 經驗較為豐富。
在有限的時間, 有限的資源的前提下既要滿足大部分人員的利益 訴求,又要實現基層員工的美好憧憬,同時,還要保證其制度的可操作性。
所以 制度制定者任務很艱巨。
蛋糕就這么大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分到心目中符合自己的 那一塊蛋糕確實有難度。
所以在公司制度出來前要先把公司的組織架構建立起 來, 同時也要把崗位責任書制定出來,讓每個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各自的 許可權。
?
1. 科學劃分三會權責,實施民主化的管理方式 私營企業的家族治理模式表現出的「家長制」作風,已經使得企業內部的 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企業事務無論大小,皆以企業主「家長」為准,這與 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為此, 私營企業要科學地劃分董事會、 經理班子、監事會的權責:董事會負責決定企業發展戰略、方針、長期經營計劃 及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項; 企業經營班子負責經營管理工作;企業監事會要通過有 關制度建設等措施, 對企業董事會與經營者行為,企業財務與投資等有關決策行 為進行監督。
同時,私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實施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不斷吸 收人力資本的參與和決策。
這要求企業主建立與員工的協商對話制度。
2.廢除「任人唯親」的用人模式,建立科學合理地人員安排機制。
隨著私營企業的不斷擴大和發展,企業主必須放棄「內外有別」的用人機 制。
在保證家族控制的前提下,要對家族內成員和非家族成員一視同仁,要根據 員工的能力和才幹科學合理的安排崗位。
尤其在人才認知與人才結構上,要保證 職業經理人與技術創新者及其他員工的合理配置,使人力資本的整體效益最大 化。
?
3.統一信息披露制度。
統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企業透明度,實現公平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 投資者完整把握企業真實狀況的前提條件。
信息披露包括內部信息披露和外部信 息披露,兩者披露的程度有所不同。
企業信息應當向董事會充分披露,但不是所 有的信息都可以向外部披露,對社會披露的信息要有統一的標准 我認為以上幾點是制度建設中期的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只有完成了這些才能 夠理順公司的方方面面, 對公司未來進行規劃,明確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用人識 人的制度提高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同時形成以決策、管理、經營為主要的公 司架構圖。
有效規避雙軌制度的運行保證公司制度的執行力和相對公平性,提高 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對公司經營狀況和發展前途的關注度, 扭轉一般家族企業長 期積累的人事任用的弊端,加強公司人文建設和溝通機制,降低人才流失,做到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充分發揮人才的真正價值。
以及為未來公司發展在融資方 面出現問題提前進行規劃, 提供合理的股權分布和資金構造加強公司的信用體系 建設維護好公司於銀行方面的關系為公司日後資金周轉提供支持, 強調精兵簡政 的重要性及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
一旦完成了制度制定的中期階段後期就相對簡單了, 將中期各管理人員意見 融合加上專業經理人的專業意見制度模板已經出現, 這時就剩下公司的企業主拍 板了, 在制度制定中有涉及到用人及融資方面的問題需要重點介紹同時聽取企業 主自身對制度的看法和哪些需要變更的都要及時的解答和加入。
如果不出意外的 話制度文本可以出來並裝訂成冊。
公司大體方針已經形成,對制度內一些需要擴 展解讀的可以相應的進行, 在試用期內要及時跟蹤和反饋意見,並不斷修正以確 保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
(二)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員工培訓企業的教育 培訓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教育手段,更是凝聚職工向心力的重要方式,是管理 水平的重要體現。
通過恰當的培訓, 可以大大激發員工為公司發展的熱情和潛力。
作為企業經營者,應該認識到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培訓支出是很重要的投資,這 種投資在促進勞動者智力發展的同時,和其他投資一樣是有回報的,而且回報更 高、更為重要。
?
(三)對員工培訓需求進行科學分析,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 培訓需求是指員工的工作能力、績效與工作要求及標准之間的差距,企業培 訓就是為了找出這些差距, 並通過各種培訓手段縮小這些差距,培訓需求分析是 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編制培訓計劃的基礎和前提,一般來說,企業培訓需求的 分析必須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組織需求分析; (2)崗位需求分析; (3)員工 個人需求分析。
這三方面的需求分析為企業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項目的選擇提 供了全面依據。
在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制定周密的員工培訓計劃,是 完成培訓任務, 實現預期效益的關鍵。
企業在制定和實施培訓計劃時必須注意以 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企業培訓計劃必須服從於企業生產及發展的需要,不能 脫離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 (2) 企業提供的培訓計劃必須能協調企業組織目標和 員工個人目標。
(3 )培訓計劃和其他管理、生產計劃一樣,必須注重時空上的 結合; (4)短期培訓、中長期培訓之間應該互補,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脫產培 訓要相互協調。
企業應根據科技進步和發展作出有預見性的培訓計劃,滿足企業 縱深發展的需要; (5)培訓計劃要建立在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統計分析和需求預測 的量化基礎上。
(四)採取科學有效的培訓技術和方法 針對我國國有企業人員培訓的現狀, 培訓方法和技術革新將成為培訓體系建 設的重點。
國有企業員工培訓方法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方法是「請進來式」 , 即由企業出面請各大院校的教授或專門從事培訓的專家到企業來, 組織各種培訓 班、研討會或模擬訓練,對企業經管人員和技術骨幹進行專門培訓。
為了充分發 揮「請進來式」的效用,企業還應鼓勵參加培訓的員工將培訓所學知識、技能傳 授給企業中其他員工,以促進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第二類方法為「送出去式」 , 這類方法是國際跨國公司最常用的培訓方法,盡管我國國有企業由於經濟能力、 企業規模等因素的限制, 無法為員工提供較多的出國培訓機會,但與各高校聯合 辦班來培訓員工或將企業中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送到一些成績優秀的企業接受 管理培訓和實習是可行的。
目前,隨著各企業對培訓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企 業將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運用到員工培訓中來, 比如世界著名IBM 公司創立了一 個叫「培訓空間」的專門培訓場所,員工可以通過可視電話或電腦網路參與各種 技能訓練和管理技術培訓。
實踐證明, 這些靈活、 便捷的現代化培訓手段的使用, 不但能使企業培訓計劃能順利執行,提高培訓的效益,而且大大拓寬了企業員工 接觸面, 為他們創造出比傳統方式下豐富得多的培訓機會。
在國有企業的培訓操 作中, 可以借鑒跨國公司的經驗和技術,通過改善培訓方法和技術來提高培訓效 率,增加員工對培訓的認同感。
(五)加強管理,建立健全企業培訓的激勵和考核制度 要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形成使用人、尊重人、開發人的良好的用 人機制和激勵機制。
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在對激勵問題進行專題性研究後, 提出: 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僅能發揮20%~30%,如果加以激勵,則可以發揮到 80%~90%。
可見,激勵對員工能力的發揮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建立員工培訓激勵 機制, 可以提高員工參加企業培訓的積極性,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為企業和社會 作出貢獻。
企業的激勵機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將培訓本身作為企業激勵 員工積極向上的一種必要手段。
人才在企業中有培訓「充電」的機會,會使他們 感到企業對個人發展的重視,自覺自願為企業服務和貢獻。
因此,在培訓機會的 分配上,應本著「公平競爭,擇優培訓」的原則,使有潛能的人獲得一定的培訓 機會。
第二,根據培訓的效果,對參加培訓的人進行物質、精神或晉升激勵。
在 企業中參加培訓的人往往都希望能盡早將所學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企業如能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條件和環境,則是對他們最大的激勵。
經過經營 管理培訓的人員, 企業應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機會,使他們在一定的管理崗位發揮 所長,為了提高工人學技術的積極性,企業可以採取定期評聘工人技師的方法, 保證每位參加培訓並考試合格的技術工人都能獲得技師職稱。
總之,任何培訓激 勵方法的運用都必須堅持為人才提供發展機會的這一原則, 讓對企業有用的技術 管理人員能學以致用。
應該看到,培訓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嚴格考核擇優獎勵 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環節, 嚴格考核是保證培訓質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檢驗培訓效 果的必要手段, 調動員工培訓積極性是培訓中最難的事。
企業必須把培訓考核與 職工的轉正、定級、使用、職稱評定等勞動人事工作密切結合,統籌考慮。
企業 可以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和廣泛的宣傳,使員工理解職業培訓的深遠意義,讓他們 認識到自己所學的技能對國家、對企業以及對個人未來的工作、晉升、獎勵等方 面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提高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伍』 關於企業中對新入職員工培訓的難點
1、如果沒有專門的培訓專員,那麼就是人事部門負責培訓。原則上人事部門只負專責培訓企業文化及人事制度屬方面,如果是崗位知識培訓是否部門負責的,人事部門如果想監督,應該提前做好新員工入職培訓相關制度。
2、部門負責人不培訓是因為沒有相關制度。如果公司制度不完善,要由您的部門主管去和部門負責人溝通,如果找人的時候不是業務部門負責人招的話,那麼他們可能不會接受培訓這個工作,那說明他對這個人呢不滿意,一般情況下(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是由人情去溝通。這是他的責任與義務。
『陸』 企業對新員工培訓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
1、介紹企業的經營歷史、宗旨、規模和發展前景,激勵員工積極工作,內為企業的繁榮作貢容獻;
2、介紹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使員工們在工作中自覺地遵守公司的規章,一切工作按公司制定出來的規則、標准、程序、制度辦理。
3、介紹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權力系統,各部門之間的服務協調網路及流程,有關部門的處理反饋機制。
4、業務培訓,使新員工熟悉並掌握完成各自本職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關信息,從而迅速勝任工作;
5、介紹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產品、市場定位、目標顧客、競爭環境等等,增強新員工的市場意識;
6、介紹企業的安全措施,讓員工了解安全工作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發現和處理安全工作中發生的一般問題,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7、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和目標的傳達。讓新員工知道企業反對什麼、鼓勵什麼、追求什麼;
8、介紹企業以員工行為和舉止的規范。如關於職業道德、環境秩序、作息制度、開支規定、接洽和服務用語、儀表儀容、精神面貌、談吐、著裝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