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環保規章制度
企業環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認真執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的環境方針,搞好本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特製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 本企業環境保護管理主要任務是:宣傳和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進本企業生產發展,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使企業的經濟活動能盡量減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污染。
第三條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企業員工、領導都要認真、自覺學習、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正確看待和處理生產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提倡車間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從源頭消滅污染物。
第二章 組織結構
第四條 根據環境保護法,企業應設置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機構,企業環保技術人員全面負責本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管理和監測任務,改善企業環境狀況,減少企業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並協調企業與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
第五條 建立企業環境保護網,有企業領導和企業環保員組成,定期召開企業環保情況報告會和專題會議,負責貫徹會議決定,共同搞好本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
第六條 企業環境保護機構應配備必須的環保專業技術人員,並保持相對穩定。設置一名廠級領導來分管環境保護工作,並指定若干名專職環保技術員,協助領導工作。環保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第三章 基本原則
第七條 企業環保工作由分管環保領導主管,搞好企業內的環保工作,並直接向企業負責人負責環保事項。
第八條 環保人員要重視防治"三廢"污染,保護環境。要把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生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日常生產中去,實行生產環保一齊抓。
第九條 環境保護工作關繫到周邊環境和每個職工的身體健康及企業生產發展,企業員工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工作制度,任何違反環保工作制度,造成事故者,必根據事故程度追究責任。
第十條 防止"三廢"污染,所有造成環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車間都必須提出治理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本企業在財力、物力、人力方面應及時給予安排解決。
第十一條 對環保設施、設備等要認真管理,建立定期檢查、維修和維修後驗收制度,保證設備、設施完好,運轉率達到考核指標要求,並確保備品備葯的正常儲備量。
第十二條 在下達企業考核各項指標的同時,把環保工作作為評定內容之一。
第十三條 凡新建、擴建、改造項目中的"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工作所需資金、設備材料,必須同時列入計劃,切實予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為借口排擠"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工程的資金、設備、材料和人力等。
第四章 環保機構職責
第十四條 本企業環保機構職責:
1、在企業分管領導負責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環保方針、政策和法規,負責企業本企業環保工作的管理、監察和測試等。
2、負責組織制定環保長遠規劃和年度總結報告。
3、監督檢查本廠執行"三廢"治理情況,參加新建、擴建和改造項目方案的研究和審查工作,並參加驗收,提出環保意見和要求。
4、組織企業內部環境監測,掌握原始記錄,建立環保設施運行台帳,做好環保資料歸檔和統計工作,按時向上級環保部門報告。
5、對員工進行環保法律、法規教育和宣傳,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並對環保崗位進行培訓考核。
第五章 獎勵和懲罰
第十五條 凡本企業員工,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成績明顯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第十六條 凡本企業員工玩忽職守,任意排放企業"三廢",造成污染環境事件,按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論處,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賠款,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制度與國家法律、法規等部門文件有抵觸時,按上級文件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本管理制度屬企業規章制度的一部分,有企業負責貫徹落實和執行。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並監督、檢查
② 企業環保技術與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企業環保技術與知識培訓內容第一部分:環保的基本知識,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環保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幾個有關環保的概念。 環境保護是我國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保是環境保護的簡稱。 環境污染要素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 生態環境惡化與新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 第二,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第二部分: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的各項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法律的手段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下面講公司在貫徹環保法律法規方面所做的工作。第三部分: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和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管理。 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的環境變化就是(環境影響)。第四部分:應急體系、應急准備及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 環境污染事故指的凡是由於生產裝置、貯運設施和「三廢」治理設施排放的污染物嚴重超過國家規定而污染和破壞環境或引起人中毒傷亡,造成農、林、牧、副、漁業較大的經濟損失的事故,均稱為污染事故。 發生環境污染事故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其具體內容是: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沒有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公司制訂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有2個:(1)採取預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條件,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2)能在事故發生後迅速有效控制和處理事故,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影響。第五部分: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統一的。節能減排就是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環境保護、節能減排不在只是時髦的概念,更是潛力巨大的產業。公司實施節能減排的著手點。節能減排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統一的。節能不是一句話的事,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每一個企業的責任。節能工作需要我們每個人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③ 企業的具體環境保護責任有哪些
保護生態環境,是解決當前環境問題、抓住大好機遇期實現戰略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由於目前我國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環境法制建設尚未完善,環境管理力量比較薄弱,生態環境狀況在一些地區不容樂觀,國家環境安全已經受到威脅。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的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在產業結構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時也難以改變,因而,結構性污染在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嫌滯後,城市環境問題依舊突出,污染可能向農村轉移與蔓延。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消費轉型,也將產生空前的環境壓力。因此,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部署及各種舉措,針對現實,對症下葯;面對未來,未雨綢繆。 保護生態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內容。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任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人類基本生活需要的供養,以及現代化建設所需的一切原材料,無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賜。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然環境對人類廢棄物的吸納、凈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就不可能長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要高度重視環境對發展的重要性,追求經濟與環境的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努力轉變以高資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的現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保護生態環境,是中國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本著對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事務積極負責的態度,參加或者締結了多種環境與資源保護國際公約和條約,並把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參與就是承諾,承諾意味著責任。我們所採取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種種對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實已經簽署和批準的國際環境條約,承擔與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義務,從而為改善全球環境作出努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環境保護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無所作為。中國一定要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環境保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今後一個時期,既是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階段,也是環保工作大有作為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將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從「八五」開始,國家將環境保護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實施了治理污染企業、保護天然林、退耕還林還草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根本性措施。我國發布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並以《環境保護法》為基礎,先後頒布了8部環境保護法律、30多件環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規,以及70多件部門規章。近年來,我國環保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區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加強。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必須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質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工業布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機制,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力度,促進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建設,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科學認識和自覺遵循自然規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快環境保護的法治進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和標准,進一步建立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政府部門要制定實行綠色發展政策,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發展過重的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GDP核算范圍;要完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將環境績效納入其中,發揮其正面的激勵效應。保護生態環境,必須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要廣泛進行環保宣傳,提高全民環境憂患意識;要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加強公眾參與環境監督;要積極鼓勵、引導和整合各種民間環保組織,發揮其應有作用,維護公眾的環保權益,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公約的談判,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既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又增強我國在國際環境事務中的影響。保護生態環境,事關人民安危,事關子孫禍福。新世紀新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重任在肩。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全面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團結一心,再接再厲,為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④ 企業環境制度怎麼寫,管理機構怎麼設立
隆誠實業有限公司環境管理制度
為加大公司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結合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一、總則
1、公司在生產發展中堅持貫徹環境保護這一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堅持保護資源與控制損害相結合、統籌規劃、專項治理、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2、公司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是:依靠科技進步治理生產廢水、廠界噪音的治理、生產廢渣綜合利用、防治環境污染、發展潔凈生產。
3、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環保處對全公司環境保護工作負總責。
4、公司任何單位和個人享有在清潔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權力,也有保護環境和國家資源的義務。
二、環境管理機構
組長:李雲九
副組長:施釗稟
成員:唐利非 束清 吳景華 陳曉滸 翁治妹 宋月娥 賴文娟 嚴建平
三、環境管理
公司環境保護處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國家及上級環保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解決公司環保工作的重大問題,審查、確定公司環保規劃和目標並提出相應要求,領導和協調全公司的環保工作,建立定期例會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
公司環境保護處是公司環境保護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發揮管理職能,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環保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公司的環保規劃和目標及全年工作計劃;負責全公司環保監督和管理工作,組織技術培訓和推廣環境保護先進技術。
2、各單位要建立環保目標責任制,行政正職對本單位環保工作負總則,負責制定環保工作年度計劃、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及污染事故的處理。
3、各單位要制定本單位污染源治理規劃和年度治理計劃,經公司審查後列入年計劃,並要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治理一項、驗收一項、運行一項。
4、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嚴格限制向大氣排放含有毒有害的廢氣和粉塵,確需排放的,必須經過凈化處理,不得超過規定標准排放。
5、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加強污水治理,減少污水排放量;堅持做好生產廢水閉路循環和生產廢水綜合處理工作。
6、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條例》,控制雜訊污染。
7、強化環保設施運行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1)、環保設施必須與生產主體設備同時運轉、同時維護保養;
(2)、環保設施由專人管理,按其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並做好運行記錄;
(3)、實行環保設施停運報告制度,使用環保設施如發現有問題要及時填寫《環保設施停運報告》並上報環保處。
8、執行國家環境報告書制度;執行國家「三同時制度」;執行國家排污申報和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執行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執行《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9、及時上報環保報表,做到基礎數據准確可靠。
10、搞好環保宣傳教育和和技術培訓,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全公司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
11、努力做到清潔生產,治理好公司的污染源,減少和防止污染物的產生。
12、綠化、美化環境,加強樹木、花卉、盆景、景點的管理,建成「花園式」工廠。
13、引進和推廣環保先進技術,開展環保技術攻關。
14、加強環保檔案管理,制定檔案管理制度。
四、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1、公司有污染物排放的單位,在可能或者已經發生污染事故或其他突發性事件時,應當立即採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控制污染蔓延,減輕、消除事故影響。在重大事故或者突發性事件發生後2小時內,應向公司環保處報告,並接受調查、處理。
2、各車間負責控制有害污水「零排放」。
3、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選擇符合環保要求的方式和設施收集、運輸、貯存、利用、處置所產生的固體廢物,並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和其他防止污染的措施。對固體廢物不得隨意異置、堆放、傾倒。
4、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類、鹼液、劇毒液的廢水,嚴格限制向水體排放、傾倒污染物,防止水體污染。
5、禁止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6、設計、製造、購銷、安裝、使用鍋爐設備,必須執行國家或省有關鍋爐設備環境保護的規定。
7、嚴格控制雜訊,防治雜訊的污染,公司內各種雜訊大、震動大的機械設備、機動車輛,應當設施消聲、防震設施。
五、環境監測
1、不定時由公司環保監測人員進行環境監測。
2、由各單位環保管理人員定期配合、接受中鋼環保處對單位內鍋爐、窯爐年檢和污水采樣測試工作。
3、各車間負責車間整個污水排放的過程化驗,做好記錄,同時負責廠區污水綜合處理排污工作。
六、獎勵與處罰
1、公司將對下列人員給予表彰或獎勵:
(1)、認真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在環境管理、污染防治、宣傳教育工作中成績顯著者;
(2)、在環境管理、清潔生產、推廣應用潔凈技術、防治污染、綜合利用工作中有重大貢獻者;
(3)、在防止污染事故或對污染事故及時報告的有功人員。
2、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管理條例的單位或個人,將上報公司監督檢測中心環保部處,並由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公司將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或者100-1000元罰款:
(1)、拒絕環保辦公人員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2)、拒報或者謊報污染物排放情況的;
(3)、未對原有污染源進行治理,再建對環境有污染建設項目的;
(4)、在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污染事故或突發性事件不及時上報公司環保處的;
(5)、凡有污染源單位,因自身管理不善造成污染事故,被上級主管部門處罰的。
環境保護統計工作管理制度
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開展環境保護統計工作。
二、堅持實事求是,上報的統計數據要做到真實可靠。
三、准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環境保護的統計資料,正確反映本單位對環保法規的執行情況。
四、及時、准確地將環保情況提供給公司領導,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五、按時完成上級環保部門及本單位安排的環保統計工作;每年對公司「三廢」排放量進行一次考核。
六、負責環保原始記錄管理,並積累、整理本專業統計數據資料,做好歸檔工作。
七、以上6條由公司環保處負責考核。
環境保護檔案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環境保護檔案管理,充分發揮環保檔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環境保護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特製定本制度。
二、環保檔案主要指公司在環境管理監測、科研、宣傳、教育等環境保護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三、環保檔案工作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其納入本單位的環保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中。
四、為保證環保檔案完整、准確、安全、有效地利用,要採用先進技術,逐步實現環保檔案管理的現代化。
五、檔案工作人員要忠於職守,認真執行檔案管理制度,鑽研業務,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保密規定,確保環保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六、借用環保檔案者應負安全和保密責任,不得擅自轉借,不得折疊、剪貼、抽取和拆散檔案,嚴禁在環保檔案上勾畫、塗抹、填注、加字、改字等。
七、歸檔的環境保護文件、材料要做到字跡工整、圖像清晰、簽字手續完備。
八、科研課題、環保工程和其它任務等,承辦單位應將所形成的環境保護文件、材料按本制度的要求整理歸檔。
九、環保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長期和短期的環保檔案歸環保處管理,永久性的歸公司檔案室保管,環保處保存永久檔案的復印件。
十、本制度由公司環保處負責執行,由公司環保委員會負責考核。
環保設施運行管理制度
一、為強化環保設施運行管理,特製定本制度。
二、凡使用環保設施的單位必須做到:
1、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做好運行記錄;
2、出現故障應及時維修,杜絕「帶病」運行,確保設備完好;
3、加強管理,調整好配風系統,防止滴、漏,保證設施正常運行;
4、除塵設施運行效果實行年檢測試,要認真做好測試前的准備工作。
5、環保設施因發生故障不能運行的,要向公司環保處提交停機報告,報告中應說明環保設施故障、搶修措施、修復日期等。
6、公司環保處將按規定對重點環保單位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及時通報單位,並將監測結果記錄存檔,每年填好環境保護設施檔案(單台)。
三、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進行獎勵或處罰:
1、擅自拆除或閑置環保設施的;
2、有意造成設施不能正常使用,使排污嚴重超標的;
3、更新、改造環保設施,引進、安裝不符合環保規定的技術設備,致使工程不能驗收的;
4、嚴格遵守本制度,成績突出的單位或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五、本制度由公司環保處負責考核。
六、本制度的解釋權歸公司環保處。
環境保護獎罰管理制度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扣發責任單位當月獎金額的10%外,還將扣發責任單位主要領導當月獎金的50%,罰款作為環保獎勵基金:
1、環保設施操作者不按規定進行操作的;
2、擅自拆除或閑置環保設施的;
3、環保設施不能正常使用,使排污超標的;
4、環保設施停運造成污染和危害,未報公司環保處的;
5、環保工作開展不利,造成周圍居民上訪的;
6、生產過程與環保工作嚴重脫節,環保設施管理混亂的。
二、因環境污染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要進行合理賠償,本著誰污染誰付款的原則,賠償費用由造成污染的單位負責解決,同時扣發該單位主要領導當月獎金。
三、環保統計報表每發現有一處錯誤,罰報表人10元。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或獎勵:
1、設施運行管理良好,無污染事故的;
2、對環保設施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造效果顯著的。
五、各單位要嚴格執行本規定,對執行不利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同時對責任者罰款100元。
⑤ 怎樣做好企業的環保工作
一、加強環保宣傳和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意識是做好環保工作的關鍵。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可以讓各個崗位的人員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好的環保意識,能讓領導在決策時,認真考慮環境保護工作,確保環保投入,讓環保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有保障;好的環保意識,能讓工程技術人員在技術改造和方案優化時,考慮更加完善的環保技術方案;好的環保意識,能讓工人在操作時,加強責任心,盡量不發生跑冒滴漏,即使發生,也會採取盡量減少污染環境的措施進行處理。如果環保工作真能形成良性的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局面,那做好企業環保工作就不是難事。
二、建立健全環保責任制:
企業應該結合政府環保部門核定的排污總量、企業生產裝置技術水平和環保裝置的處理能力,合理確定自己的環境保護指標目標,並將環保目標層層分解,逐級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環保責任書應指標化,並每月考核,考核結果與考核單位負責人及員工工資、獎金掛鉤,將環保責任落到實處。
三、做好環保基礎管理:
因為歷史的原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環境保護基礎管理工作比較差,企業要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資源盡力做好環保工作,首先必須做好基礎環保管理工作。
1、建立環保監測制度:
很多企業,對自己的「三廢」排放心裡沒有底,因為從來沒有進行過系統監測,甚至連監測的設備、人員和技術條件都沒有。因為沒有基礎數據,企業的污染治理和環保決策根本無從談起。企業要配備必要的設備、人員和技術條件,對污染物內、外部排放點定期監測,及時掌握污染物排放和生產控制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生產控制和污染治理裝置的控制。監測數據也是我們落實環保責任制和判斷異常排放的依據。
2、管理好污染治理裝置:
污染治理裝置,不少處於無台帳、無操作規程、無操作記錄、無專人管理的狀態,因而污染治理裝置的實際運行效果很成問題。污染治理設施,要跟生產裝置一樣,建立台帳、操作規程和運行記錄,並有專人負責運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實際效果。
3、建立排污許可制度:
可以控制的污染物排放(如檢修清洗水等),要建立排放許可證制度,從制度和技術層面進行控制,盡量減少排放、減少環保裝置的運行負荷。
4、建立合法(規)性審查制度:
不少企業的廢物外包處理管理比較混亂,危險廢物給沒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無形中也給自己留下了隱患,一旦在運轉過程中發生事故,企業得承擔法律責任。因而建立合法(規)性審查制度非常必要,一是配合政府對危險廢物實現了良性管理,二也可以為企業避免損失。
四、建立應急救援機制:
企業要建立完善的環保應急救援機制,以應付污染突發事故。主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建設必要的設施處理突發污染事故:
1、廠區排水進行清污分流。廠區建立完善的清污分流排水系統,將可能在突發事故中外排的污染物引入污水管,避免污染物從清水管排出污染廠區外環境。
2、設立突發污染事故污染物收集處理裝置。液態污染物設立應急池收集;氣態污染物設立專門的引鳳裝置進入洗滌塔進行處理。
(二)建立應急處理的能力:
企業應有環境保護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器材和人員,平時要定期演練,確保企業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萬一發生事故,可以進行應急處理,盡量減少和避免對廠區外環境造成污染。
五、適當投入,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
企業環保工作要有實際成效,必須保證適當投入,具體要保證以下投入:
1、人力方面的投入。要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環境保護管理,管理人員最好是專業人員;環保設施要配備專門操作工人進行運行管理。
2、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方面的投入。污染治理設施要像生產設施一樣,進行運行和維護保養、檢修投入,盡量發揮最大效果。
3、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在技術改造時,應優先考慮污染少的先進工藝;對現有工藝,要及時改進,逐步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4、污染治理項目的投入。污染治理基礎研究差,污染治理技術不成熟,是中國環境保護的現狀。這也造成了不少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污染治理項目,最終卻不能起到預期效果的情況。因而在污染治理技術和工藝路線的選擇時,我們應科學決策,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在污染治理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決策科學,選擇合理的污染治理技術和工藝方案,污染治理項目才能少花錢,多產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