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做好企業業務培訓
一、對培訓本身的認識是做好培訓的基礎
培訓重要性已得到普遍的認同,已無闡述之必要。但是,要做好企業員工培訓,必須深入分析培訓本身,了解培訓的特點,掌握培訓自身的內在規律,方可按照其規律科學合理的安排培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1、培訓是教育的延伸
所謂培訓,就是採取不同形式,圍繞如何向培訓對象傳授某些知識、技能的活動。從本質看,培訓與教育具有共同性,培訓是教育的延伸,基本上也是一種教學,只是側重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培訓也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這是規劃好、實施好所有培訓的基礎。
2、培訓具有明顯目的性
人的主觀活動都具有目的性,企業也是如此。培訓作為企業實施的重要活動,其目的性是明顯的。一個企業開展任何形式或內容的培訓,其目的都是圍繞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如果說,一個培訓方案與企業發展的目標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系,與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不能保持一致,將無法得到企業認同,培訓流程也將無法啟動。因此,充分認識培訓的目的性是做好培訓的前提。
3、培訓是管理的方式與載體
培訓即管理。作為一個企業負責人(最高管理者),要做好對企業員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通過培訓,將自己的管理理念與要求傳授給所有員工,將管理要求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培訓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傳承
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軟實力,關乎企業的興衰成敗。培訓過程的本身,就是對企業統一價值觀、行為理念的塑造,是形成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協調發展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5、培訓是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
隨著形勢的發展,當前培訓已經不再局限於初期的簡單知識傳授,更多的是結合企業的長遠發展與員工的自我發展,把培訓作為一個提供知識與環境、引導自學與創新、促進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綜合體。只有把培訓作為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才能把培訓推向深入,持久發揮其作用。
二、從企業層面做好培訓的措施
1、抓好培訓規劃是基礎
綜觀當前培訓存在的問題來看,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企業培訓規劃的制定缺乏明確目標、系統性和兼顧中長企業發展等要素,而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斷層的培訓規劃,這樣無法從整體上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導致培訓效果很難持續,無法達到有效推進員工綜合素質的效果。
培訓與企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培訓的目標必須符合與企業當前、長遠發展目標,為企業規劃發展目標而服務。顯然,培訓也必須依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培訓的總體規劃,為企業不同階段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認真研究與部署培訓的規劃問題,制定切實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的培訓規劃。事實上,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其管理最重要的環節應體現在對「人」的管理上,而不是對「事」的管理上。只要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因此,從企業方面來講,抓好培訓規劃,建立與企業發展規劃相一致的培訓總體規劃,既要考慮當前問題,又要兼顧長遠發展,是確保培訓整體效果的基礎。
2、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
企業培訓效果取決於培訓管理的各方面,而最為關鍵的在於培訓師資隊伍。培訓師資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培訓效果的好壞。抓好師資隊伍建設要著重實現「本土化」,才能突出「聯系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滿足於參訓人員解決工作中遇到問題的目的。
一是抓好企業培訓師資隊伍的「海選」。企業師資隊伍人才的選定,可在單位全體人員中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選拔。選拔過程可分為自願報名、初選、試講、評估等環節,最後擇優確定。進行集中「海選」意義不僅體現在「優中選優」的目的,更多的是體現全員參與,激發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二是抓好師資隊伍的培訓。企業內訓師名為培訓師,實際上仍是各崗位的工作人員,其培訓技能、方法、理論等方面仍比較有限,需要進行培訓系統理論等方面的短期培訓,如:專業理論培訓、教育理論培訓、現代化教學技術等方面。在內訓師的培訓上,可根據內訓師人數情況,採取「請進來」或「走出去」方式。通過對師資隊伍的培訓,鑄造一支業務精通、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將為進一步促進企業培訓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
三是注重條塊化或模塊化分工。由於企業培訓師是從內部挑選,平常各自負責某方面的工作,存在知識面相對固定化的因素。培訓師的培訓內容應進行條塊化或模塊化區分,與其日常業務相對應,則更能體現其優勢的一面,突出培訓的「實踐性」作用。
3、抓好培訓內容是核心
培訓內容應依託履行崗位職責為基礎,加強理論知識為補充的綜合內容,以達到實現解決當前問題的目的,又能促進員工自我完善。
一是履行崗位職責是基礎。在培訓內容的選定上,目前一些人(包括一些專家)對理論、綜合知識等是大談特談。這種說法是偏面的,是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的純理論,違背企業開展培訓的基本目的---解決當前問題。培訓內容首要還是應圍繞崗位職責履行進行培訓,堅持把解決履行職責能力作為基礎,才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是以提升綜合素質為補充。在綜合素質的培訓上,企業應作好總體規劃,逐步推進。綜合素質培訓內容應著重圍繞管理理論、團隊精神、職業道德及工作創新等方面,突出員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綜合素質的培訓並不是隨意性的,仍然要與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相適應。
三、從員工層面做好培訓的措施
1、優化隊伍,推進員工自我完善
從培訓角度來講,員工參與始終存在一定的被動性。如何轉化被動為主動,對於提升培訓效果至關重要。要實現由被動變主動,關鍵在於企業的用人機制。當代企業管理大師詹姆斯·柯林斯曾說過:「將合適的人請上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人才隊伍只有充分體上下流通順暢,才會優化隊伍,才會激發員工的緊迫感,才會激發員工不斷的自我完善,達到由「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轉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員工培訓的效果,也是改變目前培訓效果不佳的最好途徑。
2、合理選擇受訓員工
在選擇員工的培訓上,必須充分體現出「合理」二字,才能達到培訓的效果。所謂「合理」,著重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全面性。對於企業發展所需的基礎性知識,關乎每個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操作問題,必須全員培訓,人人掌握,不搞選擇,否則就會失去了培訓的初衷。
二是針對性。「如果你有智慧,請你拿出來;如果你缺少智慧,請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願意流汗,請你離開!」這就是蒙牛集團的著名用人觀之一。它充分體現了對人才的區別使用,達到實現人才價值運用的最大化。培訓亦是如此。培訓要取得好的效果,如何區分培訓對象,根據不同培訓對象的特點進行培訓是關鍵。培訓工作必須做細,越是細,則越是有針對性,也就越能發揮培訓的作用。因此,在培訓對象合理選擇上,對培訓對象進行細分,對於強化培訓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貢獻性。合理選擇培訓對象,還表現在貢獻性方面。所謂貢獻性,就是要把員工對企業發展所做的貢獻作為選擇參加培訓的參考要素之一。目前在企業培訓方面,把貢獻性作為選擇參訓對象的要求考慮還不多。但,把貢獻性作為參加培訓的要求予以考慮,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對於促進培訓效果意義重大。理由如下:其一把貢獻性作為參訓要素,可充分體現企業管理的價值觀,也是對那些為企業作出貢獻人員的充分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工作熱情。其二把貢獻性作為參訓要素,更能充分體現培訓的重要性,突出員工珍惜參加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提升培訓的效果。
綜上所述,員工培訓關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乎企業的做大、做強,要從企業發展的戰略性高度來重視企業員工的培訓,突出從企業當前發展入手,結合企業長遠發展和員工自身發展。既要體現系統性,又要著重針對性,解決當前問題,促進員工培訓的實效與前瞻性。
⑵ 現在的網路教學怎樣更好地服務於企業運營和企業學習
網路教來學資源是開展網路源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隨著網路教育的逐步拓展,網路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成為開展網路教育的關鍵,為各類學習內容對象提供高效的存儲管理,為各種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為教學管理者提供資源訪問效果評價分析,從而提高教學資源對象的利用率,促進教學資源更好地為實際教學系統服務。
網路教學資源按實際使用的功能分為以下幾個類型:課件庫、微教學單元庫、案例庫、試題庫、常見問題庫、名詞術語庫、參考資源庫、網址資源庫、共享庫以及基礎資源庫。
⑶ 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培訓的課件從哪幾個方面做起
一、服務從細節出發,突出細節作用 任何一個高效率高品質的企業都在於其傑出的團隊力量,而團隊力量則是建立在每個人、每一個部門的「細節服務意識」上,因此必須著手抓細節。只有持續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才能夠始終滿足顧客的需求。「勿以善小而不為」,改善服務中的每一個細節,把它們當作大事來切實落實;「勿以惡小而為之」,損害形象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當作小事置之不理。提升服務質量要從點滴做起,要讓每一點改善都帶給顧客更大的方便與滿意,因為這才是服務的生命源泉所在。
二、加強員工培訓,不斷提高員工自身各項綜合素質。在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個人素質方面的培訓。對每一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禮儀禮貌」 等培訓,培養員工與顧客溝通、協作的能力。讓每一名員工注重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在日常工作中積極熱情地為每一位顧客服務。對一些不太了解、提出抱怨甚至反感顧客,要主動上門與其溝通、交流。
服務行業內部環境的改善,是關繫到企業生存的重要環節。只有做到有科學的管理、高素質的員工、人性化的服務、低成本的運營、良好的社會形象,才能在服務行業里做大做強,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才有發展。
服務就是什麼?簡單的說服務就是幫助,是照顧,是貢獻。是從細微處創造效益,從細微處提高質量。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社會,作為企業要想擁有一定的良性發展空間,除了產品質量要嚴格把關之外,同時還要有一套完善的產品服務,所以培養員工的報務意識至關重要,員 工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質量也就自然提高了。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服務質量的高度概括的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硬體方面,也就是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二是軟體方面,亦即工作態度,處事時冷靜的思維和極高的容忍度。 首先從硬體來說,工作流程應該牢記在我們頭腦中,並且有必要來引導客戶應該做什麼。我們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並且實際能夠熟練掌
握工作技能,只有熟練掌握才能節省服務時間,提高效率,讓客戶體驗到我們工作的快捷性。 二是軟體方面,工作態度決定一切,一定要擺正,不能感情用事,時刻提醒自己牢記工作原則。處理任何事情要多為客戶著想,提高這種意識,才能真正的提高我們自身素質,提高服務質量。 在講如何提高服務意識時,首先應該提出問題「服務」應該怎麼做?
員工培訓的內容可分為四個方面:⑴職業態度 ⑵職業知識 ⑶職業技術 ⑷職業習慣。
三、有效的動力管理,適度獎勵
大多數員工甚至新招員工的工作都不可能完全讓你滿意,那你就必須激勵他。其目的是給員工有效的激勵,保證員工有良好的工作表現和高標准服務、規范員工行為,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使員工更好的為客人提供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怎樣才能使員工有動力方法有多種,比如:評優秀員工、技能標兵、員工等級、小費等等。
四、堅持「五化」服務
⑴程序化:就是在工作中給員工規定的作某種工作的順序(有時要按客人的要求而定) ⑵規范化:::: 就是對員工進行工作時的動作要求,儀容儀表等。
⑶標准化:::: 就是要求員工把工作做到一個程度上才算合格達標。
⑷制度化:::: 就是員工做任何時都要按制度去進行。
⑸個性化: 就是對少數客人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要求給予滿足 。
在這五化服務中,其中前四化是必須的,因為他能滿足大多數客人常規的服務需求,避免員工的隨意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強化某些行為形成習慣,避免事故發生有安全預防的作用,但是我們做了客人不一定會得到最大的滿意,但是不做或做不好客人一定會不滿意。所以我們的服務不能低於這四化的標准,而且要在這四化服務的基礎上,合理的運用第五化「個性化」。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讓客人得到最大的滿足。通過長期的經營和探索,幾乎所有的酒店管理者都一致認為:個性化服務是贏得客人的關鍵所在。無論何時何地,服務人員總要通過自己言行舉止的每個細節,恰到好處的向客人表達:「我們熟悉您,您非常尊貴、您很特別」,為客人提供體貼入微的超前服務,給客人以備受尊崇的精神享受。
五、合理安排員工工作時的人數和時間 在完成每次服務前合理安排員工工作時所需要人數,
1/6頁
是否要調動其他人手在什麼時間段進行協助,確保顧客能滿意等都是提高服務質量的關鍵。 另外還有提高員工的團隊意識,加強溝通管理,認真解決客人投訴從中吸取不足並改正等方法。
如何更好的服務客戶?
,我們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因為每一個客戶的需求都會不一樣; 一定要高效的完成答應客戶的承諾,這首先應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保證提供給客戶任何資料的准確性。 1、、、、 積極主動服務客戶積極主動服務客戶積極主動服務客戶積極主動服務客戶 根據服務客戶的經驗,感覺到客戶比以前更重視服務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他們更希望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他的產品,他們漸漸不滿足於沒有錯誤的服務,他們更期望服務人員創新、帶給他們驚喜。我認為在解決客戶問題時,更應積極主動,靈活而且有彈性,我一直覺得永遠有更好的辦法,總是為客戶想出更好的辦法,這就是體現我們的專業,我們對自己的負責,對客戶的負責。 在和客戶溝通時,我們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服務人員不是被動的服務提供者,而是主動的意見貢獻者。 2、、、、 做好常規服務做好常規服務做好常規服務做好常規服務,,,,再做增值服務再做增值服務再做增值服務再做增值服務 客戶對服務的期待在變化,服務人員之前定義的本職工作——客戶服務的概念也在發生變化。我們需要打破以往的框架,為客戶提供在我們能力和成本范圍內可以為自己加分的服務,而好的加分服務可以給客戶帶來驚喜,同時它在客戶心目中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如果拿捏不好,增值服務也有可能會給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認為我們專業還不夠等等,所以在提供增值服務的前提一定要注意,常規服務內容和增值服務的主次之分,提供的服務項目是我們力所能及,並且控制在成本范圍內的。 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供更好的服務,讓客戶看見你的成長,因為你的成長離不開他的幫助和支持,是他們給了你機會,也讓客戶覺得自豪,使我們實現「雙贏」。
客戶服務人員是客戶服務中心的重要組成要素,作為是客戶服務中心的核心分子,客戶服務人員每日進行的所有工作彼此之間均有相互的關聯,而其所表現出來的服務品質、服務精神也都是通過客服中心傳遞給客戶。正是客戶服務中心優秀的客服人員的存在,所有的客戶服務才能更具人性、更有價值。
業績=態度+知識+技能,同樣在如何提高服務質量方面,我將從這幾個方面來改善和提高。 態度。一句話叫「態度決定一切」,在服務行業,特別是一線員工,自己的態度在顧客眼裡就是代表著公司的態度。我將本著「一切為了顧客滿意」的服務態度處理公司一切事物。包括顧客、員工、同事。認真學習體會和掌握公司的一些服務規定,潛移默化的把這些服務理念養成自己的工作習慣。 作為一名樓層管理員,處理顧客投訴時,心態應該是擺在「顧客是信任你,才找你投訴」的,為此首先我們應該感謝顧客的信任,然後傾聽顧客的敘述。「沒有錯的顧客,只有不理解的顧客」在顧客傾訴完後,認真解釋。最後以處理問題的態度去解決顧客投訴。 知識。知識作為服務的根本。只有在知識充分的時候,回答顧客的疑問,給顧客服務才能游刃有餘。在提高服務質量,我將在知識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平時日常工作中不斷的積累、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認真向每位員工請教。 及時從各渠道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包括讀書、媒體和市調,了解其他競爭對手的服務規范、動作。為更好的做好服務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及時准確的回答顧客的疑問。 技能。技能是在不斷工作實踐中積累出來的經驗結果,在自己經驗有限的情況下,認真學習其他同事的服務技能,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認真總結以前的工作,不斷在改正中提高自己。 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學習充實服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服務技能。只有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服務質量存在的 問題 分析 服務質量總體水平不斷提升,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何從根本
2/6頁
上推進服務質量的提高成為業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
1.服務質量水平較低 多年來,員工服務工作缺少主動性,「微笑服務」開展不起來,缺乏基本的禮貌禮節,先進的設施設備不會操作使用,外語水平普遍較差,能熟練操作電腦的人少等等,都是服務質量水平低的表現。雖然近幾年情況有所改善,但還不能令顧客滿意。
2.部門間缺乏服務協調 服務產品具有綜合性,是由不同部門、不同員工共同提供的,服務質量的好壞取決於各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的配合與協調程度。在我國行業,部門經理更關心的是如果把自己的部門業績搞好,而不是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由此造成的障礙最終會把客人趕到競爭對手那裡去。主管和一線員工在各自經理領導下進行著內部戰爭,指責其他部門。顧客成為這些內部戰爭的直接的受害者,他們會選擇不再光顧這間,盡管某個部門在某次內戰中獲勝,但整個組織卻輸掉了競爭。
3.服務質量管理效率低 產品服務質量比一般實物產品多了無形服務內容,所以質量控制更難把握。無形服務主體是人,也就是員工,對服務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和控制是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途徑,制定 科學 的服務質量標准和規程,並保證其能夠切實、有效貫徹實施是保證服務質量穩定性的主要手段。 我國管理者質量管理意識普遍薄弱,手段和技術落後,管理效率低下。具體表現為:缺乏科學、完善的服務質量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執行不力,甚至各項制度過於陳舊,和顧客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有沖突。
4.確保服務質量的「硬體」和「軟體」不匹配 我國一直都有「重硬體、輕軟體」的傾向。
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缺乏戰略眼光
(1)對服務質量重要性認識不夠。服務質量不能直接創造收益,作用是間接的。管理者往往關注能直接增加收益的內容,對服務質量的重要性視而不見。認為服務質量管理投入資金大,得到的效果不明顯,倒不如把資金投入到可見可觸摸的硬體設施上。結果是「五星級的設施,三星級的服務」!管理者對服務質量管理的漠視,對的傷害無疑是致命性的。
(2)對服務質量管理流於形式。用「虎頭蛇尾」來形容 目前 我國的服務質量管理尤為貼切。管理者開始抓得很緊,一些規范和制度隨之出台,效果也較明顯。但由於沒有對未來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各階段的計劃措施,缺乏對服務質量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管理,時間一久,質量意識慢慢淡化,問題隨之出現,服務質量管理流於形式。
2.員工整體素質不高
(1)缺乏規范的行業勞動力水平認證及准入體系。行業員工准入門檻低,專業人才市場尚未完成形成,未能成立有 社會 權威性或政府性質的星級員工培訓及認證機構,致使行業招工條件參差不齊,降低了業員工的總體素質水平。
(2)薪酬較低、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在我國現階段,工作仍是大多數員工謀生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謀生,員工就不得不考慮收入問題。員工,特別是與賓客直接接觸的一線員工,工作中不僅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當員工的付出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時,必然產生不滿心理、厭倦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容易流失。而現實中業員工薪酬普遍偏低,使高素質人才對業望而卻步,員工整體素質難以得到提高。
(3)內部缺乏對員工持續的培訓。管理者往往以為,只要在員工剛入職階段加強培訓,合格上崗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但外部環境不斷變化,顧客需求與偏好也在不斷變化。如果沒有對員工知識與技能進行及時更新就會與 時代 脫節,員工整體素質得不到提高。
3.缺乏嚴密的質量控制系統
服務產品具有綜合性和質量不穩定性特點,各部門、各崗位、各環節緊密相連,任何一個點出錯都會 影響 顧客對整個服務質量的評分。往往缺乏嚴密的質量控制系統,各質量活動未納入統一管理,就很容易發生 問題 。業有一個很著名的公式「100-1=0」,即一個環節、一個人的身上出現劣質服務,整個形象將在顧客印象中不復存在。
五、提高服務質量的可實行措施
1.建設行業服務水平支持體系
針對行業員工准入門檻低的情況,應強化高星級員工的操作技巧、外語溝通能力以及
3/6頁
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系統管理知識。應建設行業員工培訓認證體系,對欲從事高星級工作的人實行自願考證上崗制度。通過 科學 培訓,讓新員工掌握一定的行業業務知識。而以 目前 的薪酬水平,是很難吸引人才的,因此必須提高員工整體薪酬福利水平。
2.管理者要強化服務質量意識
服務質量是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全體員工都要有質量意識,管理人員更要樹立服務質量觀念。管理者在質量觀念上牢牢扎了根,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把質量真正當成 企業 的生命線,才能令全員工在思想上、行動上認識到服務質量的重要性,質量管理制度和目標才能得到有效實施。
3.建立完善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
(1)設立服務質量管理組織結構。應設立服務質量管理專職機構,作為服務質量體系的組織保證,建立 內容 全面、科學合理、控制嚴密的服務質量控制系統,通過一定的制度、規章、 方法 、程序等,使質量管理活動系統化、標准化、制度化,把各質量活動納入統一的質量管理系統中。
(2)制訂質量標准和質量目標。要對各服務項目的日常管理和服務環節明確質量標准,制定工作規范和工作程序,使員工服務行為有章可循。對各崗位、各環節的服務過程進行如實記錄,仔細 分析 研究 ,按照質量管理要求進行改進,使之合理化,並以文字和圖表的形式確定下來,形成服務程序。服務過程的規范化、程序化、標准化,既是質量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工作。同時,還應制訂服務質量檢查程序和控制標准,建立質量信息反饋系統,收集分析服務不符合標準的原因,提出和實施改進措施。
4.管理控制要對路
(1)實行首問責任制。
就顧客而言,到是花錢來買享受的,沒有必要也沒有興趣了解中哪個事情該找誰來辦,有權利認為任何一個員工都代表著,都應為他們解決問題。為此,應大力提倡首問責任制。的首問責任制是指,凡是在崗工作的員工,第一個接受賓客咨詢或要求的人,就是解決賓客咨詢問題和提出要求的首問責任者,首問責任人必須盡己所能給顧客提供最佳和滿意的服務,直至問題最後解決或給予明確答復的責任制度。
具體有幾點要求:第一,如是屬於本人職責范圍內的問題,要立即給賓客詢問以圓滿答復,對賓客的要求妥善解決;第二,雖是本人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但因賓客的原因,目前不能馬上解決的,要耐心細致地向賓客解釋清楚;第三,如是屬於本人職責范圍之外的問題和要求,不得推諉,要及時幫助賓客聯系有關部門給予解決。
推行首問負責制的關鍵是要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或交叉培訓活動,讓每一名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全面清楚地了解內不同崗位的大致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以及各個服務流程之間相互銜接的關系。首問責任制不局限於一線員工的對客服務,也包括二線員工的後勤保障服務。
(2)盯關鍵時刻。
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sas)總裁簡·卡爾森(jan carkzon)創造出「關鍵時刻」這一詞語。卡爾森認為:服務一線的員工每一次與顧客面對面互相交流接觸的瞬間即為關鍵時刻,他估計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每天有5000個「關鍵時刻」。卡爾·奧爾布累克特和羅恩·澤門克兩位作者將「關鍵時刻」概念變成一種全新的服務管理方法。他們把「關鍵時刻」定義為:顧客與組織的任何方面進行接觸並對其服務質量產生一定印象的任何時刻。 在期間,顧客對其所經歷的各個關鍵時刻的感知,直接決定了其對服務質量的整體評價。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是顧客感知價值的基本組成單位。不同的,關鍵時刻不同,管理者可以召集部門管理者、一線員工以及顧客代表等共同討論,得出需要關注的所有關鍵時刻,並列成清單,按照服務流程順序讓所有員工知道。針對各關鍵時刻,商討出應對方法,並通過培訓,讓所有員工都能切實掌握。
(3)對員工授權。
美國學者鮑恩和勞勒(bowen and lawer)認為,授權是指管理者與處於服務第一線的員工分享信息、知識、獎勵、和權力 。員工面對顧客時,需要有足夠權力及時去滿足顧客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以及處理一些特殊情況和意外事件等。管理者不可能也沒必要花所有的時
4/6頁
間去控制和監督,放手讓員工自己管理和控制一些工作,不僅能讓他們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也體現了對員工的尊重,讓員工更有責任感。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讓顧客體驗到員工負責、熱情、周到的服務,顧客滿意度 自然 也會提高。
(4)走動管理。服務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內的各個營業地點,服務現場發生的事情,大多數時間只有顧客和提供服務的員工知道,管理者想要真實了解前線情況,不能總坐在辦公室,應把部分工作時間用於服務現場的督導工作。這樣既可以在現場處理客人投訴和突發事件,也可以征詢客人意見和建議,還可縮短和員工的距離。
5.提高內部協調性
(1)加強溝通管理。部門合作以溝通為基礎,沒有溝通,人與人之間會陷入一種相互隔絕的心理狀態,就不可能形成默契的配合。溝通包括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部門內人員之間的溝通等。可通過各種集體活動來促進內部溝通,如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一起用餐、設立員工意見箱等都是實現內部有效溝通的具體方式。
(2)推行崗位輪換制度。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崗位的工作重復勞動量非常大,很容易導致員工出現過度疲勞或遲鈍傾向,需要管理者採取崗位輪換方式進行有效調節。這有助於開發員工潛在工作能力,打破不同部門間的隔膜,為協作打好基礎。
(3)培育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凝聚力的最重要內涵和外延。文化的形成,它反映的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取向,在其基礎上,員工之間、部門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合作、團結的整體。好的文化能夠提升員工的服務意願,發自內心為顧客服務,而消費者在接受這種服務、感受這種企業文化的同時會提升對服務質量的認同感。
6.加強員工管理
(1)員工招聘。要根據經營 發展 需求,結合實際情況,調查各部門崗位分布、人員安置情況,制定出較為完善合理、科學的崗位人員編制,根據編制,採取不同形式的招聘方式,吸收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及有朝氣的大中專畢業生加入。嚴把員工進入質量關,的服務質量才有保證。
(2)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是服務質量管理的當務之急,培訓能夠起到好的作用。培訓方法可多種多樣,但有兩點是應該特別注意的:一是培訓員工技能的同時要進行適當的知識性培訓。只有將技能培訓與知識培訓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員工的素質與技能,也才能真正提升其服務品質;二是培訓應該是伴隨員工職業生涯的連續活動。
(3)提高員工滿意度。組織行為學家馬奇(march)和西蒙(simon)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員工對工作是否感到滿意,是決定其是否辭職走人的最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員工流失對而言,損失無疑是慘重的,服務質量首當其沖。根據美國馬里奧特(marriott)集團曾在旗下兩家所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如果員工流失率降低10%,顧客流失率就可以降低1%~3%,營業額就可增加5%~15%;此時節約的費用幾乎可超過利潤總額,的服務質量水平也得到穩定的保證。 員工對的滿意度,除了公平合理的待遇之外,還包括工作安全感、以及支持他們實現 發展 的願望等等。因此,要適當提高員工薪酬,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為員工制定個人職業發展計劃。當與員工之間建立並維持和諧關系時,將極大地提高員工對的滿意度,從而對員工隊伍穩定和團隊精神建設都有幫助,進而會對服務質量管理工作帶來正面促進作用。
7.加強顧客管理
(1)管理顧客期望。客人期望過高或過低對服務都會帶來不利的 影響 。期望過高,容易造成客人的失望;期望過低,則對客人失去吸引力,導致無客上門。客人期望的形成主要受廣告、他人口碑、 企業 形象和先前經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可以通過強化對部分因素的控制來讓客人對的期望恰如其分。
(2)加強顧客信息管理。應建立顧客 計算 機資料庫,存儲每位顧客尤其是重要顧客和常客的客史檔案。根據顧客辦理入住手續時提供的信息和服務人員在顧客住店時的觀察,把客人的愛好、習慣、消費項目以及 旅遊 目地等信息儲存起來,進行處理、 分析 ,以便服務人員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服務和超前服務,令客人滿意。
(3)引導和管理顧客行為。不可能全部客人都了解全部服務的程序和要求,如果不對顧客的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管理,就會產生許多額外的服務 問題 。因此,必須盡可能告知
⑷ 如何提升企業培訓效果
怎樣讓企業的培訓內容更加充實,效果更好?
一、建立有崗位能力針對性的課程體系。
每個部門要根據每個員工的崗位要求,給員工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而不是盲目的培訓,要建立一個有針對性的基於能力模型的課程培訓體系。
二、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能夠明確地告訴員工在每個階段應學習什麼內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是什麼,升職競崗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從而為員工有意識的學習描繪藍圖。學習目標以崗位能力針對性的課程體系為基礎,給予員工系統的規劃和培訓課程,使員工不斷進步的同時,每一階段都有相應的培訓方案課程支持。
三、要建立轉化機制。
僅僅參加培訓學習,或者參加培訓課後的考核測試,並不代表培訓項目的結束。培訓後,要設法讓參訓員工將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於工作之中,最終解決問題或提升績效。為推動培訓效果的落地,需要定期進行跟蹤、衡量、檢測、驗證、反饋、持續改進,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訓後轉化機制,推動員工在培訓之後運用所學內容並獲得收益。
四,搭建績效支持體系。
很多企業培訓管理者,在培訓課程結束之後,不是苦惱於員工不肯在工作中運用培訓所學,就是苦惱於直線經理不願意給予學員足夠的輔導和反饋。為保證訓後轉化機制的有效運行,培訓管理者務必將培訓後的考核指標梳理出來,如轉化目標與工作目標的相關性、行動計劃的完成度、運用培訓技能的頻率、與課程相關的工作內容的完成質量,將這些指標賦予分值,與學分和績效指標掛鉤,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⑸ 請問服務性企業在培訓方面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對於企業來講,培訓是自身新陳代謝、不斷發展的催化劑和必由之路。培訓的主體是「人」,每個受訓者對培訓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什麼樣的培訓更能符合受訓者的心理需求,真正做到培訓「以人為本」,從而使培訓更有效果,是從事培訓的工作者長期以來探討的問題和難題。心理學在培訓中得以引入,為培訓發揮自身的價值找到了一條出路。
心理學和培訓二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根據培訓的定義我們可以延伸說明,培訓是通過人的心理來研究人的行為。
首先,作為培訓來講,主要是通過公司的發展戰略,結合員工個人發展需求,進行相關理念、文化、技能技術等方面的教育訓練。培訓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公司理念培訓,確立公司生存的目的,也就是說公司存在的理由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對社會、個人能夠滿足什麼需求,對待客戶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服務方式。這些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本,如果連這些都沒有搞清楚,這個企業的生存就會難以為繼。據相關資料統計,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7年左右,但在大多數企業開業之初都提出要建成「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從何而來,難道只是一個口號嗎?這需要很多系統和體系的支撐。首先需要轉變的是人的心理,投資人的心理,換句話說,投資人為什麼要建立這個企業?可能開辦之初主要是賺錢,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對於員工來講主要是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這在心理學上主要體現在人本論取向。
公司步入正軌之後,公司需要對各部門、各崗位人員進行能夠勝任崗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崗位任職資格培訓。在這一過程中,心理學如何體現,換句話說我們如何利用心理學來指導我們的培訓工作,在開展培訓工作的時候,這時候我們不但要考慮公司的需要,這是主要矛盾,同時我們也要考慮次要矛盾,那就是員工的需求。我們如何通過研究各類群體的心理,來具體安排我們的培訓計劃和課程。比如20-30歲年齡的人群,我們在安排培訓課程時,主要從如何增強其工作能力和增加其工作技能、工作經驗方面進行考慮;30-40歲年齡的人群,我們主要是從如何拓寬其工作思路和增加其工作知識方面進行考慮;40歲後年齡的人群,我們主要是從如何接受新的事物和方法方面即理念方面進行考慮,這是根據人的發展不同年齡階段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方面進行考慮的,這在心理學上主要體現在認知論取向。
其次,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上的社會文化取向方面來進行考慮。心理學上的社會文化取向主要是強調人的行為是在各個文化地區的文化傳統及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考察、分析、推論該環境中行為,必須要考慮這些地區的社會文化特點。這一點具體到企業中,我們可以從企業文化的角度來考慮,社會有大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企業要明確提倡什麼、禁止什麼、鼓勵什麼、打壓什麼,結合企業所在的行業和地區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對於企業員工來說,我們如何適應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的指引下,開展適應企業戰略發展和企業文化的獨具特色的培訓工作,首先思想要統一。根據心理學研究,只有人們的思想進行了統一,人們的行為才能趨於統一,在體現個性的同時體現共性,才能使人們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體現團隊意識。具體的體現是新員工的培訓,新員工培訓的主要內容除了包括規章制度、企業發展簡史、崗位職責,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比如聯想集團的「入模子」培訓,華為獨具特色的軍訓。通俗的講,就是要通過「洗腦」使員工能夠順利接受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和公司理念,使之盡快融入到公司的團隊當中。心理學上有一個對比效應,作為成年人,踏入任何一個新的公司,心理上總難以忘卻上一家公司的優點和缺點,拿新公司的方方面面與之相比較。那麼在新員工培訓中我們要注意如何消除這種對比,只有消除了這種對比,才能使他們的期望值降低,根據幸福論的觀點,這樣他們才能更容易得到滿足,才能使其在工作中對企業的敬業度和忠誠度增強。
第三,在實際培訓工作中,對受訓者的心理狀態我們也要充分了解。只有認識到他來受訓的目的,我們的工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培訓管理工作中的培訓需求調查部分,同時也是作為專業培訓講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功。除了我們對成年人學習的特點或者說是學習的心態,我們還要對學員的職業、崗位、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進行了解、分析,這些對於我們准備什麼樣的培訓內容有著基本的指導意義。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還要從學員的表現來具體分析學員當時的心理狀態,我們要避免他們中間發生心理學上的鯰魚效應,否則我們的培訓工作很難開展下去。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他們中間發生的這種效應,來促進我們的培訓工作。比如我們可以以一個學員作為標桿和旗幟,來具體說明和闡述培訓給他帶來了什麼利益,比如他的薪資變化、職務變化、績效變化等方面。這時我們不妨給其他學員做一個示範分析,使其以標桿為榜樣積極參加培訓,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培訓工作,從而使受訓者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心理上讓他們認識、感覺到培訓給他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家庭方面帶來的益處,從而扭轉現在一些企業的培訓工作處於被動的局面。
第四,培訓工作特別需要領導的支持,但是培訓工作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其效用的滯後性,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由於其具有這方面的特性,使得我們培訓管理人員在尋求領導支持的時候就顯得底氣不足,我們如何轉變這一局面?另外,很多企業的領導認為培訓是萬能的,沒有培訓解決不了的問題,這種看法從根本上說是錯誤的。比如由於銷售人員的性格問題導致其業績不好,這方面通過培訓就解決不了。前文談到培訓的三個層次:理念、文化、技能或技巧,那麼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培訓產生較為明顯的績效,使領導看得見,進而支持我們的工作,這一點我們要從員工的工作業績中去尋找答案,從客戶滿意度中去尋找答案。我們要拿出具體的數據和事例,並且同沒有培訓前的績效相比,這樣領導才可能對你的工作進行認可。大家都知道培訓不是看你選擇怎樣的課題,你採用什麼形式開展,重要的是培訓之後的效果,培訓到底給企業帶來了什麼,是觀念的創新、管理的變革,還是公司績效的上升,這才是企業領導關注的重點。
培訓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從整個人力資源管理來看,人力資源是做人的工作,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溝通的過程,培訓同樣是溝通。在工作中如何同別人做好溝通,我們首先要充分了解每個人的需求,也就是他的心理狀態,我們才能採取對症下葯的培訓,才能使培訓起到預想的效果,這樣培訓工作才能體現價值。
⑹ 服務企業為什麼要加強對服務人員的培訓
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培訓和不培訓結果不同,磨刀不誤砍柴功。比如同樣是網購商品,在價格商品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誰的服務好,誰就獲勝。比如客服回復咨詢時多打幾個字,語氣客氣禮貌,貨在途中及時告知運輸進展,天冷簡訊提個醒啥的,都是很小的事,花錢不多,效果卻很好,讓顧客感覺無比溫暖,回頭客超多啊。每個 職業都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學習培訓後能盡快上崗,掌握基本服務要求。一句話能使人跳,一句話也能讓人笑,服務行業更要通過經常性培訓讓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提升服務質量,使企業經營興旺不衰。
⑺ HR如何更好地推進培訓工作
1、培訓是教育的延伸
所謂培訓,就是採取不同形式,圍繞如何向培訓對象傳授某些知識、技能的活動。從本質看,培訓與教育具有共同性,培訓是教育的延伸,基本上也是一種教學,只是側重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培訓也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這是規劃好、實施好所有培訓的基礎。
2、培訓具有明顯目的性
人的主觀活動都具有目的性,企業也是如此。培訓作為企業實施的重要活動,其目的性是明顯的。一個企業開展任何形式或內容的培訓,其目的都是圍繞企業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如果說,一個培訓方案與企業發展的目標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系,與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不能保持一致,將無法得到企業認同,培訓流程也將無法啟動。因此,充分認識培訓的目的性是做好培訓的前提。
3、培訓是管理的方式與載體
培訓即管理。作為一個企業負責人(最高管理者),要做好對企業員工的管理,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通過培訓,將自己的管理理念與要求傳授給所有員工,將管理要求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培訓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傳承
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軟實力,關乎企業的興衰成敗。培訓過程的本身,就是對企業統一價值觀、行為理念的塑造,是形成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協調發展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5、培訓是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
隨著形勢的發展,當前培訓已經不再局限於初期的簡單知識傳授,更多的是結合企業的長遠發展與員工的自我發展,把培訓作為一個提供知識與環境、引導自學與創新、促進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綜合體。只有把培訓作為提供知識、環境的綜合體,才能把培訓推向深入,持久發揮其作用。
⑻ 如何進行有效的企業培訓
要使企業的培訓投入取得實在的效果,必須要求培訓圍繞企業的價值創造進行組織,注意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 • 正確認知培訓的價值 • 系統地建設培訓體系 • 科學地組織培訓活動 一、正確認知培訓的價值 企業培訓一般涉及四部分內容,第一是對思想觀念的培訓;第二是對技能方法的培訓;第三是對游戲規則的培訓;第四是經營事實的培訓。培訓是否有價值,具有什麼價值,以及如何兌現價值,都需從這四方面入手。 1 、培訓的第一種價值:統一或改造企業全體員工的思想觀念,激發員工的人生鬥志和榮譽感。企業要形成凝聚力和合力,必須要藉助思想觀念這樣的武器,將企業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反復的溝通培訓,灌輸給員工,使之影響員工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至少影響、支配員工在工作期間商業行為的表現,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工作潛力。 2 、培訓的第二種價值:培養、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技能,改善員工績效,滿足員工追求進取的心理。企業不僅僅要員工「主觀上」想做好工作,而且還要使其「客觀上」能做好工作,具備做好工作的條件。企業需要在員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培訓上下功夫,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 3 、培訓的第三種價值:清楚明白地通告企業經營管理中約定的種種游戲規則,降低內部信息不完整導致的管理成本。一般而言,每個企業在如何看待並處理與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和社會機構等方面的關系問題上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則,而對員工的承諾或要求也是如此,培訓的作用就在於清楚、及時、有效地溝通、通告,確保員工不會因這方面的信息不清楚而影響工作。 4 、培訓的第四種價值:統一、通告對企業戰略環境、戰略態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諸多經營事實的認識和看法。這樣的培訓,其作用在於保證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夠被企業員工、特別是中高層員工所理解,從而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 綜上所述,培訓的第一、二種價值在於「調動熱情、提高績效」;第三種價值在於「減少誤會、降低成本」;第四種價值則在於「理解決策、保障執行」。 二、系統地建設培訓體系 為使上述四種價值能夠得到兌現,培訓工作必須有準備、系統地展開,應該建立企業培訓體系來加以管理。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奠定培訓體系的基石,建立系統的培訓講義和實效的培訓課程體系;第二、制訂專門的培訓管理辦法,對工作流程和標准做明確規定;第三、設定專門的崗位,進行培訓講義的更新、培訓課程的開發、培訓活動的組織。 1 、培訓講義和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培訓講義和培訓課程是企業所有工作的起點,也是所有工作的終點。員工的入職上崗、晉升重用、彌補差距等等都是通過培訓活動得以啟動;而企業的戰略變革、管理整頓、業務擴張、流程重組等等無不是通過培訓活動進行思想動員和信息傳遞。一個有價值的培訓講義和課程體系應該能濃縮企業經營管理的所有精華,從理論上構建一個「影子企業」,全面描述企業的經營假設和商業計劃,講述企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企業的游戲規則顯性化和明確化,激發員工的鬥志和熱情,而且提供大量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支持。培訓講義和課程應該能對企業員工的工作開展提供切實的指導,其內容應隨著企業業務發展、戰略調整或組織變革不斷更新。 從培訓的價值來看,培訓講義主要側重於第 3 、 4 種價值,多是在企業內部完成,部分藉助外力;培訓課程的開發主要側重於第 1 、 2 種價值,多是在企業外部取得,部分藉助內力。 作為培訓體系的基石,培訓講義和課程的內容必須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它必須是真誠的,是企業願意告訴員工,並且確實說到做到的一些信息(游戲規則、經營事實);第二、它必須是針對性的,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確實需要的技能、方法(工作技能);第三、它必須是有號召力的,符合時代、社會要求的,擁有廣泛群眾基礎(思想觀念)。 2 、制訂培訓管理制度。如果把培訓講義和課程比作培訓體系的基石,培訓管理制度就是培訓體現的「脊柱」。 只有通過培訓管理制度的明確、合理規定,才能保障培訓活動對企業的價值。培訓管理制度規范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 對培訓講義和課程開發內容更新的規范。培訓制度必須對核心內容——講義和課程的更新做出硬性規定,否則培訓的價值將失去依憑。 (2)對受訓人和企業之間利益關系的規范。培訓制度還必須合理平衡受訓人和企業之間的利息關系,根據員工對培訓價值分享程度大小,制訂相應服務期規定和補償條款,保障企業培訓投入的回報。 (3) 對培訓活動結果的評價管理。如果不能對培訓的結果進行及時、客觀的評價,培訓對企業是否有價值的判斷將沒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培訓管理制度應包括兩個方面——明確評價程序,明確評價方法。 3 、設立專崗負責培訓。學歌咨詢認為,只有在明確的任務,相應的制度和方法的前提下,配備專門的人員負責培訓工作,才能使企業有關培訓的種種設計不致落空。只有將培訓講義和課程的「推銷」和「反饋評價」作為專門人員的考核指標,培訓體系才算真正建立起來。 三、科學地組織培訓活動 要讓培訓體系正常運轉,兌現培訓對企業的價值,對培訓活動進行科學地組織十分必要。 所謂科學的組織培訓活動,不外乎三點,第一、培訓活動需要計劃和預算保障;第二、培訓活動需要調研和預先准備;第三、培訓活動需要有評價和經驗總結。 1、計劃和預算保障。企業的培訓工作從屬於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而人力資源戰略作為職能保障戰略又取決於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和業務戰略。培訓工作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必須在一年之初進行全面的計劃,制訂培訓活動應該實現的目標,確定相應的預算額度。 2、調研和預先准備。無論是具體的培訓活動,還是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培訓計劃,都應事先做內部需求調研,進行大量培訓准備工作,進行培訓內容的預熱,以准備過程實現培訓內容、觀念的部分灌輸。 3、評價和經驗總結。培訓活動必須涉及效果評價和經驗總結,形成一個持續改進的閉環,可能涉及到的改進包括: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和培訓場所。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訓內容的更新,只有培訓內容根據企業發展日益更新,才能保證培訓對員工的工作確有影響,對企業確有價值! 收起
⑼ 怎麼才能做好企業培訓
想要做好企業內訓,有3方面的工作必須准備充足
第一:明確培訓目的。必須在給員工做培訓前明白培訓的意義,也就是想通過培訓解決哪些問題,可以是增強企業和員工的緊密關系、員工技能提升、行業分析等等;
第二:根據梳理清晰的培訓目的准備相關培訓材料和課件;
第三:選擇適合的培訓工具和培訓方式;
以往,企業內多採用線下面對面授課、文字版培訓材料自學和線上非同步視頻授課的方式,存在成本過高、互動性較差、時效性不足、教學效果無法評估等諸多弊端,難以滿足企業培訓需求。隨著雲視頻會議系統的普及,遠程視頻培訓逐漸成了企業培訓的首選。相對於傳統培訓方式,遠程視頻培訓有節約成本、高效連接、效果可評估、隨時鞏固和復看等優點。
節約成本
分布式辦公成為常態,給企業培訓部門帶來極大的麻煩。為保證教學效果,不得不採取異地培訓的方式,但不管是培訓師出差到分公司所在地還是受訓者來總部,交通、食宿等成本都非常高。採用遠程培訓,講師在總部培訓室就可以和全國各地受訓人員進行面對面高清視頻連接。全球領先的音視頻技術保證移動網路和互聯網環境下,講師、學員雙方也能進行真人1:1高清實時音視頻交互,實現完全沉浸式的教學體驗。
高效連接
以往的培訓模式受場地空間不足、時間難統一等限制,無法大規模、高頻次舉辦,使用以雲視頻會議系統為基礎的遠程培訓完美解決了連接難的痛點,講師用系統發起遠程培訓,通過微信、簡訊、電子郵件等方式發給受訓者,學員用手機、電腦、微信小程序、會議終端等都可以一鍵進入線上培訓室,隨時隨地建立全球高清視頻連接。系統已全面打通主流硬體,iPhone、安卓手機、Windows電腦、Mac OS電腦、會議終端、大屏顯示器等均完美支持。
效果可評估
培訓是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形式主義的培訓課程對提高員工核心競爭力毫無幫助,及時評估培訓效果尤為重要,遠程培訓系統支持答題功能,講師發起在線答題,受訓者用答題器作答,系統收集反饋數據並處理,講師通過統計結果了解學員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直觀、全面的評估效果,並及時作出教學調整。AI+外接設備的組合讓教學效果可量化,培訓變得更高效。
隨時鞏固和復看
只聽課不復習很難真正掌握所講知識點,傳統培訓場景下學員只能邊聽邊記筆記,課堂效果無法保障。遠程視頻培訓系統支持全程錄屏功能,培訓結束後,受訓者能回看完整課程,不錯過任何重要知識點。通過語音識別技術,系統還能生成文字版培訓筆記,在線簡單編輯後即可導出,方便學員隨時查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看錄播視頻和文字培訓筆記復習,保證學員能充分、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
網路通訊設施不斷完善,雲計算、音視頻等技術不斷成熟,雲視訊技術也迎來了爆發式發展,並已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遠程培訓是雲視頻會議系統眾多應用場景中的一個,作為網路時代先進的培訓方式肯定會得到更迅速的發展。未來,遠程視頻培訓必將取代傳統培訓,成為企業內員工培訓的最佳解決方案,也將推動整個國內人力資源行業的大變革。
小魚易連是一家採用雲計算技術實現多方視頻會議及視頻業務應用的雲視頻生態系統公司,創業短短3年就成了全球雲視頻會議行業的領導者,在「雲」的大趨勢下,雲視訊技術將成為未來最基礎的溝通方式。以雲視頻會議為基礎,結合企業真實需求深度開發的遠程招聘、遠程培訓、視頻會議、溝通會商等應用場景將顛覆企業現有的經營模式,引領企業走進低成本、高效率運營的新時代。
⑽ 企業培訓找一些服務商,怎麼找尋合適的,有推薦嘛
一、如何選擇培訓機構
與外部培訓機構的合作一般有四種形式:
1、請專業老師到公司來開展內訓
這類培訓主要是針對一些通用的管理方面的課程和側重於解決問題的培訓。
如:執行力、跨部門溝通技巧、行動學習項目或是為了有目的的解決某個問題等。
2、外派參加學習班或公開課
這類培訓主要針對中高層管理等核心人才的培訓。
如:總裁研修班、CHO精英班、CPO精英班、TTT等。
3、針對公司的某個項目咨詢式的培訓
這類培訓主要是針對公司需要實施某個項目或是為了獲得某項認證,而進行的培訓。
往往需要聘請咨詢公司來進行輔導、培訓,以便順利通過或實施。
如:質量體系認證、環境體系認證等。
4、專業院校委培
這類培訓主要針對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
二、在培訓機構的選擇上主要看重
1、看硬體設施,了解基礎實力
具有實力的培訓機構,他們在硬體設施的建設上捨得投入,不管是辦公環境還是教學設施都有比較好的固定地點。
譬如深圳清大研究院、北大研究院、益策亦或是紅桃網、西點等,不但有比較好的辦公場所,同時都有自己固定的培訓教室或培訓基地,他們的培訓教學基本上從來不臨時租用場地,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2、看機構背景,了解專業、品質
看培訓機構的背景,固然要看其成立的時間、前提,但並不是說培訓機構的規模越大越好,或是其歷史越長越合適,重要的是要看其專業性如何,看其曾經開發過的培訓項目或擁有過的客戶,看其在曾經客戶中的口碑,看其機構人員的構成。
另外,還要看它的網站,網站的建設是一個培訓機構是否有實力的表現,從網站也可以了解它的歷史、理念、師資、課程、品牌、管理等相關信息,並且要將網站信息與實地考察比對,來對其進行「人品」評定。
對於那些「人品」不好的公司,我們都會把他打入黑名單,今後堅決不用!
3、看品牌知名度,了解口碑、信譽
品牌代表著企業的聲譽與誠信。
要創建一個知名品牌需要很大的投入,而願意在品牌建設上投入的企業,往往有著更大、更長遠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用來支撐品牌的應該是良好的產品質量。
品牌知名度高的公司應該會提供更加放心和專業的服務,這一點很多公司不但有切身體會,而且也是這樣去做的。
所以,把品牌知名度作為選擇培訓機構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4、看培訓課程,了解適應性能
培訓機構提供的課程通常分為標准化課程和定製課程兩類。
定製課程一般要在與培訓機構洽談時才能確定,因此,這方面都會從培訓機構之前的定製客戶那裡加以了解,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
實際上,前期考察從標准化課程就能夠判斷出培訓機構的水平與實力。
譬如培訓機構有無專門的課程開發部門、能否自己開發課程、每年公開課的授課次數等等。
而像深圳清華研究院、益策等培訓機構,提前就已將年全年的具體培訓班、標准化培訓課程計劃予以公布了,非常有利於企業有針對性的去提前挑選。
據此也就可見其良好的規范管理與專業實力。
5、看師資隊伍,了解主體實力
企業需要有核心人才,培訓機構同樣需要,那就是培訓師。
由於培訓行業門檻較低,導致現在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迅速,比比皆是。
就拿深圳的近千家培訓機構來說,能夠擁有自己的專職培訓師隊伍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情況都是簽約培訓師。
由於培訓師資源共享,往往會出現不同公司推薦同一培訓師的情況。
培訓師是實施培訓的主體,擁有自己專屬的專職培訓師隊伍的培訓機構,更能提供持續、全面的服務。
譬如像深圳清華研究院、中商國際、西點等,都擁有自己的專職培訓師隊伍,因此,這種培訓機構是潛在目標選擇。
另外,還要看培訓機構以及培訓師的專業性。
如果這家培訓機構在我們從事的行業中屬於「專科」門診,或是其某些培訓師對這一領域有專門的研究,那這類培訓機構就是企業首選。
6、看售後服務,注重後續增值
培訓是企業的一種投資,因此,對於培訓或咨詢項目完成後,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司是十分在意的。
有自己的售後服務部門和規范的服務流程的公司更能體會到售後服務的重要性。
所以,在培訓機構的選擇上,也很重視這一點。
雖然幾乎所有的培訓公司都承諾幫助客戶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但如果沒有一套具體的服務流程去明確規范的話,想要實現那種口頭上的承諾,基本是不可能的。
鑒於此,不僅在考察時非常注重這方面的細節,也會通過該培訓機構的客戶以及專業組織去了解。
7、看試聽效果,做好有效評估
前面六項基本都是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做的前期基礎工作,可以說只能達成意向。
接下來就需要進入深入的調查評估,這就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那就是——試聽環節。
在確定與培訓機構合作之前,身臨其境的試聽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企業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免費的試聽,由內部講師和相關業務部門、專業人員參與,去現場旁聽考察。
同時,向以前參加過培訓的相關人員徵求意見、通過業務部門了解對此機構更多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有效的評估。
8、看價格談判,做好綜合比對
因為公司的培訓經費都是有年度預算計劃的,所以,在確定選擇培訓機構時,培訓課程的采購價格也是重要的部分(當然,培訓效果更重要)。
培訓是一種投資,而培訓後效果不可預期,難以衡量,所以,關注對培訓的投入與產出比是非常必要的。
在選擇課程和類型時,我們會綜合考慮性價比的問題。
在價格的談判上,一般視培訓機構在原價上有多少折扣的基礎上,從強調長期合作的方向上再來爭取壓價,同時,更要爭取提供附加的增值服務。
然後,在同樣的條件下「貨比三家」,以盡量避免「吃虧」。
當然,對於企業的外部培訓采購來說,價格最貴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最便宜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差的,往往不能妄加斷言,應以適合為好。
但一位培訓經理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很有參考價值:「價格高的公司講課質量未必比價格低的高出多少,但有一點,價格低的培訓,講得好是運氣,講得差自認倒霉。
而價格高的培訓公司,無論怎樣,也差不到哪裡去。
所以我現在有個傾向,選擇貴一點的,品牌好一些的,錢是小事,不拿同事的時間、精力冒風險是大事。
」培訓費(包括同事的時間成本等)是公司和老闆的投資,不能拿老闆的錢去「打水漂」。
9、看細節簽約,確保有效實施
以上八個步驟都完成後,就該是討論細節簽約了。
一般的合作協議都是培訓機構擬定的,所以,在簽約前一定要仔細推敲、認真審核(許多培訓機構都會為了自身利益而規避責任,所以常喜歡對一些細節問題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再加之公司培訓部門的人員一般都會與培訓機構的人比較熟悉,所以在約定一些培訓細節的時候,也往往容易將私人交情夾雜其中,或許是因為面子、不好意思,而忽視了一些諸如教材數量、音視頻、課件等項目的詳細約定(包括培訓師來企業進行培訓的交通費、食宿費以及培訓所需的一些相關物品等等),這是必須要引起注意的。
因為培訓機構不是「雷鋒」,他們也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在簽約時我們必須站在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去「據理相爭」,嚴格按照公司風控管理、合同管理的規定去簽約,以保證今後培訓實施的順利進行。
至於在接下來的合作中與培訓機構積極配合、互相體諒理解,那就是合作雙方的情誼了。
所謂「先小人,後君子」也。
以上九項就是一些公司在選擇外部培訓機構時的做法,也可以說是操作流程。
其實,在選擇外部培訓機構合作時,雖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標准,但總體上來說,在選擇標准、要求上還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在這里,需要提醒的重要一點就是:選擇外部培訓機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公司的需求!只有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才能有的放矢,選到合適的「伴侶」,從而實現培訓效益的最大化,為公司的發展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