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機構改革進入水利部門,完全不懂業務,怎麼辦
機構改革後,能進入水利部門也是不錯的,公務員編制,福利待遇都好,旱澇保收,版至於完全不懂業權務,也可以變通處理,有能力就抓緊學習一下,不想學就和領導說,找個業務不強的部門,內部調整一下,飯碗還是金制的,碗里仍然有肉。
㈡ 在機構改革後,如何建立健全組織指揮體系,建立聯動機制方面存在的差距及意見建議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要發揮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作用:
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完善統計體制。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
一、在黨和國家各項監督制度中,黨內監督是第一位的
十九大報告提出,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這些監督方式的區別,就在於監督主體和途徑的不同。
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關鍵是將監督的壓力逐級層層傳導到位。這種監督,包括我們常說的信訪舉報、反映情況、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方式,通過對黨組織和領導幹部提出批評建議,促使其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水平。同級監督既指的是黨員幹部之間的監督,也是組織機構之間的監督,目的就是不允許一個組織在同級別中一權獨大、不受制約。監督必須是日常的、全天候的,要堅決防止「兩面人」現象,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這既是約束,更是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愛護。
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執政地位決定,在黨和國家各項監督制度中,黨內監督是第一位的。黨內監督作用發揮不出來,監督不夠有力,就很難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黨的自我監督堅強有力,有效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才能調動其它監督方式充分發揮作用。黨內監督缺失,其他監督必然失效。
二、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織就一張全覆蓋的黨內監督網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主要方式,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這對於完善黨的自我監督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的利劍作用凸顯。為什麼巡視能夠發揮這么大的威力?除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創新了巡視方式。第一,實現全覆蓋,中央十二輪巡視如期完成對省區市地方、中央和國家機關、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央金融單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視全覆蓋。第二,巡視具有靈活機動性,「三個不固定」破除了利益聯盟,防止出現巡視機構被圍獵的情況。第三,明確巡視的性質是代表黨中央進行政治巡視,巡視報告要向黨中央匯報,威力彰顯。
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一方面強調繼續發揮中央巡視的利劍作用,開展相應的一輪輪巡視,另一方面要在市縣一級建立巡察制度。中央和省一級有巡視,地方有巡察,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巡察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在巡視這一層級也能被及時反映,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作用。巡視的成果可以指導巡察,巡察中發現的問題可以讓巡視更有針對性,織就了一張全覆蓋的黨內監督網。
三、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
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必須將黨內監督和其他監督方式相貫通,增強監督合力。構建監督體系,就意味著各種監督方式相互聯系、有機運轉。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司法監督等監督方式長期存在,但是缺少貫通,相互之間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幾種監督途徑的有效結合。十九大報告強調,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表明了這個體系的特點:一是由黨統一指揮;二是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部門、行業系統都要覆蓋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三是監督要有權威,做到立行立改,發現問題隨時解決。
要實現監督貫通,各種監督方式之間,一方面信息要暢通,另一方面體制機制要有效銜接。比如,黨內監督和司法監督之間,在制度上不能夠有沖突,不能相互抵消作用力。再比如,群眾監督指的是發動人民群眾監督黨和政府,實現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的貫通,需要建立相對獨立的舉報平台。只有貫通之後形成合力,才能構建起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
四、改革國家監察體制,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這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也是事關全局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正因為事關重大,黨中央的決策非常審慎穩妥。此次決定在全國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之前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進行試點,取得了成效,積累了經驗。這些經驗和成效可以作為進一步在全國推開試點工作的基礎,值得其餘省市參照。二是,既然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我們就要積極推進,不能耽誤時機。選擇恰當的時機在全國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為完成明年的確定目標——在全國人大換屆期間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選舉產生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其他領導成員,構建自上而下的四級監督體系,打下基礎。
報告提出,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許可權和調查手段,體現了我們注重用法治思維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順應了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有利於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監察體制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解決了監督覆蓋面不夠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監督基本覆蓋了所有主體,而監察過去是行政監察,覆蓋不到立法、司法、政協、企事業單位等機構。改革國家監察體制就是為了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只有這樣才能跟黨內監督相銜接、相配合。這對於整合反腐敗資源,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監察體系,形成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監督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㈢ 縣級扶貧辦是公務員單位嗎,機構改革之後會變成參公單位嗎
縣級扶貧辦不是公務員單位,屬於縣直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之後不會變成參公單位。但是縣扶貧辦裡面也是有公務員崗位的,尤其是領導崗位,都是公務員,下面的辦事人員多為事業編制人員。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拓展資料:縣級扶貧辦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中、省、市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方針、政策和規定,研究制定全縣配套政策和管理細則。
(二)制定全縣精準扶貧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
(三)負責編制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負責編制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全縣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評估論證、立項申報、計劃下達和組織實施工作;負責全縣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統計和監測工作;負責全縣扶貧系統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指導各鎮(街道辦)扶貧開發和農業綜合開發工作。
(四)負責全縣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的爭取、管理、監督和檢查工作。
(五)負責組織實施全縣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做好項目的申報、指導、監督和檢查。
(六)負責組織開展全縣貧困戶的建檔立卡、貧困狀況的動態監測、統計和扶貧信息化工作;負責做好貧困戶生產發展和產業化扶貧項目的組織實施,做好項目的申報、督導和驗收工作。
(七)負責做好金融扶貧工作。設立扶貧貼息貸款和互助資金精準扶貧基金擔保貸款儲備金,組織實施扶貧貼息貸款和扶貧互助資金工作。
(八)負責「雨露計劃」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組織實施,負責實施農村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項目。
(九)負責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組織實施。
(十)負責全縣社會扶貧工作安排、情況統計、督導檢查,組織縣級部門單位開展包村扶貧和幹部駐村聯戶扶貧工作,負責做好中、省、市部門單位和企業在我縣開展定點扶貧、「兩聯一包」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動」工作的服務與配合。
(十一)配合做好扶貧移民、旅遊扶貧工作。協助抓好貧困地區人力資源開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做好勞務輸出工作,拓展基地、培訓勞務市場。
(十二)承擔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三)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㈣ 2018機構改革人事凍結期多久啊
凍結期一般需要三個月以上,具體的時間還得等待改革完成結束會才知道,此項暫回時對公務員系統運行沒影響。答
一般人事凍結為企事業單位或機關單位的行為,一般都要由上級主管單位或部門決定是否凍結或由本單位或董事會決定是否凍結,如果確定為凍結期,原則上不再招聘新工作人員,只能等解凍後再進。(具體期限根據當地規定。)
人事凍結的本意是兩個防止:在特定情形下,防止單位進人、防止單位突擊提拔幹部。在單位里,最稀缺、最重要的是編制、是幹部崗位。
確定為凍結期,原則上不再招聘新工作人員,只能等。
(4)機構改革培訓業務系統擴展閱讀
機構對有權機關辦理查詢、凍結和扣劃手續完備的,應當認真協助辦理。在接到協助凍結、扣劃存款通知書後,不得再扣劃應當協助執行的款項用於收貸收息,不得向被查詢、凍結、扣劃單位或個人通風報信,幫助隱匿或轉移存款。
機構在協助有權機關辦理完畢查詢存款手續後,有權機關要求予以保密的,金融機構應當保守秘密。機構在協助有權機關辦理完畢凍結、扣劃存款手續後,根據業務需要可以通知存款單位或個人。
㈤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後公益一類與公益二類有區別嗎
有區別。
一、分類不同
1、公益一類承擔的是基礎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等公益服務職能,不宜或者不能由社會服務代替,也不能由市場配置資源。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基本上全部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唯一的例外就是鄉鎮衛生院。
2、公益二類是政府資助一部分提供保障,也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如公立醫院等。公益一類、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二、服務范圍不同
1、公益一類包括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
2、公益二類包括應具備以下條件的一類事業單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機構、非營利醫療機構等。
三、經營限制不同
1、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對這類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從嚴控制,並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2、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自主開展相關業務活動,並依法取得服務收入,其服務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
㈥ 深化機構改革保障機構改革成果的需要是什麼
深化機構改革保障機構改革成果的需要是法治化
注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治安之本,唯在得人。」這次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最大亮點之一就是要一改以往行政體制中的種種積弊,解決平時工作中職責缺位、效能不高、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突出問題,變「冗官冗政」為「廉政勤政」,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時間表與路線圖的確定,幹部隊伍建設成為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幹部隊伍不僅關系著黨的形象,更關系著改革能否按照既定時間表與路線圖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一支適應中國新時代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將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領導幹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的新要求,這表明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和「德才兼備、廉潔高效」幹部隊伍的建設,深化機構改革就是要立足於激發體制的內生動力,構建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科學高效地把「寬肩膀與真本領並重、高素質與專業化相統一」的人才隊伍培養起來,選拔一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使其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
堅持問題導向,優化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
機構改革作為一場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和深謀遠慮的政治智慧。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協調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同各領域改革的關系,既要通過機構改革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又要在深化各領域改革中優化機構職責配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一批改革任務和分工的調整,要把同機構改革相關聯的改革事項理清楚,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責任明確、協同推進。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內容可以看出,本輪機構改革堅持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從「頂層設計」層面對體制機制內長期存在的一些「疑難雜症」開出了「對症下葯」的「良方」。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優化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堅持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黨和國家機構設置更科學、職能更優化、權責更協同、監管更有力、運行更高效。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在改職責上出硬招,不光改頭換面,更要脫胎換骨,切實解決多頭分散、條塊分割、下改上不改、上推下不動的問題,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在宏觀管理、市場監管、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生態環保、應急管理、退役軍人服務、移民管理服務、綜合執法等諸多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做到重點攻堅,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鞏固改革成果,切實保障機構改革扎實有序推進。
本次機構改革,力度之大,影響面之廣,觸及利益關系之復雜,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偉大變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機構改革要達到預期目標,真正造福於民,就必須以雷霆萬鈞、勢如破竹之態,堅決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改革不是做簡單的部門「加減法」,而是一次深刻的重塑和優化,任務艱巨復雜,組織實施難度巨大,超出許多人的想像。鞏固改革成果,就是要通過法定化把改革成果固化、制度化,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加快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的法定化,完善黨和國家機構法規制度,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機構編製法,增強「三定」規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全面推行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實現權責清單同「三定」規定有機銜接,規范和約束履職行為,強化機構編制管理約束力,強化黨對機構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制統籌調配力度,嚴格執行機構限額、領導職數、編制種類和總量的規定,嚴格控制編外聘用人員,加大機構改革中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肅追責問責。機構改革的具體實施富有挑戰性,需要我們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改革過程中思想不亂、隊伍不散、運轉正常,確保深化改革各項事業平穩有序有效推進。
㈦ 機構改革賬務移交問題
首先,以移交的期末數為准作為新賬的期初數。從而不影響正常的運作。
第二回,逐步釐清答前賬。發現問題,做好記錄。A、對於非原則問題,記錄好,以便統一調賬;B、對於原則問題、嚴重的問題,做好記錄、取好證據,交領導處置,有必要的還應當向稅務主管部門報備。
第三,關於責任問題,不是會計來考慮的。會計負責找出問題、准確、清晰的問題,交由領導和主管部門處置。會計不會因此而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