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葯行業職業技能人才培訓考試網在線考試延時提交成績是零分嗎
你好,樂意為你解答:可在中國衛生人才網查詢考試成績,考試合格的學生證書正在之中,領證時間另行通知,考試未合格的學生,可於今年12月份報名,明年4月份參加補考。
2. 在哪裡可以參加中葯鑒定職業培訓,條件是
中葯鑒定是一門學科,大專院校的中醫、中葯學專業都設有《中葯鑒定學》課程,是內必修課。但容它不是一門獨立的專業職業,所以也不存在中葯鑒定師的考試,沒有中葯鑒定師這個職稱。
社會上所謂的中葯鑒定師——是在一些以種植中葯材為主要經濟來源並形成產業鏈而又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為彌補當地執業葯師或中葯師類人才的不足,在行業內部任命一些有實際工作經驗但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的老葯工、熟練工為中葯鑒定師,實際上就是中葯材生產、初加工環節的技術員。
既然中葯鑒定不是一門獨立的專業職業,也就不存在國家認可的中葯鑒定職業培訓。
3. 怎樣寫參加中草葯栽培技術培訓班後的感想
葯性,價值,培植辦法,營銷思路,自己編。
4. 中草葯栽培與鑒定具體學哪些課程
葯用植物栽培學、葯用植物育種學、中葯材加工、中葯炮製學、中葯學、葯用植物病蟲防治、葯用植物組織培養、中葯鑒定學、生物化學、中葯化學、中葯材GAP認證與評定、中葯資源學、葯用植物學、中葯材市場營銷等
5. 中草葯栽培技術專業人才需要什麼素質,能力要求
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中草葯栽培技術專業 該專業介紹: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專中草葯基本屬理論,中草葯植物引種馴化、栽培、加工、成分分析與質量評價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植物生長與環境、中草葯基礎、中草葯栽培技術、中草葯植物遺傳育種技術、中草葯材貯藏與加工技術、葯用植物病蟲害防治、中草葯炮製技術、企業經營管理、中草葯專業基本技能訓練、中草葯栽培技術技能訓練、中草葯病蟲害防治技術技能訓練、中草葯植物遺傳育種技術訓練、中草葯材貯藏與加工技能訓練、崗位就業綜合實訓等。就業面向:各中醫葯科研究所、醫葯管理部門、制葯企業、外貿、職業院校等企事業單位;中葯龍頭企業中葯材生產基地、中葯經營單位;中葯材市場管理部門;縣、鄉(鎮)農業多種經營部門。隨著我國中葯材在國際市場佔有份額的增加,面對野生中葯材資源已近枯竭的態勢,只有通過人工種養的產業化發展才是解決中葯材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多的根本途徑。因此,社會急需中葯資源人才.
6. 中草葯栽培與鑒定專業的就業形勢如何
中草葯的市場發展前景
中草葯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主要在於現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於西葯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長期服用造成之抗葯性,使得人類對服用化學葯品產生疑慮,人們急於尋找回歸自然之天然葯物及療法。自90年代開始,世界醫學漸漸重視預防醫學,由治療醫學模式轉向預防醫學模式。更由於人類日趨長壽,平均壽命大幅提高,多數開發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對於各種老人病,西方醫學可以說是治療乏術。人們更進而尋求替代之自然療法,致使中草葯市場逐年推升。
目前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使用中葯,超過120個國家設有中草葯研究機構,研究天然葯物的成分與效應。1996年世界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中草葯市場,超過150億美元,預估到2006年將超過370億美元。以美國草葯市場為例,1985年只有4.8億美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42.8億元,短短13年內市場價值提升9倍。顯示中草葯的發展潛力,可以說是市場龐大,商機無限。國內農產業由於受到加入WTO沖擊,許多產業失去競爭力,有機中草葯的原料生產剛好彌補此一缺口,為因應此一龐大商機及原料市場之需求,相關的研究及生產技術人才,包括中草葯之引種、選拔、雜交、育種、篩選、栽培、原料調制,以及組織培養、生物科技之應用,以及資料庫之建立等專業及技術人才之培育,可以說是需材孔急。對此,必須加強中草葯遺傳育種及栽培之相關課程,培育中草葯高級研發人才。以解決未來中草葯原料不足之問題。此外,應用生物科技於中草葯之製造純化,更是充滿機會與潛力。為因應此一龐大的市場需求,中草葯人才之培育,顯得極為急迫且重要。
目前國內登記之中葯廠超過200家,更有許多健康飲料食品製造廠商,不在此列。美國東部中醫葯公司經銷之中草葯,台商所佔的比例高達70%,產品及原料則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惟產自中國的中草葯原料常因含有禁用農葯或過量重金屬,造成世人的疑慮。此外,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組織(TRAFFIC)最近公布「台灣中醫葯現況及葯用植物貿易」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是全球葯用植物第五大進口國,由1993到1998年間,台灣平均每年進口葯用植物38,177公噸,僅次於香港、美國、日本及德國。1999年台灣進口量上升到53,000公噸。報告指出台灣中葯材最常用的沈香、石斛等葯用植物,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產地被濫采,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顯然對中草葯原料的來源,不能不考慮由本地人工栽培,以取代進口野生中草葯材之來源。顯然未來中草葯原料之本土生產,及有機天然栽培有其獨特市場價值。
7. 中葯制葯技術和中草葯栽培技術專業 哪個學習的更多更廣一些
中葯制葯技術側重中葯葯劑的生產,中草葯栽培與鑒定專業側重中葯的育苗、成長方面,回跟農業牽扯更多答。前者修的課除了公共課外主要就是關於制葯的,而栽培與鑒定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它的出現是為了在源頭上保證中葯材的質量,而中葯制葯技術則是為了研發新劑型而生的。
8. 中草葯種植培訓基地
河南省南陽市
辛荑花種植基地
以我市南召縣為主體,輻射帶動其他地區開展辛荑規范化,規模化種植。力爭到2003年、2005年,全市優質辛荑花基地面積由現在的9萬畝、11萬畝,產量由現在的42萬公斤分別達到70萬公斤、85萬公斤,年產值由現在的840萬元分別達到1400萬元、1700萬元,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由現在的70%分別達到75%、80%。計劃在南召縣小店、雲陽、皇後三個鄉鎮建立辛荑花高標准種植示範園區1.5萬畝,爭取納入國家中草葯開發重點基地。利用國家實施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工程的機會,以河南省中葯研究所為技術依託,組織開展國家級項目子項"辛荑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與示範"的申報研究,著重以辛荑花良種選育技術,辛荑規范化栽培技術,辛荑外觀性狀、內在成份分析,辛荑病蟲害防治技術等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優化辛荑品種結構,提高品種產量,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濟效益,加快科技長入辛荑產業的步伐,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級優質辛荑商品生產基地出口創匯基地。
山茱萸種植基地
西峽現有山茱萸面積22萬畝,重點分布在太平鎮鄉、二郎坪鄉、雙龍鎮、軍馬河鄉、米坪鎮、石界河鄉、桑坪鎮、陳陽坪鄉、寨根鄉等9個山區鄉鎮。年產量保持在1600噸左右。歷史以來,西峽產山茱萸以其皮大、色紅、肉厚、地道、有效成份含量高而馳名中外,名揚四海。1999年、2001年曾先後兩次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山茱萸還被國家質監總局確定為原產地域保護品種。西峽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名特優經濟林—一山茱萸之鄉。今年, 西峽縣山茱萸GAP基地建設已通過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現場驗收。目前,山茱萸正處於採收加工階段,葯農和商客多持觀望態度。市穩,但購銷不暢,每公斤收購價在35元/左右。西峽縣正申報無公害山茱萸產地認證。
桔梗種植基地
以桐柏縣為主體,建立桔梗高產高效示範基地。力爭到2003年、2005年,全市優質桔梗基地面積由現在的0.5萬畝分別達到3萬畝、5萬畝,產量由現在的130萬公斤分別達到780萬公斤、1300萬公斤,年產量由現在的1300萬元分別達到7800萬元、1.3億元,把我市建設成國家級優質桔梗商品基地和出口創匯基地。以桐柏月河鎮、大河鎮、朱庄鄉、城郊鄉、平氏鎮、固縣鎮等為中心地區,相對集中連片建設5萬畝桔梗生產基地,其中每個鄉鎮都要按GAP標准建設3000畝以上的規范化示範基地,重點鄉鎮每個村建立300畝高效示範區,從而帶動桔梗種植業的快速發展,2005年力爭把桔梗基地納入國家中草葯開發重點基地。加強科研開發力度,組織開展國家級項目子項"桐柏桔梗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與示範"的研究開發,爭取獲得國家科技開發資金支持,圍繞桔梗高標准示範基地建設,開展對桐桔梗種植資源保護和提純復壯研究,桔梗規范化栽培技術研究等。
梔子種植基地
以唐河為主體,建立我市的梔子種植基地。爭取到2003年、2005年,全市優質梔子基地面積由現在的1.8萬畝達到4.2萬畝、6萬畝,產量由現在的90萬公斤分別達到380萬公斤、600萬公斤,年產值由現在的900萬元分別達到3800萬元、 6000萬元。以唐河的馬振扶、祁儀等山區鄉鎮為中心地區,全面開展梔子品種選育研究,推廣優良品種,普及科學栽培技術;加強與中國農科院合作,開展以梔子為原料的梔子黃色素提取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2003年在基地建成一條年產量9噸的色素提取生產線,並開發生產梔子飲料和保健品等。
麥冬種植基地
麥冬,別名寸冬、麥門冬和沿階草等,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以肉質根入葯,是一味名貴傳統中葯材,為養陰生津之要葯,澤枯潤燥乏上品。自東漢以來為歷代醫葯肘後之物。麥冬古為野生,今以家種為主,栽培品原產於浙江慈溪、四川綿陽地區。
鄧州市位於南陽盆地西南側,屬於亞熱帶北緣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229天,日照2007.2小時,全市有耕地面積240萬畝,市內有湍河、趙河、嚴陵河、刁河等河流穿過,形成了較大面積的沖積平原,沿河的沙質壤土尤其適應麥冬生長。因此,鄧州市從1963年開始引種,所產麥冬產量高,而且肥大質柔,色澤黃白,氣味香甜,葯用成份含量高,療效確切。到80年代已形成為全國主產區之一,產品暢銷全國並有出口。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在全國葯材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位置,被譽為鄧麥冬。2002年,南陽市確定鄧州市為麥冬生產基地縣。
鄧州麥冬生產從1964年引種至今,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階段。1981年前為初試階段, 只是一般的種植。1979年前麥冬市場價格較為合理,每公斤4.2元,全縣麥冬種植面積也由3畝迅速發展到3800畝,畝產由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左右;1979年後,由於全國麥冬市場處於飽和狀態,單價降到每公斤2元左右,全縣種植面積隨之壓縮到200多畝。l981年後為第二階段。自1981年,麥冬市場再次出現緊缺,單價猛升到1985年的每公斤10元左右,當年種植面積猛增至10390畝,結果市場又出現溫飽和狀態,1986年單價猛跌到每公斤1.2-1.4元,種植面積隨之最低降到300畝。近年來,由於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本地名優葯材生產,加上2003年麥冬價格暴漲至每公斤24-26元,全市麥冬種植面積又擴大到2000畝左右,平均畝產量也達到了350公斤,高的可達400公斤。
杜仲種植基地
以鎮平、內鄉為主體,建立杜仲規范化種植基地。計劃到2003年、2005年,全市優質杜仲基地面積由現在的5萬畝分別達到20萬畝、3 0萬畝,產量由現在的25萬公斤分別達到 100萬公斤、200萬公斤,年產值由現在的500萬元分別達到2000萬元、4000萬元。以鎮平寺山、高丘、二龍等鄉鎮為重點,輻射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杜仲生產,建立高效示範園區,開展杜仲種植技術研究和技術人員培訓,推廣"華仲l-5號"等杜仲優良新品種區域化、規范化種植,提高杜仲品質和產量,取得規模效益。
半夏種植基地
以唐河縣為主體,建立唐半夏生產基地。計劃到2003年、2005年,全市優質半夏基地面積由現在的500畝分別達到3000 畝、 5000畝,產量由現在的 5萬公斤分別達到以30萬公斤、50萬公斤,年產值由現在的75萬元分別達到600萬元、1000萬元。以唐河源潭鄉馬溝村為扶植重點,加強唐半夏品種選育、提純復壯和規范化種植等技術研究,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及單位面積產量。
天麻種植基地
西峽縣現有天麻800萬穴,重點分布於西坪鎮、重陽鄉、丁河鎮、五里橋鄉、雙龍鎮、二郎坪鄉、太平鎮鄉、軍馬河鄉、米坪鎮、石界河鄉、桑坪鎮、陳陽鄉、寨根鄉等13個鄉鎮。年產量保持在1200萬公斤左右。西峽產天麻經國家農業部長春參茸檢測中心檢驗,天麻素含量超法定質量標准5倍多。目前,西峽縣正申報無公害天麻產地認證和無公害產品認證。西峽縣天麻市價在每公斤40元左右。
黃姜種植基地
內鄉縣目前黃姜種植面積12萬畝,分布在15個鄉鎮(城關鎮除外 ),280個行政村,均為一年生,2003年平均畝產1210斤/畝,總產72600噸。
內鄉黃姜90%以上選擇珊瑚狀盾葉薯蕷,屬於高含量、高熔點、高產量的優質品種。按地力的好、中、差分別為每畝0.8、0.7、-0.6萬株;起壟、搭架、配方施肥,很少與其它作物間作。
目前種用一年生黃姜價格0.8 -1.0元/千克,且成交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皂素價格下跌影響,市場飽和,外界種用黃姜需求量銳減,群眾不願出售,等待觀望,盼價回升。
為加強內鄉縣黃姜生產基地的建設,控制規模,優化布局,穩步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黃姜皂素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為目的,以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升級為根本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和對企業扶持力度,強化全程服務,全力推動黃姜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內鄉縣下一步將生點作好以下幾個方面的。
1、向群眾做好宣傳工作,變一年生黃姜為二年生的商品姜。
2、把提高黃姜皂素含量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廣專用配方肥、葉面微肥、搭架等項高含種植技術,全力提高皂素含量及商品姜的競爭力。
3、逐步篩選建立特色種植區域:通過監測對比,選擇皂素含量高的優勢種植區域,進行重點扶持,其它區域限制種植。
4、擴大招商引資,培植龍頭企業,在拉長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建立網路,以抵禦市場風險。
5、逐步建立黃姜GAP生產基地,提高產業質量和管理水平,營造產業競爭環境。
丹參種植基地
方城縣位於南陽盆地東北邊隅,地處北亞熱帶和南暖溫帶、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桐柏山脈與伏牛山脈、南陽盆地和黃淮海平原、華北地台與秦嶺地槽的分界線上,為南北氣團進出南陽盆地的走廊,俗稱「五界一口」。全縣總人口100萬,總面積2542平方公里,山、崗、平各佔三分之一,耕地面積 150萬畝。境內年平均氣溫14.5℃ ,無霜期 221無,日照 2147.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宜,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種類繁多的中葯材。據調查,全縣共有中草葯380餘種,素有天然葯庫之稱。裕丹參以其品質上乘、療效顯著等優點,成為這座天然葯庫中的一支奇葩。經農業部參茸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化驗,裕丹參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2000年版一部規定標准,丹參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過《葯典》規定標準的 2倍。1991年榮獲張仲景杯國際博覽會「銀質獎」;2001年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名牌產品」;2003年9月通過河南省無公害中葯材生產基地認證;2003年9月通過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認證。研究的《無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葯材栽培技術研究》榮獲南陽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獎。
據史料記載,方城丹參己有2000多年歷史,因方城古稱裕州,故名裕丹參,早在漢代已被醫聖張仲景譽為「丹參之首」。據《名醫別錄》記載:丹參生桐柏山川穀,此桐柏山乃淮水發源之山。方城位於桐柏山脈與伏牛山脈交界處,是淮河支流的發源地。早在明清時期裕丹參就遠銷廣州、上海、武漢及東南亞國家,在民間流傳著「丹參工、裕州長;品質好、療效良;上海、武漢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謠佳譽。
為把裕丹參這一事業做大做強,2001年方城縣把以裕丹參為主的中草葯產業作為一項富民強縣的後續支柱產業來抓。決定對12個山區鄉鎮實行封山育參,保護野生資源,嚴格按照中葯材GAP標准和《裕丹參仿野生栽培技術規程》建立種苗基地500畝,種植裕丹參3萬畝,封山育參15萬畝,使裕丹參產業走上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方城縣在產業發展之初,就把裕丹參的深加工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華豐中葯材有限公司,研製開發了高、中、低檔裕丹參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劑等系列降脂降壓保健產品。
9. 中草葯栽培與鑒定專業的培養目標
該專業旨在培養具備中草葯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其相關知識和能力,能在實現中葯現代化領域中從事中葯材栽培、中葯制葯、檢驗、經營管理、教學科研、資源開發和利用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與生產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