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貟小蘇在接見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工作座談(培訓)會代表時的講話
(2010年9月27日)
同志們:
徐紹史部長因為上午參加國務院會議來不了,我代表徐紹史部長,代表國土資源部黨組來看望大家,向大家表示問候。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電話開通一周年了,這一年大家辛苦了。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舉報電話共受理了近11萬件違法違規線索,為國土資源管理、為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下一步要重點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視,確保暢通
各級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特別是主管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工作。12336是國土資源管理的「窗口」,也是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的「窗口」,更代表著全國40多萬國土資源部門幹部的形象。大家從各個角度聽到的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從各個方面聽到的社會公眾對國土資源管理的意見,如何對待、如何處理,直接關繫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形象。所以這項工作很重要,各級領導一定要高度重視。一是人員要逐步配齊加強;二是經費要保障。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工作是一項辛苦而緊張的工作,接聽電話、記錄情況、查處問題,環環相接,工作量大,所以一定要把保障工作做好。高度重視就是一定要使這項工作從「窗口」到查處反饋的過程暢通。目前,大家遇到的影響工作效果的主要問題有兩方面:一是有些問題的確存在,但查處得較慢,結果遲遲不能反饋給舉報人;二是有些地方查處難,特別是舉報反映的一些重點工程違法用地,處理起來的確很困難。因此,大家要勤動腦、想辦法,力保整個處理流程暢通,力求盡早地處理問題和答復問題。
二、加強分析研究,發揮作用
希望各省、市、縣在接到各類問題後,能夠對有關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每個省、市、縣都應該認真分析本地的國土資源管理和執法監察情況,每個省至少每季度根據12336受理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這些情況往往反映了一個地區土地執法監管的工作狀況,反映了一個階段土地執法監察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並對這些情況及時分析研究,針對出現的問題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更好地發揮12336的作用,為國土資源管理和執法監察提供更好的支撐。
三、加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
要進一步加強對12336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如果只是接電話大家都輕松,但實際上有許多問題是要大家依法解答、分析研究、提出處理意見。在接到群眾舉報以後,大家必須及時地依法答復、依法處理,有很多問題可能不涉及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內容,大家也應該及時地說清楚。12336不僅要建立起一個以執法監察為重點的暢通的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個能代表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工作體系,凡是通過12336打來的電話,必須認真辦理,不屬於受理范圍的,也應該認真負責地解釋清楚,不要用簡單的一句話「這不是我們的事」給推辭掉。
四、健全制度,規范工作
12336舉報工作是一項長期要做的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會少。因此,要從長計議,從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規范等方面,進一步提高12336工作的效率。特別是注意加強對12336的宣傳,使社會各個方面都了解國土資源部門有這樣一個面向社會、面向公眾、面向群眾、公開的違法線索受理平台,打造好這個平台,協助群眾通過平台,進一步解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進一步促進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登上新的台階。
❷ 不辱使命 不負重託 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學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工作
(2006年10月26日)
「四五」普法工作開展以來,新疆國土資源系統以加快地方立法為基礎,以深化法制宣傳教育為先導,以規范和加強國土資源管理為核心,以國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為目的,從實現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利用方式根本性轉變和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的需要出發,堅持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了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為新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主要做法是:切實做到「五個狠抓」和堅持「三個結合」。
一、狠抓普法領導機構建設,為全面實施法制宣傳教育提供組織保證
根據新疆國土資源工作實際,一是建立健全了法制宣傳教育領導機構,實行「一把手」工程,按照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的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了各級學法用法目標管理責任制。二是狠抓法制宣傳教育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貫徹落實,對階段性工作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三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辦事機構,在為其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學習培訓、改善工作條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四是為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工作提供經費保證,確保普法教材、普法設備的及時到位。五是抓好「四五」普法工作的年終和規劃期工作的檢查驗收工作,確保「四五」普法工作落到實處。
二、狠抓國土資源地方性法規體系和制度建設,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供製度保證
作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從嚴治政,關鍵是要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前提就是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了使制定的法規、規章更加科學、合理,更加符合新疆實際,我們在起草制定國土資源地方性法規、規章時,都要提前介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聽取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聽取法律專家的意見,把好每一道關口。幾年來,按照有法可依的要求,不斷完善了國土資源地方性法規體系;按照科學、民主、法制的要求,建立了依法決策制度;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的要求,建立了現代行政程序和辦文制度;按照權力制衡的要求,建立了法定行政許可事項內部會審制度;按照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建立了政務公開制度;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新機制;按照嚴格檢查、狠抓落實的要求,建立了認真做好依法行政考評工作制度。截至目前,已制定出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21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或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印發的規范性文件25件,制定完善各項內部規章制度68件,基本建立起自治區地方性國土資源法規框架體系。
2005年,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結合新疆實際,制定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監督管理辦法》等配套性文件;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和黨風廉政教育活動中,結合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精神,制定下發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采礦權評估委託管理規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地質勘查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16個規范性文件。這些管理辦法對國有土地使用權、礦業權的評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以及對中介機構的管理都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確保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狠抓領導幹部的學法用法,爭做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帶頭人
通過多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領導幹部掌握了法律知識,提高了法律素質,就會使自己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得到相應提高,使日常領導和管理工作更加舉重若輕,得心應手。因此,無論工作再忙、任務再重,我們領導班子成員都要擠出時間看書學習,基本形成了結合工作學、遇到問題學、作出決策前學的工作習慣。目前,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能夠熟悉掌握,並運用於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實踐中。
為了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法律素質,切實提高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實際效果。一是積極向自治區黨委匯報,將國土資源國情、區情和法律法規納入各級黨校的幹部培訓內容,自治區黨委專門下文,將國土資源國情、區情和法律法規作為各級黨校幹部培訓的必修課程,實現了國土資源國情、區情和法律法規進各級黨校。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主要領導親自為黨校學員義務授課,結合典型案例,宣講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講國土資源管理政策規定,宣講國土資源發展形勢。通過努力,各級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加深了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了明顯提高,為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進一步完善了法律法規知識學習制度,把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納入黨組中心組和領導幹部政治學習的主要內容,將學習任務、考試考核成績作為年終評先選優的重要標准。三是結合開展「完善體質、提高素質」活動,加大國土資源系統幹部隊伍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使幹部培訓工作做到「計劃落實、經費落實、師資落實」,並要求廳級領導幹部,每年必須為參加培訓的同志講授有關法律法規知識及國土資源工作形勢任務等。四是加強國土資源系統幹部法律法規知識考試考核工作。每年除完成自治區統一組織的公共法律法規知識考試外,我們還結合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組織全系統幹部進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專業知識考試,並對考試考核結果進行通報。有效地提高了各族幹部職工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狠抓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守法的法制氛圍
多年來,我們始終把經常性法制宣傳教育與集中法制宣傳教育結合起來,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我們抓住「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點宣傳日的有利時機,藉助大眾傳媒覆蓋面廣、滲透力強、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圍繞主題,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廣場和繁華街區設置固定宣傳點,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新疆日報》、《新疆經濟報》等主流媒體開辟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專版;在新疆電視台、新疆人民廣播電台黃金時間段播出法制宣傳的公益口號,印刷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冊,送到縣、鄉、村各族群眾手中;充分利用新疆國土資源雜志維、漢、哈三種文字,開展國土資源國情、國策、國法的宣傳教育。廳領導還親自撰寫宣傳文章,在報刊上發表;無論再忙,每逢宣傳日的時候,廳領導都兵分幾路到宣傳點為各族群眾作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政策宣講。我們還多次走進新疆人民廣播電台「新廣行風熱線」節目,解答人民群眾關心的國土資源「熱點、難點」問題。在地(州、市)等基層出差時,廳領導都要親自過問當地國土資源部門開展宣傳工作的情況。結合新疆實際,我們還將《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實用手冊》、《國土資源管理實務》、《領導幹部國土資源知識讀本》等翻譯、印製成少數民族文字版本2.8萬余冊,供少數民族幹部學習和培訓使用。據統計,我廳每年在宣傳經費上的投入都在200萬元左右。通過開展廣泛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族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明顯提高,學法、用法、守法、維權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形成了人人節約資源、人人保護資源、人人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出力的良好風尚。
五、狠抓土地市場秩序和礦產資源管理秩序的治理整頓工作,不斷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幾年來,我們領導班子堅決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緊緊圍繞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中心工作,以服務於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自治區經濟建設中心工作為出發點,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依法行政的模式和途徑。一是根據國務院和自治區的要求,組織開展了以強化管理、依法行政為主線,以查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園區),推進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落實為重點內容的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在整頓階段,全區共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1486起,查處違紀違法人員22人,對7起典型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通報。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礦產資源管理秩序的意見》,在全面清理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和取締無證非法勘查開採行為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整頓亂采濫挖,規范探礦權和采礦權審批,強化對各類地質勘查及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全區共清理勘查許可證1270個、采礦許可證1264個,全面完成了我區礦產資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頓的目標和任務。
六、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陽光工程」建設相結合,全力推進政務公開
一是抓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窗口辦文工作實施方案》的落實,在廳辦公樓一層設立了窗口辦文大廳,實行了「窗口式」辦文,文件辦理與受理分開。二是抓了《政務公開工作方案》的落實,將26項與群眾利益相關、便於群眾參與管理和監督的政務事項輸入電子觸摸查詢系統。三是抓了《政務信息公開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充分利用《中國國土資源報》、《新疆日報》等媒體,公開披露建設用地批准信息和礦業權設立、變動、評估信息以及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出讓等信息。四是設立了政務公開電子滾動屏,公布了舉報電話,設置了舉報箱,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五是抓了國土資源收費項目的清理工作,編印了《自治區國土資源收費項目和標准》宣傳冊,放置在窗口辦文大廳,供前來辦事人員隨時查閱,方便了各族群眾。
七、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國土資源系統行風建設相結合,強化內外部監督制約機制
一是自覺接受自治區人大的監督,建立向人大匯報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報告制度,積極參與人大組織的監督檢查工作。2003年,配合自治區人大對貫徹落實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2004年,配合自治區人大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2005年,配合自治區人大組織開展了「天山環保世紀行」的活動,受到自治區人大的好評。二是建立了行風評議制度。專門聘請了10名行風監督評議員,長期對國土資源系統行風建設進行全面的評議和監督。2004年,在自治區開展對8個部門進行行風評議中,我廳名列第一。三是自覺接受各族群眾的監督。辦理群眾來信373件,接待群眾來訪394件、2334人(次),妥善處理了中央農村土地徵用問題工作組和自治區交辦的40多起集體訪、個體重復訪案件。
八、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國土資源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促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法制宣傳教育作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標准,與公民道德建設、與創建精神文明單位結合起來,把法制宣傳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綜合考察、綜合部署、綜合評比,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建設。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採取多種形式,扎實有效地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職工五好家庭」活動等精神文明創建和思想道德建設活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蔚然成風,追求科學文明生活方式成為時尚。我廳所屬事業單位全部進入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行列,廳機關連續5年保持了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
(在全國國土資源普法工作會議上的典型發言摘要,原載《新疆國土資源》2006年第6期)
❸ 加強資源管理 提升服務水平 努力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2005年1月19日)
一、2004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取得的主要進展
(一)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力度進一步加大
地質勘查資金投入達到78.6億元,發現了一批新的礦產地。土地開發整理進展順利,安排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經費預算5390萬元,建設總規模為6.3萬畝,新增耕地面積3.12萬畝,全區耕地面積達到4602.5萬畝(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礎測繪工作投入1500萬元,完成自治區1∶1萬地形圖1000餘幅,約2.5萬平方千米;申請國家安排基礎航空攝影面積近15萬平方千米,累計達到40萬平方千米。
(二)國土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進一步加強
礦產資源開發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礦產開采總量(原礦石量)9023.49萬噸(不含天然氣),礦業總產值384.48億元,占自治區工業總產值的28.91%。礦山企業節約資源的意識進一步增強,部分礦山企業的采選方法科技含量、資源回採率、選礦回收率、難選冶礦石及尾礦的回收利用水平和裝備水平有較大的提高,礦山服務年限延長。
全區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948.9萬畝(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護率達到了85.8%。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建設等49個項目的建設用地報批工作進展順利。中哈原油管道工程、新疆鋼鐵公司焦化廠、國道314線和碩—庫爾勒段公路等72個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已經完成。
(三)國土資源資產管理進一步規范
2004年,全區共出讓土地7450宗,面積3410公頃,合同價款25.36億元,其中招標、拍賣、掛牌面積占出讓面積的14.3%,價款10.72億元,佔全區出讓土地價款的42.2%;全區有償出讓采礦權802個,合同價款2.72億元。出讓探礦權42個,價款4485萬元。
(四)國土資源規劃不斷完善
《自治區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伊犁河谷區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通過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有66個縣(市)編制完成了《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其中有60個已通過審查;完成了《自治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和修編前的調研工作。《新疆國土規劃》編制工作開始啟動。完成了全區地(州、市)級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有28個縣(市)開展了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試點。《新疆礦產資源產業發展重點項目規劃》、《新疆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優化配置專題研究》、《新疆地質勘查規劃》基本完成。
(五)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
按照國務院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的工作部署,開展了「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和「深入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工作」,完成了治理整頓的各項任務,全區土地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並通過國務院7部委聯合驗收組的初驗。
開展了礦產勘查開發秩序的專項治理整頓,依法清理和整合了不符合自治區礦產資源規劃、布局不合理的礦區和礦山企業,自治區煤炭工業「十五」結構調整規劃得到落實。
(六)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取得新進展
編制完成了《2004年自治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並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開展了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制定下發了《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管理辦法(試行)》;開展了全區硅化木資源保護情況專項調研,進一步加強了對硅化木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積極促進自治區地質遺跡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了地質旅遊資源的品牌和知名度。
(七)順利完成了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任務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地(州、市)黨委、政府(行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中組部關於做好省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到2004年底,全區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各項措施已落實到位,為理順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加強國土資源規范化建設,促進國土資源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
(八)幹部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
緊緊圍繞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的中心任務,黨的建設、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幹部培訓工作,尤其是少數民族幹部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土資源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在2004年自治區八個部門的行風評議中名列第一。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廳機關順利通過自治區級文明單位復驗,所屬事業單位全部跨入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行列。
在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形勢仍不容樂觀,一是征地中損害農民利益、拖欠農牧民征地補償安置費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地質找礦工作仍很薄弱,可供開發的後備資源不足,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三是測繪成果成圖空白區較多。在今後的工作中,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將高度重視,並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增強做好國土資源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二、2005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5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六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和自治區人大十屆三次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堅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重大部署,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深化改革、從嚴管理、完善體制、提高素質,積極參與宏觀調控,促進資源集約利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強化社會公眾服務,為實現自治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一)加強國土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
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5〕1號)和《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加強規劃管理和農用地轉用審批的規劃和計劃審查,嚴把建設用地預審和審查報批關,加強建設用地審批後的監管,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做到按規劃、計劃管理用地。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和土地投資強度指標,控制建設用地增量,開展存量建設用地資源普查工作,積極盤活存量用地,大力推進資源的集約利用,運用市場准入標准、經濟杠桿和供地政策,引導和改進用地結構。強化土地產權管理和基礎業務建設,繼續擴大土地登記發證覆蓋面,加大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力度。繼續推進土地資源調查評價,抓好農用地分等定級和估價成果的轉化應用工作。
嚴格界定和規范各類礦業權的取得方式、政策界限、管理許可權和操作程序,對不符合規劃的礦產資源勘查或開采項目,不予審批、頒發勘查或開采許可證,不予批准用地。進一步完善年檢制度,強化對探礦權人最低勘查投入的監督管理。建立礦山儲量核查檢測制度,開展以儲量消耗徵收稅費的試點工作。建立定期公布限制和淘汰開采、選冶設備和技術以及推廣采選新技術、新方法的制度。鼓勵礦山企業加強後備資源勘查,鼓勵開發利用難利用資源儲量,以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核心,以貧礦、難選冶礦、尾礦利用為重點,抓好資源節約,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努力做好國土資源保障工作
嚴格執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加強耕地佔補平衡監督管理,堅持按項目按等級考核,完善考核辦法和體系,防止佔多補少,占優補劣。加大土地整理復墾投入,不斷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確保自治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按照產業聚集、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的要求,積極為符合供地條件的建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和優質服務,重點確保自治區五大工業基地建設以及精—伊—霍鐵路、烏魯木齊—蘭州成品油管道、鄯善—蘭州原油管道、下坂地水庫、「500」水庫西延乾渠等能源、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建設用地。
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整合集中自治區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和使用費等專項資金,多元化吸引投資,圍繞自治區石油天然氣工業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建設,以國家、自治區戰略性礦種、急缺礦種為重點,加大地質勘查投入,加強阿爾泰山、天山、准噶爾盆地、吐哈盆地等地煤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及其他相關配套資源的評價工作,加快自治區優勢和特色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
(三)深化國土資源治理整頓,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繼續深化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加大對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鞏固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防止出現「反彈」。嚴把農用地轉用和征地審查關,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並督促各地依法足額和及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保障被征地農牧民的長遠生計。
全面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嚴厲打擊非法勘查開採行為,重點查處「圈而不探」、「以采代探」、非法開采、非法轉讓、亂采濫挖等礦產資源違法行為,堅決關閉粗放開發、浪費資源、破壞環境、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小礦山,促進資源開發合理布局,努力提高全區礦產資源集約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
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市場建設,擴大土地、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范圍,全面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嚴格界定有償與劃撥供地范圍,規范協議出讓行為,嚴格執行協議出讓土地最低價制度,運用市場機制,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加強國土資源行政能力建設,促進國土資源事業全面進步
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黨的建設、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進一步落實自治區對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各項要求和措施,加強國土資源管理行政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國土資源規范化管理各項制度,落實各級政府及其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國土資源管理的目標責任制,努力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自治區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摘要原載《新疆國土資源》2005年第1期)
❹ 聚精會神抓管理 一心一意幹事業 努力提高國土資源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2004年1月15日)
一、2003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取得的主要進展
(一)加強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用地保障,積極為促進經濟發展服務
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積極推進土地開發整理,耕地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到2003年末,全區耕地面積為6055.8l萬畝,年內耕地增加49.05萬畝。全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面積穩定在5070萬畝(338萬公頃,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達到耕地總面積的85%。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並略有增加的目標。
嚴格控制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的規模,努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和有效供給能力。全年共審批各類建設用地項目l 80件,總用地面積9.25萬畝,保障了國家和自治區重點項日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和經濟發展用地需要。
積極為吉林台水電站、恰布其海水利工程、塔里木河綜合治理、西氣東輸、奎一賽高等級公路等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建設提供用地調查、審查報批、勘界等服務,保證了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狠抓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有所好轉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認真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受到了國務院聯合督查組的好評。
大力清理整頓違法違規用地,初步遏制了違法亂批濫佔耕地的勢頭。截至目前,共清理查出違法違規用地10756件,制止、查處和整改964 l件,正在查處1115件。清理各類園區33個,其中國務院批準的8個,自治區批準的8個,地(州、市)、縣(市)越權違規批準的17個。針對清查出來的問題,各地正在進行整改。
開展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全面促進了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工作。目前全區絕大部分市、縣(市)開展了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有51個市、縣(市)成立了土地儲備機構,42個市、縣(市)設立了,土地交易大廳,實現了窗口服務、信息化自動查詢、「一站式」服務辦公。
2003年全區土地收益預計17.2億元,同比2002年的10.4億元凈增加6.8億元,增長69.9%。市場配置國土資源的機制基本形成。
(三)礦產資源管理進一步加強,礦業權市場不斷健全和完善
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對外開放與合作范圍進一步擴大,社會各方面投資探礦的積極性明顯增強。2003年,全區實施非油氣地質勘查項目681項,投入資金2.95億元,新發現了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礦產地19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工作進展順利,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強。2003年,全區共有各類礦山企業2922個,開發利用礦產86種(包括石油、天然氣)。生產原油2140萬噸,天然氣50億立方米,固體礦產礦石產量6727.82萬噸。實現礦業總產值350億元(石油、天然氣305億元,固體礦產45億元),礦業產值佔到自治區工業總產值的28%。民間資本開發礦產的積極性得到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投資的礦山企業數佔65%以上。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已簽訂與外商、港商合作勘查開發礦產資源項目6個,合同和協議吸引資金人民幣2.35億元。與區外合作勘查開發礦產資源項目7個,合同與協議吸引資金人民幣15.84億元。
礦業權市場開始啟動並逐步完善。全區有13個地(州、市)不同程度地開展了采礦權有償使用工作。截至目前,全區有償出讓采礦權267個,收取采礦權價款2491.55萬元。
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力度加大。全年徵收入庫礦產資源補償費2.5億元,超額完成了全年的徵收任務。
(四)加強地質環境管理工作,防災減災取得新成效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建立和實施了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編制、險情巡查、災害應急調查和災情速報制度,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初見成效。去年全區共發生有一定規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50起,直接經濟損失2252.13萬元,較2002年減少8522.87萬元。
認真組織、指導和協調地質災害防治。完成對伊犁等區域地質災害調查面積195956.86平方千米,調查路線66624千米,調查235個鄉(鎮、場)、2910個行政村,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1794個,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點924個,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1009份,為開展減災防災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從國家爭取到礦山地質治理、地質災害預警工程和地質遺跡保護項目10個,資金到位1915萬元。
地質遺跡保護取得了重要進展。完成了奇台縣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布爾津縣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前期地質調查和申報工作,可填補我區國家地質公園的空白,促進地質遺跡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提升旅遊資源的品牌和知名度,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五)測繪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基礎測繪工作取得新成果
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積極推進測繪管理職能到位。基礎測繪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在天山北坡與重要經濟區帶開展了1∶1萬地形圖基礎測繪工作;「數字新疆」建設和新疆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啟動;「西部大開發新疆省級政府地理信息系統試點項目」(9202項目)和省級基礎測繪設施建設項目(新疆單位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圍繞國家和自治區基礎設施建設主戰場,組織實施了前期測繪、勘界工作;完成1∶1萬地形圖基礎測繪1000多幅,面積2.5萬多平方千米。測繪市場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地圖市場得到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科技興測、數字化測繪建設有了新的發展,「新疆國土資源環境信息系統」、「西部縣市掛圖工程」(新疆部分)分別通過國家和自治區驗收。其中「新疆國土資源環境信息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測繪工作對自治區經濟的服務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2004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斷增強國土資源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堅持把嚴格保護耕地、促進集約用地,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來抓,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約束和用途管制,堅決保護基本農田,全面落實基本農田「五個不準」。進一步穩定我區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大力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實現從耕地數量的保護向質量和生態管護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嚴把征地和土地轉用審批關,從嚴控制征地規模,堅決落實對非農建設用地「六個不報批」的規定。加強地籍管理,完善供地政策和標准,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國家和自治區重點項目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和經濟發展用地需要。嚴格按法律和政策規定落實征地補償和安置措施,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加大土地整理復墾補充耕地力度,落實占補平衡,提高補充耕地質量。開展對基本農田保護大檢查,全面調查城市建設用地使用和供應情況。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二)繼續抓緊治理整頓,大力規范國土資源市場
認真落實國務院聯合督查組2003年對我區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的意見,加大整改工作力度。繼續深化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全面落實經營性用地(商業、旅遊、娛樂、商品住宅)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進一步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行為,嚴禁低價協議出讓土地。要充分發揮土地登記對土地市場的監管作用,嚴把土地登記關口,嚴禁通過土地登記使非法用地合法化。
深入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專項治理,加大對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監督管理力度。重點整頓布局不合理的小礦,嚴厲打擊非法勘查開採的行為。
(三)積極推進礦業招商引資,擴大對外開放與合作的力度
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對自治區重點開發建設的吐屋銅礦、大南湖煤礦等重要開發項目,提供支持,做好服務。在准噶爾盆地南緣地區先期開展煤層氣的潛力評價工作,並適時籌資勘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合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鼓勵各類資金投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進一步向國內外開放探礦權采礦權市場,積極支持礦產資源風險勘查工作,對投資勘查發現可開發的礦產地,保障其優先依法申請獲得的采礦權;投資勘查工作所獲取的探礦權、采礦權可依法轉讓。
(四)認真做好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的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土地徵用和轉用中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們一定要依法加強管理,督促及時落實安置政策措施,及時按規定的補償標准給予農民合理補償,建立征地價格聽證制度。注意認真調處各類土地、礦權糾紛,處理好利益關系,加大查處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妥善處理國土資源方面的群眾信訪問題,重點抓好集體訪、重復訪的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五)堅持嚴格管理,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加強國土資源工作,必須有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公務員隊伍作保障。一是始終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國土資源各項工作。經常性的認真組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二是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監督,接受群眾、社會和輿論媒體的監督,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三是切實轉變作風,增強服務意識,落實執政為民措施。四是認真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人才戰略和幹部教育培訓規劃,進一步增強隊伍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五是按照中央關於省級以下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實行垂直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堅決按照中央、自治區的決定和部署,積極穩妥地做好協調銜接工作,確保全區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職能、編制、經費、人員和裝備落實到位。六是對幹部隊伍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七是深入開展創建自治區文明系統活動。在全系統倡導刻苦學習、認真思考、用心做事、務實廉潔、開拓進取的風尚,樹立為民、務實、廉潔的形象,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各種不正之風,為國土資源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在自治區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摘要原載《新疆國土資源》2004年第1期)
❺ 「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碩果累累」
———鄉村幹部走出國土資源教育大課堂跟蹤報道
新年伊始,瑞雪紛飛。全國鄉(鎮)、村幹部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工作試點省、試點縣———河南省寧陵縣傳來喜訊:農村基層幹部依法管理和利用國土資源意識明顯增強,國土資源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國土資源違法違規現象明顯減少,轄區國土資源信訪率明顯降低。調查數字顯示,全縣1052個居民點通過科學規劃,騰出集體建設用地10萬畝,清除可耕地上雜樹兩千萬株。從2007年11月至今年元月,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保持零記錄,國土資源信訪量發生3起,同比減少60%,且無一例越級上訪,均在當地進行了化解。
日前,記者一行冒著隆冬嚴寒,踏上這片充滿春意的沃土跟蹤采訪。縣長李東升情不自禁地說:「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碩果累累。」
「一次最成功的培訓」
寧陵縣是位於豫東平原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轄14個鄉(鎮),366個行政村,人均耕地1.13畝,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物以稀為貴,我們更加珍惜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國土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把培訓國土資源知識的試點放在這里,是對全縣人民的關懷和愛護。」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三個月,李縣長的感激之情仍然溢於言表。
據悉,寧陵縣鄉(鎮)村主要領導幹部總共394人。他們採取集中舉辦專題培訓班的方式,從去年10月開始,分三批進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為保證培訓質量,我們的縣委書記賈宏宇擔任了培訓工作領導組組長,又親自到培訓班講課,為了保證培訓,縣政府從土地出讓收入中撥出30萬元作為培訓經費。」健談的李東升縣長滔滔不絕地介紹。在培訓過程中,該縣以國土資源部編制的《鄉(鎮)村幹部國土資源知識讀本》為藍本,結合土地國情、土地政策、國土形勢、典型案例等認真編寫講義。他們結合農村實際,緊緊圍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及法律責任、征地補償安置、土地利用規劃與年度計劃、耕地保護與宅基地管理使用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和討論。結束時,實行書面考試與撰寫論文相結合的辦法,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作為選拔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廣大幹部一致反映,這是該縣「培訓史上最具規范、最成功的一次培訓。」
「春風化雨潤心田」
這次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科學用地觀為重點,認真進行國土資源國情、國策、國法教育。按照同志們的話說,「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每個參訓人員的心田」,使他們的思想認識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明確了培訓國土資源知識的重大意義。參訓的農村基層幹部一致認為,國土資源部舉辦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班適時必要,恰到好處,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重大舉措和實際行動,順天時合民意,是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雨。孔集鄉黨委書記喬傳強的肺腑之言代表了農村幹部的共同心聲:「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我們平時學習少,正愁沒辦法,這次培訓算是解決了大問題。」
了解了國土資源家底。縣人大代表、城關鎮黨委書記馬昌利走出國土資源知識教育大課堂,到處宣傳:「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成天講祖國地大物博,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很難轉變,直到現在,節地意識都很差,用地大手大腳,有時甚至產生違法用地的沖動,認為只要出發點好,犯點小錯誤也情有可原。現在才知道,我國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而且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你看多危險呀!」他流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張弓鎮鎮長馮欣說的更直截了當,「我國現有耕地已經降到18.31億畝,別說建設佔用,每年僅燒磚毀田就達70萬畝。有資料透露,我國土地資源的最高承載能力是15億~16億人口,我們守不住耕地紅線能行嗎」!
國土資源法律意識明顯提高。培訓後,許多農村幹部坦言,過去碰到破壞耕地現象不是不想管,其實心裡很難受,就是講不出道道,甚至自己違了法也覺察不出來。現在可好了,什麼宅基地報批程序、使用標准,什麼征地補償安置辦法,什麼基本農田「五不準」等等,都一清二楚,誰再想懵我們都懵不住了。
管理國土資源的責任心大大增強。城郊鄉鄉長符德武對參加國土資源知識培訓前後的變化進行了高度概括,他說:「這次培訓班一進一出判若兩人。」的確是這樣,參加培訓以前,許多人把國土資源管理看作職能部門的事,配合不積極,往往是睜隻眼閉隻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通過學習培訓,他們認識到保護國土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非管不可。「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執行情況負總責,是我們的庄嚴使命,責無旁貸。」喬樓鄉鄉長李偉林言之鑿鑿,信誓旦旦。
「咱要就地解決問題」
寧陵縣石橋鄉葉老漢收有一個養女,想招婿養老,擬在村邊廢閑地上另建新房。相鄰的侄子住宅狹窄,說這宗地有他一份,兩家為此大打出手。結果,葉某的兩根肋骨被打斷,住院治療一個多月,花錢數千元。過去,基層幹部由於對土地法律法規懂得不多,說話底氣不足,想解決問題卻無法插嘴,只能這邊勸勸,那邊安慰安慰,當個「和事佬」。現在可不同了,就在前不久,鄉黨委書記蔡尚彬專門找到該村黨支部書記說:「咱要定期排查,嚴密布控,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把問題就地解決,決不讓群眾上訪跑冤枉路,現在就從你這里開頭!」他們首先向葉某講清「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和宅基地使用標准,又當面指責葉某的侄子打人致傷是違法行為。最後教育雙方講關系、重和諧,讓葉某把閑置的宅基地劃出一部分給侄子,使他享受到同樣的使用標准,再勸侄子拿出5000元,作為葉某的醫療費和誤工補助。這種合情合理合法的處理使雙方心悅誠服,後來演繹出「叔侄合計送錦旗」的動人故事。
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結束後,寧陵縣委、縣政府為了強化耕地保護,研究建立了縣鄉村層層設防的矛盾糾紛和土地違法違規調控機制。他們劃分區域,明確責任,規定時限,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一個個矛盾和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把一件件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制止於初始階段,從而實現了政通人和,保障了社會的長治久安。石橋鄉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先後調解宅基地糾紛15起,制止土地違法行為8起,走在了全縣的最前列。
「以租代征」是土地違法的新動向,它不僅規避農用地轉用審批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繳納,而且違反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極大地損害了農民的根本利益。有些企業和個人為了追逐利潤,打著發展經濟和為當地農民造福的旗號,私自與村組和農戶簽訂租賃土地協議,不惜佔用大量農田,進行非農開發建設,嚴重威脅著耕地安全。據不完全統計,該縣曾先後簽訂「以租代征」協議6起,涉及農民230戶,土地面積1200畝,而且多為基本農田。目前,這些問題都進行了妥善處理。去年11月中旬,當地一個養殖大戶,看到食品等生活資料價格上漲,特別是豬肉售價一路飆升,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便通過個人關系,與相關農戶簽訂租賃土地協議,在柳河鎮「310」國道南側陳兩河畔准備建設一個大型養豬場,租地90畝,租期50年,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當年租金已經到位。該村黨支部書記閆明章得知這一消息後認為大事不好,是一起典型的土地違法行為,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並配合國土所人員逐戶做工作,宣傳政策法規,講解利害關系,最後廢除了合同,退還了資金,保住了農田。
「咱不節地叫誰去節」
「『空心村』整治,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發展生產,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為建設新農村夯實基礎;二是節約集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在寧陵縣陽驛鄉玉皇廟村委辦公室內,黨委書記潘功華正在嚴肅地批評一個雙手抱頭的中年男子。原來該村支部書記張新泉在培訓學習時,就琢磨著村莊規劃,哪裡開街道,哪裡建排房,心中都有了譜。這次「空心村」治理一開始,他第一個要求搞試點。村內道路打通後,安置到王某時,正好趕在他的老宅基地上。通過仔細丈量,對照標准多出1.5平方米。他認為是自家老業,跟該鄉主要領導是親戚,況且就多那麼一點點,遲遲不想交公。為此,潘書記親自前來做工作。「宅基地所有權歸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享受標准都得一樣,你多佔一點,他多佔一點,村內閑地佔完再外延,今後農民咋生活,土地是咱的命根子,咱不節地叫誰去節。再說,面積跟人家不一樣,影響整體形象,叫村委怎樣規劃……」他態度越來越嚴肅。「老表,別說了,我的住宅多幾平方米,就讓出幾平方米,再不『特殊』了,叫你臉上無光!」王某竟然掉下淚來。
上述情況僅是該縣「空心村」治理的一個縮影。從2007年12月起,寧陵縣乘著十七大召開的強勁東風,藉助國土資源知識培訓的推動,採取規劃先行和前走後跟、由點到面的方式,在全縣各鄉(鎮)以老典型為楷模搞了30個試點村。為了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領導組,制定了實施方案,組織了強大的工作隊伍。通過規劃設計,不僅遏止了村莊外延的勢頭,而且節約建設用地10餘萬畝。
「保護耕地就是我們的職責」
寧陵縣14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一個廣播站,366個行政村,每個村都安有一部大喇叭,這些宣傳工具真正成了鄉村領導幹部的喉舌。特別是早晨、晚上和中午,宣傳聲此起彼伏。他們不但把培訓班上學到的國土資源知識傳授給廣大農民,還帶領群眾付諸行動,演奏出一曲保護耕地的大合唱。
眾所周知,在可耕地上栽樹是一個普遍現象,有人還把此稱作「綠化」。特別是素有「酥梨之鄉」美稱的寧陵縣,早幾年在現有梨園以外盲目發展酥梨30萬畝,可耕地上都稀稀拉拉地栽上了果樹,嚴重違反了基本農田「五不準」的規定,除了影響耕作,根本沒有什麼效益,基層幹部對此一直持有抵觸情緒。他們高喊著保護耕地的口號,帶領覺醒起來的群眾,很快進行了清除,先後拔掉各種雜樹幾千萬株。
寧陵縣邏崗鎮地域廣闊,土地面積佔全縣的1/7,被稱為該縣的「西伯利亞」。過去這里都是沙荒地、鹽鹼窩,經過多年的整理改造,現在也是中、低產田居多。最近在全國縣(市)、鄉(鎮)、村級幹部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電視電話會議發言的鎮黨委書記馬超說:「通過參加國土資源法律知識培訓,我們基層幹部眼睛更亮了,頭腦更靈了,保護耕地就是我們的職責,不僅要保住面積,而且要提高質量。」他帶領全鎮廣大群眾,按照「基本農田標准化、基礎工作規范化、保護責任社會化、監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同時,他們積極爭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支持,向上級申請了土地整理資金,把土地整理與三個「空心村」改造密切結合,進行「田、路、電、水、林、村」綜合治理,增強了綜合生產能力,改變了農村面貌,使農民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
(原載《資源導刊》2008年第1期,作者:呂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