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產管理培訓課程學習後,如何保證效果
生產管理工作需要深入到現場,比較講究實戰和落地性,因此生產管理回培訓課程也多選答用實戰派師資,為了保證效果,融入顧問式學習方式,強化管理技術,革新運營模式,掌握情景領導。
除此之外,在選擇生產管理培訓課程時,可留意下是否有企業走訪、移動課堂、現場模擬等培訓方式,理論知識加上課外練習,學習效果會好很多。
2. 安全生產培訓內容主要有什麼
1、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3、勞動紀律;
4、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關事故案例等。
5、車間(工段,區,隊)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6、本車間(工段,區,隊)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
7、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竄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圖書:《全面安全生產》是2009年4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影響力中央研究院教材專家組、易發久、白沙。
全面安全生產:安全生產管理的6大特效系統》從意識、手段、保障、環境、設備、體系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重視安全生產,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改善安全生產環境、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建立有效安全機制等內容。
《全面安全生產:安全生產管理的6大特效系統》側重實戰的方法、工具和案例,為企業生產主管提供了實用性極強的訓練與操作方法。
(2)生產企業培訓課程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概括地說,安全生產是指採取一系列措施使生產過程在符合規定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險和有害因素,無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發生,從而保障人員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使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一種狀態。
安全生產這個概念,一般意義上講,是指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通過人、機、物料、環境、方法的和諧運作,使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於有效控制狀態,切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也就是說,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的,防止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設備設施免受損壞、環境的免受破壞的一切行為。
安全生產是安全與生產的統一,其宗旨是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勞動條件,可以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減少職工傷亡,可以減少勞動力的損失;減少財產損失,可以增加企業效益,無疑會促進生產的發展;而生產必須安全,則是因為安全是生產的前提條件,沒有安全就無法生產。
3. 面向製造型企業的生產管理培訓課程都有哪些最好系統一些,有具體的題目
面向製造業的生產管理培訓課程很多,總結一下可以發現,可以成為一個體系,下面的圖片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但是還是想給你提供更多的一些資料:
————生產管理系列課程:————
1.5S名言、5S與目標管理、5S推行實務與落實
2.日常管理的導入與落實
3.如何通過消除浪費降低成本
4.現場改善技巧
5.現場安全管理
6.現場品質改善實務
7.如何落實檢驗管制工作
8.標准工時的設定與應用
9.現場工作排程與排序
10.現場問題分析與解決
11.產能管理與現場控制
12.現場管理幹部的角色與職責
13.現場管理幹部的領導激勵溝通技巧
14.現場管理幹部的部署培育與OJT技巧
15.現場幹部的團隊運作技巧
16.產銷計劃與管理
17.訂單生產管理事務
18.產銷問題對策
19.需求計劃與管理
20.如何擬定年度生產計劃
21.產能需求規劃實務
22.生產作業排程與控制技術
23.主生產排程(MPS)
24.如何縮短製造的周期時間
25.及時生產(JIT)
26.IE7大手法
27.客戶訂單交期與生產排程
28.新的生產計劃與管理方法
29.多種少量生產管理
30.全面生產保養(TPM)推行事務
31.設備保養與管理
32.設備維修零件(MRO)之存貨控制
33.維修管理
34.全面預防保養
35.製程改善與布置
36.工廠不至於物料搬運
37.製造業方針管理
38.製造業目標管理與績效評估
39.製造成本之降低
40.工廠管理與領導技能
41.限制管理應用在製造業
42.工廠運籌管理
43.如何落實提案改善
44.管理圖表製作與活用
45.精益生產
46.事務、間接部門如何推行自主管理的改善活動
————質量管理系列————
1.職業質量經理人
2.品質績效改變
3.全面品質管制(TQM)
4.新品質與新管理
5.品質三步曲
6.6δ管理
7.如何做好品管標准化
8.QCC(QualityControlCircle)
9.從產品質量到服務質量
10.品質成本管理
11.提升品質與生產力的最佳方法
12.質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13.DOE實驗計劃
14.新QC七大手法
15.統計的品質管制
16.品質與作業管理
17.管制圖與製程能力分析
18.統計製程品管(SPC)
19.品質問題分析與解決程序
20.產品可靠性管理
21.再發防止型品質管理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系列——
1.MRP物料需求計劃
2.MRP製造資源規劃
3.ERP企業資源規劃
4.ERP系統導入研討
5.SCM供應鏈管理
6.運籌管理與物料、采購、倉儲、配銷咨訊系統
7.MPS主生產排程
8.BOM製造資料與用料表
9.PAC生產作業排程
10.JIT及時生產
11.物料計劃與管理
12.物料管理系統與制度
13.物料管理與改善實務
14.倉儲及料帳管理實務
15.如何做好料帳編碼(項目主檔及料號編碼)
16.用料表(BOM)之設計應用與管理
17.產品資料管理與工程變更(BOM)
18.庫存管理
19.如何有效降低存貨
20.有效倉儲管理與降低成本
21.物料倉儲管理與盤點技巧
22.倉儲運輸管理
23.E時代的采購作業管理
24.采購管理實務
25.21世紀采購策略
26.采購成本分析予議價技巧
27.價值工程(VA/VE)管理
28.供應鏈的供應商管理
29.采購供應鏈管理
30.采購項目管理
31.采購價值鏈管理
32.采購目標管理與績效考評
33.采購稽核與內控管理
34.采購合約管理與法律常識
35.境外采購常識
36.電子化采購
37.電子通信業采購方略與管理實務
————————————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4. 生產管理的課程不知有哪些老師講得比較好請推薦。我是一培訓機構,我們生產管理方面的課程比較多。
黃萬君老師的生產管理課程講得不錯,可以上網了解下。
5. 請問現在的生產運營類企業內訓課程中,有哪些課程是比較新穎的
在企業管理中,人是最重要的資源,而對人的管理,也是企業管理者永遠的管理主題。知名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企業培訓管理包含以下方面——培訓體系設計、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各類課程培訓需求調查、培訓課程設計、內部培訓講師管理、培訓計劃管理、培訓機構與課程選擇、培訓實施、培訓效果評估、培訓預算、培訓工作總結
6. 製造業管理有哪些好的培訓課程
製造業管理的培訓課程有很多類型,以生產總監管理培訓課程為例:
1、《生產現場問題分析與解決》
2、《現代生產運營管理與智能製造》
3、《精益生產革新》
4、《卓越PMC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
5、《製造業精益成本控制實戰技法》
6、《TQM全面質量管理推行實務》
7、《TPM全面生產維護與效率提升管理》
8、《智能製造時代的信息技術應用》
9、《贏在執行力—從技術走向管理》
10、《新生代員工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11、《生產管理沙盤實戰模擬訓練》
7. 怎樣選擇生產管理培訓課程
第一,不同層級的生產管理培訓課程安排不同
各種生產的崗位不同,採取的培訓課程也不同,同樣不同的層級,基層、中層和高層管理的培訓課程除了可以組織內部有專業知識的員工開發,還可以採用外包或是外購,這些可以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
第二,豐富生產管理培訓形式 加強考核力度
生產企業的一線員工培訓內容,絕大多數為崗位操作技能,一味的採用原始講授的培訓形式,效果甚微。生產相關的培訓就應該回歸到生產現場,讓員工在現場熟悉流程、識別物料、操作機械。除此之外,還可採用小組項目改善、書籍閱讀、觀看光碟、基於網路的自主培訓、視頻電話、輪崗實習等多樣培訓形式。
生產型企業培訓重點應該在新員工技術培訓和管理人員管理和技術進階提升這兩個方面。此外,培訓成績就是一把尺子,他是學員在培訓中收獲、學員素質、講師授課情況好壞的量化結果。即從反應、學習、行為、結果四個層面來進行追蹤。朗歐企管認為這種方式要掌握,要實施。
第三,挖掘企業內部力量,共同參與
員工進行生產管理培訓課程學習後,要把已標准化、制度化和手冊化的培訓內容通過日事清計劃功能傳遞給每一位員工,讓每個在崗的員工都按照制度和手冊所規定的方法和標准進行工作,從而使個別能人的智慧和能力迅速地轉化成為該部門或崗位全體員工統一的、一致的行為。在企業還可以設置內部培訓課程,並對培訓課程進行開發、優化,促使培訓效果能夠得到長久保持。
8. 人力資源經驗分享:培訓如何轉化為企業生產力
據了解,80%以上的企業培訓經理表示,「錢花了,培訓效果卻不明顯」、「時間花了,培訓需求還是確定不了」。
這成為眾多HR經理、企業培訓師共同苦惱的問題。
據專家分析,出現這些狀況的根源在於沒有運用合理有效的培訓模式。
目前,國內的企業培訓多是應急式的,85%以上的培訓計劃臨時敲定,培訓的隨意性很大。
相比之下,國外的培訓模式以委託培訓、合作培訓、內部機構培訓三種方式為主,其中內部機構培訓成為外企最青睞的培訓方式,如企業自辦管理學院或培訓中心。
針對如何提高培訓的有效性的問題,我們訪談了三位HR專家,以不同的視角來分析培訓如何轉化為企業績效,從而提高企業生產力。
「三精」為導向 提高培訓績效 時榮國 金州環境人力資源總監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要結合業務實際進行,將滿足公司總體發展需要、業務部門和員工的實際需求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和服務的主要目標。
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最直接服務於業務一線的模塊單元,更應該緊密結合業務實際來開展。
服務於客戶,就要對自己的客戶和客戶需求進行了解。
人力資源的客戶可以分為3個層面:戰略層、策略層和員工層。
戰略層也就是公司整體管理層面,重點在於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他們的需求和判斷基本可以反映公司戰略層需求;策略層也就是公司的各職能和業務管理層面,重點是各部門負責人,他們對業務和各自職責的理解基本可以代表公司策略層的需求;員工層面代表著公司最基層的實際需求,五花八門,各有特點,需要認真分析和整合。
需求了解「精準化」 所謂了解客戶需求,首先要與客戶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其次要對客戶的需求有所判斷,從人力資源專業角度與客戶進行需求交流探討,確認他們實際需求的有效性;第三,要從公司整體人力資源的角度對客戶需求進行分析、判斷和宏觀調控。
具體到培訓方面,以業務部門為例,也就是要知道業務部門的基本培訓需求,這種需求往往是樸素的、相對模糊的,需要通過不斷地交流和探討,甚至是對業務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才能確認的,這就需要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有業務的敏感性和基本素質,從而在了解了一線業務需求的基礎上能夠有正確的理解和專業性判斷,能夠與業務經理進行專業的溝通和交流。
在了解了業務的真實需求和確切需要之後,需要從人力資源專業角度對這些培訓需求作出判斷,如崗位的職責和任職資格,對崗位人員具備的實際知識、技能和崗位績效有正確的、相對全面的評估,通過對這種經過確認後的需求和實際之間的差距比較,才能得出相對准確的需求調查。
培訓內容「精確化」 公司培訓應當結合各個層面的具體實際進行,針對不同的培訓層面和專業,進行不同方法和模式的培訓。
按照內容,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專業培訓、管理文化培訓和員工基本素質培訓。
專業培訓應該更多倚重於業務一線部門的分析和判斷,採用內部交流和逐步積累的方式進行。
對於一些通用技能,如營銷技巧、生產管理、采購管理等可以在不斷深入的內部交流和探討基礎上,明確了自己的問題和需要提高的內容之後,有的放矢地請外部專業機構有重點地提供協助。
而對於內部管理和文化培訓,則需要人力資源部門深入了解公司整體管理狀況,對公司整體管理和文化有良好的把握,對各級管理人員所具備的技能以及需要提高的能力有相對客觀和整體的判斷,不能人雲亦雲,僅僅根據個別管理人員的需求不加分析和判斷地進行培訓。
這種管理培訓也應該是結合公司整體管理步驟進行的,在經過了比較多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探討之後,對大家普遍關注和欠缺的內容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培訓和安排。
員工基本素質培訓也應該是基於對公司整體管理和員工基本素質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針對公司員工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能力欠缺進行重點培訓,而不應該是沒有重點地撒胡椒面。
只有在逐步解決了共性問題之後,才可以逐步深入,針對局部重點問題進行培訓和改進。
應當說,培訓更多解決的是人們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問題,不再是過去生產型企業基本的業務技能培訓,方法和思路、理念的開拓更重於技能、專業的提高。
培訓只是一種外部支持手段,培訓師的前期咨詢調研和培訓課程的針對性調整,更多是建立在我們自身對企業正確的分析判斷基礎上的,是外部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內因,我們自己通過實踐來不斷地提高培訓績效。
因此,我們要正確地理解培訓的意義,不能期望通過一次培訓解決問題。
培訓選擇「精細化」 對於目前的培訓市場而言,培訓公司打造自己的課程、擁有自己的培訓師是非常不經濟的。
培訓師屬於共享資源,培訓課程相對比較固定,因此培訓師的選擇重於培訓公司的選擇。
那些在國際性規范大公司有過從業經驗,或者在咨詢行業有過深厚經驗,或者專業背景比較強的培訓師是一般企業的首選。
另外,與培訓師的當面溝通交流和了解也是培訓師選擇中的重要環節。
選擇培訓師和企業面試一樣,都是對培訓師的經驗閱歷、知識素養和調動、控場能力的全面判斷和把握。
好的培訓師是企業培訓效果的基本保障。
從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來看,對企業而言,最好的培訓方式是內部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和傳播。
只有在內部知識和經驗得到了比較好的貫徹之後,我們才可以逐步加大有針對性的外部培訓力度。
對於企業共性問題,適於外請培訓師的企業內訓;對於局部重點問題,可以採取外派參加公共培訓的方式,外派人員接受培訓後要進行內部知識共享或公開培訓,降低培訓成本,擴大培訓效果。
還有一些屬於理念或態度以及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訓,可以採取內部開發課程、或者自學等方式進行。
科學的培訓管理機制、良好的課程選擇和一定的壓力是提高培訓績效的重要保障。
通過內部管理和業務人員的定期培訓機制,一定管理級別的定期培訓管理,外派培訓的內部共享,內部課程開發的獎勵機制,以及內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培訓組織和安排,並對培訓具體效果做出要求,對培訓費用與成果進行掛鉤等,都是提高培訓績效,將培訓轉化為企業競爭力和生產力的良好方法,值得企業不斷探索、運用。
培訓如何見成效 吳少勇 中鐵建工集團 戰略培訓經理 培訓選擇——「目的」為導向 首先要明確培訓是要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然後確定你的手段和培訓的內容,確定了培訓的內容才能決定你要選擇什麼樣的培訓機構,什麼樣的培訓師。
有些情況下我們選擇內部的培訓師比較合適,比如要做內部管理流程的培訓就比較適合選擇內部的培訓師,既降低成本又提高針對性;如果是管理理念的培訓就可以選擇一些正規的經驗高度都相對比較好的培訓機構。
另外,由於要培訓的對象的不同,規劃分配的培訓成本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根據培訓的對象和內容,以及培訓的目的來選擇適合的培訓機構。
另外,在培訓機構的背景考察上,首先根據培訓內容,看它是否做過同行業相近的培訓,效果如何,培訓師的風格如何;然後根據自己培訓對象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培訓風格,比如不同的年齡段所適應的培訓風格是不同的;另外客戶滿意度如何,調查它曾經培訓過的企業或者員工,詢問培訓的效果。
總而言之,培訓機構的選擇是一些綜合因素的權衡,選擇與自身培訓對象相匹配的內容和培訓風格,從而提高培訓的效果。
培訓形式看「滿意度」 培訓形式的選擇應該是多樣化的,有送出去的,也有請進來的,有形式活波的,比如年輕學員他所喜歡的培訓方式一般是比較活潑的,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如果是年齡比較大的,他可能就比較喜歡傳統的講授形式,因為角色扮演中可能會設計到層級的假定,如果能讓他放棄自我的身份的話,效果也是不錯的。
一些學員的學習慾望是很強的,如果培訓的內容也符合他職業發展的需要,那麼他肯定會積極主動地去學,這對吸收是很重要的。
另外,培訓形式的選擇應該結合不同培訓對象的如職位等其他特點,職位低的要求不高,更側重內容的實用性,職位高的就會高些,除了內容貼合需要外還會在意形式是否令其滿意。
培訓對象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到培訓的效果。
培訓考核評估「三維度」 如何有效地評估培訓績效,使培訓真正達到提高員工績效的目的?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掌握和評估。
首先,是對組織者的評估。
根據培訓形式,如果是在企業內部培訓,那麼對組織者會有一些量化的考核,比如培訓場地選擇,是否安靜、整潔;培訓需要相關的設備、道具等是否准備齊全並能正常使用;是否做好培訓考勤登記或簽到表,培訓資料及茶水準備等;是否做好培訓過程的紀律控制,比如是否提醒學員手機要關閉或調成振動,講課期間不宜在場內隨便走動,以免影響老師和學員思路;培訓過程是否做好文字記錄、錄像或錄音等,是否跟培訓師協商把老師的課件留存,以便其他學員學習和參考等。
總之,對組織者的評估要從形式和過程上來綜合考評,以保障培訓效果。
其次,是對培訓師的評估。
培訓師是否按照企業的要求做好PPT,並且符合學員需要,是否充分了解本企業和競爭企業的狀況;他的培訓風格是否符合多數學員的喜好,培訓現場是否活躍,他的感染力如何,能否充分調動學員的參與興趣,得到學員的積極互動配合;學員提出問題培訓老師的解答是否讓提問者滿意;學員培訓完後填寫的滿意度調查,對培訓師的打分怎樣;培訓老師培訓完後是否跟學員交流心得,看他們吸收情況,以及後期實踐問題的解疑,比如培訓做完了,做一個調研,一個月後還有幾個學員和講師保持聯系,三個月後還是否有交流。
這些都是評價培訓師風格和敬業程度的一種方式。
最後,是對學員的評估。
首先是形式的評估,如出勤率、現場的紀律、有無打瞌睡等。
建議學員內部成立幾個小組,相互進行內部評比;其次是培訓後的感悟評價,培訓後學員是否把培訓內容轉化成心得和感悟,進而轉化為態度行為的轉變和技能的提高;再次考核成績的好壞,通過考試來檢驗學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然後最重要的是主管的認可度,有多少主管支持這個培訓,他派出去參與培訓的學員學完回來後感覺有無效果,他最清楚學員培訓前後的工作績效轉變,如果效果明顯,他會更加支持和配合這個培訓;最後,培訓效果的評估,測算培訓到底創造了多大價值(利潤),這個需要通過長期的測算,逐漸找出一個數學模式,大概需要5年的數據來作支持,以計算出培訓體現在企業利潤增長上的有多少來評估培訓的有效性。
培訓的概念應該是廣義的,不僅限於傳統的培訓形式,其實最好的培訓方式應該是在工作中,通過工作實踐本身來學習和提高,比如形成一個項目管理團隊,有一個特別精通業務並且善於輔導的項目經理來帶其他成員,這樣就可以把其他人員帶出來,達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培訓:關鍵要做「透」 麻紅澤 啟元動態管理研究機構總經理 企業只有把培訓真正做「透」,讓接受培訓的員工不僅僅轉變理念、學習知識,更應該掌握方法與操作工具,並能夠在實施過程中得到輔導,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培訓投入才算真正讓企業產生效益。
為什麼提出做「透」,是因為現階段的企業培訓並沒有表現出其應該表現出的作用。
要培訓真正起到企業經營的支撐作用,那麼必須使培訓與企業經營的三個層面緊密結合起來。
公司層面:培訓與企業營運目標相聯系,支持企業組織能力的提升;部門層面:培訓與部門目標相聯系,支持部門績效的實現;員工層面:培訓與員工能力發展相聯系,支持員工業績的達成。
培訓績效是個積累的過程 在公司層面,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組織能力提升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
由於管理基礎、資金、精力、市場競爭需求等因素的制約,通常在一段時間內只能做好一兩項管理提升工程。
聯想董事會主席柳傳志曾經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企業發展就如同夯土一樣,撒一層土夯實了,再撒一層土再夯實。
」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最要不得的就是系統規劃、全面開花,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做好。
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應該是系統規劃、分步實施,用一年甚至幾年來將一項管理工程提升落實,真正成為企業的能力積累,如同聯想的管理三要素、GE的六西格瑪等。
組織能力提升的基礎是員工能力的提升,而員工個人能力提升又受認知能力、精力、壓力、興趣的制約,很難在一段時間內快速掌握多項技能。
研究表明,一個人要熟練掌握一項新的技能通常需要21天,而要將這一項技能運用熟練,成為習慣則需要90天時間。
因此員工的技能訓練與提升通常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
經驗總結,每個人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一項技能,通常可以掌握得比較好,再經過不斷實踐,就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得比較到位,使一項工作真正保質保量的完成,從而提升個人績效。
注重培訓過程督導控制 培訓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讓員工真正掌握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而員工真正掌握崗位技能需要一個「認識→了解→掌握→熟練→創新」的過程。
由此可見,如果培訓沒有使受訓人員普遍達到「掌握」這個階段的時候,表明該員工還沒有掌握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不具備勝任該職位的工作能力,這次培訓也就成了過眼雲煙。
同時,即使掌握了這些技能,還不能保證其在工作中能夠很好的應用,還需要在實踐中進行輔導,直至熟練掌握為止,這時候該員工才能夠算真正掌握了崗位技能,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該項技能解決問題,創造出企業期望的效益。
培訓如何才能夠做「透」呢?我們看看掌握一項技能要分哪幾步。
舉例說明,比如銷售能力,要求銷售人員能夠通過與客戶交流,合理處理客戶的問題,快速達成交易。
要想達到實現交易這個目標,要求銷售人員將所學銷售技能合理應用到與客戶的每一次交互中。
銷售技能轉化為交易實現的過程包括:銷售的基本理論知識,控制銷售過程的方法,溝通技巧及應對銷售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技巧。
掌握這項技能的前提是掌握銷售的基本理論知識,除此之外還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如溝通技能等,並在日常工作中實際應用,並獲得輔導,以不斷提升實踐中的應用能力。
因此,要使員工達到能夠創造效益的程度,我們的培訓至少要做到掌握工作所需技能這一環節。
這就要求企業培訓首先要讓受訓員工認識到學習與掌握培訓所涉及技能的價值與必要性;其次,讓員工學習並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再次,讓員工深入了解並掌握應用的方法與工具;第四,讓員工清楚了解工作標准要求與工作流程;第五,在日常工作中適時對員工進行應用輔導,這樣才能夠使受訓員工對工作中所涉及的技能得以完全掌握。
員工在初步掌握了受訓的方法與工具外還不能完全准確無誤地將此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這需要我們繼續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跟進、輔導與修整,直至員工完全熟練應用為止,這樣才算使一項技能的培訓真正在我們的企業得以落地生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企業投入培訓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對員工培訓的實施與管理過程督導控制不利,致使受訓人員沒有達到真正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熟練應用培訓技能的目的,培訓逐漸失去了支持企業運營目標的意義。
企業只有把培訓真正做「透」,讓接受培訓的員工不僅僅轉變理念、學習知識,更應該掌握方法與操作工具,並能夠在實施過程中得到輔導,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培訓投入才算真正讓企業產生效益。
培訓績效評估重在應用效果 企業也好,員工也好,優秀或卓越,不是做了多少而在於做好、做「透」多少。
能力高低不在於學過什麼,而在於精通了什麼。
做每一件事,我們都應當問自己三個問題:做了嗎?做到位了嗎?做完美了嗎?企業培訓要做「透」,就應該著重培養員工能夠做好什麼的能力,精通什麼的工作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在培訓規劃與實施過程中應適時轉變思路,改變培訓方式,由現階段的企業一年做了什麼培訓,做了多少培訓轉變成為企業今年做好了哪些培訓,員工真正掌握了哪些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只有這樣,我們企業的培訓投入才真正能夠實現經營效益的轉化。
培訓要做「透」,非做「秀」。
這就要求培訓師要把這個培訓過程做完整,不能僅僅停留在理念轉變和理論知識的認識與學習階段,更要結合企業實際進行應用示範、指導培訓學員應用練習,並在培訓後一段時間內對員工進行跟進輔導與檢驗,促使員工真正掌握理論應用與實踐的方法,技能的應用達到熟練的程度,從而提升工作績效,使培訓真正轉化為企業生產力。
9. 求煙草企業精益管理培訓課程
是不是找的理光背景的陳鵬講師
講師資歷
深圳市生產師資團隊成員
中國製造型企業成本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市中小型企業發展研究會副主任
香港企業家協會榮譽會員
國內資深的企業運營系統改善專家
精益生產專家、成本控制專家、IE改善專家,實戰型生產管理顧問
實踐/學術背景
理光(日資)工業發展有限公司 理光系製造部、改善推進部部長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六冶金建設公司 工程師、廠長
深圳市福禧達實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深圳萬基葯業有限公司 生產運營總監、精益生產咨詢項目總監
陳老師從事生產現場管理近17年,其中外資企業管理實務10多年,尤其在世界著名的理光公司(日資)從事了多年的生產現場實務管理並去日本學習深造。率先把5S管理和單元生產引入中國大陸的顧問師之一。曾獲「三個第一」榮譽:1、當月改善提案第一(曾一個月提改善提案97項);2、首位最年輕部長;3、連續三屆榮獲一等獎(在擔任改善推進部長期間,連續三屆榮獲總公司主辦的改善事例發表會全工廠滑道平穩改善個案、模具不變向改善個案及組件靜電毛刷浮起改善個案三項一等獎)。
在某大型日資、法資企業任職多年,曾先後參與多項重大生產現場改善項目和提案改善專案,主管過生產環節中的以下部門:生產部門、品質部門、銷售部門等,熟悉多種類型的生產製造管理,了解企業在各個階段的發展需求,並有實際解決經驗,對跨國公司先進管理技術本土化有深刻體驗。對工廠的運作流程相當熟悉,深諳企業生產運作流程和管理運作特點,對生產現場改善管理技術培訓、工廠生產管理體系改造、IE、LP管理運作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管理心得。
培訓風格
l以實戰培訓為導引,以實地輔導改善為主線(現場授課+實戰輔導)
l特別注重培養學員解決實際工作中問題的能力,以會使用和會應用為目的,以現場輔導為啟迪,以實地改善為主線,不只是傳授管理方法與工具,更引領學員分析與總結管理工具背後的思維習慣。
為保證課程效果,老師將採取「課前現場調研—授課—優秀企業掠影展示---情景模擬---示範---練習--作業---點評---現場輔導---後期跟蹤」的獨特育成模式。
課堂講解深入淺出,生動有趣,互動性強,極具感染力。迄今為止培訓滿意率達90%以上,被企業稱為「最具啟發性、最講求方法方式、最實務」顧問。
授課領域
現場管理與改善、精益生產、生產成本控制、標准化作業、多批次少批量生產、現場可視化管理、精細化管理、TPM設備管理、現場5S\6S管理、IE效率改善、品質管理、班組建設、車間幹部綜合能力提升、TWI等
要給滿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