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36歲兒童健康管理知識培訓

36歲兒童健康管理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1-02-12 07:10:07

『壹』 如何進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

幼兒園五大領域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 為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宜的鍛煉,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我們老師要做的是:1.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2.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我們老師要做的:1.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一起看圖書、講故事。2.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3. 對幼兒講話時,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 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我們可以這樣做:1.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成人交往的快樂,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 2.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3.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系的過程。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1.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慾望。2.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3.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與分類能力。 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我們要做的可以是:1.和幼兒一起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2.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3. 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4. 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等等

『貳』 3至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對幼兒生活與自理能力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 對《指南》健康領域的整體認識 1 .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 什麼是健康?怎樣理解幼兒的健康?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我們需要做哪些工作?幼兒在健康領域需要學習和發展哪些內容和能力?上述問題是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和家長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時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而這些又與我們具有怎樣的健康觀念直接關聯。 《綱要》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從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概要闡述了健康觀念的基本內涵。《指南》則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同時提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幼兒期是身體和心理發育、發展的重要時期,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不僅關繫到幼兒當前的健康狀況,也將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深遠的影響。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和發展也是圍繞這樣的健康觀念展開的。 2.健康領域包含的三方面內容為幼兒園開展健康領域的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 《指南》將幼兒在健康領域中的學習與發展劃分為「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內容。 「身心狀況」包括幼兒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狀況,這是正確健康觀念的重要體現。其中,根據幼兒體態發育、情緒表現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提出了幼兒階段需要學習和發展的具體目標,集中表現為幼兒在身體形態、機能和心理發展的基本狀況。 「動作發展」包括身體大肌肉動作和手部小肌肉動作的發展目標。幼兒的動作發展是身體機能發展狀況的重要表現,同時也與幼兒心理的發展具有內在聯系。幼兒期是身體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是 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 「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包括與幼兒健康成長密切關聯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證。幼兒階段正式良好行為和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幼兒需要從學習生活開始,為今後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能力也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重要能力。 《指南》健康領域所包含的這三方面內容為我們開展幼兒衛生保健工作、保育與教育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 3.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與其他領域密切關聯 《指南》指出,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價值。例如,幼兒發育良好的身體是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幼兒只有體質強健、情緒愉快,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之中,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有助於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促進幼兒社會性的良好發展;幼兒動作能力的發展還是進行早期閱讀、繪畫、表演以及操作的能力基礎。 心理健康的范疇很廣,《指南》的健康領域僅涉及幼兒情緒發展以及對集體生活環境的適應等方面目標,還有許多與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相關的目標包含在《指南》的社會領域中,因此,健康領域與社會領域密切關聯、相互補充,幼兒在這兩個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都有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幼兒在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也有助於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例如,幼兒在了解與探索物質世界和周圍環境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對物質特性以及有關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危險事物的認識與判斷能力,更好滴維護自身的安全。又如,幼兒要清晰地向他人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緒情感,離不開語言能力的發展。 可見,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應與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地發展,這也正體現了《指南》所倡導的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的基本理念。 (二)對《指南》「健康」領域目標及其核心價值的理解 1. 幼兒體態健康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具有健康的體態」的發展目標,並進一步提出「身高和體重要適宜」以及要逐漸形成正確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等具體要求。這一目標對促進幼兒正常的生長發育與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幼兒階段正處於身體形態和機能發育、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身體姿勢形成的重要時期。身高和體重是評價幼兒生長發育狀況最常用、最重要的形態指標,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身體發育的基本特徵和幼兒的營養狀況。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部分大中城市中兒童肥胖症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雖與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有關,但更與成人不正確的健康觀和飲食觀以及由此導致的幼兒熱量攝入過多、運動不足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在我國部分偏遠地區,卻因為經濟較落後、生活條件較差,尚存在部分幼兒營養不良、身體形態發育不夠理想等現象。可以說,這兩種狀況都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應引起幼兒家長、幼兒園以及相關部門的廣泛重視。 此外,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忽視幼兒健康體態發展的問題。例如,在同一個年齡班中,幼兒的身高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然而,幼兒園配備的桌子和椅子卻是同樣的高度,致使幼兒在進餐、開展桌面學習活動時容易出現異常身體姿勢,如彎腰駝背或抬胳膊聳肩等問題,若長期這樣,很容易導致幼兒脊柱的異常彎曲。又如,有的幼兒園配備的床鋪不符合國家有關幼兒園設備的衛生要求,有可能產生不利於幼兒脊柱正常發育的現象。再如,有些教師不太關注幼兒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是否正確的問題,也有不少的幼教機構要求幼兒長時間端坐或要求幼兒開展書寫練習活動。如此種種,均不利於幼兒體態的健康發展,急需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 《指南》圍繞幼兒健康體態的發展目標,從營養與健康的膳食供給、桌椅和床的衛生要求、睡眠時間的保證、定期的健康檢查以及正確身體姿勢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較為全面的保障要求和明確的工作方向。 2. 幼兒情緒健康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發展目標。 良好的情緒表現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對於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為並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指南》依據幼兒的情緒特點與發展需要,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穩定情緒、保持愉快情緒、適度表達和調節情緒等方面的具體發展目標。幼兒的情緒表現與幼兒所處的環境及其內在的感受直接關聯。在幼兒園尚存在忽視幼兒情緒和內在感受的現象,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例如,初入園的幼兒通常會因為與親人分離以及環境陌生而產生焦慮、緊張、傷心、害怕等不良情緒,這時教師要理解他們的心情,要格外地關愛他們,幫助他們緩解分離焦慮,並通過引導他們進入到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促使他們體驗到幼兒園生活與活動的快樂。但是,有的教師卻無視幼兒的這種感受和需要,任幼兒哭泣或傷心,也有的教師甚至會嚇唬或訓斥幼兒。入園初期的幼兒若長時間處於這種不良的情緒狀態,很容易致使身體機能的失調,出現身體不適、生病或夜驚、夢魘等身心健康問題。又如,在幼兒進餐過程中,有些教師可能會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維持進餐秩序、保持進餐環境的安靜、督促幼兒快吃、要求幼兒不挑食或完成一定的進食量等方面,雖說教師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

『叄』 3-6歲幼兒的心理保健要點

一、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它是一個人版個性特徵的核權心。幼兒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具有什麼樣的經驗,主要來源於外界對它的態度和評價,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其形成什麼樣的自我概念,從而成為其以後個性發展的基礎。這一時期的幼兒,由於受其認識能力的局限,常常還不能客觀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他們往往根據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和評價自己的。

『肆』 3-6歲兒童健康檢查的內容

(一)對《指南》健康領域的整體認識1.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什麼是健康?怎樣理解幼兒的健康?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我們需要做哪些工作?幼兒在健康領域需要學習和發展哪些內容和能力?上述問題是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和家長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時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而這些又與我們具有怎樣的健康觀念直接關聯。《綱要》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從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概要闡述了健康觀念的基本內涵。《指南》則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同時提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幼兒期是身體和心理發育、發展的重要時期,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不僅關繫到幼兒當前的健康狀況,也將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深遠的影響。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和發展也是圍繞這樣的健康觀念的。2.健康領域包含的三方面內容為幼兒園開展健康領域的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指南》將幼兒在健康領域中的學習與發展劃分為「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內容。「身心狀況」包括幼兒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狀況,這是正確健康觀念的重要體現。其中,根據幼兒體態發育、情緒表現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提出了幼兒階段需要學習和發展的具體目標,集中表現為幼兒在身體形態、機能和心理發展的基本狀況。「動作發展」包括身體大肌肉動作和手部小肌肉動作的發展目標。幼兒的動作發展是身體機能發展狀況的重要表現,同時也與幼兒心理的發展具有內在聯系。幼兒期是身體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身體動作的發展是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能力。「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包括與幼兒健康成長密切關聯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證。幼兒階段正式良好行為和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幼兒需要從學習生活開始,為今後的獨立生活打下基礎,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能力也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重要能力。《指南》健康領域所包含的這三方面內容為我們開展幼兒衛生保健工作、保育與教育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3.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與其他領域密切關聯《指南》指出,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價值。例如,幼兒發育良好的身體是認知能力發展的基礎;幼兒只有體質強健、情緒愉快,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之中,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有助於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促進幼兒社會性的良好發展;幼兒動作能力的發展還是進行早期閱讀、繪畫、表演以及操作的能力基礎。心理健康的范疇很廣,《指南》的健康領域僅涉及幼兒情緒發展以及對集體生活環境的適應等方面目標,還有許多與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相關的目標包含在《指南》的社會領域中,因此,健康領域與社會領域密切關聯、相互補充,幼兒在這兩個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都有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幼兒在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也有助於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例如,幼兒在了解與探索物質世界和周圍環境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對物質特性以及有關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危險事物的認識與判斷能力,更好滴維護自身的安全。又如,幼兒要清晰地向他人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情緒情感,離不開語言能力的發展。可見,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應與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地發展,這也正體現了《指南》所倡導的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的基本理念。(二)對《指南》「健康」領域目標及其核心價值的理解1.幼兒體態健康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具有健康的體態」的發展目標,並進一步提出「身高和體重要適宜」以及要逐漸形成正確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等具體要求。這一目標對促進幼兒正常的生長發育與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幼兒階段正處於身體形態和機能發育、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身體姿勢形成的重要時期。身高和體重是評價幼兒生長發育狀況最常用、最重要的形態指標,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身體發育的基本特徵和幼兒的營養狀況。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部分大中城市中兒童肥胖症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雖與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有關,但更與成人不正確的健康觀和飲食觀以及由此導致的幼兒熱量攝入過多、運動不足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在我國部分偏遠地區,卻因為經濟較落後、生活條件較差,尚存在部分幼兒營養不良、身體形態發育不夠理想等現象。可以說,這兩種狀況都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應引起幼兒家長、幼兒園以及相關部門的廣泛重視。此外,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忽視幼兒健康體態發展的問題。例如,在同一個年齡班中,幼兒的身高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然而,幼兒園配備的桌子和椅子卻是同樣的高度,致使幼兒在進餐、開展桌面學習活動時容易出現異常身體姿勢,如彎腰駝背或抬胳膊聳肩等問題,若長期這樣,很容易導致幼兒脊柱的異常彎曲。又如,有的幼兒園配備的床鋪不符合國家有關幼兒園設備的衛生要求,有可能產生不利於幼兒脊柱正常發育的現象。再如,有些教師不太關注幼兒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是否正確的問題,也有不少的幼教機構要求幼兒長時間端坐或要求幼兒開展書寫練習活動。如此種種,均不利於幼兒體態的健康發展,急需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指南》圍繞幼兒健康體態的發展目標,從營養與健康的膳食供給、桌椅和床的衛生要求、睡眠時間的保證、定期的健康檢查以及正確身體姿勢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較為全面的保障要求和明確的工作方向。2.幼兒情緒健康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發展目標。良好的情緒表現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對於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為並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指南》依據幼兒的情緒特點與發展需要,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穩定情緒、保持愉快情緒、適度表達和調節情緒等方面的具體發展目標。幼兒的情緒表現與幼兒所處的環境及其內在的感受直接關聯。在幼兒園尚存在忽視幼兒情緒和內在感受的現象,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例如,初入園的幼兒通常會因為與親人分離以及環境陌生而產生焦慮、緊張、傷心、害怕等不良情緒,這時教師要理解他們的心情,要格外地關愛他們,幫助他們緩解分離焦慮,並通過引導他們進入到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促使他們體驗到幼兒園生活與活動的快樂。但是,有的教師卻無視幼兒的這種感受和需要,任幼兒哭泣或傷心,也有的教師甚至會嚇唬或訓斥幼兒。入園初期的幼兒若長時間處於這種不良的情緒狀態,很容易致使身體機能的失調,出現身體不適、生病或夜驚、夢魘等身心健康問題。又如,在幼兒進餐過程中,有些教師可能會將注意力地放在維持進餐秩序、保持進餐環境的安靜、督促幼兒快吃、要求幼兒不挑食或完成一定的進食量等方面,雖說教師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這種做法卻會導致進餐環境過於緊張、壓抑和沉悶,進而導致幼兒無法感受到進餐過程的輕松和愉悅,從而影響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再如,有的教師會對那些乖巧懂事、聰明能幹、可愛隨和的幼兒表現出明顯的偏愛,給予他們較多的關愛和照顧,而不太喜歡那些調皮搗蛋或性格有點異常的幼兒,有時甚至會不自覺地對他們表現出不耐煩、拒斥的態度或行為。教師這種不公平、不接納的態度和行為很容易被那些較敏感的幼兒意識到,很可能對其情緒表現以及個性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良好的感受和體驗是幼兒形成安定、愉快情緒的基礎。幼兒若能經常性地獲得良好的感受和體驗,便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感受和體驗,便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模式和習慣。為此,《指南》在「教育建議」中強調要為幼兒「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要「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影響幼兒」,要「欣賞」幼兒、「接納」幼兒等,這對於幫助幼兒逐漸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同時,《指南》還強調要「幫助幼兒學會恰當表達和調控情緒」。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徵,我們可以從幫助幼兒學習識別情緒、理解情緒和表達情緒開始,逐漸引導幼兒學習和掌握那些轉移、緩解或控制消極情緒(如生氣、傷心)的方法,這是促進幼兒情緒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法。3.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促進幼兒「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發展目標。人的適應能力既體現身體對內、外環境極其變化的適應上,反映出身體機能和體質狀況,也體現在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上,即我們常說的社會適應能力。《指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人體對天氣冷熱極其變化的適應、對日常交通工具的適應、對新環境和集體生活的適應等方面提出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目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關幼兒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包含在《指南》的社會領域中。圍繞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指南》從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開展多種游戲活動、鍛煉幼兒適應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教學建議,這對幼兒提高幼兒適應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其中,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如轉圈)和器械活動(如玩鞦韆、坐轉椅)來促進幼兒平衡機能的發展的教育建議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幼兒平衡機能的發展不僅有助於提高腦的功能和認知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為此,建議幼兒園應地配備鞦韆、盪船、轉椅等運動器械,並引導幼兒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4.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中從身體素質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幼兒「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身體素質反應了個體在身體運動中的機能水平。如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反應了神經系統對肌肉活動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力量、耐力則體現了肌肉組織和心肺系統的功能狀況。具體來說,平衡能力是完成各種身體動作的前提,發展幼兒的平衡,有助於幼兒身體保持在平穩、安全的狀態下進行各種活動,它是幼兒實現自我保護的最基本能力。身體運動多種多樣,無論是走、跑,還是攀爬、拍球等活動,都需要身體很多部位快速、准確的反應和有效的配合,這與協調能力和靈敏性直接關聯。力量是身體運動的基礎,沒有肌肉力量,幼兒就無法站立、行走,更無法做跑、跳、攀登、搬運等動作。耐力體現了心肺和肌肉等方面的綜合狀況,幼兒心肺功能逐漸增長,肌肉耐力不斷提高,就能較輕松地開展各種身體活動。由此可見,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靈敏性、力量和耐力都是最基本的身體素質。目前,我國城市中獨生子女較多,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和照顧有些過度,幼兒的運動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城市公共設施的不斷完善,幼兒出門就坐車、上樓就乘電梯等現象也越來越多,這無形之中會減少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身體運動的機會。有的家長自己不愛運動,進而對幼兒身體運動和動作發展的價值缺乏足夠的重視。也有的幼兒園因為各種原因不太重視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如此種種都會影響幼兒體質的增強,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重視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其實質就是要增強幼兒體質。《指南》雖然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分開講述,但實際上在許多運動中這些身體素質是具有一定關聯的,例如,幼兒在玩追逐、躲閃跑的游戲時,要想跑得快,必須具備一定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這樣才能蹬地有力,並能與他人一起玩較長的時間,與此同時,奔跑的過程離不開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而要成功地躲閃他人的追逐或是盡快地捉住他人,靈敏性是關鍵。因此,在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上,應注意這兩個目標的相互關聯和有機結合。從《指南》有關各年齡階段幼兒身體素質發展的具體目標與教育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三方面的特點:(1)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狀況可以在生活中和不同的身體運動中表現出來。例如,上下樓梯反映了幼兒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的發展狀況,一定距離的行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耐力發展情況;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可以在幼兒跑、跳、攀登、鑽、爬、拍球等活動中表現出來。(2)各年齡段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目標可以通過多種身體運動體現出來。例如,4~5歲幼兒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敏性可以通過成功地走平衡板、匍匐爬行、助跑跨欄、自拋自接球或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游戲等活動體現出來。5~6歲幼兒的力量、耐力的發展目標可以通過雙手懸垂的時間、投擲沙包的距離、單腳連續跳躍的距離、快跑或連續行走的距離等方面體現出來。(3)實現幼兒身體素質發展目標的基本途徑有兩個:一是在日常生活注意培養幼兒,如鼓勵幼兒多走路、少坐車,自己上下樓梯或背包等;二是通過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來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如開展走、跑、跳、投擲、攀登、鑽、爬、懸垂、球類、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活動等。5.幼兒手的動作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中提出了促使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的發展目標。手的動作的發展對於個體適應社會生活以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收的動作的發展是以協調和控制能力的發展為主要標志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因愛與神經和肌肉的快速與准確反映,是神經控制與調節能力的重要表現。《指南》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手的動作的靈活與協調以及使用工具這兩個維度提出了幼兒在各年齡段學習與發展的具體目標。使用工具是維持人類生存以及適應人類生活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對於幼兒來講,手的動作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學習使用工具,如用勺吃飯、用筆繪畫或寫字、用剪刀剪東西。由於幼兒日常生活離不開收到手的活動,其他領域的活動也離不開手的參與(如閱讀與書寫准備、操作與擺弄物體、美術活動),因此,只要我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幼兒手的動作能力就可以在各種相關活動自然地得到鍛煉並獲得發展,這也正是《指南》相關教育建議中體現出來的教育理念。6.幼兒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要促使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積極方式和重要途徑,它不僅能有效減少有害物質對幼兒機體內在的不良影響,更好地維護健康,還能對其未來的健康產生積極、持久的影響。《指南》從有規律地生活、對體育活動有興趣、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常喝白開水)和衛生習慣(用眼衛生、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等方面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需要學習與發展的具體目標。其中,有部分目標已為廣大教師所熟知,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也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但也有部分目標是以前尚未提及過或人們在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問題的。例如,3~4歲「喜歡吃水果、蔬菜等新鮮食品」「願意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以及5~6歲「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等目標,與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的學前兒童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喝含糖高的飲料」等觀念基本一直,這不僅體現出國家對於幼兒營養狀況與健康的關注,也體現出對幼兒從小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而要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則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對幼兒進行初步的飲食與營養教育。又如,在《綱要》的健康領域中,「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目標是與「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一起提出的,而在《指南》中,則將3~4歲和4~5歲「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以及5~6歲「能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目標放在「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之中,這充分體現了視體育活動興趣與習慣為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現代保育理念以及終身體育的健康理念。7.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目標。由於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與幼兒生活、衛生習慣以及手部動作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幼兒生活自理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不僅包含在「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標中,而且在「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以及「手的動作靈活協調」這兩個目標中也有所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健康領域中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概括地將《指南》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包括盥洗、排泄、穿脫衣服和鞋襪、整理生活用品與學慣用品等內容。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監獄我國獨生子女家庭較多以及隔代育兒情況較普遍的現狀,《指南》在相關教育建議中特別之處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減少包代替,為此,幼兒園需要做好家長工作,只有家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8.幼兒安全生活的發展目標《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要促使幼兒「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目標。幼兒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但又缺乏對危險事物或行為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也較弱,因而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成人注意保護和照顧固然重要,但隨著幼兒年齡的逐漸增長,幼兒還需要在成人的指導下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幼兒安全生活的能力是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維護自身健康必備的基本能力。《指南》針對幼兒的生活環境與發展需要,從與人交往的安全、活動或運動的安全、交通安全以及求助、防災等角度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為實現幼兒安全生活的發展目標,《指南》在相關的教育建議中不僅強調成人要為幼兒創設安全的生活環境和提供必要的保護,還列舉了許多與幼兒生活密切關聯的安全知識以及求助、自救的方法,為幼兒園和家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供了豐富而具體的內容以及方法上的指導。其中「幼兒園應定期進行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逃生演習」這一教育建議十分重要,有助於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以及集體應對相關災害的能力或危及狀態下的處理能力。綜上所述,《指南》在健康領域提出的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體現了國家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合理期望,為幼兒園和家庭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指出了具體而明確的方向。為了更好地實現《指南》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我們需要認真研讀和准確理解《指南》,並將它真正貫徹落到實踐中去。

『伍』 3-6歲兒童健康檢查內容的有哪些

體格發育,營養是否均勻,智力測定等

『陸』 如何進行3到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健康領域進行培訓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有了《指南回》中更具體的標准答劃分,教師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當到達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對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

『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目標對幼兒發展有何作用

一、實施與指導的基本標准 1. 做好活動前的准備工作。包括幼兒的知識准備,活動前的場地、器材的置備與布置, 熟悉活動計劃,做好活動前幼兒及場地的安全、衛生工作。 2. 教師的情緒、語調和態度等將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情緒和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自 身言行對幼兒情緒、興趣的影響和感染,要以積極的態度和高昂的情緒投入到活動的組織 和指導中去,並有執行活動計劃的高度責任心和靈活性。 3. 靈活運用多種指導方式,既面向全體,又應注意個體差異,做好個別教育。 4. 控制好活動的時間。體育教學活動的時間:每周安排1~2 次。一般小班為15~20 分 鍾,中班為20~25 分鍾,大班為30 分鍾左右。 5. 重視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智力,並通過建立活動常規,利用活動的有關內容,培養 幼兒良好的品質和個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6. 注意做好活動後的復習輔導和檢查、評價工作,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組 織指導能力和教育質量。 7. 注意安全,確保健康。具體措施如下: 檢查場地器械,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保護幫助,確保活動安全; 合理組織教學,避免相互干擾; 堅持量力原則,活動力所能及; 發展幼兒體能,提高調控能力;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培養規則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實施與指導的實踐要點 1. 努力積累扎實的幼兒體育科學知識,這是進行幼兒園體育教育的前提。幼兒園體育 有自身的專業要求和知識背景,實施過程中十分強調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及准確性,比如要 使幼兒掌握某一動作要領,充分了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及其保護知識,並 且能夠深入淺出地表達,使得幼兒了解;教師還必須能夠及時地糾正幼兒不準確的、甚至 會出現危險的動作及做法。 2.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目標明確,有清晰的思路、准確的表達。我們常常發 現體育活動中似乎沒有學習內容,看起來就是比平時多一些器械玩玩而已,幼兒學習經驗 未得到提升的現象,這是由於教師頭腦中未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對於「今天為什麼要選這 個課題?」、「重點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模糊不清;另外還由於教師未能預先 設計好教學語言,以致表達不到位,幼兒理所當然聽不明白。因此,教師思路是否清晰、 表達是否准確是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 3. 恰當地把握時機,適時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例如有關平衡動作的學習,可在5、 6 月份多安排進行,因為它的活動量與氣候相吻合。再如,跳繩活動一般幼兒園要求大班 學會,殊不知真正掌握跳繩是在小學階段,但不是不能跳繩,可以作為幼兒興趣體育活動 來進行,這樣既能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驗激發幼兒興趣,又能面向大多數進行拓展教育, 使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產生實時效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是一名設計者、觀察者、指導 者和提供幫助者——「最好設計」、「最多觀察」、「最少指導」、「最大幫助」。 4. 統籌安排系列活動,注意相互之間的協調。對於內容豐富的同一主題的活動,可以 通過系列活動在三個年齡段分別進行,但要注意分配好各年齡段的側重點,呈現既有鋪墊 又有深化的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5. 把握體育教學的特點和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雖然有些教育內容可以說既屬體育教 育范疇,又屬保健教育范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間並無絕對的劃分標准。而一旦作 為體育教學活動,就應該突出領域特徵。在案例分析的案例一中明顯出現錯位現象,體育 教學特點不明確,談得多,而做得少。另外,注意在構建學科體系與培養幼兒初步的知識 結構方面,其角度理應不同,所以在實踐中一方面不能因為學科內容的劃分而人為割裂幼 兒的知識結構,而更注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整合;另一方面對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 重復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因為要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幼兒園教學本身就應反復進行, 才能得到鞏固。 (6) 語言圖示提示和具體幫助法。 語言圖示提示法是指在幼兒進行身體練習時,教師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提示和指導幼 兒正確完成動作或進行活動的方法。 具體幫助法是指教師直接而具體地幫助幼兒改正錯誤,掌握正確的練習要求和方法。 這些方法往往結合使用,多用於重復練習時由教師幫助幼兒防止和糾正錯誤,也是實施個 別指導的有效方法。 此外,幼兒身體鍛煉的方法還有比賽法、領做法、信號法等等。 總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開展具體活動時,應注意綜合運 用多種方法,並根據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和組織形式、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以 及環境、器材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3. 游戲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合理運用游戲法可以使體育教學中枯燥的動作技能訓練增加趣味性,激發幼兒活動的 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能鼓勵幼兒堅持身體鍛煉。 准備活動 —— 准備活動中一般是走跑游戲居多,目的是取得熱身的效果。如:蛇形 走跑、螺旋走跑、跑動中「聽號抱團」、「拉網捕魚」、「輪流領先跑」、「叫號領頭跑」、 「往返跑比賽」等等,一般發展身體素質的游戲,來創造和諧活動氣氛,也可以在活動開 始利用幼兒邊說邊做,如唱兒歌、快快報數的游戲方式。既起到活動肢體、提高興奮性、 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於組織教學。 基本活動 —— 通常本環節是學新知的重要部分,必須具有健身健腦的效果,力求反 復鞏固新經驗、新技能。我們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性別以及實際活動能力等特點,確定 游戲相應的運動負荷量、動作難度和活動方式的可行性。同時還要兼顧幼兒興趣,游戲力 求新、奇、趣,能讓幼兒樂意參與,充分享受並體驗活動帶來的無限樂趣。另外,對游戲 的各個環節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因素,如科學的規則制定、安全動作的設計、嚴密的游戲組織, 場地的合理安排等。 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幼兒 的學習興趣。例如:球類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 對拍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再如選擇帶有童趣的游戲,發展腿部力量的「兔子跳」、「蛙 跳接力」等。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等有趣的游戲。 發展幼兒投擲能力的游戲,可以選擇「雙手滾球比遠」、「擊球出圈」、「拋球入活動籃」、 「上拋球比高」等游戲。也可以選擇具有故事情境的游戲,如「三隻小豬」「小山羊過河」、 「龜兔賽跑」等游戲,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還可以對體育傳統游戲進行改編。如低年級「老 鷹捉小雞」可以是組織形式的變化、方法的變化、情境的變化、游戲名稱的變化等。這些 游戲的運用和創新,使基本動作技能教學「活」起來。 與取勝的可能性上具有均等機會,使幼兒保持愉悅度和新鮮感。 放鬆活動 —— 游戲法運用於此,有助於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機能盡快恢復。整理活 動的游戲內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輕松、活潑、精彩幽默,使機體的生理、心理得到放鬆。選 擇的體育游戲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方法簡單明了,場地不受限制,具有 很強的實用性,三言兩語能講明白,隨時隨地就能開展,方便教學。也可選擇放鬆的游戲 或放鬆的舞蹈等,使學生興奮的大腦皮層及時得到調節,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避免結束 時用一些反應游戲,雖然游戲很好玩,但幼兒不是在放鬆,而是在更加「提神」,這樣安 排不合理。

閱讀全文

與36歲兒童健康管理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