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一些企業培訓體系搭建的方案或建議。
在建立培訓體系之前,要了解培訓體系應該包含的內容,同時要了解企業自身培訓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或不足,這樣才便於著手去做相應的工作。1、培訓體系的構成·培訓組織機構:是指企業培訓組織的結構設置.包括培訓組織的層級、人員的配備、培訓部門人員的職責以及對人員素質的要求等。·培訓課程體系:是指企業是否有自己的課程資料資料庫,是針對公司業務的需求或崗位的要求而進行的課程設計、規劃及配置。·講師隊伍建設:包括企業的內部講師和外部講師資源、企業教練、輔導員隊伍等。·培訓支持體系:是企業保障培訓實施與管理所涉及的其他環節或內容,可以把它分為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兩個部分:軟體系統是指培訓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而硬體系統是指培訓的設施、器具、培訓管理的系統等。2.如何建立培訓體系不同的企業之間,無論公司的文化、發展戰略,還是人員規模、行業領域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培訓體系的構建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出發。與本公司的人力資源結構、政策等密切統一起來。在建立培訓體系時,除了搞清楚培訓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和本企業的培訓現狀,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密切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現況培訓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讓員工更好地完成工作,達到公司經營目標,以實現公司、股東、員工、客戶乃至社會的共贏。因此,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密切結合公司的實際和發展戰略的要求,並為公司培養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例如,有些從事高科技信息技術產業的公司,從人力資源的政策上,為員工發展設置了技術職和管理職兩個不同的職業通道。專業技術好的員工,可以選擇走技術通道,從技術員一直到高工或總工之問分為若干個不同的級別。這時,在課程體系的建設和設計上,不但要考慮管理職通用的管理類課程,同時還要根據技術方面的要求,設計不同層級和不同水平的專業課程。(2)要維持層級和職能上的均衡從企業人才培養的角度,骨幹員工和核心人力相對接受培訓要多一點,但也不能忽視對其他員工的培訓。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要保證每個員工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訓練。這就要求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去考慮。縱向是要考慮從新員工到高層之間各個不同的級別,針對每個級別不同的能力要求,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橫向指的是各職能部門,這些職能部門要完成工作需要哪些專業技能,以此尋找培訓的需求並設計相應的課程。如果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都考慮了,每個級別和每個崗位基本就不會遺漏。在分析上面的因素之後,培訓部門還要做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建立資料庫,收集和整理現有的課程資料,包括講師的課件、教案以及學員用的教材等,經過不斷改進和積累。變成有公司自己特色的課程。如果不做這項工作,培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課程體系,就無法建立起來。有的企業常做無為的勞動,前任員工一走人。一切就要從頭再來。為避免這樣的惡果,保證培訓工作的正常運轉,有效的培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3)征詢有關部門的建議和要求培訓體系的建立,不只是培訓部門或培訓管理員的事,首先必須要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需要其他部門的積極配合。培訓體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訓部門孤軍奮戰,一定要上下達成一個共識。以開發和設計職能部門的培訓課程為例,部門不同、崗位不同,培訓需求和能力的要求都不相同。在開展業務時,員工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對於這些問題,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者肯定要比培訓部門更加清楚,因此,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了解和把握不同部門的培訓需求。在調查培訓需求時,所謂的職務分析,就是要明確各個崗位及各級別的能力要求,這樣才能根據培訓對象開發出不同的課程。有的公司採用勝任力模型來了解員工目前的能力狀況,以此為依據設計不同的培訓課程。比如,針對基層、中層、高層這些不同層級的管理者進行管理技能培訓時,就要考慮到對他們不同的能力要求。基層管理者也要帶團隊,但事務性工作和親自做事的比例要多一些,這個層級相當於人體的四肢;中層管理者不但要管事、做事,而且管人的比例也提高了,所以在管理能力上要求更高,這個層級相當於人體的腰部,對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對中層管理者如何培訓,將在「公司的脊樑——中層管理者培訓」中具體介紹);高層是企業的領頭雁,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這個層級相當於人體的司令部——大腦。如果不加分析就盲目地設計課程或實施培訓,結果必定不會理想。(4)制訂培訓制度,並有效落實有的公司建立了一些培訓制度,但形同虛設,沒有落實到位,這和公司的文化也不無關系。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制度,並有效地遵守和執行,就可以避免一些問題。比如前面提到的培訓對象的選拔,如果制訂培訓的積分制度,要求每個員工的培訓積分都要達到公司制訂的要求,並且和員工的考核、晉升掛鉤,就可以防止和避免「替代」培訓的現象,可以讓應該接受培訓的員工都能按時參加相應的培訓。以建設內部講師隊伍為例,內部講師的安心授課同樣需要制訂相應的制度來保障。多數企業的內部講師通常是兼職人員,他們有自己的工作,講課是額外的任務,所以有的內部講師的直屬上司就不願意放人,擔心「不務正業,會影響部門工作。有一個員工很願意做公司內部的講師,課講得也不錯,但他的上司很不支持,每次這個員工去授課,上司的語言和表情都讓他覺得難受,好像自己真的是去做不務正業的事。最終這個公司失去了一名優秀的內部講師——他辭職了。因此,企業要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訂相關的制度,積極鼓勵具備條件的員工擔任內部講師。同時,要營造上下認同的文化,不但讓講師自己感到做講師光榮,也要讓部門領導感到驕傲,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培訓順利地開展下去。(5)充分考慮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員工自身為自己作的職業生涯規劃;另一方面是公司,給員工提供的施展能力的舞台,也就是對員工的職業發展進行管理。如果培訓體系和培訓課程的開發能夠與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就可以達到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在員工得到發展的同時,也能為公司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有的企業面臨內部重要的崗位有空缺時,首先考慮在內部進行選拔,這樣就給有能力的員工或願意挑戰新崗位的員工提供了機會和發展的空間,再結合本崗位的職務要求提供相應的職能培訓,這也是留住好員工的方法之一。培訓體系的建立需要時間和過程。尚未建立培訓體系,或培訓體系尚不完善的企業,要一步步地積累資源。在培訓的組織機構和培訓支持的硬體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專職或兼職的培訓管理員可以著手去積累培訓資源和開始軟體體系的建設。比如,在引進外部課程後,思考一下能否經過改善,將其轉變成公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慢慢把課程體系搭建起來,之後開始講師體系的建設。當然這兩個體系的建立也可同步進行。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❷ 如何建立企業內部培訓體系
構建企業培訓體系必須密切結合企業戰略,從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和開發戰略出發,滿足企業及員工兩方面的要求,考慮企業資源條件與員工素質基礎,考慮人才培養的超前性及培訓效果的不確定性,確定培訓目標,選擇培訓內容與培訓方式。
一個健全的培訓體系,應該包括:
(一)企業培訓文化的建立
培訓的真正效果取決於學員是否在工作中反復地應用學習的行為,而學員通常不會主動地使用一種不熟悉的行為,培訓習慣行為是一種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必需有人能提醒督促他們在工作中使用這些行為,而這個人正是學員的主管經理.所以培訓的效果掌握在主管經理手裡.如何轉變經理人員的角色認知,使他們從過去的監督,控制轉向激勵輔導將是企業培訓成功的關鍵,建立良好的培訓文化使企業每一位員工都肩負起培訓的責任。
(二)培訓需求的評估系統
企業制定年度培訓工作規劃,最重要的是要對企業來年的培訓需求進行分析。按照來年的發展規劃,要不要進行人員培訓,如何進行人員培訓,在決定進行培訓之前,培訓管理者首先應該對企業進行組織層面、工作層面分析、工作者個人層面的分析並以此作為決定培訓與否的基礎。組織層面的分析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的目標、資源、特質、環境等因素進行定期分析,准確地找出企業存在的問題與問題產生的根源,以確定培訓是否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工作層面的分析目的在於了解與績效問題有關的工作內容的詳細內容、標准和達成工作所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工作分析的結果也是設計和編制相關培訓課程的重要資料來源。工作分析需要富有工作經驗的員工積極參與,以提供完整的工作信息與資料。工作者個人層面分析主要是通過分析工作人員個體現有狀況與應有狀況之間的差距,來確定誰需要和應該接受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
(三)培訓課程的設計與更新體系
根據企業特點建立多層次的培訓課程體系,並不定期的根據培訓需求對課程體系及培訓內容進行更新。一般可以分為:教育發展培訓---- 每一次職位的變遷都有不同的培訓發展課程;管理技能培訓 ----不同管理職位就會有不同的學習需要這就需要開發適應不同需要的管理技能培訓課程;職能部門培訓 ----對專業性職能部門人員的培訓與發展課程。
(四)講師的培養與管理體系
培訓體系的成功運作需要一支強而有力的培訓隊伍。內外部講師的選擇、內部培訓講師的培訓與考核、培訓講師培訓效果的評估與反饋都是體系應該明確的重要內容。
(五)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
培訓部作為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者,必須完善部門工作制度與流程。對培訓設備與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按時完成日常培訓工作的營運管理及基礎行政工作。
(六)培訓體系的健康維護
培訓工作是不斷的發展的,企業培訓需求要不斷的更新因此培訓體系必須得到健康維護。
❸ 如何設計公司的培訓體系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培訓體系概述企業培訓體系 是指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系統的、與企業的發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訓管理體系、培訓課程體系以及培訓實施體系。
培訓管理體系包括培訓制度、培訓政策、管理人員培訓職責管理、培訓信息搜集反饋與管理、培訓評估體系、培訓預算及費用管理、培訓與績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與培訓相關的制度。
培訓課程體系是指建立並完善包括企業文化培訓、入職培訓、崗位培訓、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培訓、營銷培訓、管理和領導技能培訓等一系列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培訓課程。
培訓實施體系則包含了確保企業培訓制度實施,並通過培訓活動的有效組織和落實、跟蹤和評估、改善和提高,體現培訓價值的一整套控制流程。
培訓體系的建立(一)良好的軟環境是企業培訓體系建設獲得有效進展的前提
培訓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培訓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急起來不要。這句話真實地反映了目前培訓工作在絕大多數企業中的地位。在很多企業,高層領導表面上看起來很重視培訓,大會小會強調培訓的重要性,但真正操作起來,遇到時間上、經費上與經營管理工作發生沖突,往往最先讓步的還是培訓。所以,要進行完善的培訓體系建設,首先必須有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最好由一把手親自抓,這樣才能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獲得足夠的保障。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人才培養機制一直為世界所稱道。GE之所以能有今天,是與公司高層對培訓和人才培養的重視分不開的。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在GE全球前500名經理人員大會上講到:GE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用人。他認為,他最大的成就是關心和培養人才。韋爾奇不僅要求人事部門對最高層的 500名主管進行嚴格的審查,逼迫這些部門的經營者識別出未來的領導者,制定出所有關鍵職務的繼任培養計劃,決定哪些有潛質的經理應送到克羅頓(GE的培訓中心)接受領導才能培訓,而且每年韋爾奇本人都要親自走上講台,為他們授課。
(二)企業各部門要承擔起在培訓體系建設工作中各自相應的職責
培訓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公司相關的管理層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高層領導主要是從宏觀上加以把握和調控,根據公司發展需要,確定人員培訓政策和相應的制度條例,把人員培訓納入公司用人體制。在培訓需求分析和訓後實施、評估等工作上,則要充分發揮各部門中層和基層管理者的作用。
培訓部門作為培訓管理的職能部門,擔負著培訓體系運營和完善的主要職能,培訓部門要在充分了解公司發展戰略和培訓政策、方向的基礎上,從專業的角度將公司的培訓工作有效的推進到公司的每一個角落。
(三)要有具備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的課程系列
課程是企業培訓的「產品」,產品的質量如何,關繫到「顧客」的滿意度高低,也決定著培訓的質量。企業課程體系中應包含哪些內容,這取決於企業賦予培訓部門的任務和職責。一般來說,培訓的任務可分為三個方面:1、豐富專業知識2、提高業務技能3、改善工作態度。通過培訓使職工的素質水準和工作能力進一步符合企業期望的要求,為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產品質量和經營效益服務;幫助解決企業經營管理業務中的實際問題, 促進企業的生產發展和服務升級。
課程的項目組合和培訓方式的選擇要豐富多樣,既要有專門培養高層管理人才的類似於「接班人計劃」的「核心管理團隊」項目,也要有為企業未來中層管理崗位提供候選人的「後備青年人才」項目;既要有用來幫助新進廣大學生順利完成從學生向合格員工轉變的「入職輔導」項目,也要有用來幫助員工盡快掌握新技能的「崗位業務培訓」項目。
(四)要建立一支穩定的、專業或兼職講師隊伍
企業內部工種多,人員多,特別是零售企業,涉及的產品、業務種類繁多,企業培訓部門不可能承擔所有培訓授課,所以培訓中心應主要起組織管理作用。不同的工種、不同的技術崗位應配備相應的兼職教師,主要以教授新技術、新知識為主,同時在班組建設中進行常規輔導。
企業內部兼職講師在公司培訓工作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他們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熟悉公司文化,培訓安排的協調性好、時間靈活,熟悉公司內部的專用溝通語言,容易與學員進行交流,培訓成本低,而且,培養內部講師,有助於公司形成學習型組織的氛圍。
培訓管理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應共同承擔起企業兼職講師隊伍建設的任務,發現和培訓企業內的優秀骨幹充當兼職培訓師。在內部兼職講師隊伍建設方面,應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組織定期的教研活動,提升講師的授課水平; 2、督促講師做好授課內容的整理,形成系列教材,提煉並整合經營管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推動企業內部知識整合; 3、建立激勵機制,將培訓職責與工作職能、晉升機制相結合,激發兼職講師對培訓工作的熱情和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 4、慎選人員,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
培訓體系的建立步驟[2]首先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即企業要不要做培訓的決策問題,主要從組織、人員和工作任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作為開展企業培訓工作的第一步,首先清楚的是:企業是否需要進行培訓――即培訓什麼的問題。企業的培訓需求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組織的需求,二是員工的需求。組織需求表現在組織戰略的變化、業務的調整,以及應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提出的要求。員工的需求表現在員工是否勝任崗位工作任務、員工是否達到業績目標要求,以及員工個人的發展等。需求分析包括組織分析、人員分析和任務分析三項內容:
組織分析――考慮的是培訓是在怎樣的一種背景下發生的。通過組織分析來決定在公司的經營戰略、可用的培訓資源以及員工的上級和同事對培訓活動的支持一定的情況下,培訓是否符合需要;
人員分析――確定那些人需要培訓。包括分析:查找原因――判斷業績不佳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知識、技能或能力不足。還是由於工作動力不夠,或者是工作崗位設計本身有問題。確定誰需要培訓。確定員工是否作好培訓准備。
工作分析――首先需要確定員工需要完成那些方面的重要任務,然後確定為了幫助員工完成他們的這些任務,應當在培訓培訓中強調那些知識、技能以及行為。
在實踐中,組織、人員、任務這些分析並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順序進行的,不過由於組織分析關注的是培訓是否與公司戰略目標相符,以及是否與公司願意在培訓上花費時間和資金保持一致,因此對組織分析是最先做的。而人員與任務分析通常是同時進行的,因為如果不了解任務與環境,也很難知道業績不佳的到底是不是一個培訓的問題。
其次,依據培訓需求制定企業的培訓計劃和相關預算;
在明確了培訓需求以後,就可以確定培訓的目的和計劃了。培訓計劃的制定則可以使培訓目標變為現實。培訓計劃主要包括培訓目標和課程名稱、培訓對象、實施日期、實施時數、場地、培訓方法,以及培訓預算等。在年度開始前,制訂該年度預定舉辦的培訓課程的日程,培訓實施日期要慎重決定,應使培訓對象都能參加;計劃課程時,除預先決定的固定課程之外,也應檢討其必要性;除培訓課程外的其他輔助學習,可一並提出檢討;講師費、會場租金及其他各項開支要做出預算並進行審核,講師費的預算最好能有一定寬裕。
第三,進行培訓課程的設計,包括四大部分:培訓課程規劃、選擇相關資源、教學設計和學員手冊編制。
課程規劃包括:明確課程目標、培訓教案提出、考慮各種培訓方法、選擇培訓方法、培訓內容深化、課程測試與評估。
資源選擇包括:教材教具、課程選擇、場地、講師。課程選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內部,一個是企業外部,外部選擇主要來自高校、研究機構、咨詢培訓公司等,應綜合地進行評估選擇。與課程選擇一脈相承的講師選擇也來源於兩個方面,企業內部或外部,選擇講師應依據課程目的與目標出發,參照以下標准進行――專業能力、教學能力、教學熱情、工作量:是否會因為太忙碌以至於降低教學質量。接著是對培訓場地的選擇――場地人數容納量、光線明暗度、設備齊全度、桌椅排列方式是否合乎所需、是否可彈性運用、是否安靜不受干擾等。最後選擇教材和教具的選擇。
教學設計與學員手冊編制:既設計培訓計劃表、培訓進度表、培訓評估表、培訓匯總表,以及學員手冊、教案印刷和培訓效果跟蹤方式等。
第四,培訓實施,包括培訓信息發布、培訓組織、教材編印等;
第五,培訓成果轉化與評估――培訓成果轉化方式、過程監測和效果評估等。
成果的轉化是培訓最為關鍵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正如大多數企業培訓「轟轟烈烈」開始「無聲無息」結束一樣。效果轉化應從塑造轉氛圍、高層同時支持、給予運用所學技能的機會等方面考慮,並且受訓者的上級應從任務提示、反饋結果、不斷強化等方面對培訓成果轉化進行監測。
培訓進行評估也是必須的,它可以達到衡量培訓管理質量、評估學員參與程度、評估培訓效果等目的,而且有利於開展改進培訓管理質量、建立培訓教材檔案、培訓需求鑒定等方面工作。培訓評估一般分為四個層次,學員反應――授課滿意度;學員收獲――授課吸收程度;學員應用――實際應用程度;成果與影響――對個人與組織的成果。
培訓體系建設的技巧1、按月召開培訓座談會,將統計的培訓成績及問題進行發布,加深各級主管、內部講師對培訓體系的認識,診斷運行過程存在問題,融洽內部氣氛,尋找解決思路。
2、設計「內部講師榮譽榜」,將內部講師頭像及優秀講師介紹、主要課程等資料依次在廠報或牆報上進行大力宣傳、介紹,為培訓體系順利運行宣傳「造勢」。
3、定期舉辦培訓徵文活動:規定主題如「我眼中的員工培訓」、「我的成長經歷」等,在全體員工中公開徵集文章,號召全員參與,提升全員培訓理念,然後公開評選,選出前三名進行表彰。
4、舉辦「心得報告評選」:將優秀的學員「培訓心得報告」推薦上內部刊物或在公司宣傳欄公開公布,也可適當地可以組織員工進行學習討論。
5、實施「月度優秀講師」獎勵:對培訓流程規范、培訓目標順利完成、培訓課件教材完整、學員評價高的講師進行公開獎勵。
6、實施「月度優秀部門」評選:對培訓目標順利達成、培訓組織到位、支持配合度高的部門進行榮譽獎勵(如流動紅旗),
7、實施「月度優秀學員」評選獎勵:對遵章守紀、參與度高、培訓考試成績合格、有心得報告及感想深刻而發表見報的優秀學員進行獎勵。
8、制定「行動計劃」:要求培訓對象根據培訓內容,制定自己的改善行動計劃,並選定目標進行全程跟進,對行動及時、改進效果明顯的學員進行獎勵。
9、與外部培訓機構合作,定期舉辦或參與一些專題培訓沙龍、論壇等,指派內部講師作為主講嘉賓參與,一方面提升企業形象,一方面培養內部講師的榮譽感和成就感。
10、結合培訓工作的實際,組織內部培訓知識或技能競賽,將培訓理念、知識和方法融入公司的日常運作流程,使其慢慢地成為企業的一種習慣,從而可以自動運行。
❹ 目前國內對"企業培訓體系設計"方面的研究有哪些主要觀點
1、培訓體系的構成
·培訓組織機構:是指企業培訓組織的結構設置.包括培訓組織的層級、人員的配備、培訓部門人員的職責以及對人員素質的要求等。
·培訓課程體系:是指企業是否有自己的課程資料資料庫,是針對公司業務的需求或崗位的要求而進行的課程設計、規劃及配置。
·講師隊伍建設:包括企業的內部講師和外部講師資源、企業教練、輔導員隊伍等。
·培訓支持體系:是企業保障培訓實施與管理所涉及的其他環節或內容,可以把它分為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兩個部分:軟體系統是指培訓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而硬體系統是指培訓的設施、器具、培訓管理的系統等。
2.如何建立培訓體系
不同的企業之間,無論公司的文化、發展戰略,還是人員規模、行業領域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培訓體系的構建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出發。與本公司的人力資源結構、政策等密切統一起來。在建立培訓體系時,除了搞清楚培訓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和本企業的培訓現狀,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密切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現況
培訓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讓員工更好地完成工作,達到公司經營目標,以實現公司、股東、員工、客戶乃至社會的共贏。因此,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密切結合公司的實際和發展戰略的要求,並為公司培養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
例如,有些從事高科技信息技術產業的公司,從人力資源的政策上,為員工發展設置了技術職和管理職兩個不同的職業通道。專業技術好的員工,可以選擇走技術通道,從技術員一直到高工或總工之問分為若干個不同的級別。這時,在課程體系的建設和設計上,不但要考慮管理職通用的管理類課程,同時還要根據技術方面的要求,設計不同層級和不同水平的專業課程。
(2)要維持層級和職能上的均衡
從企業人才培養的角度,骨幹員工和核心人力相對接受培訓要多一點,但也不能忽視對其他員工的培訓。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要保證每個員工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訓練。這就要求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去考慮。縱向是要考慮從新員工到高層之間各個不同的級別,針對每個級別不同的能力要求,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橫向指的是各職能部門,這些職能部門要完成工作需要哪些專業技能,以此尋找培訓的需求並設計相應的課程。如果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都考慮了,每個級別和每個崗位基本就不會遺漏。
在分析上面的因素之後,培訓部門還要做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建立資料庫,收集和整理現有的課程資料,包括講師的課件、教案以及學員用的教材等,經過不斷改進和積累。變成有公司自己特色的課程。如果不做這項工作,培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課程體系,就無法建立起來。有的企業常做無為的勞動,前任員工一走人。一切就要從頭再來。為避免這樣的惡果,保證培訓工作的正常運轉,有效的培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征詢有關部門的建議和要求
培訓體系的建立,不只是培訓部門或培訓管理員的事,首先必須要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需要其他部門的積極配合。培訓體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訓部門孤軍奮戰,一定要上下達成一個共識。以開發和設計職能部門的培訓課程為例,部門不同、崗位不同,培訓需求和能力的要求都不相同。在開展業務時,員工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對於這些問題,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者肯定要比培訓部門更加清楚,因此,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了解和把握不同部門的培訓需求。